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梦荧0分享

八年级语文的考试就要到了,为让同学们对考试有更好的准备,我们可以多做几份月考试题练习一下,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仅供参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suí靖  ( )jū躬   锐不可dāng( )  丰功伟jì( )

寒jìn( )  箱qiè( )  ( )liáo绕不绝  ( )pǎi击炮

2、依次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_______。

②最近,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_______黑网吧,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③建立一个短期有人照料、长期_______飞行的小型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又一个飞天梦。

A.心愿 取消 自由     B.心愿 取缔 自主

C.心思 取消 自主     D.心思 取缔 自由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_________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下面是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下面统计表反映的情况,并简要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4分)

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

榜样人数所占比例

人物

人数

占榜样总人数比例

少年名人

11

6.4%

著名人物

130

76%

普通百姓

30

17.6%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4分)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一位青年在自行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的自行车,这位青年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试得漂亮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车主将自行车领回去的第二天,这位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9分。每错或漏1字,均不得分。)

(1)相顾无相识, 。

(2) ,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尽, 。

(4)怀民亦未寝,相与 。庭下如 ,水中 ,_________________。

(5) ,芳草萋萋鹦鹉洲。

(6)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⑾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⒀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⒁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⒂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⒃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⒄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本文的导语部分是__________(填序号)(2分)

9、下列关于结构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2分)

A.①∥②-⒄            B.①②∥③-⒄

C.①②∥③-⒃∥⒄         D.①-⑥∥⑦-⑩∥⑾-⒄

10、(2分)“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不宜改成“东至江阴,西到九江(不含)”的理由是________。

11、(2分)文中反复提到“至发电时止”是否罗嗦?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12、第⑿句的加线字“又”字不能删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三峡

①到于夏水襄陵,沿sù(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shù( )其间,清荣jùn( )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zhān( )裳。”

13.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14.第①与第②都是写江水特点的,试比较这两段所写之水的特点有何不同? (2分)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7. 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4分)

评卷人

  得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16题(8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8.本诗从题裁上看,是一首( )诗。(1分)

1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0.本诗首联交代了什么?(2分)

21.说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那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3分)

评卷人

  得分

五.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1题。 (13分)

陪母亲磨面

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和馍没面味儿。”再加上妹妹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②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我先帮母亲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簸箩等淘麦工具。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打开一口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认识到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③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只见母亲先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母亲用笊篱把浮在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水平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篱【1】____(A.舞动 B.运动)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母亲灵巧地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2】____(A.蜂拥而入 B.鱼贯而入)到笊篱中。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簸箩里。母亲把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如果拧出来的水浑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没多大一会儿,两袋麦子就淘完了。母亲一边收拾家什儿一边说:“现在的麦子都是机器收的,干净,不像麦场上打的那么脏,好淘。”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

④磨面用的是机器,相对轻松,只是找磨面的磨坊倒费了一番周折,多方打听,才在一个偏远的村子找到了一个小磨坊。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我要把磨好的面粉搬到车上,母亲不让,母亲说:“你没干惯活,别弄脏衣服,咱俩抬着。”

⑤在我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每次母亲都准确地计算好我回老家的时间,把要带的油、面、菜蔬等准备得停停当当,做好好吃的等着我们,而我总是匆匆地回,匆匆地去,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要上辅导班,从来没考虑过那菜和面里饱含着母亲多少的艰辛。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⑥今年春节可以和父母在一块儿过年了,我想关掉手机,关闭微信,宅在家里,跟母亲学做两样家常菜,陪父亲好好唠唠……

22.文章题目是“陪母亲磨面”,但文中却详写母亲淘麦子,为什么?(2分)

23.试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至少三点)(3分)

24.阅读第③段,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只填字母)(2分)

(1) (2)

25.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3分)

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

26.探究下面一组句子,你有哪些发现?试简要阐述。(3分)

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评卷人

  得分

六.综合性学习(共6分)

27.语文实践活动。(6分)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2分)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上,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2分)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选________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把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长辈言传___________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写作(40分)

2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少于600字,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二.以 “唱给 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题目: 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1、多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这种积累不一定是在书本上,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片段,听到他人说的一些好词,都可以作为学生积累的素材。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2、多记忆

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对学好语文是很有帮助的。在回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想不起来的内容,此时要及时翻一下书,然后合上书本再回忆一遍。如果还没睡着可以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多回忆几次。由于刚上完课,学生对大部分内容还有印象,往往用很短的时间就回忆完了。如果回到家,书一合,对所讲的内容不理不睬,到期末复习时,对堆积如山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望题兴叹”。急来抱佛脚不如睡前多回忆来得好。

3、多动笔

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思思、写写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许多学生在看书时只是看个热闹,即使有问题也不会做笔记,就这样将问题“读”过去。当再次学习时,在同一个地方还是会有问题,并且不清楚自己当时有没有解决。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动笔,将自己的问题、收获一一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时间,还会加深自己学习的记忆。

4、多思考

学生做习题时,不要急于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师讲的例题是什么意思或先看书,把所讲的内容全部弄懂后,再做习题。这样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做练习是为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些图快、图省事欲走捷径的学生,似懂非懂,一味地为做习题而做,常常会到处碰壁,走进死胡同。返回头再看书,事倍功半。为了使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教会学生遇到问题独立思考。

平时读书时也要多思考,打开自己的思维,不要僵化在老师和家长告诉的道理中,凭着自己的认知和学习到的知识去重新思考问题,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多背诵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适当背诵一些有价值的材料,犹如常做体操增强体力一样,可增强记忆力。据生理学家研究,重复的刺激可以帮助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要求学生把有价值的材料背下来,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84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