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5篇
6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是以冬奥为题材的纪录片,讲述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从2008年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冬季奥运会精彩的“双奥”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1
《从北京到北京》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于2022年1月14日起每晚19:24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李久林是“鸟巢”的建筑总工程师,也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总工程师;李楠是北京冬奥会首位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高位截瘫的她虽然出门离不开轮椅,但为奥运志愿服务的热情却很高;音乐人常石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曾参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他又陆续创作了《燃烧的雪花》《一起向未来》《我们北京见》等多首冬奥主题歌曲,他的奥林匹克音乐之旅仍在继续。纪录片还拍摄了由北京各大医院骨干医生组成的冬奥历史上第一支中国“滑雪医生战队”;记录了北京延庆山区的珍珠泉中心小学如何借助冬天村边封冻的天然河流开展冰雪运动;讲述了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体育老师、模拟奥运会的倡导者周晨光为什么能坚持传播奥运文化20年;成立10年、平均年龄60岁的石榴花轮滑队又是如何凭借高难度的花样动作成为冬奥社区的一道风景线的……这些平凡的身影,书写下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奥运故事。
《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2
瑰丽的舞台表演,高超的舞蹈技术,透露着时代气息的数字演绎,飘舞的无人机将世界与中国连成了一体。闪烁的霓虹灯光拼成了长寿龟的模样,生命的轮回生生不息,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几十人组成了五环的图案,将人文加入奥运精神。勇于拼搏的信念随着会旗的交接,传向世界各地。
“北京八分钟”完美落幕了,一块金牌应运而生。这位中华荣耀添上的厚重一笔,令全场人民激动不已。并不高大挺拔的身躯,在过线的0.01秒显得如此伟岸。那一瞬,全场似乎都寂静了,巨大的喜悦笼罩着他,也笼罩了台下所有的中国观众。这是历史性的见证,也是中华儿女的荣耀。荣耀光环加注的他,恐怕早已令人忘记了之前命运对他的不公。由于重心不稳而下意识伸出了手,这一简单动作使他在1/4决赛,半决赛中连续被判决为犯规,幸好决赛他赢得了胜利。
范可新,周洋等人的连续失利,给平昌的天空增添了一份阴霾。原本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她们因裁判的判决,而失去了无缘奖牌的机会。遗憾是何时何地都会存在的,赛场下几十年如一日的的艰苦练习,只有场上不到十分钟的展示。比赛失误有很多,但犯规无疑是最令人不甘的。明明有着优异的分数,却因为裁判一句犯规无效,连铜牌都成了望眼欲穿之物。当得知裁判判决结果后,她们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令人不忍,没有大声嚎哭,没有嚎叫,连悲伤在他们脸上都看不出来一丝。外人只知她们的苦笑,却不知她们内心的慌乱和失望。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最后成了缺憾的悲壮,令人唏嘘不已。
成功的喜悦必有缺憾的点缀,由缺憾构成人生的美满。运动员们暂时失利,成了平昌的遗憾,却不会是永久的缺憾。毕竟,还有以后……无论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利的泪水,平昌冬奥会也都落下了帷幕。当然平昌之行仅是奥运健儿人生中的一小点,也仅是中华奥运荣耀的一小点。中国的1金6银2铜。并不是中国运动强国之路的结束。新的征程开始了,奥运健儿会继续用他们的拼搏去赢得胜利,用他们的汗水为中华赢得荣耀。
结束……也是开始。
《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3
随着申奥成功的欢呼,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也正式落户北京,万千中华儿女欢呼雀跃,就像又回到了2008年申奥成功一样。
但是,申奥成功的根本离不开这些申奥人员们,他们为了申奥成功,而辛苦劳累,申奥成功,对他们是最好的报答。
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们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庄严承诺,也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绿色办奥,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筹办工作始终。
奥运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不仅仅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也是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的道德风尚,对于这些,我要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多骑自行车,绿色出行,让雾霾不再笼罩我们美丽的中国。
2、不乱扔垃圾,塑料袋等,让中华母亲变得更加清洁。
3、不随地吐痰,让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提高。
从1896年开始,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就有传火炬的习俗,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那,为什么要传火炬呢?因为火炬代表了和平、安定。火炬每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要停止打仗。
奥运精神是值得我们发扬的,奥运会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文化,我真心希望奥运精神永驻人间,给世界带来和平、带来欢乐、带来繁荣、带来希望。
《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4
北京冬奥会既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一扇亮丽的“中国窗口”。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首次大规模采用更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不仅实现了在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的宏大愿景,也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办奥模式树立了新标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不仅考验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也承载着满足群众健康生活、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它的顺利筹办不仅助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美好愿景变成现实,也点燃了我们建设体育强国的万丈豪情;它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最美集锦”,也是展现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舞台。
疫情之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奥林匹克精神正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我们要一鼓作气、善始善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各项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全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奥林匹克运动事业作出新贡献,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好声音”。
《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5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2022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亦如我在篮球场上进攻、防守,为得分欣喜雀跃,为失败懊恼悲伤。挥洒的汗水以及与队友默契的配合,从来都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次认真的运球、投篮,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来回奔跑,每一次大比分落后时的坚持,队员之间相互的激励,蹙紧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奥运的赛场上,人人不都是如此吗?
没一个冠军,是在舒适安逸中得到。当人们惊叹于运动员的辉煌时,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然而他们乐在其中,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将泪水洒在了训练场。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项目上废寝忘食不断拼搏,从中得到运动的乐趣。他们怀着为国争光的理想,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当国歌奏响,所有的苦和累,在这一刻,凝结成甜甜的泪。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而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在遥远的地方向着你们致敬。
即使不在体育赛场上,我也要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扬。我在中考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如同你们在冰天雪地的赛场,满怀激情,满怀对胜利的渴望,不断地挥洒汗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2022《从北京到北京》纪录片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