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同步练习答案
《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关于第一朵杏花同步练习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朵杏花同步练习答案
一、习字天地:在田字格内用钢笔将生字端正美观地写下来,注意左右比例匀称。
株( )泛( )估( )确( )
提示:注意书写规范,整洁。
二、词语队列: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杏花、荷花、菊花、梅花
3.发现问题、精确观察、认真思考、掌握规律
三、对号入座: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内。
1.精致 2.精确 3.精细
四、智慧屋:认真读下面的对话,体会语言环境,给对话双方加提示语。
示例:奇怪 高兴 激动 自豪 非常急切 肯定
五、课文直通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因为竺爷爷认为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严谨、一丝不苟
2.激动 认真细致
3.通过常年精确、细致的观察 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六、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词语,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继续写下去。
弯 绿 皱 红 春风吹醒了躲在泥土里的嫩芽。
七、练功房: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 , :“ ! 。”
2.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般震撼着大地。
3.贝多芬练琴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满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4.大声喊 慌慌张张跑过来说 生气地问 怒气消了大半
5.提示:围绕勤奋来写即可。
八、日积月累。
一丝不苟——竺可桢的座右铭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竺可桢的做人原则、求是精神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竺可桢的处世原则
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祈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竺可桢
《第一朵杏花》原文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一朵杏花》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第一朵杏花同步练习答案相关文章:
★ 物理课时作业答案
★ 燕子同步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