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过年优秀作文
2023过年优秀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2023过年优秀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2023过年优秀作文(精品12篇)】,供你选择借鉴。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1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2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鞭炮声与饺子馅的浓香。而现在的年味是过了小年,人们争着购买年货,有的人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对联,有的人会到超市购买一些水果蔬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另一些人会到商场中挑选衣服,送给长辈和亲朋好友。年味愈加浓厚。
春节一大早,人们便起来贴春联,挂红灯,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兴高采烈地放烟花。各大单位的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两旁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行人走在大街上就像进入梦幻灯城一样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品尝年味。
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全世界的父母,农民工,远在它乡的学生们享受丰盛的年夜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过年,而是利用过年这段时间坐城际公交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些工人、保洁员等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家人似乎不曾责怪他们,因为此时的他们在守卫祖国的边疆。
你瞧!装饰树的小灯在向我们招手,充满温馨。年是有味道的,虽不是过节,但我们还是会欢聚一堂!这就是年!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3
春节是团圆,是放长假给我们休息,是亲朋好友欢聚的快乐日子。
在这快乐的日子里,家家户户贴起了红红的春联,挂起了火红的大灯笼。大人们忙着包饺子,做年夜饭。小孩子们正忙着放鞭炮,做游戏。吃过年夜饭,鞭炮就像停不住嘴巴,噼里吧啦的响个不停。烟花也来凑热闹,看!那绚丽的色彩在天空绽放,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一朵朵妖艳的花儿争相开放,还有的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把天空装扮得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五彩缤纷的“花儿”’正在争奇斗艳呢!真让我大开眼界,我想:除夕夜应该是烟花的舞会吧。
大年初一,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美丽的新衣,跟爸爸一起去拜年。我们走了东家又去西家,到处说着吉祥话,祝福语。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夸我是一个漂亮懂事的孩子,糖果一把又一把地往我口袋里塞,我觉得我都能开个糖果店啦。
到了亲戚家,好多的长辈又塞给我一个个红包,我心里偷着乐:我可以买好多好吃的了,好玩的了…可这个时候妈妈却苦恼了,最后为了避免我们收红包,妈妈不让我们下车,把我们藏在了车上,也不带我们去拜年了。“妈妈真坏,让我损失了一大笔零花钱。”我心里伤心地想着。
在这新年里,到处喜气洋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看!他们有的烤着火,吃着零食聊着天,有的在打麻将,还有的在“牛牛”…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啦!最兴奋的就属于我们小孩啦,终于没有人有时间“控制”我们啦。“嗯,这个好吃。嗯,这个电视好看。嗯,这个游戏真好玩…”看,过春节多好啊!我喜欢过春节!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4
越聊越近的沟通距离 越来越浓的亲情味儿
沟通是架起亲情的桥梁,沟通是传递关爱的媒介,沟通是连接心灵的纽带。烽烟四起的战火时代,一封平安家书可以蕴藉家人的担心;独在异乡漂泊时,一声“爸妈,我还好”可以解除家人心中的“担忧石”;在收获成长之刻,一个视频可以与家人分享喜悦……血脉里的情感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从未曾断绝,在当今社会不少人远走他乡,为理想和生活奔波,赚到的钱越来越多,但陪伴家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父母逐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前的日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记录着从前的慢时光,饱含着鸿雁传书的憧憬等待、电报传信的紧张守候、排队打电话的焦急难耐,那些盘算着时间苦苦等待的点滴,虽有无奈和缺憾,却承载着时代变化独有的记忆。
