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1500字
《波西米亚狂想曲》讲述了皇后乐队从偶然成军到确立风格,再到大放异彩的经历,以及皇后乐队灵魂人物——主唱佛莱迪·摩克瑞迭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15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一)
一部让人血脉喷张的片,观影过程中一直在皮肤高潮,甚至五脏六腑都随着激动或者舒服,全程无尿点,让人感到了激情的一生。一个充满热爱和活力的人的一生。
首先是牙叔对音乐的绝对自信,i decided who i am,i am proformer。从开始就暴露出来自己强大的野心,从不知名起决定出唱片的魄力,到被经纪公司赏识的时候,要更多更多,一种全然的自信,从开始nobody时已经展现。让我想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人是天生就知道要做什么,天然的天赋和使命感要把一种新的东西展现给世人,牙叔就是。有人是一辈子找寻自我,比如黑塞的荒原狼或者毛姆笔下的人物。这还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啊。在音乐不被经纪老板认可,甚至记者采访会上无一例外都是问家庭私人生活的时候,一样坚持自己的音乐。
与在舞台上迷人自信的自我完全不同的另一面是脆弱的。这让这部电影让我感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性取向方面,牙叔是同性恋,在当时是件很严重的事,如果放在今天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了。但是,对当时的人而言,从认识到自己是个gay,到开始面对这件事,中间有巨大的鸿沟和纠结。在自我的虚无方面,能看到当开始功成名就时,牙叔搬进大房子,mary在对面住的时候,感到寂寞,到和对面的mary玩开灯呼应的游戏,到邀请团员留下吃饭,被婉拒时的落寞,到开荒诞的party,人群熙熙攘攘,以此排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寂寞,好像黑暗在追赶自我的自我坦白,这些脆弱的袒露让我感到这事一个活生生的人。而这一面与舞台上那么大步伐昂首挺胸充满激昂的牙叔形成了那么强烈的对比。 关于舞台上的自信和精气神,让我想起儿时小朋友的舞台表演,老师无疑是让表演出夸张的自信和精气神,那种外界强加进去的精神,与牙叔这种燃烧自我的发自内心的自信真是完全的不同的事情。让我看到一个人燃烧自己时候的那种灵活活力的魅力。
然后是,父亲的影响,从开始时候,父亲的善言善思善做的教诲和不被认可的自我否定,在歌中唱出“我甚至希望自己不曾来到过这个世界上”,让人心疼,可见家人的认可对一个人多么的重要,即使全世界认可你,但是缺乏父母的爱依然会让人缺乏存在感。想起一部恐怖片《灵异第六感》,当科尔的母亲终于接受科尔能看到亡灵后,科尔告诉母亲,外婆的亡灵曾告诉他。母亲曾经到外婆的墓地去,问了外婆一个问题:我有没有让外婆感到骄傲。而外婆的答案是,每一天。那一刻,不仅仅是母亲泣不成声,我也一样。牙叔,他逃避身世,自己改了名字,美其名曰“我从不回顾人生,只愿向前看“最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让人感动,抚平了内心的不安。
与父亲和解
在音乐上,独创性,一往无前,甚至在最后知道自己得艾滋以后,跟团员说,不要同情我,做好音乐,那种燃烧自我的劲头,让人动容,touch of the heaven。音乐是艺术的最高形式,骗不了人的,打动人的就是打动人的。刚好看到新闻,爆出来一个我还算比较喜欢的国内独立音乐人花粥抄袭旋律的事,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对比简直就是汉化版。天赋和独创性这种东西真是没办法。这部电影还原度极高,观影过程中一直被牙叔的舞台魅力打动。真是极大的愉悦,二刷imax选座时候看到中间一列全是单人占座,就觉悟到应该有很多人去感受牙叔的魅力,妥妥的情怀啊。
另外,电影里,mary作为一名女性简直太棒了。在牙叔自己还不肯承认自己是gay,声称love of my life是为mary写的时候,mary很冷静的说,说出来,这不对,比牙叔更清楚他不爱自己了,她说我甚至无法责怪你的难过,虽然mary只是时装店的售货员,那一刻我也为她的冷静和独立而鼓掌。如果在中国,已婚状态,估计要上演个貌合神离,或者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分家产的戏码吧。后来,在牙叔被paul欺骗不知情音乐会的时候,是怀孕的mary上门点醒了牙叔。真是虽然不是恋人,但是mary很清楚牙叔就是为音乐而生的人,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挚友。
