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不少语文教师都忽略了课件的重要性,课件并不是教材的装饰品,反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1
《送春》
教学目标:
1.学习2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是春天的图景,有春天筑巢的小燕子,各种春天开放的鲜花争奇斗艳)
这春天是那么美丽多姿,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送春》。
二、朗读古诗。
1.师范读古诗。(记住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古诗。
3.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朗读准确、熟练。
4.齐读古诗。
5.指名读诗。
三、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诗的含义。
2.组内合作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诗。
啼血:据传杜鹃悲鸣时嘴里流血。
3.在理解诗义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学习生字。
尤:yóu独体字尤其、尤其是、无耻之尤、以儆效尤
犹:yóu左右结构犹如、犹疑、犹豫不决、记忆犹新
形近字:优/忧/鱿
帝:dì上下结构,象形字,巾字旁帝国、帝王、皇帝啼:tí左右结构,啼叫、啼鸣、啼哭、啼笑皆非
唤:huàn左右结构呼唤、叫唤、召唤、使唤、呼风唤雨形近字:换/焕
五、完成课后习题。
1.略
2.古诗积累:①熟读诗歌②说说诗歌大意。
《江南春》
[注释]①山郭:山城。②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春日》
赏析: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六、作业:
1.背诵古诗,把古诗的意思讲给家长听。2.书写一类生字。
板书设计:
花
送春燕子留恋春天
杜鹃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2
《祖国的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一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加深感悟,在课堂内讨论交流使诗义不讲自通。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祖国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中出现的10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学习诗歌〈〈祖国的春天〉〉这一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襄:xiāng上下结构词语:襄理、襄樊、襄阳
壤:rǎng左右结构词语:土壤、僻壤、接壤、天壤
嚷:rǎng左右结构词语:吵嚷、嚷叫、喧嚷
汇:huì左右结构词语:汇合、汇集、词汇、总汇
闸:zhá半包围结构外形内声词语:闸门、开闸、关闸
蓝:lán上下结构词语:蓝天、蓝色、天蓝形近字:篮
荡:dàng上下结构上形下声词语:荡漾、激荡、晃荡
漾:yàng左右结构词语:荡漾
冈:gāng半包围结构,同字框词语:山冈、青冈、井冈山
质:zhì半包围结构,会意字,贝字部词语:质量、质地、
三、练习
嚷()襄()壤()
蓝()篮()
岗()冈()
四、初读诗歌。(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美好的,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这美丽的春天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和暖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想看到在这辽阔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吗?就让我们跟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二、感悟诗歌:
1、齐读课文,整体感悟。
问题:春姑娘都去了哪些地方?
用第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学生自主学习(2-6)节
(1)她都去了哪里?(板书: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2)春姑娘来到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小组汇报
3、发挥想象:春姑娘还会去哪里呢?那里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发挥想象也来编一节诗歌来描绘、赞美祖国的春天。
4、找出诗歌的一句话来概括祖国的春天。(美丽、欢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完成课后习题。
耀眼的金光黑油油的土壤银色的波浪
蓝色的海洋快乐的笛子
作业:1、书写一类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祖田野
国河流
的春姑娘草原美丽、欢畅
春山冈
天村庄
……
词语积累:
襄阳土壤吵嚷汇合水闸蓝色荡漾山冈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3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读懂课文,入情朗读,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不同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体会诗人表现秋天的方式,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发展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秋天的神韵。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读题引入。
1.秋天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是个味道丰富的世界,秋天还是一个美轮美奂的音乐厅。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有的声音?
2.这一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听秋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
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和工具书识字。
3.请四名学生分别读诗的各小节,纠正字的读音,注意象声词“刷刷”读时要轻。认读并学习“刷”。
板书:刷刷、蛐蛐。
4.每一小节诗都描写了秋天里哪些事的声音?默读课文,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第一小节:黄叶与大树道别;第二小节:蟋蟀与阳台离别;第三小节:大雁叮咛、秋风歌吟)
三、再读课文,关注字词。
1.黄叶与大树道别,“道别”一词你还能换成文中的另一个词语吗?(离别)板书,学习“离”,注意“离”字的写法,指导写一个“离”字。
2.蟋蟀与阳台是怎样离别的呢?诗中是怎样描写的?读一读。(鼓起音翅)将翅膀张开,学习“翅”。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就是离别的歌韵。
3.出声读第三小节诗,体会天空、田野里的声音。学习“雁、暖、咛、掠”,理解“叮咛”的意思。
4.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音乐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厅?(辽阔、透明)学习“辽”。
巩固黑板上的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四、多种形式读课文。
可以同桌配合读、分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等。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想一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刷刷离翅辽雁
暖咛掠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题。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你想突出哪个词就重读哪个词。
1.重读“听”——你想怎样去听?(好好、用心、仔细去听)
2.重读“秋的声音”——是听秋的声音,而不是春、夏、科的声音。
3.重读“我们”—是我们去听,而不是你们,一定要有我。
好,现在我们一起去听秋的声音吧!
