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

淑燕1170分享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这部小说记载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战胜困难取到真经的故事。《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有哪些?一起来看看《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欢迎查阅!

《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篇1】

俺老孙是孙悟空,你们口中的齐天大圣。

虽然我总是自称“俺老孙”,但其实我更喜欢“行者”这名字,因为是我师父给我起的。

说起我师父,那天我听到一首歌唱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俺老孙眼里好像进了沙子,硌得生疼,让我忍不住为我师父辩白几句。虽然我师父常啰里啰嗦又爱为着些不相干的人念紧箍咒罚我,但没有他,就没有《西游记》,俺老孙也就还是五指山下的落魄泼猴。想我师父受太宗皇帝所托之时,仅有一件不挡风不遮雨的袈裟,一柄不当吃不当穿的禅杖。谁知道应了那皇帝老儿的要求是会登得西天还是撞了南墙,但我师父应了。千里之行,就此始于足下。

师父从来不抱怨苦累,只是走,一如出发那天喷薄的朝阳。我也就以为师父乐在其中。直到女儿国,我第一次感到师傅的不易。面对国王的柔肠百转,师父只说:“来世若有缘分”。那时候八戒和沙师弟挤眉弄眼地笑,我却满心为着师父悲凉。魑魅魍魉,七情六欲,师父这一路艰险历尽,前路微茫,但他怀着对佛法的极尽忠诚,硬是带着我们走到了佛祖身边去。

俺老孙是孙悟空,你们口中的美猴王。

“行者”这名字的含义到了今天我才明白。所谓行者,便是只管走好脚下的路。原来师父一早知道前路艰险,叫我坚持前行。而要说今天有什么特殊意义,你们有个词叫“驾鹤西去”,这便是了。今日,俺老孙这场西游记,得落幕了。

想想我这一路,年少轻狂时全然不知什么叫“路在脚下”。这世间甭管什么路,俺老孙一个筋斗云眨眼间便走尽了,于是把什么如来,天帝统统不放在眼里。所以有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到后来西天取经,开始且听了师父常念“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也烦他总摆出一副老学究的做派。

直到火焰山,师父坚持不乘筋斗云之便。火焰山的焦灼,今日想起俺脚下的毛都立刻蔫了下来。我以为师父的固执肯定会害死我们,但我们借到了芭蕉扇,也凭着双脚走出了火焰山。我开始相信路在脚下了。毕竟筋斗翻得多了,谁能保证不跌落呢?但只要你的双脚还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你就可以前进,没有路,便踏出路来。这只要你能坚持,你也可以踏南天,碎凌霄。

这场西游,俺老孙到了终点。因为没有遗憾,所以西去亦无惧。记下这点矫情的感悟,只想告诉你们:路一直都在脚下,既然一生难也遇过,苦也吃过,便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俺老孙去也。

《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篇2】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光看电视怎么够。这个暑假,我又买来了青少年版的《西游记》,从文字中汲取营养。

记得有一章,写唐僧师徒要过火焰山。但必须要拿到芭蕉扇,孙悟空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也没能拿到芭蕉扇。猪八戒便说:“我们把行李分了,回去算了。”其他几人都不同意,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取到经。当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顺利取到真经时,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次是爸爸教我游泳。爸爸教我游泳很特别。别的小孩学习游泳,都是从浅水区开始。而爸爸教我潜泳则从深水区开始练。爸爸先为我做示范,讲完重要的要领时,就让我试试看。我“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按照爸爸教的姿势游了起来。我刚游了一米,就要换气了。刚才看爸爸换气只是把头往上抬一下,然后连忙换一口气。我也按照爸爸的姿势,可是一抬头,整个人就马上沉下去。我在水中拼命挣扎着,喝着一口又一口的水,鼻子也呛得非常难受。爸爸看一会儿,然后才慢吞吞地下水把我救上了岸。他问我感觉怎么样?我气呼呼又泪汪汪地回答道:“我换气失败,要沉下去的时候,你怎么就不救我?你为什么让我在深水区学游泳?”这时,爸爸严肃地说道:“孩子,当你溺水时,肯定是在深水区。就算你在浅水区学会游泳,那当你溺水时,估计一紧张,也就不会游了。如果你在深水区学会了真正的游泳本领,就可以降低溺水的可能性。”听完爸爸的分析,我的气也消了一大半。我继续学游泳。尽管每一次在深水区学游泳,我的鼻子、嘴巴总免不了喝不少的水,但是我都没有怨言,因为我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一个星期后,我终于学会了游泳,独自游十多米也不成问题了。当我在泳池里像一条快乐的小鱼一样尽情游弋时,总会感受到如同唐僧师徒举得正果时的兴奋,当然也免不了从心底里感谢爸爸的帮助。

没喝过水,怎么能学会游泳?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没错!你一帆风顺的成功,就不会有彩虹般的绚丽。

《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西游记》,读完之后让我深有启发。

这本书主要说了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在路上收了三个徒弟,他们在去西天取经的途中,历尽千辛万苦,多次从妖怪的嘴里死里逃生。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回到了大唐。读完这本书,我悟到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够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像唐三藏一样做事坚持到底呢?比如说:在做题目时,有一道题不会,是不管这题?不会就不会,还是想办法学会;在运动时,突然不想做,是不做?还是坚持下去……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那年,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现他的目标,然而却没成功,但是,他没有放弃;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的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着制造出一部汽车。其创意被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在29岁时,福特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今日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今日的底特律,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福特的财富之都。设想福特如果当初放弃了,还会有今天的福特汽车吗?

