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12篇)

邱妹1171分享

长征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始终照耀着中国大地,它的精神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12篇)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战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就像竹石,在岩石缝中发芽、成长,显示着生命的顽强。他们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永远不会服输,永远接受着挑战!

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创造了无数惊人的奇迹。就说飞夺泸定桥那次战斗吧。素有“天险”之称的大渡河让人看了心惊胆寒。可是这场战役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能输,决不能输!一咬牙,一跺脚,拼了!战士们冒死建奇功,居然赢了这场战役。美国人有一对夫妇参观过泸定桥后,曾这样说道:“中国是用那些敢于翻越千山万水人们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统一起来的。”连美国人也被我们的红军战士震撼了!

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轻言败,自强不息。

红军是长征里程上永远的丰碑;红军更是长征精神的灵魂。让红军英魂万古流芳!让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2)

狭路相逢勇者胜,上周我们看的电影就验证了这个道理。

该电影主要讲了抗战时期在反动派与日本人的双重夹击下,中央主力红军就在这样的压迫下,为了拿下泸定桥,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来预计的三天到达,可在日本人的阻挡下不得不提前完成240公里,然而在这些过程中,不少红军战士在途中,身背武器,累死,渴死,虽然他们倒下了,但其他战士还在前进因为他们相信坚持能带来希望成功,而当他们到达泸定桥,敌人将桥板卸下,只剩几条铁链,再加上对面的人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红军还不放弃,面对敌人的机枪的.威胁,在几中了红军一个又一个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尸体掉入那波涛的河中石就这样红军还是坚持不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在战斗,终于他们拿下了泸定桥。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红军的行为彻底激发了我们他们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再看看现今社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懂得坚强遇到困难就退缩那种坚持不懈无所畏惧的精神哪去了呢?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世界上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在困难面前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3)

上周星期四我们全体师生聚集在中园观看了《勇士》这一部令人惊心的电影,让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勇士》讲述的是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一段惊人的故事,在电影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勇士为渡过大渡河而战死。而在片尾,虽然许多的战士英勇牺牲,但正因为他们无私付出而让后方战士成功度过大渡河。

在这部电影中,作为部队主干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为全体着想,鼓舞人心,率领队伍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而作为部队智多星杨政委,及时并准确地做出了决策,尽量减少了部队的人员损伤并且还高效率的完成了任务。这其中最使我难忘并感动的就是红军王东宇了,他一心为了学习打炮技术,而付出了生命,这是多么的无私啊!

在片尾时,英勇的战士们用他们的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度过了泸定桥,我看着一个个勇士们有的没有了胳膊,有的没有了腿,但是他们并没有为他们失去胳膊和腿而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也不为队伍拉后腿。他们忘记了痛苦,心中只记住了对敌人的仇恨,向中国死去的同胞们报仇。这时他们也如同一个健全人一样继续前行,决不放弃。

这一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个英勇的战士们的坚持与勇敢,勇敢前进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4)

发扬长征精神加快苏区振兴造福老区百姓中国红军冒着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仅用12个月时间,靠着两只脚,靠着小米加步枪,却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创造了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荣的长征,创造了一首震惊中外的壮丽诗篇,创造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犹记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新中国吗