然后就是乐队成员,不得不承认,queen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个人。创作的过程都是团队成员的碰撞才有那么好的音乐。在单飞后认识到其他团队成员的重要性,道歉时候,可以看到团队成员们并没有责怪他。早已原谅了他。牙叔真是幸运遇到很好的人生伙伴。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个燃烧自己的牙叔,一个有自我迷惘的牙叔,一个孤独的人,一个对音乐有至高追求的牙叔,一个天赋才华横溢牙叔,一个自信充满个人魅力和舞台感染力的牙叔。看完这部电影,我只想到一句话,维特根斯坦临死前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二)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看到这几个英文单词,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是念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we will rock you》是来自于英国摇滚乐队Queen的一首歌曲。还有一首《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传唱度极高的,在各种体育赛事之中经常可以听到。
但在我看来,皇后乐队最伟大的音乐作品是《波西米亚狂想曲》!而我今天要跟大伙分享的是一部和这歌曲有关的一部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
话说在第7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上,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成为最大的赢家,一举拿下剧情类最佳电影和最佳男主角两个奖项,而且电影只提名了这两个奖项,爆出个不小的冷门。同名的电影讲述的就是主唱Freddie Mercury(龅牙叔)带领着皇后乐队成就最辉煌的音乐之路。其中最重要的篇章无疑是创作《波希米亚狂想曲》的过程。
在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总会觉得这首歌乱七八糟的,并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用牙叔自己的话来说,这只是一堆押韵的字,并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其实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牙叔应付采访随便说的而已。 因为这首歌的录制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这首歌大概讲了一个可怜的小男孩杀了个人,然后向他妈妈供认罪行的故事,借助不同种类的音乐类型表达了几个阶段心态的变化。
波西米亚狂想曲最大的不同大概来自于它的音乐结构,这首歌既不是阿卡贝拉,歌剧,民谣,也不是摇滚,实际上这首歌包含了这些全部的内容。这首歌大概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阿卡贝拉前奏。第二部分,民谣。第三部分,歌剧。第四部分,硬核摇滚。第五部分,流行结尾。这首歌真的是一首灵感满天飞的音乐狂欢。
这种音乐的风格大概出现时六十年代中期,同其作品有The Beach Boy的“Good Vibrations”和The Beatles的“A Day In The Life”。
这些把不同种类音乐拼接在一起并成为一个有机地整体,Queen毫无疑问的做到了极致。说到这里有人就要说了,这有什么牛逼的?下面我来告诉你。
中间有一段歌剧,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这一段像是有一个合唱团唱出来的感觉,但其实不然,唱出这一段的只有三个人:牙叔,鼓手Roger Taylorand和吉他手Brain May。这一段不仅仅是人声,而且和声无处不在,甚至在乐器中听起来都像有回声一样。简单说就是牙叔受到了当时一种叫“声墙”的录制技术的启发,开发了一种叫"Reduntion mixing"的技术,也叫乒乓录音。
如今的流行音乐一般都是用很多条音轨,每一条音轨对应一种人声或者一种乐器,然后再用揉起来变成一首歌。然而在当时技术有限,并没有可能把每一种声音单独的录制在一个音轨上,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把很多种的人声或者乐器声音都放在一条音轨上。举一个最容易理解的难点,在同一条音轨上声音的大小很难调控好,如果调高或者调低所有的音量都会随着变化。所以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要确保每一段音轨的录制和最后的合成都万无一失。这需要非常好的统筹各种人声和乐器,精准的把握进度。这首歌大概有需要180个轨,但是当时最多的磁带只有24个轨,可想而知有多难。而且当时没有电脑制作音乐,基本上合成修剪完了就定型了,没法改了,可想要达到如今我们听到的这个录音室版本他们下了多大的心血。
提起这首歌那必须要说得就是牙叔了,这首歌可以说是牙叔得”亲儿子”。按吉他手Brain May得说法就是:这首歌在开始录制前,就已经在Freddie得脑海里了。而且牙叔再一次采访里说过:这首歌是一个“Experimentation in Sound”。这首歌之所以伟大,是人们能感觉到里面有太多音乐碰撞的火化让人热血沸腾。其实,这首歌应该也是牙叔个性和自己生活得体现,是牙叔出柜之后还能坚持唱歌,在那个年代不会感到羞耻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凭借这样的天赋和驱动力,使得Queen创造出这样伟大的作品,这也让Freddie Mercury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如果说余生只能听一首歌,那么我选“波西米亚狂想曲”。