家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心底最深沉的家风情怀,生生不息的亲情文化,在一卷素笺一卷墨中融进字里行间,纸墨芬芳里回荡的是对父母的关怀挂念,是家人的一颦一笑,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在电话、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如果让你来写一封家书,会怎么去表达呢?一定不会是杜甫那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境,但或许会有陆游“写得家书空满纸”之情。对父母说不出口的“我想你了”,通过家书的形式,用温暖话语写上对他们的思念与嘱托,让蝉翼薄纸载墨千金,盖上最思念的邮戳,邮去最熟悉的地址,把心里的爱也一同捎去。
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一封家书》,唱出了对传统交流方式的一种追怀,歌词虽略显单调,却让人感受到家书的朴实,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亲情。父子间的家书往来《其实父母也是装的》《你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在网络上走红,当时读大学的郑艺即将毕业,本来一直对孩子坚持“自由发展”理念的父亲郑国强没忍住,一口气写下23页的长信,希望在关键的地方对儿子有所点拨,几天后这封家书经郑艺稍作处理连同自己的回信发到了网上。虽然这封往来家书看似“另类”,语言又有些“简单粗暴”,但却真情流露不加任何修饰,让人能够读到父子俩同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之间比普通父子更深、更浓的感情。
生活总是需要点仪式感,不如就趁着岁月静好,动手为父母写上一封信吧,让这些温情的文字,直达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加深我们最绵长的亲情。可以把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写入信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与牵挂,用小小的举动,温暖父母日夜操劳疲累的心。一封家书,从写到寄、到等、到读,时间是缓的,心是静的,情是饱满的,它系上了家人之间的那份爱,不似烈酒、只如清茶,清冽却直抵心底。
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拉近着我们沟通的距离。但诸位不妨在繁忙中脱出身来仔细想想,多久没给父母打过电话了?上一通电话又聊了些什么?想必他们已经在电话那头等待了很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事业与梦想总是会推着年轻人止不住地向前奔跑,联系已然甚少,即使偶尔记起,也只能湮没在岁月匆忙之中。追逐着时间,我们长大了,却也渐渐失去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本应该轻松说出口的爱,总是说不出来,每次挂掉电话都是遗憾结尾。
缺少了沟通交流,难免会出现争吵,即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无私,也会无法避免地划出道道伤痕。父母更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抚慰,这与物质的多寡关系不大,请多给他们打几通电话,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与父母之间早就建立起了“情绪共同体”,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给父母带去一种直击心底的失落,却也能轻而易举为父母送来一份简单的快乐。他们打电话聊的永远是那几个话题——按时吃饭了没有、工作忙不忙、身体好不好……他们从来都没有过多的要求,即便只是听到我们的声音,也会觉得满足。逢年过节,很多人像“赎罪”一样,给父母各种“买买买”,试图弥补因为工作太忙不能陪伴的亏欠,可过年时再多的物质补偿,也无法弥补父母这一年来独守空巢的盼望。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亲》里的这句歌词充满了遗憾,常回家看看吧,别总是说“忙”“没时间”“等有空再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用行动去陪伴给你生命的人。你可能会说,陪伴父母来日方长……那我们究竟还能陪伴父母多久?有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这64天就是我们口中的“来日方长”。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时人生只剩归途,没有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不能阻止这一天的到来,多陪陪父母吧!