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彩色的梦》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二是从“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读出惊讶的语气。
(3)“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又大—又红!”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内容:
《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给学生大胆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引领学生感受本课轻松幽默的语言文字风格,进而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写“使、劲”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增强阅读兴趣,爱上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爱上阅读。
难点: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同学们打开课本11课,这里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有的是一只”,学生补充,引出课题,并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开火车认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生字字音。
二、品读课文,理解交流:
1、提问: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文中有几种观点?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学生默读课文、阐述个人观点。
(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说说。请用上“因为小虫子,所以我认为当一只小虫子。”)
预设:当学生普遍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好时,老师适时引导说:“大家都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很好,那谁觉得不好呢?”引到第二段的学习。
2、提问: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呢?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黑色字部分、学生读蓝色部分),每读到红色句号的地方停下来,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3)请用上“因为小虫子会被,所以伙伴们认为。”
3、提问: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又体现在哪里?
A、出示第四自然段:
(1)男女合作读,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自在。
(2)提问:你能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吗?
B、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介绍哪几个伙伴?用、﹏﹏、﹍﹍分别画出与它们有关的语句。
(2)展示读相关语句,相互评价,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导说这是一只的小虫子。
(预设:学生说这是一只有礼貌的小虫子要及时肯定。)
三、表演读4、6两段,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1、老师引领着“一只小虫子”表演,其余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相遇小伙伴:
“小虫子”遇到“屎壳郎”、“螳螂”、“天牛”,引导表演相遇时的场景。
3、交流:
你觉得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哪部分最吸引你?自由交流。
4、“小虫子是如此满足自己现有的生活、并且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它多么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出示第7自然段。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
2、它怎样叫?使劲,相机指导书写:
(1)学生发现其书写规律;
(2)师范写,并作补充讲解,生随师书空;
(3)生练写,自评。
3、猜猜这只小虫子是谁?
五、课外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1、出示文段;
2、师生一起阅读;
3、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总结。
六、作业:
1、写好、写会本课生字。
2、用心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了解更多昆虫的生活特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蒲公英的种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4个字。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识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
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
3、蒲公英的种子
吹上了天、害怕
小伞兵、飞呀飞、放松
躺在地上、高兴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课文内容。
2、复习会认字。
3、学习会写字。
二、教学重点
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把字写美观。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自主选择喜欢地段落背诵。
2、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时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4、在听写本上听写这8个生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秋天的图画》
【教学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
秋天的风光。
3、苹果等教具。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
(玩游戏:摘苹果,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指名学生发言)
2、师述:
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
(师)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
(师)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3、出示课题,齐读,出字谜:
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
出示图字的卡片(苹果状),反复读后组词。
三、初读感知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
3、小组学习:
⑴ 组长安排活动:
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⑵ 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
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要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⑶ 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来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
⑷ 组交流:
① 小组擂台赛,如:
1组组长随意挑战另一组组员的生字认读情况。
2组组长挑战7组组员读书情况,两组学生一人读一句开火车,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好?
3组同学交流自己觉得很棒的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4组同学可以挑战他,说说自己觉得比他更好的方法。
② 梨、笼、浪、燃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
梁──粱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
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
③ 小结:
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
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⑸ 教师重点检查几个能力较差的学生读生词卡图画梨树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⑹ 再次播放课件,学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四、再读理解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没结果的树、光秃秃的庄稼地、高粱杆,
老师画的这幅图画名字叫做《秋天的田野》,你们觉得怎么样?少了些什么呢?
2、自己读读第二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3、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苹果、梨、稻子、高粱。谁能上来贴一贴,帮老师完成这幅画?
4、他贴的对吗?要求学生抓住挂起、露出、翻起、举起四个词贴一贴、评一评。
5、梨树上怎么会挂起了灯笼?苹果为什么有红红的脸颊?
稻田里怎么会像大海一样翻起波浪?难道高粱上燃起了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启发学生体会比喻句。
师小结:
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梨树上的梨又大又黄,好像挂上了灯笼。
6、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提示朗读课文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边读边想像秋天田野的美景。
7、出示课件,提示相关景物,指导学生背诵。
8、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
思考:
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学写生字4个生字
波、浪、灯、作: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
(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
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
(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5、生仿写。
6、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7、生练写这四个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各种美食,认识“菠、煎、腐”等16个生字,会写“烧、烤、炒”等8个生字。会写“美食、红烧、烤鸭、羊肉、炒饭”等词语。
2、认识各种中国美食,了解其简单的烹饪过程。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美食引入。
1、说说你最喜欢的美食。
2、学生交流。
3、你会做这些美食吗?需要些什么材料?
4、引入新课:中国美食
二、了解中国美食,认识生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凉拌菠菜。
(1)认识菠菜。
(2)了解凉拌菠菜的制作过程。
(3)认识“菠”字,“艹”+波,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
(4)菠菜还可以做成哪些美食?
2、以同样的学习方法,认识学习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3、归类识字:火字旁的字都与烧烤有关,都是用烧烤的烹饪方法来制作的美食。“灬”的字都与蒸煮有关,基本都是用蒸或煮的烹饪方法来制作的美食。
4、认识四种主食
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1)认识这四种主食。
(2)说说你最喜欢吃哪一种主食?
(3)认识多音字:炸
zhá()
炸
zh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读。
2、齐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呢?
二、课文学习
1、你还了解哪些中国美食?你知道它的制作过程吗?
(1)分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3)师小结。
2、读一读,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炒、烤、烧、爆、炖、炸、煎、蒸、煮
(1)学生说一说。
(2)多媒体展示。
(3)师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学生观察书写时应该注意的生字。
2、学生交流汇报。
3、指导“火”字旁的字“烧、烤、炒”的书写,特别是“火”字旁的几个点。
4、“鸭、鸡”同时指导。
5、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6、书写生字。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了解中国的其他美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渡、蔽、拼”等7个生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初步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学叫声等。
2、教学“鹊”字。
3、齐读课题
4、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
(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桌讨论。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同桌教一教。
(2)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渡-氵=度冈+刂=刚懂-忄=董(班上有这个姓就更好)母+扌=拇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
(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
(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三、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
四、作业
1、书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7
《父亲和鸟》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4、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二年级# 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实践活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2、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把自己查询到的资料整理好,在班上进行交流。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