再说回电影把,这部电影论剧情个人感觉很普通,但是最精彩的在于最后重回1985年LIVE AID演唱会还原。这个演唱会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甚至是没有之一的演唱会。演唱会由Bob Geldof和Midge Ure发起,旨在为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饥荒筹集资金,所以名称定为LIVE AID,“拯救生命”。用音乐去改变世界,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整个演唱会可以说大腕云集,David Bowie,MJ,保罗 麦卡特尼,麦当娜,Bob Dylan,U2等等。但因为时间紧迫,就算是U2也只能唱一首歌,而Queen的表演时间足有半小时!
《波西米亚狂想曲》如此精彩,你看了吗?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三)
Every band is not Queen。
这句话来概括这只乐队再合适不过了。致敬20世纪最伟大的乐队---Queen
以前只知道We Are The Champion, We Will Rock You, Don't Stop Me Now。 在上学买打孔碟的时候,对rock band一直是stereotype印象,觉得rockband就是Sex Pistols, Gun n Rose, Mr Big那种疯狂嘶吼配着电吉他疯狂扫弦的音乐。后来听了这只叫Queen的乐队的歌,holy sh$t,世界杯里放的we are the championship居然是他们的歌,一度痴迷于学唱we will rock you里那段类似说唱的歌词,。。。mud on your face,big disgrace。。。
没错,但是,好音乐谁不喜欢,听完他们所有专辑,尤其是看过他们的记录片,这部电影,深入了解Queen之后,Every band is not Queen。大家都知道在The Green Day演唱会上几万人一起合唱Bohemian Rhapsody的视频,我看观众年龄跟我差不多啊。所以,好音乐跟受众人群年龄没关系,great music lasts forever。 不得不佩服西方国家人们的音乐素养,万人合唱都不带跑调的,拍子跟的恰到好处。以前也去过国内的音乐节,相比之下,咱们的摇滚音乐情怀,zero。
这部电影的观众反馈褒贬不一,当然最后还原live aid的那段没有人说不好。说好的人可能是对Queen的情怀,说不好的可能是说没有能够说好故事。其实大家都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乐队的伟大。
一个学设计的,一个学牙医的,一个学天文物理的高材生,一个后来加入的贝斯手,正如电影里说的,we belong together。主唱Freddie Mercuryhe和所有的伟大艺术家几乎如出一辙的人生轨迹,自我,放荡不羁,最后在天空划出的那一道亮光闪耀全世界,he is not a pop star, a legend。 但是Queen和其他音乐家不一样的是他们对音乐的那种纯粹,始终如一的纯粹。在上个世界70年代到90年代,那个伟大的音乐时代,punk,disco风靡一时,然而他们依然做他们自己音乐,依然屹立不倒。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哪个乐队可以做到在演唱会现场,万人合唱一首首经典曲目,不仅仅在一个城市,基本全世界。
正如电影里说的,The whole night, I didn't know if they understood a thing I was Saying。 And then。。。They're all singing。 我相信没有几个音乐人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乐队里的其他两位成员Brian May和Roger Taylor是这部电影的音乐顾问,Rami Malek在访谈里也说到,影片的故事线编排,对人物的刻画,台词的设计基本都是经过这两位乐队成员的审核的。所以我觉得,无论影评人如何说,这部电影还是基本在80分以上的。很多硬核乐迷也都总结了影片里的高度还原性。Rami Malek对牙叔极尽完美的复制,我觉得足以拿一个奥斯卡小金人了,金球奖都拿了,不差这一个。
看完记录片,电影以及现存的当时对乐队采访影像资料,可以发现,如网友说的,除了当时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人们对Freddie Mercury的评价没有负面的,都说他是一个好人。这在当时,现如今更别说了,作为一个音乐人来说,置身于一个浮躁的物质世界,基本不可能。不是说他是个神,他也有他的缺陷,但是他给大家呈现的更多是正面和积极的形象。
在最后的日子里,即便被艾滋病折磨的奄奄一息,he still wants to hit that high-pitch note。 这是一种什么意志力啊!
