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案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
两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1、读各自圈划查注的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简介小说创作背景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鲁迅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接母亲来北京居住。《故乡》便是根据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的成分。作品中的“我”身上有作者的影子,而“我”又不等于就是作者本人。
小说写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却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辛亥革命虽然__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当时,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加上国内军阀混战不休、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经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课件展示)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学生发言讨论后明确:小说按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2、学生展示各自在题目故乡前所加上的所加的定语,并引用文本信息阐释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小说是怎样来描写闰土这个人物的?从哪些方面去对比?请细读课文,搜集信息,完成下边的表格。(学生完成、课件展示)
对比内容: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动作、语态少年闰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神态说话前的是“欢喜──凄凉──恭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生活态度──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3、从表中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课件展示)
讨论并归纳: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4、“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闰土命运研究课件展示)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5、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人物杨二嫂命运研究课件展示)
讨论并归纳: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6、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五、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性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的命运研究课件展示)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讨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讨论并归纳: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讨论并归纳: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讨论并归纳: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课件展示)讨论并归纳: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学生讨论后归纳: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六、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的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词语作业,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七、回顾过程,交流收获:
1、《故乡》这篇小说,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2、同学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故乡》?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的学习过程,归纳小说阅读的方法:感知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语言——摘抄积累语词。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八、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一、教材说明、分析: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用到"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熟练掌握这两种手法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3)重点: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
(4)难点: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
三、程序设计说明:
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问题1:我所认识的鲁迅。(幻灯展示)
问题2:什么是小说?小说鉴赏应注意些什么?(幻灯展示)
2、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进入新课。
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不要求学生背下来)
重复: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对比: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4、找出《故乡》中运用反复与对比的地方。(看前四个自然段)
问题3: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问题4:"我初到故乡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师示范分析图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复、对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5:试根据刚才的分析方法自己从文中选取材料分析"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针对性指导)(旨在让学生独立体会、理解重复、对比手法。)
5、检查、实际操作:问题7:请根据自己的
体会,自选内容,运用"重复"、"对比"手法写几句话(可以运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综合运用)。(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6、小结: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和操作,我们了解了重复和对比手法的正确运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达效果,关键是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立意和主题内涵,选择好要运用的材料对象的本质和主题内涵的相关、相似或相反、相对。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仔细揣摩、体会。
7、作业布置:(旨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
分析下面这一幅对联中重复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诵读本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3.通过反复诵读,能说出小说中议论句的含义和作用。
4.能通过人物命运前后的对比,说出造成人物命运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
1、通读课文两遍,查字典解决不会读和不懂的字词。
2、查资料,收集整理能反映1921年前后的社会状况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到那个年代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整理的文字图片,老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 制政权是被__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深冬的某天,“我”回故乡卖屋搬家,见到了杨二嫂和闰土,感受到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最后我动身离开故乡,宏儿的话寄托了我的希望。
三、品味“变化”——“景”变:
本文主人公是二十年后再回故乡的,此时的故乡“景”与“人”必然有了一定的变化。请再次细读课文,先找出景物的变化变化。
1、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脑海中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脑海中的风景拟名(如“神异的图画”、“月下绿滩”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神奇”“美丽”等)。
2、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二十年后所见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所见的风景拟名(如“荒村”、“老屋一角”等)。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萧条”“死气沉沉”等)。
四、课后作业
本文所体现的的变化是“人”,读课文,感受“人”的变化。
(1)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
(2)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17—28自然段,55—72自然段。通过朗读加深对闰土变化的感受。
(3)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用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特征。(少年闰土:聪明、机灵中年闰土:淳朴、善良、迟钝、麻木)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故乡》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
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②小说是怎样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为什么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采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4.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时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把小说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导入
鲁迅先生是1898年离开故乡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乡,目的是变卖老屋接母亲到北京。小说以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小说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
1.教师提问:全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2.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这句话既写出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又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教师提问: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师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于故乡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比作了铺垫和暗示。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下,转换自然。
④教师提问:第四段开头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这要联系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但是,故乡如此的荒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释了棗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提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人物的形象对照表。
学生填表,然后教师出示黑板或用投影仪显示。
闰土的形象:
②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③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样认识?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用?
