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5篇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是那些一贯的套路情节,它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无论一个人如何努力去弥补、去挣扎,旧日的伤痛总是会重新浮出水面,而挥之不去。下面给您带来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1
本片的画面语言十分唯美,码头上交错停靠的船只,滑翔的海鸥,和天海交织的碧蓝让我一度以为这是在欧洲?尤其是故事的节奏缓慢有致感情一点一点的释放外扩。除了片中片尾出现的美国国旗,演员的口音,和地理位置的信息,它确实也涉及到美国社会固有的别的方面:毒品、宗教信仰、家庭观等等。
故事的情节如果按部就班连续拍下来并没有那么令人刮目相看,甚至平庸。绝妙的一点便是叙事结构,过去的片段流动穿插在人物的活动空间中,观众既可以当作是此时此地触发了主人公Lee的回忆,又可以当作是彼时彼刻的伤痕被Lee一点点撕开。这对于两度挑起争吵的主人公来说,自己折磨自己便是常态。从出事后到警察局问话后Lee夺枪想要自杀的时候,失去和悔恨就如影随形,解释了一切当下的自我隔离。
影片中出现数次消音对话的片段也非常恰到好处,用清冷的旋律带过,无不用心至极。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2
连写好几篇文章了,但要把自己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仍感觉吃力。文字化的东西在退变,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影音化的东西。后者接受起来更直接更容易。同样一本书和以此拍成的电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后者。后者有太多种强大的可以用来借助表达的工具,尤其是音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音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前者仅仅只能用文字一种表达方式,这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得有多高。也许出于怀旧,我仍然比较钟情于文字化的东西,毕竟文字是普通人用于表达自己最简单实用的工具。
还是试试来写写《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吧!
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复制了我们生活中的一段,大多数人普通的生活。男主角是个普通的清洁工管道工,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全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出事了的哥哥、酗酒的嫂子、正处青春期的侄子......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奇怪的是,高明的导演不知用的什么法子把这段普通人的生活演绎的引人入胜,让我不知不觉地陷进去,陷进去,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
看过电影的人会说,怎么会是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呢?有几个人经历过男主经历的那场火灾,因此失去三个可爱的孩子,因此婚姻也随同破碎,心也都碎了,并且这场火灾是由男主自己无意失误所造成的。一个让人心碎的事件是这个故事的震源,我是认为故事为突显所要表达的内涵,才使震源更具有冲击力。
从此,男主就同悲伤如影相随。过去的回忆时时侵入到他的生活,占领他的情绪,他自闭冷漠麻木,一次次失控抓狂自虐。但同时他又得在生活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他边受着悲伤的折磨边背负起生活中的责任。但也就是在处理生活的这些琐事杂事的过程,时间,慢慢使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在故事的结尾,风和日丽里,摇摆的船上,男主享受着和煦的海风,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就是生活,有伤害也有回馈。
故事中,男主麻木地向警察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突然拔起警察的配枪冲自己的脑袋扳机时,我流泪了。当已经走出来的男主的前妻试图宽慰他,她和他一样心都碎了,我流泪了;当他侄儿不理解男主又一次在酒吧寻兹闹事被打的鼻青脸肿,而后在他叔房间突然看到那三个孩子的照片楞在那里时,我流泪了。
谁的生活没有不如意?谁的生活没经历过小震源,多少人在深夜独自饮泣,然后太阳升起后依然笑容灿烂,多少人一边流泪一边在雨中奔跑,多少人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又努力地活着,哪个人不是背后独自舔着伤口然后以坚强的笑容面对世人,只要我们没被炸死,我们还得爬起来继续生活。《至暗时刻》结尾处有一句丘吉尔说的话:“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但有些悲伤注定不会被忘掉,它永远在那里,在你心的一角。然后,时不时地,时不时地,像鸟儿的翅膀飞过你的脑海。
这部电影的监制是大名鼎鼎的《谍影重重》的主演马特·达蒙,他本来要担任这角色,但因为当时他要去拍摄《火星救援》,而只好把这个角色让给了卡西·阿弗莱克。我觉得让对了,虽然他们都属那种沉默中暗含张力的气质,但卡西·阿弗莱克更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生动地演绎了一双空洞无助麻木的眼神,而这个先天条件不是马特达蒙具有的。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3
之前我一直认为改变很简单,但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后,发现我错了。
Lee在失去子女后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生活变得麻木。每天的日常就是帮别人修水管,修马桶……直到他接到了一通电话,他之后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为他的侄子着想,他的哥哥想要把他的孩子交给Lee抚养。Lee不能接受,他也不敢。他怕之前的事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敢。
