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议论文 >

以境界为话题议论文

2022-08-30 16:30:53
|嘉欣2

  境界,分具象和抽象.你可以先把抽象概念解释一下,然后由简入深,由故事到道理然后切合实际,把“境界”升华为普通人无法理解而又为之而疯狂的意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境界为话题议论文。

  境界

  喜欢喝茶的我,一直以为我深知茶中的奥秘。但现在看来,我错了。

  爷爷喜欢喝红茶,自他退休以后,每天午后,他都会在茶几上泡一杯上等红茶。红茶味浓得发苦,在空气中弥久不散,杯里的水颜色深得让你看不到茶叶在哪儿。妈妈被这个味儿熏得也爱上了喝茶,妈妈带着幼小的我喝,我的“茶龄”也有近十年了。

  起初喝龙井、碧螺春这样儿的绿茶,真的不习惯,妈妈喜欢浓茶,喝完一口砸巴一下嘴,那苦味都会溢出来。我觉得还是乌龙、铁观音这种半发酵的茶味儿好,比较接近于饮料。

  我当时也并不能分得什么半发酵茶,而妈妈可以。我一直十分佩服我妈妈的功力,认为我到了第一境界,而妈妈已达第二境界了。

  在去武夷山旅游时我看到了大红袍的制作过程,分清了半发酵茶与其它茶的不同。去杭州西湖又明白了龙井这种绿茶的特点。至此,我也觉得我进入了第二境界了。

  一天,我在木制茶具上讲究地泡上一杯绿茶,碧绿的茶叶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泛着透嫰的黄绿色,一片片薄薄的原本干瘪瘪的茶叶吸饱了水分之后活力无限,在杯里翻腾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会慢悠悠地沉到杯底,懒洋洋地躺下。

  我看着它,精神就特别好。恰逢看到《读者》里有一篇讲喝茶的文章,便念给妈妈听:“喝茶也有三境界,一是品得茶香,二是分得茶类,三是深得茶韵……”我暗想:前两种境界我都做到了,以后我便会进入第三种境界了。

  有次我无意间问爷爷为什么那么喜欢喝红茶,爷爷说:“这个茶呀,就像是生活。”他顿了顿,抿了一小口红茶,慢慢咽下,继续说,“苦,总是多的,但苦中还是会泛出甜味。这种茶味,这种生活的味道,越浓郁越美。”我想,让一个人在茶中可以看到生活的时候,大概也就步入第三境界了吧。

  我的“茶龄”不过十年,要懂得生活需要远远不止十年,只要我坚持体味生活,一定会深得茶的精髓,坚信我一定能进入第三境界。因为,我一直都是喜欢喝茶的。

  境界

  境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代言,是一种很难逾越的界线。境界的局限性也很多说明在某一领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可以说是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境界,财神比干三次钱财散尽也是一种境界。

  境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条件。前短时间看过一个报道,一个中学生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对知识的渴望。闲下来的时候她能抱着字典看一天,父母怕她成为书呆子让她休息时,却得到了她的强烈抗议,最后没有办法把她的学习室锁了起来。结果她一起之下跑了出去,父母怕她出什么事情就出去找她,可是找了一天却没找到。不知谁说了一句:“她是不是跑哪地方看书去了”,最终父母才在一家图书馆里找到她。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求知的境界,当她在看到书的时候什么都忘了。而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了,有的家长抱着赞许的心态会说我为什么就没这样的孩子呢。有的人会说这样下去肯定会成为只会读书而别的什么也不会的书呆子。

  每个人都有境界只不过我们没有去发现它,陈毅在学习时太投入拿墨水蘸酱吃那时一种对学习而忘我的境界,刘备三顾茅庐求得孔明那是锲而不舍的境界,邱少云忍受烈火的煎熬那是一种为取得胜利而不怕牺牲的境界。而坏人在作出坏的不能在坏的事情时那也是一种境界,只不过那种境界让人鄙视而已。

