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述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主要描述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百草园——“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我”的学堂。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记相关内容。
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主题
本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名单,他被迫于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并在厦门大学任教。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写了一些回忆旧事的文章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后来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一⑧段):描述百草园的无穷趣味。
第二部分(第⑨一㉒段):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词义理解
1.轻捷:轻快敏捷
2.缠络:缠绕联结
3.高枕而卧:垫高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4.鉴赏:鉴定欣赏、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5.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稀少
6.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7.渊博:学识深而且广、渊,深;博,丰富
8.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一样
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解疑
1. “似乎”“确凿”连用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不确定;“确凿”,很确定。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时间相对久远,记忆自然模糊;而百草园趣味无穷,带给“我”的快乐又是真切分明的,所以二者连用并不矛盾,只是曲折传达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
2.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准确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美妙动听的叫声,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
本段多角度描写景物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第二,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且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也不必说”由高到低再到高写动物。
4. 作者在描写百草园自然景物之后插入传说,有什么作用?
插入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带来的乐趣。
5. 第23段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热爱读书、读书陶醉的老先生形象。
初一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笔记
品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着从文章中散发出来的天真烂漫的气息,享受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活泼可爱的青春年华,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引人入胜,有趣的画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读着这些充满趣味的文字,我的心仿佛已飞到了百草园里,与那些昆虫们来个亲密接触。读着文章中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年少的鲁迅与昆虫为伴,采着野花野果,舒适地躺在草地上,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冬天里,他在雪地里自由地玩耍着,支好竹筛,悠闲地捉捕鸟儿,但是总因为性急,捕不到许多鸟儿。他还喜欢听长妈妈讲故事,看《山海经》,因此而害怕赤练蛇,不敢到长的草里去,害怕遇到美女蛇。
在百草园里,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由,一切最美好的感情在这里散发出闪亮的光辉。
不知为什么,文章中的一切都让我回味无穷,看了还想看,也许就是因为文章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和可爱,读来特别亲切罢了。
曾几何时,童年已不再属于我,是那么地遥远。也许是因为我已跨入青少年的行列,跨入了忙忙碌碌的学习和复杂纷扰的生活之中。但是我想,不管怎样,不管在什么时候,保持一颗童心,人是永远不会老的。甜美的童年之梦也仍然是我最珍贵的宝物,它珍藏在我的心中永不褪色。
童年已渐渐离去,留下来的只是些美好的幼稚的记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之梦,我神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