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浩杰21344分享

新的课堂即将开始,你的教案准备的怎么样了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1

【设计思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欣赏为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研究性”方式学习文章,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

【教学方法】

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展现三峡优美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行说明。

2.欣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影片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捉它曾经的险峻和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老师带着惊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优美,描绘传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行描写的?

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具体写?为什么?

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景色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其中“素”“绿”“清”着重写水的色彩,而“寒”“肃”“凄”“哀”则蕴涵着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属于“借景抒情”一类的典型词语。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话题一:《三峡》语言凝练,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却包容了四季景色,罗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明确:(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冼炼地描绘。

话题二:课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试想: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清波,却怎么可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呢?这个译文是否有问题?

明确:这个翻译的确存在问题。原句运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称为“合叙”)的修辞,也就是古人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述,翻译时不能逐字进行,要从文意出发,找出词语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如“耳目聪明”应是“耳聪目明”。据此这句的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话题一:课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用在这里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用这个例子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话题二:文章开头突出三峡山高岭连,隐天蔽日的特点,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证这一特点?

明确:“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这些词语都能印证。

师生与作品的对话

话题一: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能否调整写山写水的顺序?

明确:这体现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了山高岭连的特定地形才能产生江流湍急的水势,山是因,水是果。因决定了果,山是总写,水是分写,顺序不能调换。

话题二:本文虽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绘景物却尽传其神,笔法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可以从语言、结构、描写等角度入手)

明确:(示例)描写手法美:

(1)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征;

(2)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峡峰连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拓展研究

1.摹拟《三峡》第二段的写法,写出春风拂拂之景。

2.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试比较三峡的古今。

3.课外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写景优美的文言文,试与本文写景进行比较。

4.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展开一场有关保护三峡景观的讨论,题目可设计为:

(1)是保护三峡的自然风光,还是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三峡的水资源?

(2)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续三峡独特的魅力?

【教学随想】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新教材内的一篇课文。这两节课我们着重探索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写景的特征和写作特色。先让学生从描述三峡风光的记录片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积极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而后激发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发现、创新的强烈欲望。

教材的适当“处理”,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的起点。我们重点选了“三峡的景色欣赏”和“三峡全文的写作特色”两个部分,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讨论,感受文章的艺术美,成功地引发了学生对课外写景文言文的探究兴趣。

按照以上的思路,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课文。通过播放用多媒体制作的三峡风光的辑录片,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的一个检测,也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对散文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领悟。

第三环节:研究课文。这个环节是重点。我们是从“问题情境”人手,运用“话题式”教学设计模式,对全文的写作特色进行不同对象的四次对话。对文章的景物特征、重点词语、选材效果、语句翻译、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

这三个环节用简洁的语言可概括为:

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朗读课文(感受内容)——→研究课文(学会鉴赏)

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一)得

1.这堂课创造了“图文相融”的学习环境。通过放映三峡风光的辑录片,让学生对陌生的三峡在感性上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和欣赏。学生可以从文字中找到相应的画面,又可以从相应的画面中理解文中的句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一种新课改下教学文言散文的方法。

2.选点集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破除了传统文言文教学

“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方式。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译文自学,培养学生自读浅显文言短文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落实文章重点难点上进行突破,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使学生知道文言散文的写景特征和写作特色,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的实效性明显加强。

4.实现了语文课堂学习自主研究的构想。首先表现为学习过程的探究化。整个教学环节就是学生们以“三峡”为“原点”,不断地发现新的兴趣点,不断进行探究和研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事先完全安排好的过程。其次表现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特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究,然后协同研究小组(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资源共享,交流研讨,形成研究小组相对集中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多流向的公开交流。

(二)失

这两节课是我们在农村中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要让学生一下子从“接受性学习”方式进入“研究性学习”方式中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我们先让学生自学原文与译文,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先进入一个“接受性学习”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才进行“研究性学习”如果不这样,会影响整个教学的效果。

学生以前很少有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在研究的层次上存在很多不足。如不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提问的深度需要老师作进一步的提示;在回答问题时,理性的概括能力较差,需要老师进行更好的总结。

教师在问题的设计和教学各环节时间的分配上很难准确把握。主要表现在问题提出后,不同层次学生理解接受的差距较大;课堂上留给学生交流探讨,呈现个性化研究结果的时间不够充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新教材教学势必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还有待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作更好的调整和改进。

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2

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

一、疏通句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

2、请学生试读课文。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二、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

1、结合书解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

2、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

(2)空中撒盐差可拟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会,约定。委:舍弃。

(6)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2)“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

