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试题是考核个人成果时出的题目,你知道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撵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材料三:
①半截话”更贴近生活的真实。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交流经验的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完整的一句话或多句话才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思想,尤其在书面语中,语句残缺被认为是语言中的病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口语表达时,“半截子话”很常见,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类经历。这种有意无意地使用“半句话”而造成话语不完整,就出现了“半截话”现象。在很多时候,说一半,留一半,形式上看起来不完整,但在具体的语境下,对话双方都可以理解,甚至有时比完整的表达更具效果。文学作品既然源于生活,那么从理论上说,应该很早就出现了这种“半截话”现象。可惜的是,当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的时候,作者总要对生活中的口语加以整理加工,于是“半截话”现象在书面语中不见了踪影。金圣叹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看到了生活中的这种表达方式,大胆地运用到《水浒传》的评点中去,并把这种“半截话”现象称之为“不完句法”。我们不知道曹雪芹是否受到金圣叹的启发,但“半截话”现象在《红楼梦》中不仅常见,而且运用得非常熟练,不论是“岔断”式的“半截话”,还是“急收”式的“半截话”,亦或是“留白”式的“半截话”,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乏这样的表达方式。曹雪芹在创作中从刻画人物的需要出发,故意使用了带有特殊意味的残缺语句,在看似语义未尽、表意含糊的辞面上细致地传达了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贴近生活的真实的同时,具有了极高的语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②“半截话”能提供广阔的联想空间。
“半截话”说一半留一半,其留下的空白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接受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去加以填补。如第九十八回对黛玉去世的一段描写:
紫鹃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两人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黛玉在红销香断的尽头拼尽全力呼喊宝玉的那“半截话”历来被认为是高鹗续书的神来之笔。
③“半截话”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含蓄蕴藉,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第一要义,为历代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所推崇。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司空图《诗品》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苏轼则曰:“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梅圣俞也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说。这些说法,字面不尽相同,但涵义却大体一致,皆是对“弦外音”、“味外味”的认可和赞赏。正如刘熙载《艺概》中所言:“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半截话”有着无比丰富的潜在信息量,它跟中国诗画的空灵、轻淡和言语的含蓄、“意在言外”的美学意蕴是相通的,“半截话”修辞中的语义留白无疑是这种“无言之美”的极佳载体。
(摘编自张璇《论<红楼梦>人物语言之“半截话”修辞现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写之写”体现了文本理解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
B. 描述宝钗的“好处”时所用的“不写之写”,巧妙引导了读者对宝钗联想的随意生发。
C. “不写之写”中“写”的权力在作家手中,而对“不写”的感知权却在读者手中。
D. “不写之写”包括使用语言省略、情节省略和“半截话”等方式来创设意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都从审美价值的层面上,分析了《红楼梦》中留白写法的艺术效果。
B. 材料一中提到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对“不写之写”进行机械解读,作者对这种理解持否定态度。
C. 材料二通过“宝玉醉酒撵李奶妈”的情节,说明利用“矛盾”可以高妙地刻画人物形象。
D. 材料三中作者引用刘勰等人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半截话”中的语义留白是“无言之美”的最佳载体。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手法的一项是( )
A. 第十八回,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B. 第二十八回,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
C. 第三十三回,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
D. 第七十七回,晴雯对宝玉呜咽道:“我虽生的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
4. 请简要分析文本中设置的空白在读者感受方面的作用。
5.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写了黛死钗嫁的相关情节,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留下了空白,能引发读者对黛玉的心理、性格,以及宝黛爱情的丰富解读,堪称“不写之写”的典范。请结合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在“空白”处补写两条内容,并对其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的专利权
狄更斯
我的名字叫约翰。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打十九岁那年起,人家看见我没几根头发,就一直管我叫“老约翰”了。现时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头发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十九岁的时候多,可也不比那时候少,因此,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好说明。
我发明过一种螺丝,挣了二十镑,这笔钱我这会儿还在用。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完成之后,我喊我妻子进来看一看。这时候,我跟我妻子站在机器模型旁边,眼泪簌簌地落到它身上。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都统统用在模型上了。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
