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
“五一”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她的背后,凝结着一代代劳动者争取权利和尊严的心血与汗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1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个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引领着无数人战胜苦难、不懈创新、勤勉开拓。这种精神称之为劳模精神。作为备受争议却是敢想敢干的80后,我们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价值的同时,要懂得用劳模精神指引前进的方向,要学习劳模,做服务社会的先锋。
朱全友同志是我台山EM2队工人的楷模。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扶危济困,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中国工人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胸怀大志,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因此,对于处在核电建设事业战线上的我们,学习他的劳模精神,必须立足本职岗位,以朱全友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振奋精神,提高认识,认清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努力为中国核电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学劳模,学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无论是比表现还是比贡献,无论是讲精神作用还是讲经济效益,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学习劳模那种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
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2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楷模。每个人不一定都成为劳模,但人人都能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没有“光环”的预期,更多的是职业的喜爱,发现的喜悦,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带着“问题”、“感情”、“镜子”去学,或许,我们更容易学到劳模精神的实质。
勤问好学,带着“问题”去学。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劳模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
尊师重教,带着“感情”去学。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3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可谓气概磅礴,历史悠远。五千年来,祖先们用勤劳的双手垒砌起“万里长城”的奇迹,用闪光的智慧描绘出“北京故宫”的雄伟,用踏实的脚步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无论是自然的、人文的,还是物质的、精神的,这笔宝贵财富光鲜的背后,点缀着劳动人民不朽的光辉!是啊,山美、水美、劳动者更美,你梦、我梦、中国梦更圆。
我是导游——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守护者。一个小喇叭,一面小旗子,在苏州,无论景区景点,还是大街小巷,无论枕河人家,还是庙宇寺观,您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多年的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
在普通人眼里,导游,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无烟、无害、年年如休闲,天天似度假。其实,导游是脑力为主,体力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并且两手都要硬的慢工细活。仅仅依靠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山山水水的我们,平日里就要下功夫,倘使肚中没有“墨水”,即便是剪刀嘴那也成的哑巴,倘使没有“实践出真知”的“踩点”,那最美的风景也会与你失之交臂。
我们的客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追求“美”,才会来旅游,他们享受“美”,才会请导游。旅游与游客,与景点、与旅行社,同为一家。或缺了其中一个主体,都将是不完整的旅游。而恰恰是我们导游,将这点、线、面有机串联,让游客高兴满意,让景区和单位收获效益。
记得刚接触旅游这一专业,我就从课本上找寻到了自己的理想。书中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导游员是“民间大使”,更提到了力争到20_年,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中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这使我更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如今,自己锲而不舍的在这条慢慢长路上摸索着前进,我无比自豪,无比荣幸。终于,近年来,在导游一线不断累积实践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职业认知和定位也渐而清晰:
导游是劳动者精神世界的抹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为了不同的生活而各自生活,若是身心疲倦了,在工作和生活中麻木,您可在旅游的慰藉中寻得对事物最本真的认知,您可在文化和传统的牵引下走出烟云。而我,作为导游,正恰是您的知音!
导游是劳动者补充活力的能量。俗话说:“没有导游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我以为,这个“灵魂”指的就是“青春正能量”。旅游不仅能让人享受新事物,增长知识,提升阅历,还能使人摆准心态,重新定位,越活越年轻。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身行力践中,创造活力,散发魅力,点燃激情!
导游是永不止步的学人。导游光会背书不行,还要会说书,光会说书也不行,还要能写书。随着游客文化层面的不断提升,客人对导游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我除了不断累积多充电以外,还要向着某些方面深入研究,从学徒到杂家,从杂家到某一领域的专家,我计划用我的全部青春乃至一生来诠释这一命题。
当然,导游本身就是劳动者。改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讲:我们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游客的事情、单位的事情一起干,不是巾帼,就是好汉!
中国梦,劳动美,旅游因你而完整,旅游因我而精彩!