四个英伦绅士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无人可比拟。
真希望能穿越回40年前,看一回Queen的现场演出,和人海一起唱一首Bohemian Rhapsody。
Every band is not Queen。
这句话来概括这只乐队再合适不过了。致敬20世纪最伟大的乐队---Queen
以前只知道We Are The Champion, We Will Rock You, Don't Stop Me Now。 在上学买打孔碟的时候,对rock band一直是stereotype印象,觉得rockband就是Sex Pistols, Gun n Rose, Mr Big那种疯狂嘶吼配着电吉他疯狂扫弦的音乐。后来听了这只叫Queen的乐队的歌,holy sh$t,世界杯里放的we are the championship居然是他们的歌,一度痴迷于学唱we will rock you里那段类似说唱的歌词,。。。mud on your face,big disgrace。。。
没错,但是,好音乐谁不喜欢,听完他们所有专辑,尤其是看过他们的记录片,这部电影,深入了解Queen之后,Every band is not Queen。大家都知道在The Green Day演唱会上几万人一起合唱Bohemian Rhapsody的视频,我看观众年龄跟我差不多啊。所以,好音乐跟受众人群年龄没关系,great music lasts forever。 不得不佩服西方国家人们的音乐素养,万人合唱都不带跑调的,拍子跟的恰到好处。以前也去过国内的音乐节,相比之下,咱们的摇滚音乐情怀,zero。
这部电影的观众反馈褒贬不一,当然最后还原live aid的那段没有人说不好。说好的人可能是对Queen的情怀,说不好的可能是说没有能够说好故事。其实大家都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乐队的伟大。
一个学设计的,一个学牙医的,一个学天文物理的高材生,一个后来加入的贝斯手,正如电影里说的,we belong together。主唱Freddie Mercuryhe和所有的伟大艺术家几乎如出一辙的人生轨迹,自我,放荡不羁,最后在天空划出的那一道亮光闪耀全世界,he is not a pop star, a legend。 但是Queen和其他音乐家不一样的是他们对音乐的那种纯粹,始终如一的纯粹。在上个世界70年代到90年代,那个伟大的音乐时代,punk,disco风靡一时,然而他们依然做他们自己音乐,依然屹立不倒。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哪个乐队可以做到在演唱会现场,万人合唱一首首经典曲目,不仅仅在一个城市,基本全世界。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四)
如果天堂里有天使,那么弗莱迪·摩克瑞是最活泼的那一个。上帝无疑也是一个双性恋。他对他动了心思。于是让他年纪轻轻就得了艾滋死去,来到天堂为他复制皇后乐队。上帝爱他瘦削的身材和那一抹小胡子。约翰·列侬和迈克尔·杰克逊也是因为这一点告别了人世。没有人知道天堂的生活是否快乐。他们是否继续歌唱和创作。但愿那是一个圣洁的地方。没有争吵和烦恼。至少,他们有盼望。他们的爱人至少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到来。他们会开车到天堂口去迎接吗?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么死亡就是一场派对旅行。
一切都从一抹青涩开始。然后以混乱终结。天堂是否也有咖啡馆,萨特和波伏娃继续在那里喝咖啡。爱森斯坦和法斯宾德该怎么继续拍电影呢?天堂应该比地球广大,因为天是无限没有边界的。死去的人们都在宇宙里继续喜怒哀乐。天堂里的飞机应该更快,速度以光年计算。因为从这儿到那儿太远了。有时一趟拜访就要耗尽一个人的一生。
