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5篇

2020-09-03 09:30:25
|钰媚

《青年近卫军》1653说通过“青年近卫军”组织、克拉斯诺顿地下委、伏罗希洛夫游击队的对敌斗争,描绘了一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歌颂了伟大的为国战争,展现了战争的宏伟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征必胜的真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年近卫军》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1

亚·法捷耶夫(1901—1956)是前5261苏联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4102。在商业学校读书时就参加1653了革命活动。1926年起从事文学工作,并担任原苏联作协的负责人。

他在1927年发表的描写远东地区游击战争的长篇小说《毁灭》使他蜚声文坛。《青年近卫军))(1945—1951)历来被认为是苏联文学的典范作品,曾获斯大林文学奖和列宁共青团奖。

1956年法捷耶夫在精神极度忧郁中自杀身亡。《青年近卫军》内容简介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一部反映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业绩的杰出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于一九四五年出版后,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次年获得苏联国家奖。一九五一年又出版了作者的修订本,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达到更高的统一。

一九四二年七月,顿巴斯矿区的小城克拉斯诺顿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当地未及撤退的青年,以共青团员为核心,在地下区委的领导下,组成了“青年近卫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受到巨大的鼓舞。在一九四三年一月克拉斯诺顿收复的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大部分成员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这就是小说《青年近卫军》所根据的事实基础。

小说通过“青年近卫军”组织、克拉斯诺顿地下区委、伏罗希洛夫州游击队和红军正规部队的对敌斗争,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展现了战争的宏伟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胜的真理。小说以极大的热情表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成长的苏联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青年近卫军”总部领导人奥列格、万尼亚、邬丽亚、谢辽萨、刘巴等青年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着力描写了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区委书记刘季柯夫等年长一辈领导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显示了他们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无比忠诚。小说以感人的艺术力量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青年近卫军”力量的源泉,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

《青年近卫军》赏析评论《青年近卫军》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小说分两部:第一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的“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法捷耶夫塑造了青年近卫军这个战斗集体的英雄群像。这些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身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并且时刻准备着为此而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和非凡的组织才干以及应变能力。因此,即使在战争年代那样一个极其艰险的环境中,他们也完全可以组织起来进行斗争活动,并作出惊人的事迹来。

作者在表现青年英雄的共同特征的同时,塑造了5个总部委员的鲜明形象。

奥列格年仅16岁,但给人以“朝气蓬勃、坚强有力、善良纯洁”之感。他天资过人,勤奋好学,极富教养,头脑清醒,善于思考。他以非凡的组织才能而深受同伴们的敬重和信任。邬丽娅不仅外貌美丽,而且心灵也美丽。她聪明、博学、多才,充满活力、喜欢读诗,更热爱充满诗意的美好生活,她从理智上选定了参加青年近卫军的道路,就发誓“我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离开这条路。”她那非凡的才能、崇高的品德、勇敢的精神,深受同伴们钦佩,终于成了“谦虚的指挥员中最勇敢的,勇敢的指挥员中最谦虚的”青年领袖人物。

谢辽沙与刘芭是两个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英雄形象。谢辽沙参加了青年近卫军这个战斗集体并成了一名领导成员。凭着他的胆识,总是轻松而出色地完成了那种令人惊心动魄的危险任务。刘芭活泼、乐观,能歌善舞,本来就幻想过当一个演员,如今她果真以“小演员”的表演才能把德寇弄得狼狈不堪,出色地完成了许多战斗任务。她被捕后还是那么乐观、活泼,以唱歌、画漫画来激励战友,还戏弄警察,发表演说。

在青年近卫军的英雄谱上还有一个代表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教授”的、梦想成为一个诗人的万尼亚。他是他们之中最年长的一个,有点农民式的纯朴、善良、勤劳、憨厚,也有读书人的沉静、好学、善于思考、勤于钻研,以能够帮助别人为人生最大快乐。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2

或许,必然会有一个厚重而庄严的总结来为他们定义: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的斗争所显现的意义,即使经过历史的洗涤,也依然生辉。