他们那英勇抗敌,为国捐躯,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自豪的长征精神啊!江西赣州,是长征的根据地,为赣南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可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们的发展长期滞后。如今,《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纲要》、《关于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若干意见》两项报告已获中央领导的批示意见。加快推进苏区振兴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保全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国家各种重大战略规划的整体效益,优化发展格局,打造赣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有利于赣南创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在保护生态中加快赣南振兴,在加快振兴中保护生态,加快构建生态机制,实现赣州绿色崛起。这是我们新的希望。我们又要开始新的长征了让我们乘着中华民族的船舶,扬起长征精神的风帆,加快苏区振兴,造福老区百姓吧!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述说了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试问,我能有这种不怕挨饿,吃苦和风吹日晒的精神呢?我想我应该向红军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红军”二字的红排在首位,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如鲜血般的红色,那种张扬,那种即便付出鲜血和生命也要坚持走完长征路的信念。而排在第二的军字,就是代表着军人的精神,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它就像沙漠中的白杨有着笔直的树干,没有多余的分枝,它的根深深的扎在地底下为自己摄取所需要的水分,无论地底下的水源离它的根有多远,它都会竭尽所能的将根伸向水源,这种行为正体现了军人的品质。我最常听到奶奶和我说红军长征的故事,她说红军在长征途中,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挨饿,当他们饿急了的时候,他们会去挖野菜,草根,树皮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还有敌军的围追堵截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当时敌军派了几十万大军在我军前方堵住我军去路,后面又有敌军在穷追不舍,左右拦截。红军一边抵挡着敌军的攻势,一边找到敌军薄弱的地方,硬生生将敌军的包围圈撕出一个裂口,踏着无数不知敌我的尸体,冲出包围。其实红军的困难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如缺医少药,疲劳困乏,伤病困扰等。

我们现在的教育条件这么好,生活又富裕,如果我们还不认真学习的话,又怎能对的起在长征路途中牺牲的红军将士们!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质。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6)

去年八月八日登山节,我和妈妈去登六盘山。我们出发的时候,天上还下着蒙蒙细雨,可是,当我们走到山脚下的时候,雨下的越来越大,山上的风吹的更大了,像要把人吹倒似地,让我和妈妈寸步难行。

这时,我对妈妈说:“这么大的风雨,我们怎么才能爬到山顶呢?还不如回去呢,”妈妈说:“我们今天登的山可不是一般的山,这可是红军长征时翻过的六盘山啊,他们穿着草鞋,翻雪山,过草地,一边行军,一边打仗,他们是怎么克服困难的呢?我们只走了牙长的一点路,就已经感觉到疲劳,想返回,这怎么能行呢?”

在妈妈的教育下,我们冒着风雨继续前行,终于登上了六盘山山顶,“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几个镏金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六盘山纪念厅前,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们都欢呼自己登上了山顶。

我一到山顶,就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好奇极了,那些红军雕塑像,他们脚上都穿着草鞋,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背上扛着沉重的长枪。我看到他们,心里感到非常敬佩,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忍受着饥饿和疲劳,互相搀扶,互相鼓励,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每当我不想练琴的时候;每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遇到风雨,不想上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些勇敢的红军战士,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7)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在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开学第一课》。今年是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_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以“接过前辈的旗帜”为主题,围绕长征精神,讲述红军故事。现在有请今天的第一位同学缪恩南给大家讲讲红军的故事,有请恩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伟大的红军战士步行两万五千里,走遍大半个中国,经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山江……凭着解放全中国这个伟大的信念,红军战士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学第一课》大家是不是都有看?好,现在我请来了第二位同学郭子尚来考考大家,掌声有请!

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前辈们浴血奋战创造的美好生活下的孩子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无法想象吃野菜、啃树皮坚持抗战的日子。他们为了革命,不顾生命危险,坚持长征,勇往直前,保卫祖国。下面有请孙岳鸿图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华礼老先生和耿将军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光荣的红军战士,让人敬佩的革命先烈,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英雄事迹。随着中国的解放,祖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改变。尤其是航天事业的发展。有请黄科朝同学给大家讲讲航天员王亚平的航天精神。

回顾昔日征程,珍惜今日幸福,长征精神伴我成长。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学习,扛过红军手中的钢枪,沿着烈士们的足迹,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今天我们的班会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8)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吗?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要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恐惧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跨的硬骨头精神,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红军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板,他们把木板架在铁链上,一步一步地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入汹涌狂澜的巨浪中。红军战士们克服了重重险阻,正是因为有这样惊人的毅力,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可是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

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阻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是凭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上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9)

今年是长征胜利_周年。近日有许多电视报纸都在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事迹。我看了这些事迹之后,心灵再次受到震撼。

以前我在语文课上也学过一些写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文章;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讲述的是小红军为节省一些青稞面,最后饿死了。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仅仅打动我,而且教育了所有的同学,使我们懂得:做人不能只为自己。