不要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每天守在窗边张望,一次次地希望、失望……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特别是因为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沟通联系也变得方便了许多,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和父母亲人互动,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实时分享声音与画面。我们年轻人总是无时无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父母而言,这些却是新鲜陌生的事物,难以像我们一般“玩转”,尽管他们在努力追赶,在网络信息时代里寻找我们的踪迹,但飞速变化着的信息时代让他们应接不暇。我们长大了,可父母却越来越老了,小时候他们对我们细心呵护,可我们拿得出同样的耐心去照顾他们么?倘若父母最终与社会脱节,抛弃他们的不是时代,而是我们!所以当他们不会使用手机、电脑,来向我们“求助”的时候,请不要不耐烦,因为他们也曾经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用筷子。
所有父母都不愿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去年国庆,一张背影照刷爆朋友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一男子为了让父亲看到升旗仪式,毅然决然地让老爷子坐在他的肩头。升旗期间,老爷子激动地不断鼓掌,男子脚下如同长了根,稳稳地站立着,扶住父亲的双腿。这一幕,让无数人泪目,小时候,我们常常被父亲高高举起扛在肩上,当父亲年迈之时,身强力壮的儿子将他扛起,我想“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大概就是如此吧。每次与父母视频通话,看着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内心就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看着他们还算健硕的身体和布满皱纹的脸上开出一朵快乐的花,内心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暖意。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既是长辈对孩子的牵挂和惦念,也是他们藏在内心的深深思念,也许只是简短的一段视频,就能够慰藉他们的思念之情。可能我们会觉得他们有点烦、有点唠叨,甚至与我们格格不入,面对父母嘘寒问暖的言语,也只是嗯嗯啊啊地应着,有时间打游戏、追剧、刷微博,却“没空”听他们唠叨家常。“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之中的遗憾,在闲暇之余请多陪陪父母,趁时光尚早、岁月尚好,多关爱他们、体贴他们,时常跟父母视频通话聊聊天,叮嘱他们保重好身体、照顾好自己。
“笔墨行间”的书信时代里,藏着的是时间酝酿而出的浓情,在“天涯若比邻”的信息时代,则更需要我们细微之处的关心与沟通。爱是一种力量可以穿越一切,让我们跨过时空的纬度感知它的存在,及时把爱带给父母,无论方式怎样,都不会让其中的情感受到任何一点稀释。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他偷走了父母的青春和壮年,让我们看着父母一点点老去。莫再谈人生忙碌、来日方长,如若将世间万物都衡量出一个价值,那还有什么能比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更贵重呢?舍弃低价值的,换得更为珍贵的“宝物”,这一定是人生之中的幸事吧。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都是对父母爱的回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更应以那颗赤子之心回报他们。请担起主动沟通的责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分抱怨和指责;多一份感恩,少一分尴尬;多一份亲切,少一份冷漠。没有永远的来日方长,只有突然而至的生离死别,我们无法控制父母的老去,但至少我们可以用时间与爱让亲情不留遗憾,所以,请多一些陪伴和沟通,去追赶一下父母老去的脚步吧。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是马年的最后一天了,也就是除夕。
今天晚上奶奶说一定要吃饺子,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我本来就爱吃饺子,一听这话,顿时口水流了“三千尺”,恨不得立即就吃到嘴里。好不容易盼望饺子要下锅了,不曾想,奶奶又说了一句话,一下让我从兴奋落到了无奈。那句话是:“吃饺子前必须要先放鞭炮。”我想:我都快饿死了,还要到楼下放炮?这习俗可真怪。和爸爸一起拿了2万响的大地红,到楼下,摆在地上长长的一排足足有2米。我催着爸爸用烟点燃了炮念儿,霹雳吧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我赶紧躲在爸爸的身后把耳朵捂得紧紧得,不一会儿炮声停了,我飞一样的跑的楼上,大口大口得吃起了饺子。饺子真香啊,是大肉韭菜馅的,妈妈说三十吃韭菜馅饺子是取义“久财”的意思,图个吉利!我想我足足吃了一大盘,来年一定发财,哈哈!
