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关于《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怎么写?今天的小编给大家分享了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五篇】,希望能帮到你。
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篇1
本书主要介绍了两个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一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两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篇2
安娜是一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篇3
没有太过繁复的舞台布景,或者太过华美的服饰,支撑起一部现代芭蕾的,是情和心。
正如艾夫曼自己一直所强调的,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展现人物的心理为主,整部舞剧正是以人物心理的细致变化而展开,情节的有意弱化,心理变化的强化与凸显,让人看见了那个叫做“灵魂”的东西。
安娜对爱的追求和挣扎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也是成就列夫·托尔斯泰这样一部经典的关键因素。在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当中,对于安娜的心理展现得非常细致,一开始与卡列宁在一起的痛苦与无奈,接着是遇见沃伦斯基而燃起爱情之火的幸福与奋不顾身,然后是对于流言蜚语的恐惧与无助,最后是在爱与痛苦之间挣扎的失常与疯癫……
安娜的疯癫状态是最为高潮与精彩的部分,当她的爱成为痛苦,而她又毫无能力摆脱的时候,也就只能进入“失常”的幻境,无数个赤裸的女性身体,或许是无数个安娜,或许是她幻境当中爱与欲的化身,就像之前看过的芭蕾舞剧《莲》当中西门庆垂死时那一幕,也是无数个赤裸的男人,拽住他,让他无法挣脱。安娜被拽住,被困住,无法脱身,而这拽住或者困住她的——那些与她同样赤裸的女人,或许是爱,或许是现实的阻力,或许是她内心无法逾越的屏障。最后她选择了死亡来解脱,因为痛苦,因为无助。
在多数人看来,卡列宁是一个保守、自私而虚伪的人,但在艾夫曼的这一部芭蕾舞剧当中,似乎试图以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这个人物。通过卡列宁与安娜的多次摩擦与碰撞,明显感觉到的是这个男人内心欲望的躁动,对于安娜,他是充满欲望的。这一版的难得之处在于,让人看见了卡列宁的柔软之处,他其实同安娜一样缺爱,也同样渴望爱。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以对于安娜的情欲和控制欲来表现。
沃伦斯基还是一贯的迷人与英俊,他对于安娜的爱与柔情,以及欲望,在剧中展现得很细腻,相较于安娜与卡列宁,他所展现的矛盾要少很多,他只有对于爱的焦虑,但是这并没有削弱他的存在感,而是以另一种人物的质感丰富了舞台。
区别于传统的古典芭蕾注重的叙事性情节的展开,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则直截了当地将人物的情感与内心的跌宕用舞蹈强烈地宣泄了出来,它考验的是演员情感的充沛度,这是十足的现代舞的表现形式。整部舞剧对于人物心理的诠释,通过舞蹈表现得张力十足,可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颤动。
演员的功底与技巧均属上乘,这也是一直以来俄罗斯芭蕾拥有显赫地位的重要原因,他们对于肢体的表现力非常重视,不仅注重技法上的精益求精,同时还注重表现力上的自然与张弛有度,让观众看了会觉得很舒服。虽然《安娜·卡列尼娜》是以现代舞的质感来演绎的,但并没有就此抛却传统的芭蕾技法,这也是现代芭蕾舞剧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样一部芭蕾舞剧,不仅需要演员在芭蕾技巧上的训练有素,也需要演员对于人物的充分理解,要走进人物内心,将自己完全交给角色。
同时多处的意象化与虚化的处理也加深了矛盾的冲突,比如黑色的群舞,比如上半场最后安娜在玩具火车轨道中的定格。舞台的布景没有太大的变动,而是以灯光随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情节以及心理历程在变换,正因为没有太过绚丽的布景以及色调冲突的灯光,才能使观众更加注重舞蹈本身,回归人物的内心。
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细致的心理呈现代替了情节的铺叙延展。而在所有的情绪与情感的表达当中,或许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角色,而也看见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有“心”的人,我们都承受着爱的馈赠与折磨。
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篇4
我始终相信,读书是一种交谈—与心灵,与思想交谈。在这样的交谈中,我们可以与一些灵魂相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正是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感触。
而我之所以会一直热忠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很重的原因,那就是这本书是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本质,这也许在许多别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而《安娜·卡列尼娜》可谓是经典之作了。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所反映的俄国正处于一场大变动中,古老的封建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我认为书中的安娜和列文最能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本质。
书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不仅如此,书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择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起,这正好与当时的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悲剧,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固然可以为了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终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通诉。
书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列文是个大地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愿望。当时的农村经济也受到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影响,列文为此忧心忡忡。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收成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农民世代受地主剥削,积累了惨痛的教训,是不会听从列文的主张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并亲自做农活的列文最终一事无成,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甚至想自杀,以致藏了绳子以免上吊,不带枪以免向自己开枪,这真是悲剧!这种悲剧也正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土地所有制问题不可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调和,列文希望别人幸福,希望俄国富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灵魂也受到当时黑暗社会无情的蹂躏
《安娜·卡列尼娜》整部书讲的是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都是通过塑造这些家庭中的人物来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使观众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领悟到当时俄国社会的实质,不愧为名著!
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优秀读书笔记篇5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节里这样写到。而书中的安娜的生活,却由虚伪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达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读过这部小说,我深刻的体会到安娜卡列尼娜的内心世界。我同情安娜在自己花般年华的时候就嫁给了自己生活中陌生的一个人;同情她在邂逅了渥伦斯基后,大胆面对世人异样的眼光,勇敢的和自己所爱的人居住在一起,但却不能将这美好的时光持续永久;同情她美丽的生命却和有着和他同样命运的人一样,因走投无路,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这部小说中,呈现出了作者所想要呈现出来的社会形态。
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是维持一切的制度,而安娜纯洁的梦想与渴望期待和娜所谓的“维持一切”的内在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安娜用自己的死来说明自己追求的正当性,来说明她的道德与感情的纯洁性,说明她的理想的合理性。她以自己的死表明了她和上流社会、专制制度、虚伪道德的彻底决裂,而安娜所表现出的这种彻底精神与无比勇气正反映了人的自觉意识的升华与光彩。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死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安娜?卡列尼娜的生命虽没有如洪水般奔流不息,但她却碰到了无数的岛屿和无以计数的暗礁,她并没有像洪水的碎片那样幸运地逃过次此劫难,最终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化作碧空中一朵不断追求着的白云,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留在这片曾经想往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