我的姻兄弟,西布罗密奇的乔治·贝雷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他的姊妹一百二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和我妻子一直没有动用过这笔钱。我们俩都同意拿这个发明去申请专利。我的朋友威廉·布彻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乔哀。我乘“四等车”上了伦敦,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
汤姆斯·乔哀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向维多利亚女王提交一份申请书。我在靠近司法院法官楼的桑扫普顿大楼里找到了一位推事,在他那儿提出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又六便士。六天后,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
我临时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期已经延长了一个礼拜,这会儿五天又过去了。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复本,他们把它叫作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
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
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案”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法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一先令,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待在汤姆斯·乔哀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
女王法令还得送到设在河滨大道上桑莫塞特公馆的印章局去——印花商店也在那里。印章局的书记搞了一份“供掌玺大臣签署的印章局法令”,我付了他四镑七先令。掌玺大臣的书记又准备了一份“供大法官签署的掌玺大臣法令”,我付给他四镑两先令。“掌玺法令”转到了办理专利的书记手里,誊写好后,我付了他五镑七先令八便士。在此同时,我又付了这件专利的印花税,一整笔三十镑。接着又缴了一笔“专利置匣费”,共九镑零七便士。各位,同样置办专利的匣子,要是到汤姆斯·乔哀那里,他只要收取十八个便士。接着,我缴付了两镑两先令的“大法官财务助理费”。再接下来,我又缴了七镑十三先令的“保管文件夹书记费”。再接着,缴付了十先令的“保管文件夹协理书记费”。再接下来,又重新给大法官付了一镑十一先令六便士。最后,还缴付了十先令六便士的“掌玺大臣助理及封烫火漆助理费”。到这时,我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待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约翰办理专利权经历了三十六道手续,花费了六个多星期,交纳了近百英镑,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
B. 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刻画了作品中“我”——约翰——一个聪明勤劳、温和老实的老工人形象。
C. 小说叙述了老约翰申请专利时国家机关的层层盘剥,一系列不合理流程的出现有着浓浓的讽刺意味。
D. 小说深刻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虚伪、丑恶的本质,同时抒发了普通民众的心声。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写到姻兄弟西布罗密奇乔治·贝雷给约翰妻子留下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我”办理专利权的花费做了铺垫。
B. 小说通过个性化的表述,运用幽默诙谐的笔法,不厌其烦地议论说理,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约翰这个人物形象。
C. 这篇小说不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取胜,但批判的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也蕴含于形象的描绘中。
D. 作者以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中心构思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通过情节揭示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主题。
8. 小说中多次谈到“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9.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三大师传》中评论说:“狄更斯总是强调他人物的特征,他从物镜里把特征转变成增强的特征、漫画的特征。”简言之,人物特定的一句话、一个神情或一个动作,就能把社会内容鲜明地表达出来。请从他作品塑造的“米考伯”“老约翰”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的这种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件。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B.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C.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D.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夫,古代官职,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后世泛指文官。
B. 宰,家臣,总管,先秦时王或诸侯等贵族的副官,在内管家称为宰,在外理事称为相。
C. 师襄子,春秋时鲁国的乐官,擅击磬,是孔子的老师之一,韩愈在《师说》曾提到他。
D. 《春秋》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周朝时鲁国的国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擅长针砭时弊,切中诸侯弊病,受邀楚国,引起陈、蔡官员忌惮,他们派人将孔子及其弟子围在郊野。
B. 孔子的学问很宏大,颜回认为当权者不接纳孔子学问,问题不在孔子,在当权者,这正是学问存在的意义。
C. 孔子从政颇有政绩,他代行“相”的事务,参与国政三个月,便出现了市场价格稳定、官吏公正清廉的现象。
D. 孔子学习全心投入,他学习演奏,循序渐进,务求精进,真正领悟曲中之意,并命名此曲为《文王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②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件。
14. 在陈蔡之围中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理想追求,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采用了《诗经》常见的重章迭咏的结构形式,各章基本上相同,而只换了几个字。但又不是单纯重复。而是递进式的复沓。