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了,我们全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春晚,好温馨啊!今年的春晚和往年有些不同,那就是摇红包!主持人一出来就开始了第一次摇红包,妈妈是全家反映最快的一个,我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就见妈妈拿着手机高兴的喊道:“摇到了、摇到了,10元呢,太棒了!”妈妈真是好运气,第一次就摇到了10块。爸爸一听也立即掏出手机摇起来,可惜第一轮已经结束,于是大家一起一边继续观看节目,一边等着第二轮摇红包。大概半小时后第二轮开始啦!只见爸爸、妈妈一起奋力摇起了手机,爷爷奶奶也没心看春晚了,大家都为爸爸妈妈加油,好一会儿,妈妈宣布抢到红包8元,爸爸抢到3元!哈哈!真有趣,接下来我们都沉寂在抢红包的游戏里,连春晚精彩的节目都记不得演过什么啦,而且后面的红包越来越难抢,好像爸爸妈妈后面一个都没再抢到。
突然钟声响了,12点啦,羊年到了!楼下又一次响起了阵阵鞭炮声,辞旧迎新的时刻,伴着这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伴着这美好的新年记忆我渐渐得进入了梦乡……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6
又是一个新年伊始。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却渐渐躲不过人们的一句叹息:一代又一代人,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老一辈人眼里的春节,有着记忆里最明媚、热烈、令人着迷的色彩。那是热闹团聚的幸福时光,是有着纯粹、鲜活、充满生命力般的快乐。他们换上稀奇的新衣裳,五更欢笑拜新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摆酒筵……
而如今新时代的青年们,关于春节的记忆色彩好像越来越黯淡,那似乎只是一个被贴上特别标签的平常日子。从前“稀奇的新衣裳”,现在天天都能穿;传统的挨家挨户拜新年变成了手机上花里胡哨的群发祝福;曾经只有在过年酒筵上才有的美味佳肴,现在天天都能享用……难道年俗形式的变化真的就代表着年味在慢慢变淡吗?
如今的社会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步入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带来的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也意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吃饱穿暖,因而也带来了年俗形式的变化与发展。现在人们眼中的年味,其实更多时候只是一种过去的情怀,但时代是朝前走的,文化发展不是情怀的敌人,相反,只有文化不断发展才会给情怀创造基础。春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林清玄曾写道“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所以,新时代对待过节方式的态度应该是内涵上的继承与形式上的创新。
比如,在过去的时代,贴福字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陆游曾在《除夕雪夜》中写道:“半盛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所谓“桃符”,其实是我们传统的年俗活动之一——“贴福字”。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福字“倒”贴于门上,希望红色的“福到”能带来一年的福气。
而到了新时代,谈及福字,想必大家都会想起新年前夕的支付宝扫福活动。大伙儿“勤快”地“扫福气”真的只是单纯为了赢得几元钱的红包吗?其实“扫福气”只是象征了新时代另一种不同于贴福字的“祈福”新方式。“福”字是广大民间最理想化的一个汉字,是一种深切的春节符号。“福”字,既是衣食丰足,又是家庭美满,更是国泰民安,传承着我们最传统的愿望。无论是过去的贴福字还是如今数字化、网络化的节日活动,代表着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支付宝扫福气,其实都是年味儿不同形式的体现,但它的文化内涵都是人们通过“福”,用心去寄托对新年里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的追寻和情感的慰藉。人民日报曾在《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中写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如此,年俗才能生生不息,年味才能回味无穷。
正如冯骥才曾写道“年味,并不只是物质的丰盛,而更应是文化的丰盛。”我们在属于我们的新时代实现新的文化创新,用符合这个时代标签的形式过着春节,用新的传递方式祈求福气。福亦是幸福,而这份幸福,都是人们用心去寄托的美好,它藏在春节的年味儿中,藏在小康社会的你和我之间。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7
说起春节,大家都有一段段与众不同的记忆吧!这些记忆也许是一顿合家欢聚的年夜饭,也许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首歌曲。也许那顿饭不一定最昂贵的饭,但你却想再要一次,也许那一首歌曲不一定好唱,但是你却时刻的唱起,也许这就是春节的记忆。现在,我要谈一谈我的春节记忆。