再如:英国曾有一位游泳女健将,她想破一个举世无人的游泳记录,她在冰冷的海水中奋力游了10个小时以后,嘴唇发紫,已经没有力气了,在茫茫的大雾中,根本看不到海岸线,她对身边船上的同伴说:“我已经没力气了,赶快拉我上去!”那个同伴对她说:“再坚持一下,还有一英里就到了。”“只有一英里了?为什么我看不到海岸线?快拉我上去!”同伴只好拉她上去。她到了皮艇上,只喝了一杯热汤的功夫就已经看到海岸线了,看到海岸线上为她欢呼的人群,她懊悔的跺了跺脚,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到那最后的一英里……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很难办到的事情,只要人们用心去做,总是有可能成功的。也就是坚持就是胜利。不论做什么事,如不坚持到底,半途而废,那么再简单的事也只能功亏一篑;相反,只要抱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再难办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篇4】

谈到《西游记》,大多数人都会先想到有着通天本领、敢大闹天空的孙悟空,继而是身体强壮、长相可爱的八戒,最后是只会做好人、深知佛理的唐僧。几乎是没有人会感觉到他的存在——沙和尚悟净。

其实,我曾经也是不太在意他的,谁让导演总是将在前线杀敌的机会都给了悟空和八戒,而悟净却永远只有喊“救命”的份呢!荧幕上的他就是个懦弱的人。

可今年暑假,我突然心血来潮地翻出名著《西游记》,准备看看原汁原味的西行究竟是怎样的,沙僧是否真的如此没有存在感。

终于,悟净的形象开始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

他勤劳。西行奔波的路上,他永远是尾随其后。因肩上重重的行李走得有些慢,却从未停止过。他从不会像大师兄那样乱用法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也绝不会像二师兄那样动不动就喊苦,耍小聪明。他的抱怨声从未存在过,真实存在的只有他一次又一次踩过青草,踏过沙砾,碾过冰雪的脚步声。

悟空好比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良驹,世人无不惜无不爱,八戒就像体型硕大的黄牛,也能帮你干许多重活粗活。而沙僧则是沙漠里的一头骆驼,他没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可以穿越千里马望而生畏的沙漠;他没有黄牛的力气,但黄牛总是吃了睡,睡足了再干。而骆驼却即使几天滴水未进,仍可以踏着稳健的步伐,驮着货物,顶着骄阳穿过沙漠。

他是重情重义的,面对大师兄的怄气离开,他虽明白西行的路上亦会更危险,更艰难,可他从未说过放弃,也从未放下过肩上的担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他只是忠诚的守候在一旁,不离不弃。即使是面对师傅被妖怪抓了去,大师兄在一旁无计可施,二师兄说着丧气话收拾行李打算回高老庄的场景,他也绝不会气馁,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营救师傅,哪怕粉身碎骨。

沙僧的人生的确无趣,担子似乎是他唯一的伴侣。可假使没有他,谁能将这担子挑出十万八千里,而且毫无怨言?没有他,谁能保证悟空能心无旁骛地使出那些通天的本领,八戒能踏踏实实地过上多彩的生活?没有他,谁能保证西行的路能顺顺当当地一走到底?

生活中像悟净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不哗众取宠,只是本本分分地做着那个最真实、也是最应当做的自己。

生命,需要彻悟一份清静。

《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篇5】

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学史的骄傲。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是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也总是用工作忙,没时间做借口,读书越来越少了。

儿子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不错,周末回来背回来学校奖励的一套精装的《四大名著》。假期闲暇之余,我打开了其中一本《西游记》。再读原著后,对这本经典名著有了新的感悟。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师徒四人经过千辛万苦,一路上斩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原著中语言的优美令我折服。作者吴承恩的想象力更令我钦佩,他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寄托于神话故事,用想象给人们构造出一个不畏强权、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孙悟空的出生是天地造就的石猴,是不是意味着是大自然的代表,是人类的必然呢?迂腐的唐僧苦了自己却为后人取回了真经,是否代表着那些为人类的生存发展默默牺牲的人呢?猪八戒和沙僧的外表虽然丑陋,但性情耿直,忠心可嘉,是否代表着衷心为主,跟随到底的那些甘愿牺牲自己,默默奉献的人呢?再看那些本领高强、神通广大的神仙们有几个是正直的,真心为民的好神仙?他们贪图享受、小肚鸡肠,就连玉皇大帝都因为没有吃上一顿贡宴而惩罚整个村镇三年不下雨,使无辜百姓备受折磨。

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故事都把得道成仙奉为最高境界,成仙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不是为了帮助别人,拯救百姓于水火。纵观西游记中的诸多妖怪,有的着实可恨以食人为快,如白骨精;有的自私自利,眼见百姓受苦不肯帮忙;也有善良的孔雀精等比人类还善良百倍;更有漂亮温柔、善解人意的`女儿国王为作品添香添色。

吴承恩展开想象的翅膀,赋予大自然万物于思想,寄托对社会的不满和希望,诠释了人类的本性,展现了人类的真

善美及贪嗔痴。这部著作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成为经典,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语言精美,构思巧妙,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孙悟空那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师徒四人不畏艰辛的拼搏与努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生活总是不尽人意的,我们应该从这些文学名著中汲取“灵魂之钙”,增强自己的体魄,走光明之路,走好每一步,强了自己就是强了国家,千万块正能量的砖瓦定会构建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国家。当然生活中总会出现个把个“妖魔鬼怪”,只要我们像唐僧师徒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将战胜“妖魔”,取得“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及启示800字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八年级话题作文800字5篇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最新5篇

西游记读后感高二话题作文800字5篇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作文范文参考10篇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读后感800字范文10篇

最新《西游记》读后感初二作文800字5篇

《西游记》读后感优秀作文800字精选10篇

《西游记》读后感和学习收获八百字5篇

《西游记》读后感初二作文800字例文5篇

西游记初二读后感启示800字范文5篇

    448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