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航就0分享

其实写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并不难,来看看吧。知识点就是多个相互关联概念构成的一个小网络结构。一个概念的定义和描述需要用到与其相互关联的其他概念和相应的判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国策、战略、理念

3个考点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 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 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2、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3个考点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3、标志、标准

7个考点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4、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36个考点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 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 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 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目的、目标

7个考点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 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任务、职责、作用

4个考点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7、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20个考点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 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8、特点、特征

6个考点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6、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9、内涵、含义、定义

13个考点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 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考政治重难点知识

(一)标志

1、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

2、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国旗

3、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国徽

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

5、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制工具

6、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水平的标志:包括金属工具在内的金属制品和手工业的出现

7、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的标志:土地成为私有财产

8、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9、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0、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

11、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封建国家的建立

12、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冶铁技术的发展

13、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4、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15、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16、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

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

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0、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

21、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标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22、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

(二)基础

1、实现权利的基础:义务

2、国家机构产生的基础:人民选举

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

4、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

5、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劳动

6、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7、产生国家的基础:阶级对立

8、脑力劳动者任何成就归根到底建立的基础:广大体力劳动者的劳动

9、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10、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

12、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础:机器大工业

1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14、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

15、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经济极端落后

17、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

18、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

19、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市场

2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

2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24、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

2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三)根本基本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我国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守法

7、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8、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9、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受教育

10、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

11、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生产力的基本因素: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

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1)要有大量失去生产资料,又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15、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16、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

1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 生育、对外开放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用邓小 平理论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四)目标

1、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3、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2000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转变

4、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实现最高理想

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五)本质实质

1、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从事生产劳动

3、国家的本质:在阶级社会,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5、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

6、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的工具

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

8、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

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

(六)目的

1、人民法院适用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

2、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品生产的目的:交换

3、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

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七)制度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实现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八)矛盾

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5、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

(九)核心

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设

4、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十)保障

1、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国

2、社会主义道德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律

3、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宪法和法律

4、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公民认为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以向纪检部门、监察部门、检察机关举报,这些司法机关和部门必须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十一)特征、特点

1、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特点:平等、广泛、真实

4、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5、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6、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及性、免费

7、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制造工具

8、采集和渔猎的生产方法的特征:搜集天然食物

9、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平均分配消费品

10、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11、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

1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工人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占有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生活的工资

14、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狭隘性和虚伪性

1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征:垄断占统治地位

16、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1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18、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

(十二)关系

1、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共同点: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2)不同点:

a、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道德规范大多是不成文的。法律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明确、严格和具体的,它通常表现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法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b、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法律也依靠公民自觉维护和遵守,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始终是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c、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所运用的范围几乎涉及到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中的一切行为,违反道德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动机也会受到舆论的批评。法律则只调整人们的行为,没有行为表现的思想活动就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

2、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因此,它们有着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

(2)社会主义法律,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加以确认,并规定为人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保障了道德的实现。

(3)社会主义法律对道德建设起促进作用。因为法律的强制力一方面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可以使人们明确而具体地认识到国家保护什么,反对什么;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对先进行为、对保护人民利益和国家财产做出贡献的公民进行表彰和奖励。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榜样来引导人们行为,弘扬正气,压制邪恶,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4)社会主义道德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遒纪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切违法行为在社会舆论中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并得到及时的揭露和有力的抵制。

3、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

(1)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

(2)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立法的最高原则,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被视为无效;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1)首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建设者,因此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职责。

(2)其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只有保证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为社会、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才能为充分享受权利和自由,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5、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1)一般违法和犯罪是有区别的。犯罪是违法程度达到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是违反其他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或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2)但违法和犯罪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违法和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犯罪往往都是从违法开始的。

6、犯罪和刑罚的关系:刑罚与犯罪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7、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8、生产关系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9、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占有关系)

10、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明显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依附关系)

11、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隐蔽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雇佣关系)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所必然经历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后,就必然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4、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关系:

(1)共同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本质特征,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发展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不同点:

a、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差别将最终消亡;d、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将有极大的提高。

15、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则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共同理想的实现,正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趋势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阶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中考政治知识梳理归纳

s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4、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

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总体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描绘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蓝图: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

(4)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

(5)对外更加开放

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请描述和谐中国的美好前景)

9、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现状,国家应该怎样做?)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改革开放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

10、为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努力学习,掌握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

(2)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3)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1、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5)规范市场行为

(6)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等。

12、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徐州),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1)努力学习,使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4)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6)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3、你身边还有哪些不和谐之音?(举例)

乱丢垃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乱排放污水、手机黄网等

14、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会过时吗?为什么?)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要艰苦奋斗

(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4)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

16、中学生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在精神上,要明确社会责任,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在学习上,要勤奋努力,顽强拼搏

(3)在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攀比,不赶时尚,理性消费。

初中政治常考知识点梳理

1.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向它汇报工作。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6.依法治国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7.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0、宪法的构成: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表现: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2)宪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1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容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3)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4、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15、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6、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

(2)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情况

(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4)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7、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1)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2)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18、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1)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3)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时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4)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19、国家对提高水价、油价等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说明了什么?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3)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笔记

1、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2、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竞争与合作。

3、怎样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既有优点又有,优点是竞争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和智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缺点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竞争。应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对自己有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4、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合作不仅是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合作。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5、怎样提高竞争意识?

①增强竞争意识。

②提高竞争能力。

③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但不能采取不正当手段。

④在竞争中要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6、在竞争中应注意:

①诚实守信

②遵纪守法

③公平公正

④遵守竞争规则。

7、怎样培养合作意识?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

②参加集体性竞争活动。

8、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构成了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没有力量的;另一方面,合作能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

    75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