  有时候境界就像一条绳索束缚着我们,当有些地方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就会停止不前。我们在取得一定的境界后,就会骄傲自满,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打破我们的境界。它不像外太空那样永无止境,它只不过是对我们某件事情上的肯定而已。有些人一旦被戴上“境界”的高帽子那就会变成他到处吹嘘的资本。

  我们所要去追寻的境界有很多种,好的方面我们可以去超越去探索,那也算是对自己的肯定吧。当我们想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也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这像当于再给汽车上加满了油让他充满了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们有帮助。

  当别人在达到一定的境界时,我们也不要嫉妒,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的追寻,说不定在什么时间我们就能开阔出一条自己前所未有的境界。

  境界

  烈日炎炎,深山的古寺中一个少年正在院中练拳,汗如雨下,一丝不苟。这时,方丈室中走出一个老和尚,少年见了,立时停手,双手合十道:“方丈大师。”

  “嗯,你为何练拳啊?”

  “嗯……”

  “呵呵,阿弥陀佛……”方丈笑了笑,走了。

  一年后。

  秋高气爽,少年已将练拳的场所换到了山巅,罡风凛冽,落木萧萧。这时,方丈来到了山巅,少年恍若未觉,直至拳法打完才收手,恭敬行礼道:“方丈大师。”

  “嗯,你为何练拳啊?”

  “呵,为了出人头地,扬名天下。”

  “呵呵,阿弥陀佛……”方丈笑了笑,走了。

  两年后。

  春意融融,少年将练拳的场所换到了河边,行云流水,正大浩然。这时,方丈来到了河边,少年随势而收,躬身行礼道:“方丈大师。”

  “嗯,你为何练拳啊?”

  “为了家中老母,乡间亲友。”

  “呵呵,阿弥陀佛……”方丈笑了笑,走了。

  二十年内,方丈再没刻意来找过少年。

  阳光温暖,洒向大地,鸟鸣声起,花香阵阵,沁人心脾。古寺的晨钟缓缓敲响,“咚……咚……”传遍山坳,漫向天际。

  当年的少年已成为了一个中年人,他将练拳的场所又换到了古寺的院子里,圆润温和,精华内敛。这时,颤巍巍的方丈拄着拐杖来到院中,中年随手收势,双手合十道:“方丈大师。”

  “嗯,你为何练拳啊?”

  “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嗯,呵呵,阿弥陀佛……”

  五年后,方丈圆寂,中年接过衣钵,成为方丈。

  三十年后,中年的方丈也已垂垂老矣,他却不再练拳了。

  一日,山中来了一少年,请求剃度出家,方丈亲自为其剃度,从那以后,少年便开始在院中练拳。

  后来,少年请教方丈为何要练拳,方丈笑而不语,只打了一套拳,平平凡凡,融入天地。少年似有所悟,第二天便离寺下山。

  两年后,少年名震天下,世间也便知道这古寺和老方丈了。一时间,上山求学之人剧增。

  这时,少年收到消息:老方丈已经圆寂了。

  境界

  有这么一种说法,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阶段则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阶段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经过这三个阶段,也许过程所经历的事情截然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其中所升华的、隐藏在表面下流动的淡淡流光则耐人寻味。

  约瑟夫·查斯特罗作为治愈系心理学家也曾在书中如斯写道:“没有一个人是一生完全常态的,即使有,像这样的人也就无价值无兴趣了。然而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都必须由常态的人,在常态的情形下,用常态的方法,去应付人生常态的情形。”看似常态,实则在灵魂上得到了质的飞跃。或许在一般情况下,你对某些事不屑一顾,甚至对完成了这些事的人嗤之以鼻。

