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教案 > 其他教案 >

高一必修一政治教案范文三篇2020

2020-06-01 15:50:31
|志豪2

  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高一必修一政治教案范文三篇2020,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高一政治教案篇一

  一、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支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

  二、教材分析

  征税和纳税是国家分配的重要环节,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内容,承接上一框题,同时也是现代公民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税收的含义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3)知道我国的主要税种;(4)知道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其作用;(5)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知道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正确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激趣设疑

  教师活动:塑造陈胆大形象,引出话题

  设计意图:调动兴趣,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情景分析、层层递进

  第一阶段陈胆大意气风发

  教师设计问题:同学们,关于个税,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完成个人所得税的讲解。同时为后续讲解做铺垫。

  第二阶段陈胆大陷入困境

  教师创设如下对话情景。

  他问王副局长:“王局长,我也知道应该依法纳税,可目前我的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能不能给我们企业的税收打个折啊;如果不能打折,我实在交不起了,我就不交了;要不你们税务部门给我提供银行贷款的担保,我贷出来再交税。”

  王局长是相当的为难啊!

  问题:同学们,王局长为什么这么为难?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谈。

  预设:(略)

  引申: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结: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本质)

  设计意图:讲解税收的本质及其特征。

  (过渡):陈胆大再次把主意_收上,他的人生从此偏离了一条正常的航道。

  创设如下情景:

  甲说:我们安排会计,做两套帐。一本是内部帐,一本外部帐,多隐瞒收入,发票尽量少开,能不开就不开。

  乙说:拖,拖死他,来了就说没钱。

  丙说:把职工名册改一下,弄一些残疾证,来骗点税收优惠。

  丁说:下次,税务的人来时候,你先躲一下,我们把他们轰出去。

  问题:大家说说,这些都是些什么行为啊!这些做法可行不可行?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违反税法的四大表现。

  (过渡):陈胆大偷逃增值税及抗税而入狱。

  问题:增值税是一种什么样的税?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增值税,同时为后续讲解铺垫。

  第三阶段陈胆大锒铛入狱

  过渡并创设情景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观点:

  观点一:钱是我辛辛苦苦赚的,交给国家,我一分好处都没有得到!!!

  观点二:交上去的钱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税去哪了),交了白交?

  观点三:我已经交了那么多的个人所得税了,这次的判决对我实在不公平的。

  问题: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将如何劝说呢?你可以微信传天下。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促成情感升华。

  (三)、课堂结尾:情景回归、总结升华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巩固知识,形成体系

  七、教学结尾:课堂诤言

  税收,一个牵动千万百姓神经的话题;

  税收,一个需要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

  两个税种,促进公平彰显民生情怀;

  三大特征,组织财政折射国家智慧。

  四种表现,偷盗国家资产影响社会和谐;

  让我们永存公民之心,常履纳税之责,心系苍生,税解民忧。

  设计意图:体现特色,形成有限课堂无尽回味

  高一政治教案篇二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_违法性,提高辨别_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_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_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_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_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货币――――→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B.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先有货币后有商品D.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答案:B

  [例2]货币的本质是()

  A.一种商品B.纸币C.一般等价物D.流通手段

  答案:C

  [例3]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答案:A

  [例4]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地有()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B.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C.制造_违法的,持有、使用_受法律制裁

  D.纸币在流通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D

  ★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高一政治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本框“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对国际社会概况的静态分析。下设三目。第一目“国际社会的构成”是本框的情景导入,从不同角度导入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让学生感悟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有关内容。第二目“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家组织的作用”是情景分析,阐述了主权国家的含义,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多样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等。

  第三目“活跃在联合国舞台的中国”是情景回归,是对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有关知识的深化并有机地融入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学生分析

  高一年的学生对时事有较浓厚的兴趣,也具备了搜集材料的能力。结合本框的内容应充分发挥其优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以及其权利和义务;懂得国际组织的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探索有关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等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树立做负责任大国的心态;培养合作学习,团结友好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教学方式

  谈话、讨论合作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分别搜集有关欧盟,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材料。

  【导入新课】

  引用探究与共享情景导入,从四幅图片入手,从它们反映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区别?台湾_参与”联合国的图谋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今,国际社会成员有哪些?导入新课。

  【教学结构】

  一、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二、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和构成要素

  2.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三、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含义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师生互动】

  问题探究:国家与地区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主权;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图谋之所以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是,台湾不拥有独立的主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合国是主权国家参与的政治性国际组织。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确主权在国家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国家的最重要构成要素,是国家的灵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国家社会的成员是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

  一、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下面我们就分两个方面来认识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

  二、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和构成要素。

  由图片一可以归纳出: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

  针对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不同归类,由学生合作探究,主权国家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分:

  按照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照发展程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设问: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

  提示: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成立,重点分析主权的含义,指出它包含两方面的特性:

  对内表现: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对外表现:国家权力的独立性。让学生明确主权是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否拥有主权是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2.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设问: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它享有什么权利?需要履行什么义务?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他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师生互动: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成立,师生共同分析主权国家享有的四项权利和三项义务的内涵。

  过渡:在了解了主权国家的一些问题后,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了解国际社会的另一个成员:

  三、国际组织

  设问:国际组织指的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全球有那么多国际组织,能怎样区分?

  1.国际组织的含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定条约或者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提示:通过由同学们列举你所认识的国际组织,例如欧盟、东盟、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学生联合会、欧佩克、世界贸易组织等,帮助去划分,可以总结出:依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其中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设问:从欧盟、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

  提示:从联合国成立到今年第六十届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改革问题,联系最近时事热点,有关日本等国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问题,伊拉克战争等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作用。

  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提示:⑴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⑵原则:联系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分析。⑶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设问:从汕头最近的廖海鸥、莫乐参加联合国驻海地维和行动和中国针对联合国改革等问题谈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教学总结】

  一、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

  本框从不同角度导入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阐述了主权国家的含义,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多样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等。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二、合作探究

  (1)评析德、日、印、巴四国集团谋求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行为。

  (2)联系当今时代实际,谈谈你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认识。

  (3)列举三个以上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活动的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巩固练习

  一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说:“我们不当任何人的小兄弟,不作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我们要独立和主权。”他的话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据此回答1-2题。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

  ①人口②领土③资源④国防⑤政权⑥主权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答案:A

  2.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主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因为()

  A.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社会成员

  B.只有主权国家才享有国际法确定的权利

  C.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权力

  D.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答案:D

  3.2006年4月9日,欧盟对中国彩电拟征收高达44.6%的反倾销关税。欧洲联盟是()

  A.世界的国际政治组织B.世界的非政府间区域经济组织

  C.欧洲地区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D.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答案:D

  4.2006年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黎以冲突的决议,呼吁冲突各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这说明联合国()

  A.是当今世界的国际组织B.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C.在发挥人道主义援助的作用D.对会员国具有道义上的影响

  答案:B

  5.下列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工作②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工

  作③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④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D

  教学后记

  本框为介绍性内容,若老师单纯讲授势必太单调,因此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高一必修一政治教案范文三篇2020相关文章:

1.八年级政治教案精选范文三篇2020 - 5068儿童网

2.高一上册必修一二三物理教案2020范文大全 - 5068儿童网

3.高一必修一物理教案范文

4.高一必修物理教案

5.高一必修课物理教案范文精选

6.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精选2020 - 5068儿童网

7.高一必修课物理教案范文

8.高一必修物理教案范文

9.高一物理必修课教案大全精选

10.高一必修三物理教案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02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