我的春节记忆,就是那一挂挂响彻云霄的鞭炮.记得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在春节带着我去放鞭炮。看着他们既紧张又高兴地放鞭炮,让我也乐开了花。突然身后响起的“砰-砰-砰…”的声音,吓了我一大跳,随着鞭炮在“砰-砰-砰…”的声音中变成闪光,仿佛所有的一切不如意都随着瞬间爆炸声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开心与快乐。这种过瘾的感觉令我对放鞭炮特别喜欢,“爸爸妈妈,我想自己放鞭炮。”但他们坚决不同意:“你还小,跑得慢,嘣着你咋弄?”我只好心中暗自盼望着自己快一点长大,这样我就能在每个春节过年时候痛痛快快地放鞭炮了。然而,如今每次出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想象着就算长大了,放鞭炮的心情也没有了。同时国家对于春节放鞭炮进行了限制,这样以来痛痛快快地、淋漓尽致地、名正言顺地放鞭炮只能成为一种奢望了。为了头上的蓝天白云,只能将那一挂挂响彻云霄的鞭炮声珍藏在我春节的记忆里了。
这就是我春节的记忆!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8
【最恋那碗莲藕排骨汤】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就地过年”成了新时尚,虽然就地过年既安全又可以节约一笔钱,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很想家,想亲人,想母亲做的美食,特别是那碗只有过年回家才吃得上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莲藕排骨汤,是思乡时最深的慰藉。
记忆里,我们每年回家,最开心的莫过于母亲,天还没亮,她就迫不及待地起床生煤炉子、洗陶吊子,然后赶到菜市场,挑选几根她认为最好的排骨和最新鲜的莲藕,放进陶吊子里,在炉火上精心煨制。
中途不用揭锅看,母亲自有她的煨汤心得,待莲藕排骨汤特有的浓香弥漫小巷、路过的人们情不自禁深吸口气说“好香啊”的时候,母亲才信心十足地揭开盖子。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此时,莲藕的清香混合着熟透的肉香直达肺腑,眼里心里都是幸福的温暖。
开吃前,母亲总要拿起筷子完成一套颇有仪式感的品尝过程,将筷子在她认为最干净的胳肢窝里擦擦,然后小心翼翼夹起一块莲藕细细品尝,“嗯,蛮粉!咸淡正好!”汤浓香、藕粉糯、肉烂熟,说明这吊汤食材上乘、火候到位,母亲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湖北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零下十几度或几十度,但照样寒冷,因为我们很少有安装暖气的,北方人回家脱衣服,湖北人回家则裹得像熊猫一样傍着火炉边搓手边瑟瑟发抖,而炉上那锅咕咕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是母亲为孩子驱赶寒冷的不二法宝,也是邻里关系亲如一家的秘诀。
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过世得早,我们姐弟仨多亏了隔壁的奶奶帮着照看。家里每次煨汤,母亲情愿不吃,都要添上一碗堆得冒尖的汤送给隔壁的奶奶吃。母亲说,老人的口是金口,越吃越有。
长大后,我也曾学着煨莲藕排骨汤,但总觉得没母亲煨的汤香甜,母亲传授过煨莲藕排骨汤的经验,除了用陶吊在炉火上文火慢熬,选材也十分重要,排骨不一定要正排,猪脊骨、边排都是可以的,但莲藕一定要选九孔的,母亲说,只有湖北才能种出九孔的莲藕,也只有九孔的莲藕才能煨出最浓最香的莲藕排骨汤。
买排骨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排骨下边那一点“肥泡子肉”,但母亲说,那才是一坨正宗的好肉,里面包裹着脆骨,煨熟后脆骨嚼得嘎嘣响,软烂的肥肉吸满了汤汁,吃上一块,味蕾极尽享受。
湖北冬天的街头,也有卖莲藕排骨汤的,一般是做小炒或早点的生意搭着卖,老板很大方,五块钱一大碗,洒上一点胡椒和几粒葱花,一碗吃下去,额头汗津津,周身透满温暖。
异乡冬天街头的驱寒美食也有很多,涮羊肉、蒸米糕、烤红薯……但我最恋的,还是母亲那碗莲藕排骨汤。
大寒节一过,母亲便早早地将湖北的九孔莲藕寄了过来,收到快递时,莲藕上还留着一层褐色的泥巴,母亲说,这样的莲藕保鲜,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坏。
待到大年三十,上菜市场买回新鲜的排骨,照着记忆中母亲传授的方法,精心煨上一锅香气浓郁的莲藕排骨汤,然后邀请同事一起品尝,大家吃的吃,录的录视频,我也要打开手机视频,边吃,边笑着与母亲交流煨汤心得。
这个春节,一定也过得十分有意义呢!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9
快过年了!也许是因为大街小巷越来越浓的年味,也许是因为年近半百,越是到年根儿底下就越时常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时不时地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五彩闪烁的霓虹,眼前不断幻化而来的是:小时候田野地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芦苇荡里撒着欢儿地奔跑、夏夜房檐下一遍又一遍数着星星、还有恶作剧的顽皮……甚至淘气时被父母哥哥训斥,现在想来,都有着“故乡”两个字的情感标签。
