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观后感心得体会与启示5篇:做好一个“普通人”
毕业找工作之前一直没觉得老师好,甚至心里是有点瞧不起老师这个职业。毕业找工作才发现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真心希望你好的那类人,这时打心眼里想说一句:老师好!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老师好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老师好观后感(一)
做好一个“普通人”
自大学开始迷上郭德纲的相声的,虽然主角不是谦哥,但是每次听两位老师相声的时候,总觉得于谦老师的垫话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大概这就是默契吧。“抽烟喝酒烫头”的专业绿叶似乎也成了于谦老师在观众心中的标签。随着二人相声的普及,也慢慢让表演科班出身的于谦老师成了捧哏的代名词。
不过这次,他终于成了主角。
就凭于谦老师的表演功底,这次的电影自己也肯定会去支持一下的。学校集体组织比独自观影有个更棒的好处就是:大家的笑点泪点,基本都是一致的。氛围会让电影想表达的一些东西展示得更加彻底。
谁让我们都是主人公呢。
电影开场,镜头下拉到南宿一中的大门,苗老师一行几个老师推着自行车,顺着新生入学的人流走进了校园。
苗老师的这辆二八自行车锃光瓦亮,很是气派,是上级颁发给优秀教师的奖励。谁会想到,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它将成为苗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之间斗智斗勇又甘苦与共的纽带。
王海、关婷婷、安静、洛小乙、文明、建设、刘昊,他们是这次电影学生群体里面的主人公,也是很多很多班级里最有特点的几种学生的代言人。
他们除了承包主要的笑点泪点之外,都有着各自的个性和故事,有着那个年龄段特有的活泼、懵懂、莽撞、躁动……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或者自己某位熟悉的同学,代入感的强烈程度不必多说。而他们个性的不同,家境背景的不同,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之路总会不同。但在高中这个时候,大部分还是会选择将自己的命运抓在手里,拼一把分数,再在大学选择以后的出路。目标很单纯,这也正是很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十分怀念学生时代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新华字典》有这样一句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以现在的眼光看起来,我们可能会去质问字典撰稿人中写这句例句老师的三观,毕竟在现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中,学历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人生是否有出彩的机会。但回到学生时代,“学习好才是好小孩”这样的论断似乎也不是现代教育的初衷。
谁说名利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呢?一个普通的孩子,如果有自己乐在其中的兴趣、有为了实现目标吃苦的决心,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即便进不了顶尖学府,不能大富大贵,也不妨碍顺利的过好一生。为什么就没有前途呢?人各有志而已。
回到主人公苗老师,65年考上北大中文系,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失去入学机会,从大城市来到偏远的县城中学,做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
“士不可以不弘毅,吾辈任重而道远”,这是苗老师的恩师给他的寄语。随着他来到偏远的学校,他将自己的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了培养学生身上,呕心沥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自己也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但他们一家三口却始终挤在破旧的小平房里生活,妻子抱怨他不知道活动关系,他也只是梗着脖子说:“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他羡慕过旁边收着高昂补习费的邻居老师,但他在看到安静帮同学们补课后,不忍心看矿山中学的孩子们失学,就在家免费给这些家庭贫困的差生补课。
他生性胆小,却在挽回洛小乙时冲在最前面;他喜好荣誉,却在自觉分房不公时最终选择了沉默;他课上严厉,但在课下却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优点缺点鲜明的人,会让这个人形象更加立体,也显得更加亲切与可爱。
