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纵观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课文的文体,诗歌只占了极为少数的一部分,而在诗歌中古诗的学习又占了多数。儿童诗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所创作或是儿童自己创作的诗歌,它对儿童语言、情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
《日月潭》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
二、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美丽的句子。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好不好?(出示课件日月潭图片)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日月潭)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1)日月潭在哪儿?(2)为什么叫日月潭?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愿意自己读读课文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丽吗?那好,在读之前,老师先提个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和要求会认的字。
2、识字
三、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并思考: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2)画出不理解的词,同桌讨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3)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下的景色。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2)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指名读。
(3)同桌分读。清晨、中午日月潭的景色,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作者没有写出什么时间的日月潭呢?(小组讨论并想象一下)
(4)指名读晴、雨天的日月潭
(5)男女生分读
(6)晴天时,日月潭的景色是怎样的?板书:清晰
雨天呢?板书:朦胧
五、齐读最后一段(指导朗读)
六、拓展(1)、同学们,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日月潭边,你想说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展示。把同学们写好的话放在幻灯下展示。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二、教法特点
1.使用电教手段,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教学中采用图片,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潭基本轮廓;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是一个难句。学生光凭语言,对它较难形成鲜明的表象,以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图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调动情绪,产生“视象”,体会画中之情、画外之意,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有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还有配乐读等。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有好处。
3.加强了词句的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以避免低年级词语教学中单纯的以词解饲,死记硬背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引导认读。
2、引入课文,播放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对于日月潭你知道些什么?(介绍日月潭)还想知道些什么?质疑梳理问题: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的景色如何,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有很好的介绍,现在就和老师一起走进《日月潭》。
现在老师来给大家介绍日月潭。
二:范读
用一个词概括日月潭景色的特点(板书:风光秀丽)
听了我的介绍,想亲眼去看看吗?好,我们一起去看看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感悟课文内容:同桌合作读课文。(找到三个问题各在哪个段落)。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1)这个自然段共有——话。(2)台湾的湖是——。位置在——-(3)描写山多树多的词语是----------和-------------。
2、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从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这里的景色美,名字起的也很美。“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哪个自然段介绍的?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画出相应的句子。
(2出示:(比较句子的不同)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①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两个词语写出了日潭和月潭的形状,日月潭的名字就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取的。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要是清晨或中午,或雨天,那里的景色更是让人赞叹。不信,我们读读三、四自然段吧。
日月潭的美景: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画下来)说说为什么?
1、清晨时的美景谁喜欢?出示图片,看图后说说湖面上笼罩这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这段要轻轻地读)因为清晨人们还在熟睡,怕吵醒了他们打破了这份宁静美。
2、中午时有什么不同的景色?生答,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出示图片,文中用什么来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美景?用什么来比喻日月潭周围的景物?什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3、下雨的景色谁喜欢呢?生答,出示图片,指导朗读,第一句音调较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4、大声地读读你喜欢的景色。
四、齐读五自然段。告诉在座的老师日月潭有多美!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了解的日月潭。(美丽,秀美,风光秀丽)。
什么吸引了游客?日月潭吸引了谁?日月潭吸引了多少游客?
五、播放课文动画课件,再次感受日月潭迷人的风光。
六、总结。
学了《日月潭》,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点什么呢?
七、老师对日月潭特别向往,所以呀自己制作了一个MTV,请大家和我一起欣赏。
八、朗读全文。表达自己对日月潭的热爱吧!
1、自主创编,表达情感。
创编题目:(1)、日月潭在其它时间里的风景会怎样呢?请你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吧!
(2)、你的家乡也非常美丽,你是那么热爱你的家乡,赶快用最美的语言,把你的家乡描绘一下吧!
2、、交流展示,体验成功。
板书设计:
像太阳清晨薄雾
9日月潭中午太阳高照风光秀丽
像月亮下雨细雨蒙蒙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
一、知识与能力:
1.识字9个,写字8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
2.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3.体会孩子与母亲间的爱。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识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知道了我们班的学生能自己做很多很多的事,你能告诉大家吗?(3-4名学生谈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自己能做这么多的事,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有一个小朋友,名叫丁丁,他也觉得自己长大了,他用一首小诗,告诉我们他想怎样做,大家想听吗?(学生答:想)(课件出示课题)这首小诗的题目是《妈妈,不要送伞来》。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好吗?你们看,我来写(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范读课文。(出示课件)边看大屏幕,边听小诗,想想丁丁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尝试读。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我想知道,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怎么办?