B. 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问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C. 重章叠唱既突出了音韵和谐之美,又起到了加强情感抒发的作用。
D. 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联系全诗。作者以普通士兵的口吻,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日是一个民族最生动的文化表情。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端午节源远流长。它是屈原心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幸福观;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______,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银色浪潮中,重阳节被赋予更多敬老爱老内涵。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完美体现着______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情感共鸣。
文化传承是否久远,取决于来自人们的认同感与共鸣。节日并非板着面孔才能被记住,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节日更容易为人们所铭记。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______,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也正是循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发展不断积蓄新的力量,将龙舟划出"中国速度”,用时代发展解“天问”之问。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予以修改。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体育的语言超越国界, ① 。世界各地运动员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速滑赛道上,中国队小将阿合娜尔·阿达克冲过终点线后,向同组出发的49岁德国老将佩希施泰因伸手表达敬意,这一刻, ② ;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美国队选手考德威尔失误后,依然欣喜地冲向冠军徐梦桃并高喊“桃桃,奥林匹克冠军!我为你骄傲”,这一刻,超越胜负的情谊令人动容;越野滑雪男子15公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芬兰名将伊沃·尼斯卡宁完赛后,依然站在终点,与陆续冲线的选手击掌相拥,这一刻,英雄相惜之情融化冰雪……事实充分证明,冬奥北京会、冬残奥会是一场和平友谊的盛会、 ③ 、一场鼓舞世界的盛会。
冬奥北京盛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团结的胜利。冬奥北京串联起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携手同行的强大力量。作为中国人,特别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你会发现,我们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要觉得这篇文章实在没有什么可读的意义和价值,就删了吧。
B. 听了老板的话,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C. 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天赋叫你不得不佩服。
D. 请你选五名同学参加今年四月的“梦想有我”演讲比赛。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许多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我们已进入高三,实现个人的梦想要靠坚持不懈地行动,从大的方面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 A
B.“巧妙引导了读者对宝钗联想的随意生发”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所以不是“随意联想”,曲解文意。
C.“感知权却在读者手中”错误,由“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可知,感知不完全在读者手里,说法绝对。
D.“包括使用语言省略、情节省略和'半截话’等方式……”错误,由“《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可知,范围错误。
2. D
“为了论证'半截话’中的语义留白是'无言之美’的最佳载体”错误,刘勰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含蓄蕴藉,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第一要义,为历代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所推崇”。
3. B
薛蟠的“女儿悲——”只是拖长音,表示自己在思考,而后给出了接对的句子,并不是“不写之写”。
4. ①可以设置种种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使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5. 示例一:“宝玉,宝玉,你好狠心!”“狠心”二字,可以将黛玉在获悉宝玉与宝钗婚约之后万念俱灰、伤心欲绝的怨恨之情尽情传达。
示例二:“宝玉,宝玉,你好苦命!”“苦命”二字,既写宝玉,又写自己,五味杂陈,融为一团,“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助之感自然流露。
示例三:“宝玉,宝玉,你好好保重!”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依,含蓄内敛,对宝玉一往情深,但在弥留之际却只能留下斩不断的丝丝牵挂,一声“保重”,万般不舍,可见一斑。
6. A
“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错误,小说最后说“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由此可知,通行证只在英国适用,并不通用。
7. B
“不厌其烦地议论说理”错误,小说中无抽象议论和空洞的说理,应为“不厌其烦地叙事”。
8. ①人物塑造:体现了老约翰内心情感的变化,暗示了老约翰经济处境的窘迫。
②情节结构:以租期的不断延长暗示了情节的发展。
③情感主旨:批判了专利权申请过程的拖沓烦琐,凸显了小人物面对层层盘剥的无奈。
9. 米考伯:爱慕虚荣(衬衣装硬领,气派的手杖,单片眼镜);喜欢享受、缺乏责任心(被逼债时一度抹脖子,不到半小时就用心擦皮鞋、哼曲子)乐观(谈起债务泣不成声,马上又宣讲名言)等等
老约翰:幽默开朗(对自己头发的叙述)
饶舌、啰唆、自嘲而诙谐(小说中多次出现一些不断交钱的描述,如“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等等)。
10. B
句意:孔子的弟子里有个名叫公良孺的,带着私人的五辆车跟从孔子。他身材高大,为人贤德,勇猛有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先生在匡地遭遇危难,如今又在此地遭遇危难,这就是命运。我和先生再一次遭逢灾难,宁愿战斗而死!”