而苗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也是笑点泪点齐飞,任何一个经历过中学时代的人应该都会有共鸣,在此不再赘述。苗老师最打动我的,是他的理想主义者精神。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正朝着现代化全力加速,与此同时,其实还残存着一丝上个年代的理想主义气息。苗老师在落选北大之后,心中积攒的能量一直驱使他,一定要培养出足够多的栋梁之才,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在影片中后段,几位孩子在苗老师家吃饭,文明和建设表演舞蹈时,长镜头给到了安静,她一直在安静的看着苗老师那张录取通知书(心里应该早已经澎湃不已),苗老师也是很细心地捕捉到了这一幕,后来老师也把这张通知书随复习资料一起寄给了她,就像火炬传递,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交到了自己足够信任的学生手里。这也是每个老师,每个优秀的学生都梦寐以求的事,也为后面故事反转的落差做足了铺垫。
影片的最后,苗老师给毕业的同学们留下这样一段话: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我们来到这世上,遇见一些人,一起走了很长的路,就这样不知不觉走进对方的人生、走进彼此的心里。无论回忆多么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那些彼此真情相待的时刻,都是各自最好的时光。没有所谓最好的安排,只要珍惜该珍惜的,足矣。
虽然电影中部分情节是猜得到的,但眼泪还是听话地流了出来。在苗老师回归,洛小乙的那句“起立”,和大家为了支持婷婷表演集体出教室时最为明显。这两组镜头让我立马联想到了同为描绘师生情结的《死亡诗社》,但不同的是,在死亡诗社中最后基廷老师离开教室时,是原先最胆小最听话的安德森第一个站起来说“oh,captain,my captain”,而在老师好里面,这两次没有再像前辈电影里面一样那么乌托邦,或许是导演想让电影更加真实。毕竟还没有到结局部分,真实感还是更重要一些。
最终苗老师不告而别,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表达情感最理想的方式,但在电影里却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局。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同样也是如此,或许这样的告别方式,才能在彼此再次相见时更加感动吧。
希望我们也成为像苗老师这样努力负责的老师。尽力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不也是像我们这样的新鲜血液加入教师团队重要的初衷之一吗?相信在新东方,我们也终究会成为这样的“普通人”。
因为,其实我们并不普通。
老师好观后感(二)
想起谁,成为谁?
就像影片中苗婉秋老师的名字,他把一颗“为了学生好,怎样都行”的善良柔软(婉)且坚定的初心掩盖在秋分扫落叶一般严厉的外表下。
观影之后,回家的路上,甚至躺在床上,思绪像闸门被打开,过滤和回放着我曾经遇到的人,TA们也许不在讲台上,但指导意义和影响价值却占据着我的内心最崇高的“讲台”位置。因为年少,当时没有体会到“老师”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幼儿园时的金老师——一位热情活泼年近40岁的阿姨,“舞蹈演出跳不好,就是功夫没练到家”,让我知道“勤奋和坚毅”;小学时候的张敬先老师——一位教语文的会织毛衣的男老师,是他发现我的作文,作为班级范文,鼓励我参加征文,对每篇文章不厌其烦地挑毛病,让我改,让我从此爱上文字、敬畏文字,习惯“推敲”;初中时遇见冯丽华老师——刚刚大学毕业,邀请学生去她的寝室,床头的书和瓶里的丁香让我初次领略了生活可以简而不陋;再后来遇到尹梅老师,短短40分钟时间,素雅花边的小碟盘承载着红黄相间的鸡蛋柿子,黑白相间的木耳山药,红翠带露的水萝卜,香喷喷的绿豆饭……除了讲到要写进书里的《提拉米苏的故事》,老师还聊到一顿饭中每道菜的营养素搭配,让我如今无论是看书、做饭都比较注重“仪式感”带来的精致和品质。都说身边的人很重要,虽然有些人已经走出了视线,但依然行走在心灵深处。在此,我想对TA们深深地鞠上一躬,道一声:老师好,谢谢您!
影片中让我如鲠在喉的是“安静没有考上名校,之后连续考了两次结果都不理想,就放弃了”。之后,安静选择了开一间书屋,在书的环抱下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何为放弃?为何放弃?许多人都为安静最终没有考上名校而感到遗憾,或者也是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创痛而慨叹或抱憾吧!有些事情并非是努力过就可以得到,从电影的开始我们看到的由田雨所扮演的老师——王海,此前作为学生谈到梦想时他说想要当一位老师,当时教室里一片哄笑,但最后他的梦想成真了。生活的结果往往要看我们是否坚定着自己的选择!
