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教案 > 其他教案 >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

2020-05-29 12:46:08
|志豪2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一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1、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2、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过程方法:1、埃及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印度种姓制度怎样产生?如何评价这个制度?

  2、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代人类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奴隶制度的实质如何?

  情感态度价值观: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都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奴隶主)权威和利益的,它们共同反映了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实质

  人文素养 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的结晶,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科学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 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种姓制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阅读7页“导入框”图文,完成下列活动:

  1 亚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诞生在哪里?(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

  2 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有关狮身人面像5个问题,先请其中几位介绍,后由老师补充:(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哈佛拉在为自己修建金字塔时,征集劳动人民制作成的,是自己威严的象征。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

  据说国王死后要成为太阳神的,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国王守护陵墓。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最为著名。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硕大无比,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颌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与狮身人面像密切相关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两河流域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各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二、金字塔的国度

  学生阅读7至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根据第8页《古代埃及》地图以及英语资料,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 is‘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古代埃及人留下了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些诗句反映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的事实。马克思也说过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个论断也反映了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2 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3 怎样评价金字塔?

  A. 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国王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建筑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企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B. 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4 根据第8页“动脑筋”:今天,有人对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表示怀疑。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理由。(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不过,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

  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三、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第9页《新月沃地》地图,根据下列问题在图中和课文里做出标记:“新月沃地”指什么地方?哪些古代居民在此生活过?(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从地图上看,这条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地又很肥沃,因此得名。古代,在这条地带上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生活在沃地东部,那里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称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生活在新月沃地西部、地中海东岸的“中东”地区。腓尼基人曾在这里建立过一些奴隶制城邦。他们以航海和经商著称,还在海外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后来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两个王国。数百年后,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先后被外族灭亡。从此,希伯来人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统称为犹太人。)

  2 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便于农业种植,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

  3 两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中,最早的奴隶制城市国家是什么人建立的?请说出这里完成统一的时间、国家及其国王。(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平原的南部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奴隶制小国,建立者是当地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处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当地居民,无论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还是阿摩利人从此都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最伟大的国王是生活在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使古巴比伦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状态。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4 教师介绍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指导学生观察第10页《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此图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

  下面的文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这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四、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 结合第10页地图《古代印度》,说出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以及尼泊尔、孟加拉等国都属于古代印度的地理范畴。)

  2 结合11页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说出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它由北向南蜿蜒注入阿拉伯海。夏季,上游的喜马拉雅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两岸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印度文明最早兴起于什么时候?(约公演前2500年)

  4 后来古代印度的本地居民被什么人征服?(来自中亚的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5 配以课件演示动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 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在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古代印度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他们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雅利安人就是这样来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所谓四个等级由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的说法,纯粹是通过编造神话来加强统治者权威的。)

  B. 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C. 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辩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吠舍: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却不能与你们共享国家权力,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的孩子恋爱都要遭到你们的反对? 婆罗门:该死的家伙,想造反啦?造物主用嘴制造了我们,而用腿生出了你们,难道嘴可以与腿平等吗?闭起你的臭嘴,给我好好干活去!别触犯神的意志。)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二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 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特洛伊战争图片引入

  1871年,德国考古学家查尔斯·麦克莱恩在土耳其的特洛瓦镇发现了古特洛伊城遗址 。颇有商业头脑的特洛瓦镇人造了这座3层楼高的木马形建筑。如今,这个“特洛伊木马”每天都能招揽数以千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背景介绍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邻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

  在希腊众多的岛屿之中,克里特岛是最为著名的,因为在这里诞生了希腊早期的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一文明随后又借着爱琴海上温柔、浪漫的海风吹向希腊半岛。形成了“爱琴文明”,希腊的文明渗透着海的生命。希腊的文明是海的文明。

  介绍;欧洲最早的文明

  图片介绍:迈锡尼城复原图

  至今尚存的迈锡尼城门

  迈锡尼城复原图

  1、爱琴文明

  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许多的城邦,其中雅典城邦是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城邦——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周围的农村。

  城邦是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基本形式

  2、雅典城邦的出现和发展

  公元前8世纪,建立城邦。

  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雅典城邦的繁荣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政治上,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全盛时期的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4、斯巴达 Sparta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所以说斯巴达崇尚武力,对内男子从小就必须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从20岁开始服役,直到60岁退役。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Rome masn’t built in A day.