天堂里也有电影院。最近,弗莱迪·摩克瑞独自观看了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关于他的传记电影。皇后乐队的主唱。讲述了他传奇而又不羁的一生。他又想起了剧中人,他的曾经的未婚妻玛丽。他的男性爱人保罗。他一生的挚友,他的乐队的伙伴。那些在他歌唱时在台下疯狂的歌迷们。他记得所有人的脸。却再也想不起任何酒精的滋味。他想对他们说,天堂也还是寂寞的。我爱你们。他心情复杂。如果能打一通电话,他不知该不该邀请他们来天堂。他想念妈妈。他想念冬天的白雪,和秋天的落叶。他想念童年时分妈妈带他去吃冰淇淋。他想念一个女孩的发香。以及想念歌唱时声带迷狂的颤抖。如果再活一次,他想要每周回家和妈妈一起吃饭。他要和玛丽结婚。再也不沾酒精。他要忠诚地信仰一次宗教,让他的灵魂感到安静。
他坐在最后一排,默默流下泪来。他此刻还是1985年演出的那个样子。黑色的头发。胡子有些白了。他在天堂的音乐厅里还是唱那些歌。厌烦的时候,他就假唱。在天堂里,他的好伙伴们还没到齐。最近,他交到了几位文学界的朋友。马尔克斯和奈保尔。天堂里一切都是白色的。没有酗酒和。他静下心来和文学朋友交谈。还学会了喝中国茶。他开始看书。在天气好的时候,他和约翰·列侬一起喝喝小酒。听约翰讲他和小野洋子的故事。在圣诞节里,黑泽明、伯格曼、候麦还会来做客。沈从文和鲁迅还会坐好久的飞机赶来,参加聚会。上帝坐在主位。弗莱迪·摩克瑞和约翰·列侬唱起了《We Are the Champion》和《Hey Jude》。安东尼奥尼拿着DV拍下了聚会的画面。然后,在新年夜,大家一起到电影院午夜场看了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候麦说,电影的叙述可以更加精致。对于弗莱迪·摩克瑞的性格展示可以更加深刻。沈从文用湖南方言说,如果有下一人世,他可不可以向弗莱迪学唱歌?
噢,老兄,此刻就可以啊!弗莱迪笑着说道。
噢,现在可不行,我要向上帝申请先给我一副好嗓子!沈从文回应道。
伯格曼抽完了一支烟,说道,再次做人我要继续拍电影。或许我会尝试商业片。他转向列侬,我来拍你的故事,怎么样?
喔不,我想再次做一次歌手,这次我要比约翰·列侬更出色!你就拍下一次的我好了,我争取长寿!列侬笑道。
喔,我要将这一切写成一本书,叫做《天堂回忆录》。马尔克斯说道,他转向奈保尔,听说最近上帝计划让你再次到人世做一名作家,你替我出版它,怎么样?
那我就成为魔幻现实主义阵营里的了,哈哈!奈保尔说。这不好,还是一切保留最初的模样。就让弗莱迪·摩克瑞的歌迷保留他最为绝美的印象。就让一切停留在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最后那20分钟让人惊艳的记忆里。
电影院里其他的幽灵看完了电影,发现了他们。天堂里还没有弗莱迪的唱片出售。他们围住他,让他在他们的手背上衣服上签名。然后提议让弗莱迪在天堂里开演唱会。弗莱迪非常镇定,大家看这部电影就好了。他动情地说。我的所有无奈与梦想都在这部电影里。我老了,就让这部《波西米亚狂想曲》成为伟大的皇后乐队最后的绝响!
上帝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他悄悄一个人到电影院看了好几遍。在圣诞夜聚会结束之后,他在思考一个问题,是让弗莱迪继续留在天堂,那样子他看起来好孤独;还是让他到人世间再次歌唱?他的私心让他感到愧疚。他觉得他不配做一个包容万物的上帝。这时,车内广播电台里响起了弗莱迪的歌声:那首著名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收录在1975年的第四张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里:“以神之名,我们不会放你走!”