这些英雄的故事,还让我看到了红军战士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他们力尽千辛万苦抢渡大渡河,过草地。爬雪山。我们现在冬天穿的都是棉鞋。皮鞋下雪时还觉得冷。而他们呢,都穿着是自己亲手编的草鞋,脚趾都露在外面,那种草鞋随时会坏,由于走得路太多了有时一天会坏一双,没有草鞋时,战士们就光着脚前进......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才造就了红军战士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这也需要我们这些小学生牢记在心,发扬光大的

现在我们这些小学生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吃得饱穿得暖,家长也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样的生活是创造的呢?都是革命老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把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呢?我想: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虽然现在红军二万里长征结束了。但是老红军的舍己为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宏扬长征精神实践长征精神,立志成材报国。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10)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课外书叫《读故事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书中第六章《军民鱼水情》讲述的三个小故事中,无论是红军战士和普通老百姓之间,还是红军领袖和群众之间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无不体现着军民团结奋斗、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和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合力共建文明城,众心齐聚强国梦,就是要重塑长征精神,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和谐生活。这些天,外婆家的窗台上滴滴答答地响个不停,仔细一看原来是五楼人家的空调出水管破裂,空调出水都滴在外婆家窗台和玻璃上,嘀嗒嘀嗒的声音让人觉得很烦躁。但外婆并没有很生气,而是和和气气地把情况告诉了五楼的阿姨。五楼的阿姨马上到外婆家查看,一再打招呼说不好意思,并说马上让师傅来修理。

邻里间以和为贵,看着外婆与五楼阿姨客气地说话,回想起平时外婆总是主动热情地与邻居打招呼,下楼主动帮邻居把门口的垃圾带下去丢掉……。我想,合力共建文明城,就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营造和谐生活氛围。

长征故事的熏陶,长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决心把创城精神牢记在心,把道德规范落实在行动上,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努力取得好成绩;在家里孝敬长辈,学做家务,一言一行努力学做有高尚情操的人。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11)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认真读了《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里面一个个坚强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一座座雪山、穿过一片片草地的情景,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顽强,何等的刚毅!红军战士在缺衣、缺粮、缺药等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陕北,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提到红军长征,我们都并不陌生。红军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红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永不褪色的卓越品质,是丰厚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个人学习!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想想自己,难掩羞愧之心。平时在与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想到最多的总是自己,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付出。遇到困难,总认为自己是“小公主”,吃不得半点苦,受不得半点累。学习上一有挫折,总想着躲避,还要寻找各种借口……和红军战士对比,我真是惭愧极了!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也要向革命前辈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用“长征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让“长征精神”伴随我茁壮成长!

《长征之歌》专题片观后感(精选篇12)

20_年2月22日早晨,由于天气原因,原本定在操场举行的开学典礼活动改在阶梯教室举行了。我们班有幸代表三年级参加了表演活动。在嘹亮的国歌声后,开学典礼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先,钱校长给我们讲解了长征精神,告诫我们要学习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要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听了校长的讲话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上我要多阅读、多积累,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接着,我们观看了各年级代表呈现的寒假生活与成果。每个年级的代表表演得都非常精彩。轮到我们班表演的时候,我们把《为梦想时刻准备着》唱的慷慨激昂,充满激情,我们的歌声赢得了台下所有同学的热烈掌声。我在心中想着,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充满这种激情,把长征精神化为学习的动力,根植在我的心中。

最后,我们迎来了贴小脚丫的活动。大家想知道小脚丫上都写了些什么吗?告诉你们吧!有的写了这学期的梦想,有的写了长征诗句,还有的写了长征小故事。五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纷纷把小脚丫贴到了“红色足迹”墙上,展示给了全校师生。看着这么多小脚丫,我觉得学习也该像走路一样,一走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好知识。我也想到了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学习就像造房子,地基打得不牢靠,房子就会坍塌。

开学典礼的结束,意味着我们要进入新的学期了。我一定会牢记并发扬长征精神,在学习上不断进取,遇到困难不放弃,争做勤学好少年。

    6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