(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

(5)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6)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

(7)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

4、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三、拓展延伸

1、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1)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

(2)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3、学习作者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文章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特点,体会精确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代表作《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检查预习

蓑suō 黄晕yùn 应和hè 抖dǒu擞sǒu 呼朋引伴

笠lì 嘹亮liáo 胳ɡē膊bo 酝yùn酿niànɡ 花枝招展

撑 盼望 润湿 清脆 欣欣然

卖弄 朗润 软绵绵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语言美。

3、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五、分析文章结构

(一)第一部分(第1段):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是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明确:急切——盼望着,盼望着。

2、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没有——近。

3、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4、小结:文章第一部分只有一句话,作者通过抒情的手法,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给我们写出了他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他感情的渲染之下,我们也产生了同感,同样渴望春天尽早到来。

(二)第二部分(2—7段):

1、终于迎来的春天是怎样的呢?作者在一开始便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指名学生朗读这段话,其他学生找出这句话。

明确: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哪些一笔带过?哪些详细描写?

明确:总体轮廓:山、水、太阳。

局部描绘: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接春天的人们。

3、于这些景物作者并没有一一详细地描绘,而是先粗笔勾勒,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给我们总体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了粗笔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开始用他那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他一共详细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图中主角迎接春天的方式。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4、小结:作者正是如此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按一定的顺序给我们描写春天的景物的,在写春天的山,水,太阳时虽只有一句话,但他却能够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赋予春天生命,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三)第三部分(8—10段):

最后三段是赞美春天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比喻、排比,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告诉人们,春天在发展、在成长。

六、研读赏析

1、齐读第二部分。

2、小组讨论: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之间的异同(从特征、角度、写法、修辞方面比较)。

相同点: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了相关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3、迎春图: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

4、迎春图与其它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明确:其它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

七、品味语言

你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可以从语言、写法、画面等角度阐述。)

八、体验与反思

1、《春》是我们所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结构匀称,语言清新、生动、形象,使人充满向往之情。同学们是否想过,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我们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

九、拓展延伸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古往今来,每当春回大地时,无数文人墨客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来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你能列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总结:先来看看唐代的诗人是怎么写春的:(课件显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再看看宋代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十、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三训相应习题。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写一写《冬》。

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在句中理解包括注解的意思,能在课外迁移运用。记住散文文体特点,会辨认。背诵全文。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分析和欣赏:能借助想象,读懂春天图画,品味春天之美,美在哪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理清课文脉络。顺利发表自己的欣赏结果。

3、情感和价值观: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效法自然,正确处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字词、修辞、文体和课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展开想象,感受春天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欣赏评价春天之美,顺畅表达阅读的体会。

第一教时

1、布置预习:

查字典正音,搜集春诗,诵读课文两遍,理清课文思路。

2、导入:

交流春诗,口头说说春天印象,说说《春》这一课写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3、学生朗读:

同学边听读,边用线段在句中画出课后的生字词,画出运用比喻的句子。等学生读完,教师纠错读音,朗读过程不打扰。

4、理清课文脉络

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课文写了三个部分,即盼春——绘春——赞春。

5、反复诵读

诵读课文多遍,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要求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中具体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6、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和课下注释各两遍,边抄边记。

(2)抄写运用比喻的句子各一遍,边抄边理解作用。

(3)背诵课文1—4段。

第二教时

一、检查作业,明确要求。不符要求的,老师课后找他们谈话。

二、教读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

(一)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一:本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了那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二:说说自己朗读和默读后的体会,有什么韵味?是什么感觉?请举例说明。

3、课文的思路:暗示春天的脚步近了,——描绘五幅春景图,——三个比喻点明春天的特点。

(二)深入解读课文:

1、课文的开头:作者怎样盼春?运用反复和拟人,写出迫切渴望春天的心情。(解答完成练习四的第一题)

2、课文的主体:作者如何写小草、野花和春雨的?运用什么词语、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完成课后练习)

3、理解文末赞春的句子(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三),鼓励学生实现有创意的说出赞春的句子。

4、难点突破:课文的所有比喻句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具体语句分别谈一谈。文中的比喻句有这些……

5、小测1—4段默写。

(三)课堂背诵6—结束的语段,下节课默写。

三、课外作业:

1、老师发给学生春天的诗和散文,要求学生记诵,做摘抄。

2、完成本课的校本作业。

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liuxue86.com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猫》教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最新

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狼》教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春》教案模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春》教案最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教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

    3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