忽然,上帝心中有了答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9中学生观后感精选5篇优秀范文(五)
那时离《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大陆上映差不多还有半年的时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我就】意识到今年春天我将参加一次朝圣之旅,一次迟到的盛大葬礼。
那时我想象着3月22日那天,当这次朝圣兼葬礼落下帷幕,当片尾曲《The show must go on》最后一个音符在空旷的电影厅落下,回荡,然后不绝如缕,我将如何像其他Queen的粉丝一样,迈着沉重的步伐涕泗横流地穿过幽暗的出口走廊。
然而幸运而又出乎意料的是,我今天离开电影院时,感到一股暖流在心间涤荡,步伐竟不由自主的变得轻快,预期中的泪水被微笑取代。
也许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许那些在夜阑人静,孤身一人的时刻,从头到尾播放Queen85年温布利球场十万人演唱会现场专辑的日子里,我已经将所有应该为弗雷迪·摩科瑞流的泪全部融入到血液里,化为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度过了不知多少个痛并着快乐,迷惘并着坚定,失落并着希望的日日夜夜。
所以如今每当耳边响起Queen的旋律,我的内心总是分外平静,没有伤感,也没有疯狂,只有缅怀。
正如导演没有选择让这部电影结束于弗雷迪·摩科瑞病逝的阴影之下,而是结束于温布利球场十万观众排山倒海的欢呼、呐喊声之中,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摇滚是永远不会容许儿女情长的。
我最早接触Queen大约是在初三,那时无意中在QQ音乐中发现那两首因经常在体育赛事播放而耳熟能详的《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aigns》竟是Queen的代表作,顿觉惊喜而又意外。
然而我起初以为Queen只有像这两首歌一样的通俗大众歌曲,直到后来了听了如《Bohemian Rapsody》这样具有古典主义风范的史诗级歌曲才意识到,Queen还真不愧是摇滚界的queen,而他们的歌曲正好具备了女王般高贵、华丽的气质,让我在此之前听过的许多粗制滥造、无病呻吟的当代流行歌曲相形见拙。
那时学校不允许用手机和电脑,一部一百多块,连重低音音效都没有的MP3成了我在百忙的学习生活中仅有的消遣渠道。
自从我开始用那个MP3我就发现里面始终少不了Queen的歌曲,那时我感觉Queen是作为资深摇滚乐迷的我听过的百里挑一的,能够与我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形成共鸣点的乐队,在学校午休时插着耳机听他们的歌成了我在学校唯一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
从《Bohemian Rapsody》中的矛盾与挣扎,到《Love of my life》中恋爱的深情与苦涩,到《I want to break free》的自由奔放,再到《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中的庄严恢宏,都承载过我青春年华心灵的悸动,有时我甚至感觉Queen的许多歌就是专门为我而写的。
其实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在他们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中发现我和Queen的灵魂人物,主唱弗雷迪·摩科瑞的内心深处有太多共同点,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他在个人感情生活中的进退维谷,他反世俗的理想主义精神,似乎都在在我身上到了复制。
那时我感觉,我很懂弗雷迪摩科瑞。然而看了电影才发现我对弗雷迪摩科瑞了解的太少,从电影里展示的他的一些我还未知的经历中我发现他比我想象的还要伟大。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弗雷迪摩科瑞的一生有过太多的磕磕碰碰,和乐队之间的、和经纪公司之间的、和爱人之间的……总是接二连三。
在他坎坷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所特有的任性、敏感、脆弱。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个浪子的率性,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骨气,一个命运战士的勇气。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段中国摇滚之父崔健的采访视屏,崔健在其间提到的一个观点令我拍案叫绝:艺术就是不妥协。
而对我来说,如果有人问我摇滚教会了我什么?那最重要的,一定是永不妥协。或者说,我认为摇滚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永不妥协。