11. D
“也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说法有误。《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12. D
“并命名此曲为《文王操》”说法有误。原文中师襄子说的是“师盖云《文王操》也”,意思是“我的老师告诉我这首琴曲叫《文王操》”,所以这不是孔子命名的。
13. ①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②到了他编撰《春秋》时,认为该记录下来的就记录下来,该删减的就删减,即使像子夏这样的长于文采的弟子都不能帮助改动一字一词。
①“固”,坚守;“穷”,困厄;“滥”,胡作非为。
②“至于”,到了……时候;“为”,动词,编撰;“笔”,名词作动词,记录;“削”,删减;“赞”,改动。
14.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孔子对自己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在游历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他屡次被困,屡遭磨难,屡受误解,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孔子的信念。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上,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大夫们的施政措施、所作所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诗歌、歌唱、弹琴。子路很生气地来见孔子:“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守节操不动摇,小人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这时子贡的脸色也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强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对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种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学说之中的。”
子贡出去之后,颜回求见孔子,孔子说:“颜回,《诗经》是'匪兕匪虎,率彼旷野’。难道是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博大到极点了,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虽然是这样,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可担心呢?不被接受,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一个人不研修自己的学说,那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自己已下大力研修的学说不被人所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接受,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孔子听了欣慰地笑着说:“是这样的啊,姓颜的小伙子!假使你有很多钱财,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这时他以大司寇的身份兼理国相的职责(参与国家大事),脸上露出喜色。孔子参与国政才三个月,贩羊卖猪的商人就不再加讨虚价,来到鲁国的四方宾客,不必向管事官吏请求,管事官吏都会给他们宾至如归般的照顾。
路过蒲地,遇到卫国大夫公叔氏占据蒲地叛乱,蒲地人扣留住了孔子。孔子的弟子里有个名叫公良孺的,带着私人的五辆车跟从孔子。他身材高大,为人贤德,勇猛有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先生在匡地遭遇危难,如今又在此地遭遇危难,这就是命运。我和先生再一次遭逢灾难,宁愿战斗而死!”战斗十分激烈。蒲地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只要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走。”孔子和蒲地人盟誓,蒲地人放孔子从东门出去了。于是孔子前往卫国。子贡说:“盟誓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受人强迫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理睬的。”
孔子向乐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没学习新的曲调。师襄子说:“可以增加一些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了曲子,只是还没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日子,师襄子说:“你已经学会了弹琴的技法,可以多学些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未领悟曲子中表达的思想。”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已经领悟了曲子中表达的思想,可以多学些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能品味出作曲者塑造的形象。”过了些时候,孔子默然深思,感到心旷神怡,眼界高阔,志向宏大,就说:“我知晓作曲者塑造的形象了。那人肤色黝黑,身材颀长,眼睛明亮深邃而能远望,好像成了天下四方的王,除了周文王谁还能成为这个样子呢!”师襄子站离坐席拜了两拜,说:“我的老师告诉我这首琴曲叫《文王操》。”
到了他编撰《春秋》时,认为该记录下来的就记录下来,该删减的就删减,即使像子夏这样的长于文采的弟子都不能帮助改动一字一词。弟子们听孔子讲《春秋》时,孔子说:“后世要了解我孔丘,需要凭借《春秋》,而要责怪我孔丘,也要凭借《春秋》。”
15.(1)D
“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错误。全诗的语言质朴无华,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
(2)全诗以普通士卒自问自答的口吻,表现了士卒们豪爽、乐观、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同仇敌忾、勇敢无畏的爱国热情。
