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行政0分享

当认真看完《朝花夕拾》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1

读完这本书,我上网查阅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这使我更加的了解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的文豪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原名叫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著作里共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先后改编成电影。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女。”是他一生的写照,从中我感到鲁迅先生的伟大。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得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

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

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体会到了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2

早闻《朝花夕拾》,但没有机会去欣赏一下。所以,趁这个寒假,我饱读了《朝花夕拾》。

初读《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顺顺溜溜地将全书读完后,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怀青少年时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诚挚的怀念,又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角。

我最喜欢读的是《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在幼年鲁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琐的礼节。但她又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买到《山海经》。对于长妈妈鲁迅只挑了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如长妈妈睡觉时伸开手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占领全床;切切察察说话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简略几笔,就活画了长妈妈的个性特征。

当然还有许多别的文章也不错,可以从中读出少年时代一个敢爱敢恨的鲁迅。《朝花夕拾》真可以算得上经典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3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

文章中表述了鲁迅先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从他的童年琐事讲到他的成长经历。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好像又把我带回了童年,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有时会令人大笑,有时会令人感动。这本书带我进入了甜美的童年之梦。

在《猫·狗·鼠》中,鲁迅先生借童年对猫的仇恨表示了对当时仗势欺人的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里不由出现了一副副令人神往的自然画面。

《锁记》用借事喻人的手法,通过写衍太太幸灾乐祸、造谣诬陷。表现了她的丑恶嘴脸,也是当时鲁迅先生对社会上的小人的蔑视。

童年也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当我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止,童年已成为我们这些少年的梦想。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时代的童年之梦,希望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4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记录的大都是他少年时的故事,文章生动有趣,用文字刻画出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集,令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一向严谨的鲁迅先生,文笔竟如此生动活跃,静中有动,动中添静,动与静的结合那样完美,看不出一丝修改的缝隙,竟如说话一般流畅和自然。恰到好处的词语运用,是文章显得更加朴素自然。只需三言两语,便能刻画出一个生动的形象。

在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妈妈了。他是鲁迅的乳娘,为人淳朴,忠厚,善良,总是笑眯眯的,还经常给鲁迅讲故事。在鲁迅的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她的影子。在她的身上,有着鲁迅先生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鲁迅先生童年时总是不满他的父亲,还总是指责他太苛刻、太严厉,总是在他高兴时扫他的性,他常常在心里对父亲产生抱怨。

但鲁迅先生的童年还是很快乐的:他常常去看庙会、做游戏、摘果子、看社戏,枯燥的生活没有困住他,他还是那样快乐,他的生活还是那样明亮。

虽然书看完了,可是,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我的少年才刚开始。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5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童年中有哭也有笑,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都是足以令人回味无穷的,读朝花夕拾有感350字。因为在自己的记忆里,童年往往都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所写的《朝花夕拾》写的就是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在当时的年代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

鲁迅先生在这本书中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事令他回味无穷,以至多年后也一样记忆犹新。小时候,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大人的认可;而父亲也不能理解他。

其中我最喜欢的文章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我自认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都极有特色。可能是因为学过的缘故,每每读到这篇文章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我也是这样,渴望自由,而不愿被约束。也能引起我许许多多关于小时候的回忆。那时的我同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玩耍,这是一篇散文,文章写得极好,是一篇令人叫好的文章。

整本书以记叙自己生活的事,用朴素的语言勾起读者对童年或是故土的记忆,让人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6

清晨,花瓣儿迎着晨风轻轻展开。凝脂般的心形花瓣上,闪烁着点点晃动的露水。花朵是如此娇小,远看颇有一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境界。只可叹此时已不再是坡公笔下的“春色三分,三分尘土,一分流水”的时令,而是清愁细泪的暮春了。

“虽是早已无话可采,但如果我,还是愿意在黄昏中将她摘下。虽无那冰凉露珠的滋润,以看见残花映着斜阳,但,此般不是更有意义吗?”

写着这段话的纸片一直夹在发黄的书里。《朝花夕拾》,虽然没有晨曦里的那份丰满,可落花却有种古老、素雅的美,就像溪边浣纱的沙子。花开是生命的开始,花落却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延续。

黄昏时,暗香凋零,我如同李易安那样“东篱把酒黄昏后”,虽无暗香拂袖,却依然能感觉似乎有阵隐隐的香风,如同那阵风中杂着片片的花瓣,拂了一身还满。

《朝花夕拾》,拾来的是安谧,是无心,是如水般平静的传说。花的荣与枯,在一无中显现。她挥动这双翅,静静地从枝头下落,暗香残留。我在夕阳下拾起了花瓣,郑重地夹进书页中。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7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一切皆是那么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充满期盼……我流连其中、陶醉其中、快乐其中,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此情此景好像是我童年的真实写照。霍然间,年幼的“我”一下子钻进了百花园,不停地拔着何首乌,似乎在寻找着些什么;我仿佛看见“我”为了要带画的《山海经》,在不停地哭着闹着;又仿佛看见“我”缠着长妈妈的衣角,听她讲赤炼蛇的故事。

我的童年,我的梦,我渴望童年生活。“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读着读着,我忽然觉得“我”一下子小了许多,似乎就是隔壁那个贪玩、猎奇、淘气的小男孩,一切皆是那么无拘无束,一切皆是那么放松快乐,一切皆是那么令人向往。

我的童年,我做主,我渴望自由。

    50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