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植物知识 >

高粱泡野生植物百科知识_形态特点_功效作用

2021-04-06 08:39:15
|嘉馨2

编者按:高粱泡长得有些像红色版桑葚,不过它可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那么你知道高粱泡有什么功效作用吗?它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一起来看看这篇植物科普文章吧!


  这是小时候就知道可以吃的东西,那时候有各种土命子。现在知道了他的具体身份,蔷薇科,悬钩子属。

  蔷薇科是我们的水果大科,苹果,梨啊都是这里的。悬钩子属下面种类很多,但果实都像这样。看起来诱人,吃起来也不错。

  比起之前写过的小寨子沟七月份的悬钩子属的秀丽莓,这个成熟则较晚些。是的,每次进山,多多少少,总有些收获。11月份最大的收获是高粱泡的果实。

  之前写过一篇,浦口老山行,人间四月天。那时候的山里热闹非凡,各种美丽的花怒放。如果资源实验课安排在早春,可能更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吧。这次进山,是我们的资源实验课。

  关于高粱泡的文献,有,不过不多。考虑到对资源开发感兴趣,所以也找了些同属其他种的利用方式。借此找到对高粱泡的新利用。

  树莓为蔷薇科,树莓属。又名悬钩子属,是集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树种。

  树萄在医药、化妆、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果汁、果酱、冰淇淋、奶酪等产品,被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为“第三代”水果。

  中国是树莓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有201个种及98个变种,但目前国内生产上推广的20个品种均为国外引进品种;近年来,我国仅自主培育了7个品种,且其中4个品种还是从国内野生资源中选育而成。

  可见,我国树莓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利用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我国树莓野生资源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高梁泡鲜果中营养成分丰富且较为全面,含有大量的SOD和类SOD生物活性物质,SOD的存在与肌体的肿瘤、衰老、免疫性疾病和辐射防护等有关;

  近年来发现SOD在抗皱、防晒及防止衰老等方面也有一定功效,还可用于饮料等贮藏期过程的抗氧化物质;

  他含有VB1、VB2、VE、胡萝卜素等。鲜果含水量高,榨取的果汁,酸味纯正,桔红色,经分析果汁红色素稳定性良好,经进一步调配后,可获得天然果汁,营养价值高且无污染,又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值得很好地加以开发。

  种子含油量较高,油中含丰富亚油酸、a-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而亚油酸、a-亚麻酸是维持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

  其中亚油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等显著的生理活性。从充分利用资源角度出发,加工取汁后,收集果渣中种子,获取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种子油,以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

  并可探索高梁泡种子油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可能性。

  另外悬钩子属还有个叫覆盆子的,是个药用植物。可以从中找到其药用效果开发的途径。

  《本草纲目》记载有健肾益胃、补足精气,治肾虚、遗尿之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掌叶覆盆子果实富含氨基酸、维生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矿质元素和挥发性成分等具有抗衰、保健、美容之功效,被称为“第三代新型水果”。

  掌叶覆盆子是常用的中成药,也是目前利用的主要方面。在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林农采收新鲜的果实出售,价格40元/kg,主要是加工成中药。买的还挺贵的,悬钩子属比较难缠,有刺,扎手。

  目前在没有规模化发展条件下,食用方面以鲜食为主。食用方面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果实上,可以发展果酱、果汁、果酒等系列产品。

  在叶的利用上可以将叶片制成茶剂、茶饮料或制成添加剂,加入各类糕点、面包、饼干、糖果等食品中,增加风味,提高它们的营养保健价值。

  这个属有些地方,我还是比较模糊。我去查查他的植物学地位。

  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来自于蔷薇科, 悬钩子属。别名冬菠, 蓬蘽。拉丁学名解释:Rubus:<阳>悬钩子属[(拉)rubeo变红色]指果红色。

  早春的时候没弄清楚蓬蘽,高粱泡的区别。刚刚看了看别名,还以为是同样的植物,不过再一查蓬蘽。又是新的种了。

  他们两的别名里,提到了月份。上面的冬菠,下面的三月泡。前者大概与果实晚熟有关,蓬蘽花期三月,果期我还没遇到过。

  蓬蘽(Rubus hirsutus)来自于蔷薇科,悬钩子属。别名三月泡,拉丁学名解释:Rubus:<阳>悬钩子属[(拉)rubeo变红色]指果红色;hirsutus:被粗硬毛的。

  高粱泡下面还有许多变种,这是植物志上面的描述。果熟后食用及酿酒;根叶供药用,有清热散瘀、止血之效;种子药用,也可榨油作发油用。

  高粱泡的介绍到这里吧,他能吃,不过很酸,吃不了多少。如果栽培做水果,想来果农是有能力驯服她的酸性的,使之更可口。

  参考文献:

  (1)高梁泡果实营养评价及其种子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陈炳华 刘剑秋(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州350007)

  (2)掌叶覆盆子培育技术及开发利用途径发表时间:2015-12-21作者:朱嫦娟机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龙林业工作站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樊蓉(公众号 植物游记)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459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