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021
生物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不妨用自己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一下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生物现象。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021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解释稳态调节的机制。
4.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随着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②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③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2.稳态的概念: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④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⑤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基础:人体⑥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的稳态与⑦消化、⑧呼吸、⑨循环和⑩泌尿系统直接相关。
2.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1.分析教材P7问题探讨中的化验单中血浆的生化指标,为什么它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
2.化验单中血浆的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3.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知识点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与调节机制
1.如何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如何理解四大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尝试指出下图中a~f的含义。
3.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尝试用线条将人们对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认识连接起来。
知识点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与稳态失调的危害
1.内环境稳态有什么重要意义?
2.稳态破坏的危害有哪些?
知识点三: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本实验采取了和的思想方法,以作为唯一变量。
2.实验对比分析(如下图)
a表示用NaOH对①的处理。
b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②的处理。
c表示用盐酸对③的处理。
比较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④。
3.在不同的情况下测得的pH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例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D.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不包括运动系统
例2下列各项不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例3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
(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
(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获得相关证据的实验思路是:。
1.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很快排出体外
C.血浆中含有HC、HP等离子D.酸性物质被分解
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衡有关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3.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
A.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C.血浆中大量缓冲物质的存在D.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5.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各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呼吸、和系统直接相关。内环境通过神经调节、调节和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等。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温度是通过影响来影响细胞代谢的。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4)体液中的水和无机盐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第2课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知识体系梳理
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②体内细胞代谢活动③理化性质
④调节⑤相对稳定⑥各器官、系统⑦消化⑧呼吸⑨循环⑩泌尿神经-体液-免疫有一定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细胞代谢紊乱
基础学习交流
1.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内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机体功能会发生异常。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重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与调节机制
1.(1)功能基础——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结构基础——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3)稳态实质——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4)能力大小——有一定的限度。
2.a为消化系统;b为氧气与养料;c为呼吸系统;d为二氧化碳等废物;e为二氧化碳及部分水;f为泌尿系统。
3.①-⑤-⑨②-④-⑧③-⑥-⑦
知识点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与稳态失调的危害
1.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1)温度、pH等偏高或偏低——影响酶的活性,细胞代谢紊乱。
(2)血钙过低——常会发生抽搐现象。
(3)血钙过高——肌无力。
(4)血浆中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尿毒症。
(5)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6)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7)体温失调——发热。
知识点三: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单一变量对照原则不同的实验材料
2.①自来水②缓冲液和生物材料③自来水④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3.(1)烧杯清洗不干净;(2)加入酸或碱后烧杯未摇动或摇动不均匀、不彻底;(3)加入酸或碱后不待其稳定就立即测pH等。
思维拓展应用
例1C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及其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而不是恒定不变。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其他器官、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但运动系统没有调节作用。
例2D
【解析】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增加。正常情况下,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量会增加,但是多余水分不会滞留,会通过形成较多的尿液将其排出。
例3(1)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2)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血浆pH稳态调节机制的实验设计。实验中除了有加酸和加碱的处理外,还应有加等量蒸馏水的处理组。要确定血浆是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则要设计缓冲溶液的处理组,看血浆的加酸或加碱处理结果与缓冲溶液中加酸或加碱的处理结果是否相同。
基础智能检测
1.C2.D3.A4.B
全新视角拓展
5.(1)器官、系统循环泌尿体液(激素)免疫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3)酶的活性37℃(4)水肿(吸水)升高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方式及温度、渗透压等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思维导图构建
①神经②神经—体液③神经—体液—免疫④器官、系统
⑤理化性质⑥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学好生物的四个步骤
1课前预习
可以具体分节预习;也可以在一个学期开始前将整本书自学一遍,再配上一本合适的练习册(所谓合适是指基础性,在这个阶段切勿追求难!)。
2课中听讲
要懂得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抓住重点。
3课后作业
要求要独立完成和及时完成,在及时的基础上独立才是最有效的巩固。
4注意在课余运用
生物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不妨用自己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一下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生物现象。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将你的方向和目标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5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的老师,尤其是生物这样的实验与应用学科,只有对生物和实验感兴趣了,你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得淋漓尽致,进而生物才能学得更好!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02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