  不能否认,现实中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的人。或许是你,或许是我,又或许是他。

  曾经,你认为老师说的总是正确的,妈妈告诉你的一定是对的,所以你有理由胸有成竹地用手指着说“谁谁谁你错了”。

  曾经,你认为书中的知识一定要全部背下来,这样你的成绩才会提高,即使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你也可以壮着胆子向父母解释说自己的肚子里有何等多的墨水只是发挥失常罢了。

  曾经,你认为朋友就是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会陪你疯到天黑直到爸妈气势汹汹拿人而来才恋恋不舍分开的人,你们无话不谈,无事不欢,以为可以地久天长。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件变成不相信。”想必也有很深刻的体会。

  是啊,后来。你开始怀疑这些想法究竟是不是对的。

  原来初中老师讲的很多理论到高中之后被毫不留情地推翻了,当你面红耳赤地与老师争论之后只剩下尴尬的叹息,后来你学着融会贯通。妈妈告诉你的事情在同学陈述的科学解说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从前只信妈妈,后来开始信度娘。

  原来书中的知识是不用全部死记硬背的。你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后,知道了这么一句话:死记硬背可以让你通过大学四年,但是会榨干你接下来的四十年。你背得再多在灵活的题目面前终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从前的夸耀都变成一根根细密的绣花针扎着你心底最脆弱的地方。

  原来朋友也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甩手而去,会在你苦苦地恳求之下果断坚决地挂掉电话,回答你的除了那急促的推辞声就是余音不断的忙音,你的脸上露出苦涩与无奈。你一定体会到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悲哀与凄凉。

  那时候的你一定觉得世上的一切都欺骗了你,你踽踽独行在幽深的小径上,内心孤助无依,看什么都是惊悚怪诞。

  再后来,也许你才会发现很多事情你都可以相信,只道之前错认了世界。

  青春不是用来挥霍,不是用来消磨,也不是用来打发。青春就像一个逐渐膨胀的气球,里面积蓄着力量和勇气。而对青春的执着就仿佛夜空里的星星,有些你看不到它的光亮,但是它一定有光芒。

  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为你已经在那过程中体悟到了青春的含义——那里有喜悦、有伤痛、有生离死别、有缠绵纠葛。

  但那终将过去不是麽?到头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山皆是山,看水皆是水。那时的你已经可以安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种常态,这多好?

  生命境界

  生命,被誉为宇宙中最为神奇的东西。至今,也没有人能全面地解释它。

  “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人脑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这句翟中和院士说的话很好地说明了生命的奇妙。

  然而,生命并非仅仅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不逾矩。”这是孔子对生命的理解,这一切都围绕一个”仁“字。他认为仁是人类生活最基本和最高的道德原则。儒家被称为百家之首,但其在生命境界上来说,我认为它不如老子了。因为他的思考没有超出人类本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些都反映老子认为有关“道”的哲学,他认为“道”天地万物的本源,因此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的思考超越了人类本身,涉及整个天地规律。由此看出,与孔子比,老子对待生命的感悟的确稍胜一筹。

  不过,老子却又不及纯粹研究“道”的朱熹了。而他最突出的观点便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对当今的人来说的确是过分了,也正是他有这种思想,才造就了他的“理学”。因为他始终以为精神才最重要,这也是它胜过老子的原因。(评:朱熹到底在哪一点超出了孔子,作者不甚了了,得出的结论自然让我们“吓一跳”。)

  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朱子,我认为在对人生的境界上都没有达到“大道”。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心中还有牵挂,这些地妨碍它们对人生的理解。但有一个人却做到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和尚作的这一偈充分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

  佛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才是理想中的“大道”。当然,我没有说和尚都是成就大道,也没有说想成大道就去当和尚。实际上,古往今来,和尚中又有几人得道?慧能也只不过是和尚中的姣姣者,他也是没成就大道的。但他的境界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这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便可看出。

  对于生命境界的理解,我也只能浅尝辄止,因为我本身也是个半吊子,或许半吊子都算不上,只好继续去学习,然后再钻研,看能不能摸到“大道”的门槛吧。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3
c
id
887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