  转意为: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罗马位置:意大利半岛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城的建立 公元前8世纪

  地点:罗马

  时间: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3、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三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迦太基城是古代地中海沿岸一座著名的商业城市,位于今天的突尼斯境内,后被罗马人所毁,这是一幅后人根据历史遗迹和史料记载复原的想像图。

  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向外扩张,与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由于罗马也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历史上把他们之间的战争记载为布匿战争。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布匿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古迦太基国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灭亡,罗马尽占其地,在其领土上设置了阿非利加省。今天英语中的非洲 Africa 即源于此。

  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幻灯片展示图片:圆形大剧场

  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中间为竞技场,是举行角斗士角斗、人兽搏斗的地方。通常在表演区的地面上铺一层沙子,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沙场”。后来这个词被进一步引申,人们把战场也称为“沙场” 了。

  罗马广场是古罗马城的核心。画面远方为圆形大剧场。塔形建筑为后世所建。这些建筑是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奴役各族人民的见证,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社会危机——公元前1世纪

  奴隶主的乐园,奴隶的地狱

  ——古罗马角斗场

  公元前73年,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角斗士领袖斯巴达克组织了暴动。他率领这批人杀富济贫,转战各地,队伍曾发展到12万多人。奴隶主闻风丧胆,加紧了镇压。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1年初秋的一天,斯巴达克与敌军展开生死决战。他和6万多起义奴隶壮烈牺牲,6千多名被俘虏的起义者,全部被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城路边的十字架上。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贵族统治。

  恺撒是古罗马著名的奴隶主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和作家。他率军征服高卢,攻击德意志,侵入不列颠岛,进军埃及,转战小亚西亚等地,享有很高的威望。他还彻底击溃了主要的政敌,集执政官、保民官、独裁官等大权于一身,实行个人专权,结束了罗马的共和制度。后来,由于反对者的潜势力未被彻底消灭,他死于反对派的一次刺杀阴谋之中。

  恺撒统治下的罗马,实际上处于从奴隶社会共和制向奴隶社会帝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屋大维原为凯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他被凯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凯撒被刺后,他于公元前27年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古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

  这座屋大维雕像是罗马雕刻艺术的一个杰作。雕像高204厘米,身穿甲胄,左手执权杖,右手抬起,目光威严,炯视前方,似乎在向臣民讲话。

  4、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裁,成为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4、罗马帝国的繁荣与灭亡

  罗马帝国延续了五百年,与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

  3世纪,帝国危机。395年,帝国分裂

  476年,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整理罗马发展线索,进行排序

  1、罗马城 2 、西罗马帝国灭亡

  3 、帝国分裂 4、称霸地中海

  5、罗马帝国 6、罗马共和国

  2.阅读课文,整理罗马发展线索

  罗马城(前8C)

  罗马共和国(前509年)

  称霸地中海(前2C)

  罗马帝国(前27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帝国分裂(395年)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文明之源,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受到了哪些启发和教育?哪位学生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一下。

  如:学习了本课的知识你受到哪些启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等等,要尽力地去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三

  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内容、意义。

  2.列举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3.说出古代罗马历史线索:

  {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

  公元前8世纪 → 公元前509年 → 公元前27年 → 395年

  台伯河畔出现罗马城 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 拜占庭帝国1453年灭亡

  二、设问导读: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查理·马特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查理·马特改革: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在西欧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中最为典型的是法国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三、合作探究: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四、自我检测:

  1.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C )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浒于古代( A )

  A:西欧一些国家 B:阿拉伯国家 C:中国 D:日本

  3.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D )

  A:世俗封建主 B:矮子丕平 C:商人和银行家 D:教皇和教会

  4.在古世纪的西欧,通过武装斗争赢得自治权的最为典型的城市是( B )

  A:英国伦敦 B:法国琅城 C:意大利威尼斯 D:法国巴黎

  5.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延续了大约( C )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200多年

  五、拓展探究:

  6.读图,回答问题。(《课时掌控》P10第16题)

  (1)该图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这种制度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什么人?农民和农奴是封建帝王的附庸吗?为什么?

  课后小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相关文章: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

2.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4.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2020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大全

7.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大全

8.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大全

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1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00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