最让我深思的是电影的最后,那只悬挂在枝头的“蝴蝶”。最初是安静对老师的感激编织进这只“蝴蝶”钥匙扣里,之后这只蝴蝶侵染在安静的血泊中,让老师终于放下房子、奖杯(荣誉和认可),甚至毕业合影,登上去往山村学校教书的道路,这只蝴蝶带着遗憾,更成为一种精神支柱,激励、陪伴老师三十载,直到最后,老师将蝴蝶悬挂枝头,沐浴在阳光下,这只蝴蝶充满了祝福和期待……
感怀生命中遇到的好老师,致一声“老师,好”!同时,我会将这份感恩之心传承下去,成为一名正直有爱的人,在内心无愧无悔地回应一声“好,老师”……
老师好观后感(三)
播种希望:为理想而活
真的是一部超级走心的电影。我很喜欢。我喜欢苗老师,也希望自己能有这样一个老师。很幸运,在自己生命中也经历过那么多像苗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苗老师没来班里之前。整个3班是个没有集体荣誉感的班级,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里面捣蛋的孩子特别多。苗老师来到3班之后,彻底改变了这个班级的每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学生刘昊因为卖违规物品,被公安局抓起来,没收了产品。苗老师二话不说去公安局找到小舅子,把学生领回来。当得知刘昊脑瘤后,苗老师跑了出去,从小舅子那里帮刘昊要回那些违规产品。在班里组织同学们募捐后,继续上课。在他眼里,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同学们的事就是他的事。
关婷婷举报洛小乙和安静搞对象,实际上是没有的,因为关婷婷嫉妒安静,暗自喜欢洛小乙,结果安静不再理洛小乙。自此之后,洛小乙回到老本行,再次成为小混混,自暴自弃。苗老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把洛小乙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后来,关婷婷认了错,大家重归于好,3班比以往更加团结。
单位里分房,谁能给领导哭穷,谁就能分到房子,因为分房子不完全看老师的教学成绩。老苗不好意思讲,一而再没有分到单位的房子,尽管他的教学成绩突出。老苗叫学生们来家里吃饭,讲述自己当年上学的经历,感动到每一个人。现在的3班,有他当年的影子。
3班之所以会彻底改变,原因很简单,老苗给每个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一点点在发芽。3班也越来越好。他那句明天来家里吃饭吧,是最暖人的话。我喜欢,我特别喜欢。
温婉可人的安静因为车祸,只能坐在轮椅上。也没能考上理想大学——清华大学。这实在是令人遗憾。苗老师自然也是悔恨不已。谁都不愿意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安静从容接受了一切。
虽然这是一部关于80后高中时代的电影,我同样看到了自己的高中生活。想起那些年,起早贪黑的日子,五味杂陈。那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颜色。
这部影片带给我的启示有:
启示一:有时候你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可能灾难就降临在你身上,从这一点来看,生命是无比脆弱的。可是,生活就是在坎坷中前行。生而无畏,历久弥坚,应该成为人生的态度。
启示二:做一个像苗老师那样的好人。你必须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有好报。
启示三:做一个能给别人希望的人,播撒希望的种子,帮助别人把希望变成现实。
老师好观后感(四)
青春时代
看完了这部片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洛小乙,在我的读书年代,基本上每个班都有个别特别扎刺的小混混同学,但这种同学也有他们可以称赞的一面,特别是在一群朋友中某个人在危险的时刻,最有可能出手相救的就是这种同学。毫无疑问洛小乙就是这种人,不过在电影中没有展现这一点,毕竟主人公不是洛小乙,所以不展现是有道理的。但是从几个侧面可以透露出洛小乙的本质有其善良的一面。