有人说,家乡可以有无数个,故乡却只能有一个,那是被称之为“老家”的地方。当年少已成往事,当奔波忙碌成为常态,我渴盼拥有让心灵得到休闲的片刻时光,为生活提纯取暖,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风雨中拥有可以放纵精神自由的憩园。家,就这样把浓浓的情感元素外化于一颦一笑之中,把渗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无理由地沉淀在生命里。
当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缓缓响起时,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回家、回家、回家……这是任何人都会无法抗拒的呼唤。有家才有爱,有家才有情,有家就有永远。
在家里,可以找回年轻、找回青春、找回童年,把一切浸润在无拘无束释放温情的河流里。家的港湾,消解你的烦恼,宽容你的任性,共鸣你的喜悦,也能用温暖的手掌擦去你的泪水。哦,我看见了父亲那双浑浊的眼,静默无声,却又有无法形容的力量,定格我童年的稚嫩,成长的历程;母亲满头银发,在家的巷口张望,用世界上无法替代的目光深情铺就我远行的道路和归来的期盼。还有小伙伴们见面时的拥抱,声声呼唤着我的小名儿……
家,总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发酵场里,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浓得化不开、香得飘不散、醇得挡不住。
洗却时光的漫漫风尘,我更懂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更懂得从家出发的意义。家是脐带,牵系我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牵系我的一生,让我不时地回望,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最终要回到哪里。警醒我感悟那些身后苍茫的岁月,沉淀我眼前那犹未可知的时光。
我想说,朋友们,无论身在何处,从业何方,回家吧,回家过年!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10
翻开相册中的一张张照片,春节的记忆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现。从小到大,我已经经历了13个春节,回顾往昔,不禁感慨时光竟流逝的如此悄无声息。
我的脑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电影,“电影”讲述我去年春节的记忆,感兴趣的话就随我共同阅读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还有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当然是到奶奶家去过年啦!一路上,我的脑子就没停过,一直在“算计”着怎么也得多赚点压岁钱,可谁知,后面的问题更麻烦了……
一下车,我便如一只欢快的小兔一溜烟儿跑进了奶奶家,奶奶见我来了,赶忙掏出压岁钱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着爷爷,本以为他也会兴奋地拿出压岁钱来,可谁知,他却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详,边喝还边说:“好茶,好茶。”根本没有一点儿拿压岁钱的动机。这下,我可急了,想给他点暗示。但还没等我开口,爷爷便发话了:“这样吧,想拿压岁钱可以,但要答题,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爷爷真小气,连拿压岁钱都要答题。但经过一番思索,我还是答应了他的挑战。
比赛开始了,我们俩互不相让,你追我赶,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艰难的熬到了第五题: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多少?听完题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下头开始苦做,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纸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写满了,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做出来了!
我欣喜若狂,拿着我的“战利品”——250元压岁钱又蹦又跳。爷爷更是输得心服口服,对我大加赞扬。
晚上,我们进行了春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放烟花。
一走出家门,只见树上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树枝上缠着各种各样的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随风摇曳,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放烟花了,“彭~”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五彩缤纷的烟花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继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袅袅扩散开来,夜空立即被点缀的光彩夺目?,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也许许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为了像它那样绚丽光彩的绽放吧!