所以我认为摇滚乐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音乐类型之一。而弗雷迪·摩科瑞的经历正好将永不妥协的摇滚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在电影中的三次的不妥协最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乐队在发布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期间和唱片经纪人选定电台歌曲时,弗雷迪·摩科瑞执意要打破电台只能播放三分钟通俗大众歌曲的规定,坚持选定自己原创的长达六分钟的史诗级歌曲,偏离大众口味的摇滚歌剧——《Bohemian Rapsody》,最终和唱片经纪人撕破脸皮。
弗雷迪·摩科瑞当时的愤怒为当代一味追求产业化、商业化的音乐市场,也为重娱乐轻艺术的现代人甩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这种忠于个人真情实感的纯粹艺术观在当今的时代实在是难能可贵。
第二次是在车上另外一个人(好像也是个经纪人)向他提出让他学迈克尔杰克逊从Jackson5中单飞那样,从Queen单飞来换取更多名利的想法时,他气急败坏地把他哄下车。
那一刻我为他那种淡薄名利,对世俗利益的诱惑横眉冷对、势不两立的气节感到肃然起敬。
第三次是他在得知自己已患上绝症时,没有选择黯然神伤、自甘堕落,而是选择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和乐队其他成员一起在舞台上燃烧最后的热血,缔造最后的辉煌。
然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不妥协。
电影的情节在温布利球场十万人的演唱会上达到了巅峰。台上那高亢的歌喉,嘶叫的吉他,凝重的贝斯,铿锵的鼓点,和台下十万观众的欢呼、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如山崩,如地裂,如千层雷电,如龙王翻四海,如盘古开天地。
那场景,是何等的惊天地,泣鬼神!主演的演技也在此达到巅峰。那走位,那体态,那表情,那动作,那呐喊,乃至每一根汗毛中所包含的全部投入与激情,可谓如痴,如醉,如狂。
此刻弗雷迪·摩科瑞的表演可谓出神入化,他已经将自己的灵魂,乃至生命交给了音乐。
即使弗雷迪·摩科瑞最后没能战胜病魔,然而我并不认为他失败了。世俗的眼光对成功的定义往往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失败的定义则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然而弗雷迪·摩科瑞的故事则让我们重新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定义。真正的失败应该是:向限度屈服,失去了战斗的勇气。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始终向限度发起挑战,战斗到最后的时刻。
这一点,弗雷迪·摩科瑞做到了。于是正如他的那首《We are the champaigns》里面所唱的,他成为了永远的champaign,永远的世界之王!
说到这里,谁还有理由说弗雷迪·摩科瑞乃至Queen不伟大?
可惜当代的青年人没几个能够理解他们的伟大,也没几个能理解摇滚乐的伟大。
作为一个00后,也可以说是新“垮掉的一代”的其中一员吧,每当我因沦陷于上世纪经典摇滚乐那或铿锵激昂,或感时伤怀的旋律中而不能自拔,总禁不住莫名其妙的多愁善感起来,不知道是自己太悲观了还是太敏感了,我只是真心为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充满了诗和远方的理想的,文艺繁荣的黄金时代,而生在了一个崇尚物质消费主义,连“学猫叫”也能成为热门的浮躁时代深感遗憾,也为自己60后或70后的父母能够在罗大佑、崔健、唐朝、黑豹、魔岩三杰的音乐中度过青春,能在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时代深深而感到羡慕。
然而如今大行其道的小鲜肉带来的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快餐文化则是令当代青年人“娱乐至死”的精神鸦片,使他们被磨平了棱角,丧失了理想。
在这里,我忍不住向全世界宣告一句:我想回到有Queen的时代,我想回到那个摇滚老炮大行其道的时代,我想回到那个经典的声音风起云涌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音乐的意义超越了音乐本身。它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一声来自灵魂深处的石破天惊的呐喊,一股永不冷却的涓涓奔涌的热血,它便是摇滚精神。
它承载着对社会的批判,对时代的反思,对变革的渴望,对命运的抗争,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化为一股风卷残云般的洪荒之力,穿越历史,超越时代,划破苍穹,直至永恒。
摇滚万岁!Queen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