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教案 > 其他教案 >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精选2020

2020-05-29 14:20:27
|志豪2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精选2020,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合约》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个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

  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揭示美国通过《九国公约,向中国

  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

  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同时了解“弱国无

  外交”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凡尔赛合约》和《九国公约》

  通过对第一次大战前后的欧洲大陆的变化图的分析与教师补充讲解,了解凡尔赛合约是一种掠夺性的条约,因此孕育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通过分析,了解美国是如何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一同在中国享有同等的权利及《九国公约》的实质。

  难点: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如何正确理解凡尔赛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战胜国、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新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出示<福煦车厢>图片,让学生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讲叙关于这节车厢的历史史料,从而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提出问题来复习一战的有关内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强调: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那么,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对世界安排的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一下。

  二、讲授新课:

  一、战后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8年11月,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但战争的结束并没有使帝国主义的矛盾得到解决,只不过是由战场而转到谈判桌上。而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国力量;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妄图支配世界。

  1919年初,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召开了27个战胜国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虽然27个国家参加会议,但实际最后决定权操纵在和会的“三巨头”手中。(请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各大国争霸图谋和矛盾,补充讲解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三人之间的如意算盘。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点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内容形象直观,激趣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探究的主动性。

  2.《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教材12页内容,然后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领土问题。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第二,关于军事问题。禁止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准拥有空军,陆军不得超过十万人,莱茵河两岸不得设防。

  第三,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第四,关于赔款问题,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第五,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

  合作探究:

  问题1:从和约的内容可以看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2:从哪一条内容看出这次会议的分赃性质?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凡尔赛会议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中殖民地问题的处理最能说明巴黎和会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

  中国在一战中是战胜国,那么中国在和会上提出了自己的什么主张?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中国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和会却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另外协约国与哪些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的呢?

  对德和约签订后,1921-1922年,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分别签订了和约。《凡尔赛和约》和这些条约构成了战胜国列强在战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

  合作探究: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战后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

  (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一战的性质思考)

  学生小组合作得出结论:弱国无外交!

  3.国际联盟

  创设国际联盟的主张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来的,他原本指望利用国际联盟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但创设国联的主张一经列为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国联就成为推行英、法意志的工具。所以,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联系当前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区分国际联大盟。

  设计意图:图文并茂加上老师的讲解,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识产生的自然过程,并能够较快接受相关术语。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为了协调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中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出示课件让小组抢答: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时间,地点,参加国,中心议题。

  提出问题:这次会议当中起了主导作用的国家是?

  学生回答:美、日、英

  会议的主要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和《九国公约》

  英、法、日、美缔结《四国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美、英、日、法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

  问题:该条约对谁有利?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有利于美国;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

  《五国海军协定》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问题2:该条约对谁有利?

  教师点拨:美国;英国丧失了传统海上优势;美国取得与英国平等的海军军备权;

  美国是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条约》扩大了在太平洋地区的自己的势力权。但这次会议当中的核心讨论问题是中国问题。

  出示《九国公约》的部分内容,分析其实质是。

  学生讨论:经过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下提出的。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通过这次会议也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是在哪个地区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

  生答:东亚、太平洋地区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问题探究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体系?

  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认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问题探究2: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是什么?

  1、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的五四运动,北洋军阀被迫拒绝和约签字.

  2、华盛顿会议: 归还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注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课后小结

  五、【课堂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二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 点及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的杰出总统,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投影)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投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投影“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课后小结

  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是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 把绥靖政策推上顶峰的事件-慕尼黑会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二战中重要的战役。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积极参与、努力进取,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认识到法西斯的独裁统治的反人民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

  教学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影视资料《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教师提问) 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

  活动一: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探讨: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前欧洲、亚洲的形势。

  活动二:学生进行讨论

  ①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

  ②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们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怎样决定了捷克的命运?

  ③英、法与捷本无利害关系,况且法还是捷的同盟国,那么,它们为什么与德、意一起策划慕尼黑阴谋,支持德占捷呢?

  ④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学生达成共识。

  教师概述:吞并捷克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大增,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侵略的野心更加狂妄,但希特勒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力量不足,必须避免两线作战,鉴于苏联的强大,他打算先打败英法的盟国和中立国,打垮英、法,再进攻苏联。所以,在吞并了捷克后,便1939年4月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经过精心的策划后,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2)合作探究

  活动一:播放录像片:《德国突袭波兰》。

  学生分析:“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呢?”

  活动二:播放录像:《敦刻尔克大撤退》。

  学生绘制《德国占领欧洲各国示意图》,通过动手加深德国占领北欧、西欧、南欧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多个国家被占领的原因?为什么西线战场上出现了“静坐战争”“奇怪战争”的状态?

  教师导语:英、法静坐观战的局面持续了7个多月,这就给法西斯德国以从容调配兵力,准备新的进攻的时间。德国并没有东进去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

  活动三:学生讲故事

  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德军主力已经从比利时绕到了马奇诺防线背后,于5月14日突破法国要塞色当,随即转锋南下。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意大利看到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的南部,6.14德军未发一弹占领了巴黎,22日,法国投降,法国号称帝国主义强国之一,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法国长期对德推行纵容政策,结果把自己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戴高乐将军坚持抵抗德国的侵略,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大屏幕显示《戴高乐将军人物像》,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概述:希特勒在欧洲的军事胜利,盟军的连连挫败,引起了英国国内对张伯伦政策的严重不满,就在挪威即将陷入德军手里的时候,5月10日张伯伦被迫辞职,邱吉尔继任英国首相。法国沦亡后,希特勒想劝说英国议和,遭到邱吉尔拒绝。于是,希特勒下令准备入侵不列颠。1940年7月10日德国为了控制空权,发动了称之为“不列颠之战”的大空战。

  活动四:播放录像片:《不列颠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探究英国和法国受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不同情况和结果。

  教师导语:德国虽然失败,但在二战初期,德国已经占领了欧洲的许多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了侵略苏联的准备。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3700多辆坦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活动五:播放录像片,《莫斯科保卫战》:

  大屏幕展示《苏德战场形势图》、《斯大林像》,学生看图,了解苏德战场的具体位置,组织学生讲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过程。并讨论“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英勇的苏联军民,在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寸土必争,誓死保卫莫斯科,捍卫国家,成功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德军在二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活动六:播放录像片,《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说,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小结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在欧洲扩军备战。英、法为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召开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满足德国,但德国野心更大。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面对德国的进攻,英、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波兰灭亡后,并没有按英法的希望去进攻苏联,反而对付英法,不久法国灭亡。德又对英国进行空袭,但没有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精选2020相关文章:

1.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

2.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3.初中下册历史教案范文

4.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

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

6.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2020 - 5068儿童网

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2020最新范文大全 - 5068儿童网

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1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00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