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总是需要努力才能通过的,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默写题
1. 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与朱元思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江水湍急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离别,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二、名著阅读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彻成的桥头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献的钱财”。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一书,这是发生在________路上的飞夺泸定桥战役。
(2)找出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把文段中“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联系上下文,你觉得红军是怎样做的?这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品质?
三、综合读写
3.
综合性学习。
我校八(1)班举行“身边的文化遗产——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填入相应的横线上,使对联完整。(只填选项)
①_______________,新年更上一层楼。
②新时代前程似锦,_______________。
③忧国忧民忧世界,_______________。
A.友直友谅友多闻 B.旧岁又添几个喜 C.快乐每从辛苦得 D.大中华四季如春
(3)下面一段主持人的结束语,【甲】【乙】两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同学们,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千百年来,【甲】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中华儿女的情操,深受大家的喜爱和青睐。【乙】我们就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并继承吧!
四、现代文阅读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练书法的那三年
①约摸是在九岁时的夏天,我被父亲连拖带拽地拉到了书法班。
②书法班里充斥着墨汁和旧报纸的气味,说臭也不臭,说香当然也不是香。大大小小的孩子都系着围裙,攥着毛笔,直直地立着,一笔一画,一轻提一重捺,平静而又认真。父亲把我拉到一位五六岁的胖胖小姑娘身边,我只瞅一眼便撒腿就跑:“天哪,这字也太好看呐!我可写不出来!我怎么可能写出来?这一对比可太丢人了,赶紧溜!”
③书法班在酒厂大院子里,矮矮的房子没有屋檐,毒辣的太阳一晒,却只能在地上落着窄窄的阴影,想躲也没处儿躲。被父亲追到的我,局促地站在太阳下哇哇大哭,父亲连问我为什么跑、为什么哭,我答不上来也不愿答。父亲似乎看穿了我的胆怯,仍然把我拽回屋子,甚至( )我写上几个字,那毛笔在我的手中似铅笔又似竹筷,握高还是握低,食指在上还是拇指在上,对当时的我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
④之后父亲和老师是如何联合起来( )我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从那个午后,我便开始一遍一遍没休没止地划横杠和竖线。
⑤书法班的老师是一位残疾人,一次工伤失去了两只手和小臂,从此用嘴练习书法,楷、隶、行、草、篆样样精通、字字飘逸,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记忆中,老师的胳膊肉肉的,很灵活,上面有很多伤疤,虽然少了一部分,但不可怕,甚至还可以用两只胳膊夹着毛笔写出同样俊秀的字。
⑥整个暑假几乎都在练字中度过。每天父亲来书法班接我回家时,总要先“检阅”一下当日的成果,每天一幅字似乎已成为我和父亲的约定。某天父亲一如往常地要求我把字拿出来,我磨磨唧唧掏出“振兴中华”四个大字的纸,父亲的眼里似有光一闪而过,他( )着我赶紧跨上他的摩托车,急匆匆地带我去见爷爷,说要给他老人家瞧一瞧。我一路上都在试图说服父亲:我的字还没到可以给别人欣赏的程度,还需要再练,我的字还不够端正漂亮……可惜这些话如同呼呼的风从父亲的耳边吹走了。那时的爷爷已经因为脑血栓而不能挥墨书写了,但我一直都听说过爷爷的毛笔字在老家小有名气。我心虚又胆怯地拿出“振兴中华”,爷爷看了很久,没有夸奖我,只是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是振兴中华。我摇摇头。爷爷说这是让你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们的国家。
⑦到了第二年的岁末,父亲( )我写春联儿,我自知这字还没到写春联儿的水平,可父亲似乎非常有信心。他买来红纸,给我找好内容,看着我一副副地书写、晾干、收卷,好不快乐,好似比过年还要让人开心。甚至他联系好姑姑家,免费往外送,不收成本钱还送货上门。这赔本生意是越做越大,周围的邻居也开始主动邀稿,红纸一张张地买,春联儿一卷卷地送,一连好几年,咱家那块儿墙上都贴着我的毛笔字儿!
