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潜能开发 > 脑力开发 > 快速阅读 >

如何培养中学生散文快速深度阅读的技巧

2019-10-15 14:24:56
|梓荣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深度阅读模式,其操作步骤有如下七点。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如何培养中学生散文快速深度阅读的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中学生散文快速深度阅读的技巧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题多以主观题型出现。从考生的答题心理和答题行为看,大多重审题轻阅读,阅读、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以20分钟计,考生一般读文本、答题分配的时间比大概为3∶7,具体地说就是用6分钟阅读,14分钟答题。这就意味着仓促阅读,艰难作答,在这14分钟的答题时间里,零零碎碎的回读、复读将占去大量的时间,答案组织的质量很难保证。笔者认为较合理的比例应为3∶2,即用12分钟阅读,8分钟答题。这样就可以从容阅读,轻松答题,答题速度和质量必然会大大提高。但是,有的考生就有顾虑,认为题都做不过来呢,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文本?其实并非如此。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深度阅读模式,其操作步骤有如下七点。

  一、 标序号

  为了便捷地驾驭全文,有必要在读文之前,先做一个定位标序,即在各段首分别标上{1}{2}{3}{4}{5}……(这一步骤大约用时0.5分钟)

  二、审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标签,其中隐含着丰富的信息,而且通贯全文,与文章的各部分在内容、结构上都有密切的联系。在通读之前对标题加以揣摩、推断,必将有利于对文本整体感知。(这很重要,因为考生的阅读经常是支离破碎的,缺少全局意识)例如:冰心的《一日的春光》(2005年全国卷Ⅰ)一般来说,“春”是一个有三月之长的季节,按说三月之中时有春光,为什么以 “一日的春光”为题呢?一定是这一日的春光非同一般,让作者刻骨铭心吧?然后带着这样的推断读下去,就会发现作者的拟题是自有道理的。又如史铁生的《合欢树》,题目为一具体事物。文章以一具体事物为标题一般有两种:一是托物言志,该事物的某些特点给作者以哲理的启迪;一是借物抒情,该事物蕴含着作者的某种生命情结。读罢文章发现《合欢树》属于后者。题目是作者对全文艺术构思的浓缩,是阅读的向导,注重标题的阅读才是明智的阅读。(这一步骤建议用时1.5分钟)

  三、 品开头

  笔者认为,一篇好文章,在文章的开头总会或明或暗地传导一些关乎全文的倾向性信息。一般开头篇幅不长,与其盲目地通读全文,不如索性去品读、揣摩一下文章的开头,先对作者的情感倾向作出推断,之后便是有目的、有准备的阅读了。阅读也便因此而轻松愉快,多有发现,多有收获。如梁衡《冬日香山》的开头:

  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冬日来香山是违背常理的,但正是这冬日的机缘使作者看到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由此我们可推断,作者对这次香山之行是感到庆幸的,恐怕文章主体部分要重点写香山性格“那一面”了。(这一步骤建议用时1分钟)

  四、 做通读

  散文通读的过程就是熟悉、检索、定位、驾驭文章材料的过程。这一步骤的具体做法是:依次用简洁的语言(哪怕只用一个字或一个字母,只要你自己明白就行)将各段材料做以标示,写在一张纸上或标在文本旁边。这是介入理解文章的前提和基础。这一步骤的阅读比学生平常盲目的阅读多用不了多少时间,只是阅读更加专注,效率更加提高。如《一日的春光》材料梳理如下:

  {1} 盼春

  {2}{3}黄沙中忽见柳绿絮飞,春已远引(春,来晚归早)

  {4} 冬长等春苦

  {5} 冰软却风沙

  {6}柳黄却冷雨

  {7}~{8}杏花:残败气力尽(春去)

  {9}~{18}赏海棠,得一日春光

  {19}对九十天盼春、赏春心情的梳理

  通过这一梳理,等于把文章给读“薄”了。这就便于下一步的宏观把握。(这一步骤建议用时5分钟)

  五、 察布局

  “察布局”就是对前面初步梳理过的材料给以宏观性观照、结构性审视。可以说,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在于作者怎样富有侧重地使用材料,怎样艺术地组合材料。散文的艺术性必然体现在对材料的艺术组合上,即为什么先用这个材料,后用那个材料,为什么这几个材料组合在一块,那几个材料相对集中?以《一日的春光》为例,全文19段文字。其艺术结构表述如下:第一部分({1})写盼春。第二部分({2}至{18}),{2}至{8}为第一层,写“我不信了春天”;{9}至{18}为第二层,写赏海棠,得一日春光。第三部分({19})写九十天盼春、赏春的心情。