生:先划出来,再练习上下文猜一猜。
生:可以查字典。
生:可以问别人,也可以查认字条中的音节。
师: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试着把课文读两遍。
3.同桌互相读。相互学习,纠正不认识的字。
4.检查读:指名读(3人,每人一个小节)引导听的同学注意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价。(读准字音、读得好听)
5.随文识字: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你能很快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吗?像老师这样(示范)看谁划得又快又准。边读边划。
6.脱离课文,独立识字。这些词语中的一些生字像淘气的娃娃从小诗中飞出来,你还认得吗?(出示课件)如果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不认识可以再来读小诗,想一想。
7.检查识字:指名读、领读、抢读。你能说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对“裹、伞、丝、灵”强化,有必要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丝、灵”。
生:“伞”就像一把伞。(出示课件)
生:“裹”就像口袋里装着一个果子。(课件显示)
8.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
三、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1.这些淘气的生字都变成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再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好听,试着读一遍。
2.小声跟师朗读,齐诵读。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咱们一起来说说收获,好吗?你可以谈从课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师小结:丁丁长大了,自己开始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四、拓展练习。
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许多,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仿照例子编一编)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发言:3人),也可互相说。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说的都很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相信大家做的比说的更好。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3
教学重点
1、学习13个生字词,认读8个词语。
2、了解北京有名的建筑物。
教学难点
了解北京的部分建筑物。
教学过程
(一)认识北京的部分建筑物,认读8个词语,熟读一个句子
1、以图入手,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首都是哪吗?(北京)我是一位外地游客,今天有幸来到北京,我对北京的建筑很感兴趣,谁愿意带我去各处参观游览。
2、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讲解。
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门,天安门广场是全中国的心脏,在那里,每天清晨,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迎着太阳冉冉升起。
故宫——旧时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善的宫殿建筑群。
天坛——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回音壁等。
颐和园——明清皇家园林。主体是万寿山和昆明湖。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代表开会的地方,能容纳1万多人,1957年建成的。
首都国际机场——是国内最大的机场。
国家图书馆——它是一座综合性的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和书目中心。它坐落在北京的西郊,与紫竹院公园相邻。
中华世纪坛——坐落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之间。是首都北京为迎接21世纪所建。
3、借助图片,认读8个词语。
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人民人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
4、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你们知道这些建筑是什么时候建的吗?
5、自由发言。
6、小结:天安门是我们首都的标志;故宫、天坛建于明朝,距今500多年。这些建筑距今很远,是古人造的,我们叫它“古建筑”。
7、你们还知道北京有哪些古建筑吗?(北京的古建筑还有卧佛寺、碧云寺、地坛、北海白塔、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北京的历史悠久,有好几个帝王都建都北京,所以古建筑很多。这些古建筑吸引着中外游客,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
8、出示句子: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
9、领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10、指图提问,谁知道人民大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这些建筑是哪年建造的?
11、学生自由发言。
12、小结:这些建筑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建造的,我们叫它“现代建筑”。
13、你们还知道哪些现代建筑吗?
14、学生发言后小结:50多年来,北京的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建造了人大会堂、历史博物馆,还建了许多大商厦、大宾馆、体育馆、游乐场、地铁、立交桥……使用的技术先进,设备齐全,自动化程度很高,处处体现出现代化风貌,所以说北京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15、出示句子:北京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16、领读句子,自读句子,指读句子。
17、请同学们说一说,北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老师小结:确实像大家所说,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你们都这么热爱我们的首都,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自己再读一读。
(二)学习13个生字
1、借助拼音,自己读记13个生字。
2、谁能按不同的结构,给这些生字分一分类。
(1)老师出示“故、坛、际、场、纪、代”六个字,请大家观察这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再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每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字,加上一部分,就组成要学的新字。)
(3)其它的字属于什么结构呢?
A.上下结构:安、宫、堂、华
B.独体字:首、世
C.包围结构:图
3、学习6个左右结构的字
(1)4人一组,先读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记住这一类生字的?然后老师同学做小老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小组代表发言。
A.学生甲:我们组这样记左右结构的字,“故”——故事一般都是古代发生的,或者是过去的事,所以是一个“古”字加一个4笔“攵”。
B.学生乙:“坛”——天坛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主要是由土造成的,在云彩的下面。
C.学生丙:“纪”字可以用“日记”的“记”来记,把“记”的言字旁去掉,换上绞丝旁,就是“纪念”的“纪”。
D.依此类推:“际、场、代”
E.最后我们组带领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学生跟读。)
(3)巩固学习:指名读、齐读等。
(4)小结:左右结构的字的记法是熟字加上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记就能记得准确、牢固。
4、学习4个上下结构的字
(1)出示字“宫、堂、安、华”,这组字如何记?
(2)4人一组,先讨论,再汇报,比一比,看哪组方法好,不一定按顺序。
(3)学生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A.“宫殿”的“宫”——我看到故宫就是一间一间的房子,宝盖是特殊的带角的屋子,两个“口”代表的是一间一间的房屋。
B.安——宝盖可以代表屋子,屋子里有女人就会感到安全。
C.堂——“堂”也是屋子的意思,宝盖是屋子,一个“口”表示的是正房,下面的“土”告诉我们这间屋子是用土制成的。
D.华——上面的“化”是“华”的形声字,下面的“十”字是说我们中国是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5、学习2个独体字
独体字“首、世”如何记?