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4
劳动,是人们迈出生活的第一步,没有了劳动,后果可想而知。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出自罗隐的《蜂》,正好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以及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劳动。是啊,不劳动不知道窗外的精彩,不劳动不知道世界的美好,不劳动不知道丰收的喜悦。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从古至今,人们都吧劳动看作是光荣的事情,隐忍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精神财富。
据我所知,蜜蜂是全世界最勤劳的昆虫。它们起早贪黑,每天忙碌地从这一朵花飞向另一朵花,忙得不可开交。钥匙拿放大镜来看的话,没准你会发现有一粒一粒豆大的汗珠在往下流呢!课件它是多么的勤劳。可乌龟却是一个反面教材。它整天缩头缩脑的,要不是缩到龟壳里,就是把头探头探脑地伸出来。心情好的时候,会吃一些食物;心情不好的时候,干脆整天呆在房子里睡大觉,什么也不用在乎,只要吃了睡,睡了吃就行了。特别是冬天,干脆一动不动了。
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呢?爱劳动,这是我们小学生都应该做的,现在的家庭有许多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无忧无虑,毫无劳动意识。特别是吃饭时,米饭吃不下了,倒掉;佳肴不想吃了,倒掉;此时此刻,有谁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你倒掉了米饭,相当于农民伯伯的心血全白费了。
劳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锻炼,不光他人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我自己也要时刻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时,我会拿起扫帚拖把、抹布给房间来个“大装修”。特别是地板,我总是扫了又扫,拖了又拖,直到连一点灰尘也没有了才肯罢休!
另外,我还来到了田野,包了一块小小的田地,像农民伯伯一样先用刨子将土翻松,然后在上面撒满了麦穗,再填好土,给它们浇上了水。当时的太阳火辣辣的,当我干完这一切时,早已腰酸背痛,满头大汗。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经常跑到田野里去给麦穗锄草、浇水。直到秋天,麦穗一个个笑弯了腰,金灿灿的。这时,我是多么的喜悦呀!农民伯伯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乐开了花,原来劳动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必定会有回报,赶快加入我们的队伍,让我们一起劳动,一起分享无穷的乐趣!切记,劳动,创造了中华儿女智慧的源泉,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功地迈出了一大步!
2022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5
劳动是什么?是回报前的付出;是实现梦想前的艰辛;更是一种人们公认的美德。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得到回报、实现梦想、获得称赞。
依旧记得在几年前暑假,我在妈妈的鼓励之下,去批发市场进了一些当时小孩子流行的玩具到海峡体育馆摆摊来进行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
开始几天,我只会如同木头人般呆呆的坐在那儿等顾客上门,最后果不其然,几天下来冷冷清清,这让我和妈妈十分着急。终于,妈妈忍耐不住了,看不下我那呆板的经营方式,于是开始给我做起了示范,什么吆喝啊、讲价啊、介绍啊等等,只见她一接手便让小摊火了起来,随后她便叫我来尝试一番,虽然我还是觉得一知半解,但还是马马虎虎的尝试起来,虽然不及妈妈那样娴熟,但比之前好得多了。
有一天傍晚,我照样摆摊卖货,这时一位抱着小女孩的婆婆来到我的摊前为小女孩买了一个风车,但就在我又接待了几位叔叔阿姨以后,她们又回来了,说风车玩腻了想换个价格一样的其他玩具,这不禁让我犯了愁,以前可没遇见这样的事,怎么办?我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妈妈,谁知她又将皮球踢了回来,要让我自己解决,我只好和婆婆解释了这不便之处,谁知道那婆婆十分固执,最终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我只好同意了。
之后妈妈对这个结果十分不满,抱怨我说不会随机应变,如果人人都像那位婆婆如此,我们不就麻烦了?我听后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这样做的后果,同时也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感到懊恼。
从那次暑假的实践活动中我明白了劳动的艰辛,认为我们应多投入于社会实践中,累积自身的社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