他们一代人的名字永远刻凿在历史公正的评判上。他们使一个个单纯的代号在血泪的浸泡后变得深刻,饱满而壮实有力。

在“青年近卫军”的方尖碑的四周写着这个组织的为国牺牲的全体战士的名字。这些名字就是:奥列格?柯舍沃伊、伊凡?捷姆奴霍夫、邬丽亚娜?葛洛莫娃、谢尔盖?邱列宁、刘波芙?谢夫卓娃等。

终于翻到《青年近卫军》的最后一页,作者法捷耶夫却并不想让我们轻松。他正是用满满一页的名字,填充了我们的视野和心灵。这是厚厚两部书中最辉煌的篇章。这个最简单的结尾,却是小说最壮观的缅怀。

这是一部关于英雄和战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部关于青春和奋斗的成长史。

在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德军占领顿巴斯矿区的小城克拉斯诺顿后,未及时撤退的青年男女主动地组织起来,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年近卫军,并配合游击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受到巨大的鼓舞。不幸在胜利到来的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大部分的成员被捕,最后壮烈牺牲。

可能,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会因过于陌生而产生鄙夷。生长在和平和发展中的我们这一代,丰饶的物质无法填补我们精神的迷惘。我们的青春在安逸的温床里变得腐朽而贫瘠。

苦难,是我们成长最稀缺的一剂营养。没有经历苦难,是导致我们精神贫血的病因。如何面对苦难,如何用困难磨砺我们的灵魂,是我们成为一个人的基础。

一个健康而血肉饱满的人,一个坚强而有人格本性的人,懂得怎样去维护和捍卫民族的正义和国家的尊严。《青年近卫军》正是以此作为叙述的圭臬。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那群血气方刚的青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美好的血肉之躯铺就了祖国领土的每一寸圣洁。炮火堆积起来的青春人生,完成了他们人格的高贵。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3

《青年近卫军》还很成功地展现了党组织在对敌斗争中的领导作用,着力塑造了老一代布尔什维克的感人的形象。他们的代表就是伏罗希洛夫州党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克拉斯诺顿地下区委书记刘季柯夫。

《青年近卫军》之所以成为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不仅因为它具有深邃的思想,而且还在于它精湛的艺术成就。作品反映生活,既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深刻,又饱含浪漫主义的激情,对未来寄予理想。小说的艺术结构博大、宏伟,但又相当完整而严谨,几条斗争线索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纵横交错而又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情节的发展缓急有致,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一步一步地展现出苏联卫国战争中波澜壮阔的斗争画面。作者为了塑造英雄们的光辉形象,调动了一切最有效的艺术手段,把他的人物放在广阔的背景和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加以刻画。作品善于用准确的肖像描绘和细腻的心理分析来显示英雄们外形与心灵统一的美,井以抒情的笔触插入真挚而热烈的赞美词,从而使得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可敬可爱。他们都以不同的个性显示出共同的美德。而这些美德又都在他们一个个具体的斗争行动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感人至深。

《青年近卫军》是真人真事与艺术虚构完美统一的典范,又是法捷耶夫热烈追求和冷静思考的结晶,不愧为一部优美的英雄史诗。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最近这一段时间,不知道是春困的原因,还是因为劳累过度使身体透支,从而产生对精神上的松懈,没有支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无暇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作出正常的反应.倦怠又雍懒的躺在沙发上,两眼空洞无神的望着前方,脑里一遍空白,眼里也无一物存在.在无聊中,顺手拿起几天前放在茶几上的一本书,瞄了一瞄,看了几页。脑子里再次重现过去看此书的激情和感动。心也随着故事里的人物,忽而奋进忽而激昂。但到后更多的是对德国纳粹和叛徒的憎恨,对年轻的苏维埃革命青年的惋惜和敬重与怀念。虽然现在觉的以前的读后感很幼稚,很表面。但是它真的陪我走过了,我青春和年少的岁月,如今还深入心间。信念----我们现在太缺乏的就是信念!虽然信念是不值钱的,不过,只要您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增值。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4