(1)“首”是头的意思,“自”己的头。
(2)“世”字可以这样记:草字头,小横连,最后一笔是竖折。
6、学习1个包围结构的字
教师出示“图”字,问:还有一个包围结构的字,哪一组愿意来学?
“图”书馆是在一个很封闭的屋子里,“冬”天人们最喜欢去,看着书,在屋子里暖暖和和的。
7、小结:我们这些小老师当得真不错,他们告诉我们好多好的记生字的办法,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的方法比他的还好,那你就不妨用你自己的方法记。看谁能把这些字都记住,才是最棒的。
8、复习巩固
(1)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
(2)利用一些偏旁、部首组成要学的生字。
(3)做小游戏,在小组里组字,巩固所学的生字。
(三)总结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4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回”。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进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发展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查字典的方法选择字义,同时也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过程建议
1、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话中的不同含义。
2、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3、利用工具书,查找“回”字,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字义。
4、回读句子,深入体会。
5、启发思考:像这样一字多义的例子,你还知道吗?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这项练习由“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个部分组成。“读读认认”中安排了表示厨具名称的八个词语,里面包含着九个生字的识读任务,在认读中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和生活经验。“读读背背”安排了团结合作,取长补短,错误思想方法、学习四个方面的。十六个成语的积累。教材归类安排,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有利。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教学。
读读认认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厨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们都会写吗?
2、出示八个词语,让学生猜读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互读,正音,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
4、组字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读读背背
1、分组出示四组成语,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每组中的四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在组内试着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
2、组内互读,正音。借助同学的交流和工具书,弄懂成语的意思。
3、比赛读成语,比比看谁读得准。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思考图中小朋友应如何做的同时,生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知,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两名同学练习表演教材图中的内容。
2、将学生他成若干小组。
3、准备画画用的彩笔和画纸。
过程建议
1、表演:两生表演教材中插图的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弄清故事情节。
2、续编: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如:外面来的是熟人?外面来的是陌生人?你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3、续演:组内合作,续演故事,分组展示,师生欣赏,共同评议。
4、感悟: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5、画写:学习前面的形式,自拟内容,画一画,写一写。组内交流共同评议,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猜谜”为线索安排了“填字游戏”和“谜语展示”两部分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进而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外搜集、学习的热情。
过程建议
1、出示“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填完整。
2、组内合作互读,检查。
3、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写的字,进而发现“新世纪”“我能行”六个字。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
6、集体猜谜比赛。
7、启发学生课处汇编成“谜语集”。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事物,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观、”1个字。
(2)知道什么是“对话”。
2、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音频、视频、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音频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一只井底的小青蛙》。请同学们仔细听,歌中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一只孤独的小青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的了解这只青蛙。
2、出示课题《坐井观天》。
3、学生观察“观”字,并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又”第二笔是长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右边是“见”而不是“贝”,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学生通过书写理解课题中“观天”即为“看天”。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4、介绍寓言特点。
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坐井观天》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正确使用生字。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处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初步朗读指导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检查朗读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1)、理解“井沿”
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谁能准确地贴出它们的位置并告诉大家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碗的边上叫什么?(碗沿)河的边上叫什么?(河沿)床的边上叫什么?(床沿),那么“沿”就是“边”的意思。
(2)、理解“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请你们判断一下老师说的哪一句是谎话?哪一句是大话?
例如:a、我的作业没有写,却给老师说我没有带;(谎话)
B、我一只手就能把火车推动;(大话)
(3)、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贴图),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出示草原、沙漠、大海的图片)
3、了解什么是“对话”
它们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请同学们默读2-7自然段,用“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数一数它们之间有几次对话?(有问有答算一次对话,共有3次对话)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它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出示课件)谁来读青蛙的话?(相机指导朗读)这是一个什么句?(问句)问句应该怎么读?
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听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1)一百多里有多远啊?(一里等于100米,一百里就等于五万米,相当于在400米的跑道上转125圈)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请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评价,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2)飞了一百多里,你觉得小鸟飞过了什么地方呢?
用“小鸟可能飞过了……”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出示图片高山、草原、大海、沙漠)
小结: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所以它见多识广!可是,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这是第二次对话)谁能读读青蛙的话。
过渡:青蛙和小鸟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第三次对话。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因为小鸟飞过了……还没有看到天的边)青蛙错在哪里?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对着黑板看,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揭示寓意: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然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就是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全班一起读)
6、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青蛙和小鸟之间的3次对话。
(1)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2)请同学上台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水井,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注意把话说完整)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见了,于是对小鸟说:“。”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天井口大
小鸟
天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