⑧时光如流水,一晃儿已经好些年不碰毛笔了,当年满是墨迹的围裙、冒充墨盘的烟灰缸、印着卡通画的书法包早已不见踪影,但学习书法的那三年记忆却如同爬山虎的脚,深深地扎在我的脑海里,那其中的酸甜苦辣如同珍宝供我品味。如今,我的父亲,已是年过半百的“小老头儿”,再也不会强迫我去学习,再也不会检阅我的书法,邀我写对联儿,可是我却对不能像他陪伴儿时的我一样去陪伴他,感到深深的遗憾。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强迫 鼓励 催促 按压 B.催促 鼓励 按压 强迫
C.强迫 按压 催促 鼓励 D.按压 催促 强迫 鼓励
(2)阅读文章第④—⑦段,概括补充“我”练书法的主要过程。
① ——书法班的残疾老师用嘴和胳膊写出俊秀的字——② ——父亲让爷爷欣赏“我”的书法,爷爷鼓励“我”好好学习——③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4)分析下面句子“每天父亲来书法班接我回家时,总要先‘检阅’一下当日的成果”中词语“检阅”的表达效果。
(5)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流动的汉字(节选)
是谁的目光,虔诚地聚焦在龟甲上,
扭动的符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一刻,你是一盏刚刚点亮的神灯,
笑容中,占卜到了希望。
泰山之巅,一个老人运笔如风,
圆润宛转的小篆若苍鹰飞动。
讴歌着一统天下的伟业丰功。
这一刻,你是一把倚天长啸的铁剑,
荡气万里,观者动容。
永和九年,一篇不朽的文字在兰亭诞生。
飘飘若游云,矫矫若惊鸿,
留给后世多少赞叹与吟诵。
这一刻,你是上苍赐予的一朵奇葩,
旷古绝今,笑傲江湖的飞龙。
【材料二】
3月1日至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在南京电视台如期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南京市二十九中代表队披荆斩棘、力压群雄,在全市十六支参赛队中一举夺魁!
3月1日,十六支代表队通过抽签分四组进行角逐,赛制采用积分制,每组的前两名可以进入半决赛。二十九中代表队最终以单场总分最高的成绩,顺利挺进八强。
3月2日上午,晋级的八支代表队分成两组进行半决赛。赛题难度明显提高,对手实力更为强劲,而二十九中代表队表现依然抢眼,其中一位选手以十题全对的惊人战绩赢得观众一片掌声。最终二十九中代表队毫无悬念地挺进四强。
当天下午两点,决赛在众人瞩目下开始。二十九中代表队与“南外”等三所学校代表队展开了激烈比拼。决赛采用淘汰制,参赛队员一旦答错即被淘汰。当比赛现场只剩下二十九中和“南外”两支队伍时,场上的焦点全部集中到这两支参赛队小队员身上。“南外”一名选手苦战三轮,却因把“戴罪立功”的“戴”字中间的“田”误写成“由”而遗憾败北。二十九中代表队终于战胜劲敌,获得南京市汉字听写大赛的冠军!
【材料三】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为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一些书法家把一个繁体的龙字写得像一条龙在飞舞,活脱脱是一幅写意的国画。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不但意境要美,而且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领略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阅读【材料一】,诗歌第一节中“刚刚点亮”有何表达效果?
(2)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二】这篇新闻稿的主要内容。
(3)【材料三】共介绍了汉字四个方面的美学价值,作者为什么首先介绍汉字的结构之美?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简析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
链接材料:“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5)对以上三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三】中“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是作者通过举例子和打比方,生动具体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体现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B.【材料一】中诗人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深情地表达对《兰亭集序》的赞叹、崇敬之情,对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C.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传承、汉字的研究等内容,阅读这些材料是为了让我们体味汉字之美,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D.【材料二】中“挺进”“劲敌”等词语,表达准确,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可读性的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 )
②父命之 命( )
③以顺为正者 正( )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甲】文中孟子在论述公孙衍、张仪的做法与“妾妇之道”的相似性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手法。【乙】文中孟子分别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入手。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对比有力。
(4)请用【乙】文所述事例和观点来解释【甲】文中的“贫贱不能移”。
六、作文
7.
作文。
请你以“________,也是一种财富”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等信息。
初二语文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__”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