二、感受诗情,读出感情。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页,自己在下面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思考: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先读文,再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大树抖抖身子,是黄叶落下的声音。
哪一小节诗使你听到了这种声音。(板书:黄叶刷刷)
2.谁听过黄叶下落的声音?(学生模仿:刷——刷——)指导读:刷刷,读整节诗。
3.能不能把大树抖身子的样子读出来?(看图片,感悟读)
如果学生读得快、重,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树叶是想马上离开大树的束缚吗?心想,我终于自由了吗?引导学生领悟到应该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读出黄叶对大树依依惜别之情。
4.这时,黄叶要与一同走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大树道别了,它可能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大树由根部吸收养料,经枝干输送给叶片,才使黄叶长得这样漂亮,我们还把它收藏为标本呢!这时黄叶要脱离大树的滋养,它还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
(1)这是一片念旧情的黄叶,是一片知道感恩的黄叶,是一片不善表达,但把情谊铭记心中的黄叶……你们一定能把这一小节读好,谁来读一读?
(2)我们一起把黄叶对大树的情谊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学生读,蟋蟀蛐蛐的叫声。(板书:蟋蟀蛐蛐)教师板书,学生读诗。
2.作者把蟋蟀的叫声想象成蟋蟀和阳台离别的歌韵,歌韵是什么意思?(和谐、动听的声音。)
3.蟋蟀把自己和谐、动听的歌声留给阳台,它怎样唱出这首歌的呢?文中有一个动词告诉我们,快找一找。(鼓起)
4.作者为什么要写蟋蟀“鼓起”,而不是“张起”、“伸展”呢?
5.模仿做鼓嘴的动作,理解鼓的含义——憋足气,用尽全身力气,把声音叫得响响的。
6.蟋蟀马上就要与阳台长时间分开了,它要把最嘹亮的歌声献给阳台。老师把它们离别时声音录了下来,请同学们听一听。(听声音)
7.谁能读一读这小节诗?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师接着读第三小节诗。
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板书;大雁叮咛)
3.你们听过谁对你的叮咛?(妈妈、姥姥、姑姑等)
他们对你叮咛些什么?他们叮咛的话语,你听后有一种什么感受?(感觉心里暖暖的。)这两行诗应该怎样读?
4.大雁追着去叮咛,紧赶慢赶的,很怕把谁落下,想一想大雁可能会向谁叮咛?会叮咛些什么呢?
山川、河流、田野、村庄、街道、城市里的动植物,还有人类。只要它飞到哪里,叮咛的话语就留在哪里。文中哪个词能体现出大雁留下了串串叮咛,飞到哪,叮咛声就留在哪?(撒下)做动作,再读。
5.这是一群多么富有爱心的大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6.田野里又有什么声音呢?
(丰收的歌吟。板书:丰收歌吟)
7.秋风掠过田野,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硕果?(用ABB式词语来形容)
8.当一阵阵秋风轻轻拂过田野,使田野里的颜色发生了多姿多彩的变化。你们看,田野由绿色变成了淡黄色,又由淡黄变成了金黄,这不,农民们开始忙着收割了。你仿佛听到田野里传出什么声音?