16.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任重而道远 ③物有本末 ④事有终始 ⑤知人者智 ⑥自知者明
易错字词:士、弘毅、末、明。
17. ①兼容并蓄 ②一脉相承 ③物换星移
18. 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19. 把人的特征“板起面孔”赋予了节日文化习俗,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节日文化习俗应该跟上时代步伐,让人感到生动有趣的道理。
20. C
文段画横线处的“你”和选项C中的“你”都是泛指,没有具体所指人物,而A、B、D三项都是特指,有具体的指称对象。
21. ①真挚的交流打动人心(或“真挚的情谊打动人心”)②友谊与传承闪耀赛场③一场团结合作的盛会
23.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共有两段文字。第一段列举古人留下的关于“行”的箴言,同时指出这些箴言对于我们仍有价值;第二段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指出“行”“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的意义。
由此可知,本次作文的中心话题是“行”,是“为”。如何“行”?“行”要行之有方,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才能至千里;要亲身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三思而后行,思才能行之有效;要以远大理想指引行,才能行而致远。为何“行”?因为光思不行,理想只能变成空想;不登高山,永远不知天有多高,不临深溪,永远不知地有多厚。只有切实去做,我们才能离成功、梦想越来越近。“行”有何价值?对个人而言,唯有“行”,才能有所诱惑;对集体而言,唯有“行”,才能立足行业前锋;对国家而言,唯有“行”,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考“行”的价值意义的时候,可以按照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的顺序来谈。这些都是考生可以思考的角度。
行文构思上,可以选用有关“行”的名言引出观点,也可以用事例或现象引出观点;然后可以使用递进式的结构行文,如先说“有梦就要去追,有理想就要去实践去行动”,接着说“要让我们的梦想落地生根,只有行动才能开出实实在在的花朵”,“追梦的路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自律者更出众”;最后可以联系当代青年的责任发出呼吁,如“微光不微足以照亮整个世界,有梦想我们就要去追逐,让灿烂星河因你我而闪耀,让中华民族有你我的行动而渐行渐辉煌”。
立意: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奋力拼搏,笃行不怠。
3.博学慎思,以知促行。
4.在实干中收获美好人生。
例文:
笃行不怠,成己达人
王开岭曾说:“这是一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时代,于是这个社会,再也贡献不出一个神性的人物。”何谓“神性”人物?鲁迅曾给“民族的脊梁”下了定义:“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些踏实笃行、艰苦奋斗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国家的精神图腾,引领人民前行。
揆诸当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逐步改善,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可是,在物欲的刺激下,人们普遍性的急功近利,期盼一夜暴富,一举成名,整个社会充斥着一股“浮躁”之气。新时代的青年,躬逢盛世,重任在肩,我们应该赓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真理,以此实现人生价值,丰盈生命。
那么,如何才能笃行不怠,成就自我?
首先,我们需要博学慎思,以知促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即知识、理论,我们只有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有的放矢,高效实践。那么,“知”从何而来?荀子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可见,“知”可从实践中来。此外,前人通过大量的实践,把得到的经验、知识,撰写在书本上,供后人学习。因此“知”还可以从书本中来。然而,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各种“知识”纷至沓来、泥沙俱下,青少年由于阅历不广,自控力差,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对于这些“知识”不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发现事情的本质与真相,以致被一些错误的“知识”煽动、欺骗。因此,我们既要博闻强识,开拓视野,积淀知识;又要悉心观察、善于思辨,注重总结分析,提炼方法规律,拨开迷雾,求得真知,以“知”促行。
其次,我们还应笃行不怠,知行合一。明朝中期空谈之风盛行,功利主义日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主张学以致用,学习不能空谈死背,要在实践中应用并通过实践探求真知。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描述了在大革命发生之际,深刻影响着当时法国社会的一群精英群体,他们对日常具体事务一无所知,只关心制定抽象原则,而从不考虑付出实践,落实政策。法国人在这些“启蒙作家”的鼓吹和唆使下,也逐渐沉湎于虚构社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诚哉斯言,我们只有反对冥行妄作,作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才能获得精神的成长。
最后,我们还应反躬自省,行必有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社会纷繁复杂,我们要常常反躬自省,善于反躬自省,才能摆正舵盘的方向,让生命之舟驶向本应到达的岸屿,去采撷生命饱满、丰硕的果实!
博学慎思,以知促行;笃行不怠,知行合一;反躬自省,行必有果。“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注重每一个细节,循序渐进,坚定笃行,内省外修,方能成己达人,在砥砺实干中收获真正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