当每个人发生重大丧失时,都会陷入自卑与自责,而无法自拔,Lee也是一样。我喜欢日本歌手中岛美嘉的一首歌《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的一句歌词:如果明天想要有所改变,现在就必须有所行动。是啊,等着别人来帮你还不如自己努力努力。Lee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忘不了。他记得他孩子灿烂的微笑,他也恨自己,所以他一直无法走出去。
现实不会改变,但人人都有保存悲伤的权利,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便是一切。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会来临。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把握和珍惜当下,即便心有愧疚,也要继续前进着,不可以停下也不能停下。只能让伤痛成为过往,带着坚强继续走下去。
也许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我会问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我存在的理由又是什么?你有没有做过让你最后悔莫及的事情?我觉得我会回答有,比如,现在的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等等等等。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现在就要改变,你也许无法回到过去的时光重新开始,但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崭新的结局。改变你自己,改变你身边的朋友,让身边的朋友感受到你身上散发出来的正能量,让他们因为有你而感到幸福。
大多数人这辈子只做了两件事;等待与后悔。等着困难来临之后而后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迎着困难向前冲呢?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这个世界每一份每一秒都在不停的变化着,如果你不去改变自己,只会被淘汰,所以你需要努力的去完善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4
前两天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是过去一年看过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被触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变老。
过去几年最喜欢的几部影视作品《About Time》、《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都不是30岁之前的我愿意看的类型。
一个人在休闲时做的事、看的影视剧、读的书能反映他/她当时的心境、趣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不开放自己的书房,不告诉别人自己正在读什么书。
到了一定年龄,会看到、听到很多令人悲伤的事,这些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年龄。这种经历越多,人就成熟的越快。
记得上大二时,一群同学围在宿舍的台式电脑上看《星愿》。电影播完,别的同学都嘻嘻哈哈地走了,genex同学自己在默默流泪。我当时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想明白了,他那段时间刚尝到爱情的伤痛,正是对"爱别离"最敏感的时候,他是那些同学里对爱情体会最深的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看,当时看电影的一群人里,他的收益最大。
年轻时喜欢有"起承转合"的影视作品,喜欢看到封闭式的结局。年龄大了就不喜欢有结局了,因为这样更像真实的人生。
《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百年酒馆》这种作品,看完之后会留下一生叹息。正如生活,快乐总是跟焦虑、痛苦纠缠在一起。人生跟游戏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给你game over的机会,不能中途认输,也没有让你通关游戏的大魔王。
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脱不花娘娘开始写日思清单,虽然一直有跟读,但是没想太多,然后前天晚上刘传同学也开始写日思清单。我马上醒悟这正是解决我目前落入"高标准陷阱"的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关注了很多优秀的个人公众号,却对自己的写作起了反向作用,想写的主题总能读到分析更透彻的文章,对写作积极性有很大打击。而且公众号写一段时间就容易被配图、排版、字数绑架,有违自己开公众号的初心。
后面我会把日常零散的思考收获也整理成日思清单,断断续续发在公众号上。毕竟,快速成长的要点就在"不要脸"啊!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5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影片中正是如此,男主的三个孩子因为他的不小心而被大火烧死了。悲剧发生时,男主有想过在警察局做个自我了断,虽被拦下,但过后男主并没有再次选择了结自己,而是选择关闭了内心所有的门窗,自虐般把自己锁在悲伤的深海里。在他的字典里,格式化了所谓的幸福,未来。
他不接受他的侄子。以痛为肌肤之食,以封闭和麻木为自我赎罪。他不肯走出来,或者说他走不出来,正如影片中他是的I cant beat it.他不能打败,走不出来。平淡是残酷的真实,弥漫悲伤包裹彻骨伤痛,“忘不掉也走不出”,连相框都是绝望的形状,时间无法治愈,什么都无从治愈。这就告诉了我们:不是谁都能和过去握手言和,那些用一个事件拯救事件的情况,只是发生在虚幻。
《海边的曼彻斯特》看到的不是同情,我们留下的眼泪不是同情之泪,而是共勉,共勉悲伤无处痛击。感知悲伤和沉淀悲伤很容易,如何面对悲伤,甚至重新站立起来面对未来,却比悲伤本身更艰难。
影片试图告诉人们,深沉的悲伤,不会有一剂吃了就好的药方,而是尽量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不要试图闭上眼睛,去看见那些曾经的伤痕。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