  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有全局的认识,接近文章的主旨。(这一步骤建议用时3分钟)

  六、 明主旨

  一篇散文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或抒发某种情感,即文章的主旨。通过前面材料梳理和结构整合,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布局材料的用心,把握了文章的脉络,文章的主旨倾向自然就突显出来。比如 《一日的春光》主旨就是表达在九十天盼来盎然春天的欣幸之情。注重材料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分散在行文中,尤其开头和结尾的对文章主旨具有点化作用的关键词语。散文点化语有的表意明朗,更多的是设喻取譬含蓄蕴藉的语句。比如《一日的春光》{1}段“尽量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与{18}段“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相照应。{4}段中的“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与{15}段幼稚园孩子们“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相呼应。文中还多次提到“我不信了春天”,在文章后边两度写道“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17}段),“不再怨恨憎嫌了”({19}段)。这些信息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准确、规范作答(借助关键词语表述),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步骤建议用时1分钟)

  七、 答题目(这一步骤建议用时8分钟)

  (一)考查内容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看,散文命题的考查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1. 信息筛选与提取

  这种题型常常以文中的某一语句为切入点,按照一定的要求,对相关信息给以全面准确的梳理和组合。如《一日的春光》第16题:“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参考答案〕{1}“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纤适中,充满生机。

  2. 艺术结构的把握

  这种题型的考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考查文中某一材料在全文中的作用;一是考查整篇材料间的内在联系、组合艺术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艺术构思。如:

  《绵绵土》(2006年全国卷Ⅱ)第16题: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

  〔参考答案〕母体――绵绵土――故乡

  《绵绵土》第15题: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参考答案〕{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注意〕对艺术构思的考查一般需放眼全文组织答案,所以题干常常冠以“从全文看”的字样;即使题干中没有这样的字眼,也应树立整体意识。否则,容易造成要点缺失。

  (二)解题要求

  1. 审题意识(审题要细)

  散文阅读题得分率平均约为50%,从评卷经验看,其中失分的一半缘自审题的失误;也就是说,恰当合理的审题可大大增加得分。因此,沉下心来严把审题关,向审题要分数,向审题要效率,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审题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几问,做几答。这是最低的标准,但犯这种低级错误的考生大有人在。

  (2)抠字眼,定答题方向。如《一日的春光》第15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第一问中的“为什么”,其实是问反复说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第二问中的“好处”,其实是问这种写法的作用。此题的参考答案是:

  第一问:{1}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2}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3}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早已远引。第二问: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2. 文本意识(依文解题)

  问题设计都是源自文本,所以解题自然也应该回归文本,依文解题。比如《一日的春光》17题(2)问: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

  〔错误答案〕漫长的冬天过后,只盼来这一天的春意,使作者感到春的短暂不免有些遗憾。(脱离文本,主观答题。注意,文段开首“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似乎在怨春光之短,但文末又强调把“我”冰在那里达九十天之久,此为作者怨春之本。“春短”之意纯系考生脱离文本的揣测和杜撰。)

  3. 思维的精细化

  思维的精细化是高考主观作答的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答案的侧重性

  就是向着命题要求的方向作答,不偏不倚,不打擦边球。

  如《一日的春光》第16题: “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参考答案〕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纤适中,充满生机。

  〔错误答案〕{1}海棠无香;(少侧重,作者原意是“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作者也喜欢有些有香的花,而且并非所有的无香花作者都爱。){2}浅浅的红,淡淡的白,色彩�纤适中。

  (2)答案的详略

  有的题目适合概括简略作答,有的题目需要展开分条列述。这种题型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要点缺失和过于抽象。如:《一日的春光》第17题 (1)问: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参考答案〕{1}“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2}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

  〔错误答案〕{1}因为作者看到带有春味的海棠后体味到了春的气息。(侧重不够,待具体展开。)

  ②因为“一日的春光”使作者真正感受到了完全的春色。(何为“完全的春色”?因抽象而失分)作者从海棠中感受到了春的精神。(何为“春的精神”?为什么不具体到位!同时,还有要点缺失的问 题,作者对春的憎怨因此释怀了吗?)

  ③九十日无春,只为那一日春光恣情一放,更显可贵。({1}抽象,“恣情一放”的美的状态尚需从文中摘录展开;{2}要点缺失,此答案仅侧重海棠花本身的特点,而忽视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599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