在安静与洛小乙第一次见面后,当天傍晚洛小乙送给安静一个书包。我就在想洛小乙为什么送安静一个书包呢?足以看出来洛小乙对弱者有着一种本能的同情和帮助,其中洛小乙向安静表达一些感谢的话很大因素上也是对这次行为的借口。
还有就是洛小乙听说自己爷爷摔倒进医院的消息,当时的第一反应和一系列动作足以透露出洛小乙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最深刻的是在小乙逃课的期间,苗老师到处寻找他。最后在一家小饭馆里找到小乙,经过肢体和言语的碰撞之后,小乙本来落向自己老师的头上酒瓶却最终砸向了自己的头上。这是一种感情的迸发,是一种内心的挣扎。其实,向小乙这样的人他们内心也很痛苦的,他们并不想这样堕落。但是这样的堕落能让他们暂时忘却现实,得到满足,之后就是空虚和痛苦,为解除这种空虚和痛苦,他们往往用更加堕落的方式去满足自己去逃避自己。所以他们生活在矛盾中纠结着。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苗老师和安静这样的人去刺痛他,去惊醒他,去安慰她。事情的发展可能就是另一个方向。这是我们深思的地方。
我对洛小乙的感觉是很深的,可能有些人对电影中的另一些人更有感触,我相信这都是有一些因素的。当然正因为有洛小乙、关婷婷、王海、刘昊等等这样的人,才凸显出苗老师平凡中的伟大。这部电影真切的演绎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写,我觉的很不错。苗老师,是个真正不错的老师!
但我在评论中看到有些评论,说这部电影在阐述中像在记流水账。我不认同,电影在表达手法上不可能像文字表达,付诸大量的情感文字,心理描写。这部电影跨度从进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结束,历时三年。电影并不是累赘的阐述所有的事,而是一直围绕着学生与老师之间从矛盾的开始,和斗争的过程,直至师生的和解,并且迸发出情谊,至始至终没有偏离主题。怎么可能这叫记流水账呢?不理解。
情景当中有很多遥相呼应的物品,比如“自行车”、比如“书包”、比如“带奖字的茶碗”、比如“旅游鞋”、比如“相片”等等。这些东西都在电影中前后反复出现过,这些都有着很深寓意。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电影中还有很多铺垫的手法,比如刘昊在学校卖东西引出刘昊的病情;比如关婷婷涂口红引出歌唱指挥时手上的指甲油;比如洛小乙的爷爷和小乙爸爸的战友提出入团的事引起小乙的入团申请书。很多事都有前面的铺垫才有后面事情的发生,一切是那么的自然。
这都是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
再说说,爱情吧!这是青春时代永远逃不开的话题。这部电影中爱情是朦胧的,唯一直接点是关婷婷对洛小乙的爱情,爱情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看着顺眼”“比高仓健还帅”,十足的颜值控。但洛小乙和安静的爱情就含蓄的多。朦胧的、似有似无的,有切肤的痛,又有温情的柔。还有一个比较隐蔽的爱情,就是李海燕对刘昊的。不过这些爱情都是情犊初开的,都是在无有之间的。不是那种激情似火的碰撞。难道那个年代都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但电影中却没有表现。我个人看法这部电影中这样做是对的,虽然我们不能对那种激情似火碰撞的爱情横加指责,但毕竟那些是孩子,青春懵懂,年少无知,过早的升华这种情感,步入成人的世界,往往是对身体和心灵的一种伤害,害大于利呀!所以我呼吁电影人拍这类青春电影时还是谨慎些,切不可拿这些东西博眼球,让正处在孩子时代的孩子们有样学样。
老师好观后感(五)
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老师.好》是由于谦主演的一部校园青春电影,在看电影之初,就大概可以猜到电影的剧情:一帮熊孩子和他的老师“干架”,后来真情流露,彼此珍惜。
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只是每部电影所传达的感情和意义不一样,匆匆那年的点滴,是今生最好的时光。