那么,在《青年近卫军》一书中,那些英勇的“青年近卫军”们,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吧,我仔仔细细地点过了书结尾处点到的所有成员的姓名,大概是五十六个,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本是以二战背景的书,让我感触颇多。他们那些就如同英雄一般的身姿,瘦弱却高大。他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与那些德国法西斯的走狗们周旋,一次次地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他们烧毁了职业介绍所,成立了高尔基俱乐部,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成熟的人一样,将革命以及那革命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坚信着红军的到来,可是却没有亲眼看到胜利,便永远长眠在了革命的战场上。也许,在这个故事中,背叛与信任,也有着重要的联系,有英雄,必然就会有叛徒,懦夫。

说实话,本人并不喜欢以二战作为背景的故事,但是《青年近卫军》并不同别的书一样,别的书总是围绕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题材,父亲说,如果一本书可以作为经典,那么必定有一种不同的,可以吸引人的东西。在《青年近卫军》中就可以找到,那是一种新的东西,一本好的小说,并不需要太多华丽去修饰主角,在《青年近卫军》中,那些从容、勇敢的年轻人,都是一个鲜明的形象,都是真正的主角,跃然纸上。“女演员”刘巴、奥列格、邬丽雅、谢尔萨,他们都是好样的,他们那瘦削却不屈服与暴力的抗争,如同镜子,映出了反叛者的丑陋与渺小。他们其实可以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可是背叛的影子,懦弱的声音,在队伍中盘旋。

当读到舒尔迦被刀从身体中穿过,却尽力地站直了身子,跳进了坑中,大声地铭唱起《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们……”的时候,真的很想哭。舒尔迦被福明背叛,成为了俘虏,最后从容就义,还高昂的唱着《国际歌》的情景,让人难忘,周围人的应和,让人突然想要掉下泪来,这是在最后一刻,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呐喊,从容地淡定,还有这一种作为英雄的情怀。

当谢尔萨烧掉了职业介绍所,那配着的火光漫天的插图中,那奋力奔跑的身影,那大快人心的镜头,让人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也忍不住咒骂,法西斯,快从这个国家滚出去。那一刻,是希望苏联可以获胜,然后可以解放,还他们原来天地,给他们自由的家园。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5

啊,我亲爱的女友……站起来吧,我们还可以一起去战胜敌人,你还可以像在五一节一样欢笑……”那练习簿上,写着的诗句,那个大男孩羞涩地说,我还没有写完。《青年近卫军》少量的穿插了纯洁的友谊与爱情,还有至死不渝的夫妻关系,在那个时代都显得尤其珍贵。那个镇上的人们都是爱着自己的祖国,可以看出,就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国情怀。

最后的审讯,让人看不下去,被斩掉右手,让其坐在烧红的铁板上,还有被斩掉左脚等等,身体上的撕心裂肺的痛苦,却哼都不哼一声,最令我震撼的是,一幅配画的插图:满山遍野的白色十字架斜插在草地上,最前面的那一个白色十字架上,飘舞着的是一条鲜艳的黄色围巾,那副唯美的画面,似乎宣誓着近卫军们最后的话语:共和国万岁。

这些人是群英雄,法捷耶夫笔下的这群英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那些大义凛然,愿为国献身的精神,也许是这么本书留下来的原因。这是真人真事与艺术虚构完全结合赞誉了英雄的事迹的史诗,让人不禁湿润眼眶。

不禁又想哼唱,哼唱着祭奠,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与生命,长眠在战场上,那片白桦林深处……

这样可以么?


《青年近卫军》的读后感1500字5篇相关文章:

关于《孟子》读后感15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庄子》的读后感15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关于名人传读后感15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名著《飘》读后感15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红星照耀中国的读后感1500字 - 5068儿童网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 5068儿童网

苏轼传读后感15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论语》读后感1500字优选文章5篇 - 5068儿童网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读后感15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小妇人》读后感1500字范文精选五篇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87
c
id
208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