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2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

宇杏0分享

冬季奥运会及冬季残奥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申办成功后,北京成为残奥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欢迎阅读!

最新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1

目前,冬残奥会开幕式800余名演员正在鸟巢进行排练,已进入到冲刺阶段。据了解,本次开幕式将充分体现“残健融合”的理念,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现场也将有诸多巧妙的设计。与此同时,冬残奥会服务保障正整装待发,还增设了许多无障碍设施,相应的志愿者也开展了相关的技能培训工作,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冬残奥转换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餐饮和服务中心开启了24小时运行模式,保证各国的运动员们有个比较好的环境来休息和训练。

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冬季运动会的一种,参加运动员为残障人士。截至2018年,冬残奥会已举办过12届,从1976年首次举办以来,其历史尚不足半个世纪。中国残奥体育代表团历史上首次参加冬残奥会是在本世纪初的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起步较晚,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赛。到四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中国队是第五次参赛。

在前几次参加的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并不突出。2010年,彭园园在温哥华冬残奥会上获得了女子站姿5公里传统式越野滑雪第五名。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半决赛输给了加拿大队,最终获得第四名,虽然无缘领奖台,但这已经创造了中国队在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国选手郑鹏发挥出色,获得第四名,这一成绩创造了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最好成绩。2018年3月17日,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项目决出冠军。中国代表队以6比5险胜挪威队,摘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是的。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III Para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2022年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

最新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2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最新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3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最新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4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最新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5

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冬季运动会的一种,参加运动员为残障人士。截至2018年,冬残奥会已举办过12届,从1976年首次举办以来,其历史尚不足半个世纪。中国残奥体育代表团历史上首次参加冬残奥会是在本世纪初的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即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3条痕迹。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三板滑雪锦标赛。

上述在欧洲起源的冬季残疾人体育运动,成为了举办大型由残疾人士参与的冬季体育赛事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按照残疾类别进行分类分级比赛的滑雪赛事开始举办。1974年,在法国大博尔南举行了第一届残疾人滑雪世锦赛,比赛设高山滑雪和北欧越野滑雪两个项目,由截肢运动员和视觉受损运动员参加。1976年2月22日至29日,第一届冬残奥会在瑞典的恩舍尔兹维克举行,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名视觉受损和截肢运动员参赛。首届冬残奥会设立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正式项目以及冰橇竞速一个表演项目。截至2018年的平昌,冬残奥会已经举办了12届。

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起步较晚,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赛。到四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中国队是第五次参赛。在前几次参加的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并不突出。2010年,彭园园在温哥华冬残奥会上获得了女子站姿5公里传统式越野滑雪第五名。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半决赛输给了加拿大队,最终获得第四名,虽然无缘领奖台,但这已经创造了中国队在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国选手郑鹏发挥出色,获得第四名,这一成绩创造了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最好成绩。2018年3月17日,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项目决出冠军。中国代表队以6比5险胜挪威队,摘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2022年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中国国家体育场举行,赛事将会陆续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展开。3月13日,本届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最新2022运动员是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角观后感相关文章: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通用6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七篇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文(10篇)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感悟10篇最新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通用5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8篇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精选6篇)范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感悟5篇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参考范文6篇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文6篇

    31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