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入选初一第一学期第十四课语文课本。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记相关内容。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目标
1.掌握记叙的要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复述把握故事情节。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学习课文中的伏笔与照应以及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方法。
4.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学会在人生道路上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生活哲理。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美国的一位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采用了反复的手法,是本文的文眼。“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具有强调作用。这一标题富有意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创作背景
本文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是莫顿·亨特晚年写的回忆自己八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儿时的莫顿·亨特体弱多病,性格怯懦、孱弱,他时常为此感到羞愧,也时常因此受到同龄孩子的欺侮和蔑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没有人能够给他真正的快乐,而那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却让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自信,学到了克服困难、实现远大目标的方法。他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从此,他变得坚强乐观、勇于进取,最后成为一名作家。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18):冒险
写我跟其他的小伙伴爬上了半山腰的石架上,不得上,不得下。
第二部分(19-28):脱险
写我恐惧的伏在石架上,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走下石架。
第三部分(29):感悟
写作者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悟出的人生道理。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习题
如何理解“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句话?
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恐惧,说明了“我”很自卑懦弱。
爸爸出现了,他会怎样帮助我脱险呢?
先安慰我,稳定我的情绪,再教我一小步一小步往下挪,让我有了自信,最终克服困难脱险。
爸爸为什么让我先“迈一小步”?
因为先“迈一小步”容易做到,相对轻松,增加自信,且可以把困难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最远的目标,克服困难。
为什么爸爸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
因为停下思考前路漫长会因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不是必然发生的风险扩大化,从而畏缩不前,甚至逃避。
嘲笑“我”已是不对,更不该弃“我”而去。如果你是五个男孩之一,会怎么做?
当朋友遇到困难、危险时,我们不应嘲笑,不应冷漠视之,应该千方百计寻找方法,帮助朋友脱险。
这里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有什么不同?
影响中的“一小步”是虚指人生路上所遇困难中相对轻松容易克服的小困难。脱险时的“一小步”是实指悬崖脱险时往下迈的一小步。
如何理解“悬崖上那一课”对我的影响?
(1)父亲的教育方法对我一生的影响: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应付一切困难和危险。
(2)人生启迪: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不是必然发生的风险扩大化,从而畏缩不前,甚至逃避。这时候,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一步步做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最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