当烟花“飞舞”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沸腾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令人欣喜的欢呼声,如银铃般清脆的欢笑声……全部汇聚升腾,共同来告诉人们:新的一年来到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节的记忆便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电影”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就是我的节日记忆——春节!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伴着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大而喜庆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人们都忙忙碌碌的为这个喜庆的节日做准备,虽然累但心里是高兴的。到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顿年夜饭。从初一开始,小孩子们就跟着大人给长辈拜年。到了亲戚家,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不管谁家都会准备一桌子的好菜。饭后的水果也是少不了的,兜里更是装着鼓鼓的红包和大把的糖果,瓜子,就这样每天都沉浸在春节喜庆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到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的大门口挂上红红的灯笼。火红的灯笼照在人们喜悦的脸上,也照进了人们的心里。
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在每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过法。
比如说哈尼族的春节习俗,春节前几天,哈尼族的妇女就要忙着做一种糯米饼子,供春节的时候享用。而小伙子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在过节这天穿上漂亮的衣服去荡秋千,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又如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在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励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虽然各族人民的风俗不同,但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我爱我的民族,更爱我的祖国。
2023过年优秀作文篇12
又不能放鞭炮?哈哈,那没关系,就算少了喜庆的轰鸣,我的除夕依旧年味十足。
当迎来大年三十的第一缕阳光时,我便知道这是辞旧迎新的一天,一种兴奋占据了我的全身,这感觉很奇怪,我明明不知为何而兴奋,却无端地兴奋到20_。
照例,我们来到乡下过年,从下车起,我就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可比城里清爽多了,顿感心旷神怡。接下去当然是张罗大年三十的晚餐,于是大家一起忙碌起来,我当然也加入其中,一方面做小帮手,另一方面也尽情体验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
首先是摸鸡蛋。“喔喔喔”鸡窝内传出鸡鸣声,奶奶说:“鸡蛋生出了”。我一听兴奋地跑向鸡窝,我眉头紧皱,捏着鼻子,嫌弃地看着堆满鸡屎乱蓬蓬的鸡窝,我有点退却了。但在老妈坚持不懈的怂恿下,我终于把头探进鸡的“温馨家园”,为了摸蛋,我把捏在鼻子上的双指松开了,那一刻,只觉得两股小型旋风冲进我的鼻孔,瞬间觉得头晕目眩,这可真是奇臭无比啊!我连忙屏住呼吸,左手碰到了一个近似圆形的东西,我嘴角微微上扬,心想摸个鸡蛋难得到我?我稍一用力,却听到一声鸡鸣,“哎呦”我一声惨叫,一看手上肿起一个红胞,原来摸到了鸡脑袋,我恼怒的“啪”的一下赶跑了母鸡,终于摸到了鸡蛋,还热乎乎的呢!我兴奋把鸡蛋交给奶奶,让奶奶今晚就把它烧菜吃掉。
接着是生煤炉。在我看来,这玩意儿早落伍了,可是在乡下仍是烧菜做饭的好帮手。听爸爸说,生煤炉只需点着干柴,放上煤饼,再用扇子加个风力就行了。我一听,就有点跃跃欲试,却没想到第一步就出了岔子。我不懂常识,拿起打火机迎风站着点引柴,一按下按钮,火便借着风烫到我的手指,疼得我哇哇直叫。之后,扇风时风向不对,把灰都扇到自己的眼睛里。爸爸在一旁哈哈大笑,告诉我别小看这种小事,方法不掌握是不能取得成功的。随后,我按照爸爸的方法把煤炉生好了。煤炉上炖上了猪蹄,不一会儿,家养猪肉的香味扑鼻而来。
剖甲鱼、刮鱼鳞、拔萝卜、洗青菜……,我们一家人忙的不亦乐乎,奶奶掌勺、爷爷烧火,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晚餐呈现在大家面前。然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参与劳动的几道菜——清炖猪蹄、红烧醋鱼、绍三鲜……,心里特别开心。
新年就要到来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家庭和和睦睦,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