老苗是优秀先进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就给同学们来了一个下马威:“这个班级它姓苗”。对于管治班级,老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性子但再怎么倔的洛小乙也被整了一顿。
老苗的下马威引起了全班的公愤,同学们出谋划策,决定在他的自行车上动手脚,拆卸老苗自行车的后车盖,让他在街巷出丑。
他们的计划成功了,但也成功激怒了老苗。一场场硝烟弥漫的“争斗”,老苗成为他们心中的“苗霸天”。
学生时代,谁没有跟看不顺眼的老师作对:上课不认真听,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点点滴滴汇聚成青春的回忆。
虽然老苗成天与孩子们“争斗”,但是同学们出什么事,他还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刘昊得了脑垂体瘤,需要花很多钱,所以才在班里卖东西,在外跟别人卖货抢地盘,打架进了派出所,是老苗去派出所把刘昊领回家。
关婷婷因为吃醋,通报洛小乙与班长安静在谈恋爱,导致洛小乙没能入团成功,安静也被撤销班长职位。
关婷婷和洛小乙的矛盾导致整个班级分崩离析,没有安静辅导作业,洛小乙成天跟着镇里的混混喝酒、打架,唯一老苗没有放弃他,关心着他的生活和人生前途。
洛小乙爷爷在家里摔倒送进医院,老苗也着急得骑着自行车载着洛小乙前往医院,甚至还丢了自行车。
老苗得知安静放学后还帮同学补习,生气地赶她回家。老苗回家思量过后,为了同学们的学业,开办了免费补习班,却被其他老师举报私自开办补习班,老苗被停职了。
开学后不久,班里来了一位中考成绩全县第二名的安静,老苗就想着带领好班级,能分配一套住房过生活。但事与愿违,最后连教师职务都被停职。
其实老苗一开始的确向着房子看,后来为了孩子们的学业,不让他们参加文体活动,找到他丢失的自行车也大发雷霆,甚至还开办免费补习班,就为了孩子们高考能够有一个好成绩,有一个好的未来。
文体活动得第一名后,在老苗家聚餐,老苗拿出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说出了自己的故事,也让他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往事。
考上北大,一直以来都是老苗的心结,所以才如此鞭策同学们的学业。老苗的心结,成为了鞭策同学们的动力,也成为高考的助力。
彼此相处的两年时间,折腾同学们,也折腾了老苗,这一刻,那张录取通知书,在他们心中竖起了一座灯塔,为同学们指引着方向。
安静是班长,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经过那晚聚餐后,她也填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而且是只填了这一个,她有信心考上。
在去讲座的路上,她想起老苗跟她说的话:“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十字路口,而最重要的,可能就这么一两条,你现在要选择的,应该是最适合你的”。
安静想清楚后,她来到县长那里申冤,帮老苗洗清了罪名,恢复了老师职位,也破格得到了一套住房。
可安静在回家的路上,却不幸发生了车祸,导致没能参加那年高考,后来又连续考了两年,成绩都不理想,最终选择了放弃。
全班得知安静出车祸后,纷纷来到医院,洛小乙更是悲痛欲绝,老苗悲伤的同时,还有深感自责环绕在心头。
老苗破格得到了一套住房,望着那串住房钥匙,却是摇了摇头。
没有班长安静的课堂上,整个班级弥漫着悲伤的氛围,是洛小乙悲愤地喊一声“起立”,同学们大声地说“老师好”,振聋发聩,响彻整个教室,老苗欲言又止,悲伤不已。
“老师好”,不是简单地上课时,班长一声“起立”,同学们一起叫一声“老师好”,而是打从心底由衷地向老师道一声:“老师好”。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老苗最后不告而别,没有一起拍毕业合照成为一种遗憾,因为有遗憾,相聚才弥足珍贵。
电影开头在桌上摆放着一张陈旧的照片,那是一张老苗缺席的毕业合照,这份遗憾定格在相框内,成为彼此最好的时光之间的见证。
老师好观后感相关文章:
2.电影《老师好》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