9.秋天,人们是这样的快乐、喜悦,就带着这种感情美美地读一读后两句。指名读,男女同学配合读整首诗。
(四)学习第四小节
1.大家听,黄叶刷刷,蟋蟀蛐蛐,大雁叮咛,丰收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音乐厅。
2.学生端起书,一起齐读最后一节。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厅?(辽阔、透明)为什么说这个音乐厅是辽阔、透明的?你如何理解?(作者把整个大自然都看做一个音乐厅,它是广阔的、无边无际的;说它透明,是因为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空气格外清新,放眼望去整个音乐厅没有墙壁,没有阻碍,所以是透明的。)
4.要把这种空旷、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5.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实在太神奇了,赋予了秋天这么多美妙、动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小诗读一读。老师和大家配合读好吗?师生配合读诗。
三、学作诗人,扩展延伸。
1.是啊,这样一个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要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许多秋的声音呢。除了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这几种声音,还有什么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仿写: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诗人那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可以仿照诗中的某一小节来写,也可以借助老师给的提示来写。
听听,秋的声音,果园里(池塘边,马路旁,森林里,校园里,花坛里……),是。
4.写完后,交流展示,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总结:秋的声音,在丰收的田野上,在辛勤的汗水中,在金黄的谷穗里……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更多秋的声音。
四、作业。
1.完成自己创作的小诗,可以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散文,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黄叶刷刷
蟋蟀蛐蛐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音乐厅”
大雁叮咛
丰收歌吟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4
《小儿垂钓》
教材简析:
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
结合本单元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及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操。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欢主动探究问题。本诗浅显,借助书上的画面和注释,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因此,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关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揭题。
二、简介作者,描述一个与诗有关的故事引生读诗文。
(一)、初读诗文,读后表扬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
(二)、结合注释,再读诗文,要求边读边想象。
1、说说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并说出根据诗中的哪些词句想象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相关的词句完成诗抄。
其间解决下列问题。
(1)儿童的样子。
(2)“垂纶”的意思,在诗中找出近义词。
(3)儿童专心钓鱼的神态动作。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启发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
三、表演再现,品读诗句。
师:我们一起让自己想象的画面活起来。
(一)、准备阶段
1、让学生根据诗文安排环境,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
2、根据诗文安排角色,为他们改变一下形象,选择道具,并根据诗文说出理由,帮助理解古诗。
3、用语言对装扮后的环境、人物进行生动描述,进行语言训练。
(二)、表演阶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
2、在表演中,教师适时穿插询问。
问路人:刚才你一脸焦急,怎么现在面露惊喜?
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诗?(生吟第一句。)
问稚子:你远远地摆手是想告诉他什么吗?(板书:暗示、示意)
你为什么不出声和他说呢?
看他走过来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这句诗怎样读最能体现你的心情?(生品读第二句诗)
3、学生品读全诗。
(三)、背诵积累
说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合理地想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领会到感情,培养观察说话的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让莲山课件变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情感,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四、拓展
师:诗读完了,可是故事结束了吗?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说明:问题指引了续编的方向,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观察,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练习。
点评
本课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表演为依托,通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动作的刻画,既让学生领会了诗意,也让学生体会了感情,受到的语文训练是多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积累了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的运用。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
《小小的山村》
教材分析:
《小小的山村》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册第四板块第一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首尾呼应。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勾勒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小和声音美,第四五六自然段则写了具体特点,最后一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因此,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欣赏,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读、悟、赏”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词析句,了解山村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感受山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培养想象力。
3、激发学生对乡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小山村的美,培养想象力。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卡片:即使、容易、珍珠、坐落、鸡舍、垒窝、盖房、砌墙、房檐、流淌、衣襟、一层楼、山环水绕、群山环绕。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已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你能用词语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小山村是什么样吗?(小、美、山环水绕)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波先生笔下的《小小的山村》去看一看那里如诗如画的美景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7名同学读本文的7个自然段。
(1)思考:作者笔下的小山村有怎样的特点?用铅笔画出文中的一句话。
(2)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说说你的感受。想像山环水绕的小山村的美。
(3)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过渡句:这么美丽的小山村小到什么程度,又坐落在哪呢?
2、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这段中关联词,你知道了什么?
(2)用“即使……也……”说话。
(3)想象深深的山谷的幽静与美丽。(出示山谷图片)
过渡句:在寂静的峡谷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当你在峡谷里行走时,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动笔画浪线。
(2)全班齐读,引导学生想象、模仿各种的声音。
过渡句:如此风景如画的小山村还有哪些独特的美呢?
4、自主、合作学习4—6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小山村的样子。
出示自学提示
(1)、小小的山村是什么样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
(2)、你怎样理解“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和“清泉在檐下流淌。”这两句话?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出示练习题:你会填吗?
①这几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②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小结:“贴、流淌、别”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这几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小山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5、再齐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6、写法总结:总-分-总。
三、回读全文。
读中感悟文字的美,欣赏小山村的美。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背诵下来。
四、总结。
金波笔下的小山村,山环水绕,鸡鸣狗叫,歌声嘹亮,清泉流淌,石砌的房屋贴在半山腰,清澈的泉水檐下流淌,真是如诗如画,人间仙境,不由得令人喜爱,令人赞叹。老师希望你们也试着以《我们的乡村》为题来一次练笔,写写我们杨树乡特有的景色,表达一下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只要你从小能勤于练笔你就是未来的金波。
板书设计:
小小的山村
山环水绕
声音
美丽如画 建筑 令人喜爱
牛羊 令人赞叹
清泉
小如珍珠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