杨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师提问: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明确:这几句对话反映出宏儿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恋。童年我为了出外谋食不得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了,因此,宏儿回来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吗?我这次回故乡,已经感到与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就使我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②教师提问: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三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请你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小说中的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觉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这又说明他比同一阶层的人眼光要敏锐,站得要高些。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一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2.练习二
填写人物变化表尽量找出原句,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填表,才能细读作品,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3.练习三
见内容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解决疑难语句的理解问题,进一步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2.辨析段的类型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小说的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但是,作品中还有一些语句需要认真分析、思考,才能深入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疑难语句的分析
1.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写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判断句来理解,而是要联系上文。这个描写是要突出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情的凄楚可想而知,况且我是那样的怀念故乡。这种心情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正是协调一致的。
3.小说为什么要用许多篇幅写少年闰土的许多新鲜事?这和全文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仅说明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而且反映了这位小英雄一言一行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这与后面写他在现实的沉重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把生活寄托在神灵身上,变得迟钝麻木恰成鲜明的对照。第二,正因为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许多希奇事,所以我与闰土的深厚友谊是建立在我对闰土无比敬佩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一旦消失,小英雄变为木偶人时,我才深切感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意识给旧中国劳动人民造成的心灵上的创伤,才深切地认识到我们之间隔着的厚障壁了。但是,也正因为这位小英雄的形象和他讲述的许多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所以在小说的结尾,美丽的景象又重现在眼前,从而使我的心底升起对未来的朦胧的希望。这两点正是全文内容的核心,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4.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①处的高墙是实写,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孤陋寡闻,很单纯无知,很少与外界联系。第②处的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的说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5.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6.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因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观的制限。当时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辨析段的类型
教师提问:作练习五,思考一下,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以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为依据,就可以确定段的类型。
第1段是以叙述为主的叙述段,显示少年时代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我和闰土的交往过程。
第2段是以描写为主的描写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第3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段议论以再现少年时神异的图画为新生活的象征,以路为比喻,用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态度。
四、小结
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
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六
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
2.练习八
把《可爱的故乡》与《故乡》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它们在所写的内容,采用的体裁,写作的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运用的写作方法上都不同。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3、初步掌握从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探究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4、初步学会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5、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6、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
从分析人物到提炼主题的思维训练。
“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说明】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课时主要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课本附录《谈谈小说》(第259页)。
3、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与创作的介绍。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题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问题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第一问的答案(参见课课本附录《谈谈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三、列出人物表
提示:《故乡》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我(迅哥儿)
我的母亲
宏儿(“我”的侄儿)
闰土(小时侯“我”家一个“忙月”的儿子,“我”的儿时好友)
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四、重点分析闰土
提示: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问题1:闰土的身份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闰土是当时(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很不如意”(“我”的母亲语),“非常难”(闰土语);“只是摇头”,“大约只觉得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问题2:课文中说:“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上的闰土又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阅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至“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概括出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来。然后齐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一段,感受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问题3:这个“少年英雄”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了闰土的这种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
作者从多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描写,主要有:外貌、语言(包括对“我”的称呼)、神态(包括对“我”的态度)等。
问题4: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
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
“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
问题5: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那一种?为什么?
A、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
B、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
五、布置作业
《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突出一点,不求全面),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对杨二嫂的分析
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师要适当补充。(对杨二嫂的分析要点可参考教师用书有关内容。)
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问题1:《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
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新生活的愿望。
问题2: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偶像”、“切近”、“茫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
──“手制的偶像”是:
⑴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
⑶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⑴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⑵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⑶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⑷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为什么无所谓有无?决定希望有无的关键是什么?这里的路是什么路?走的人多吗?
──希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希望是变化不定的: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原有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原来没有的希望也可能会产生出来。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希望也等于无希望;敢于实践,希望就能变成现实。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走就没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这里的路是实现希望、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开拓,去闯出一条通往新生活的阳光大道来。
课文最后一段中为什么再次描写海边沙地的月景?这里与前文第一次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引导学生比较两处描写的异同,理解末段描写与议论结合的写法,深刻理解作者对实现新生活的愿望及信心。
三、主题探究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节课来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自己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点评,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则,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最后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小结: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四、拓展延伸
“闰土”和“杨二嫂”的后代生活得怎样?
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组织成一篇通讯报道或随感。
五、布置作业
对于这篇小说,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探究?请进一步细读课文,提出两个你觉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就其中的一个做一些分析与探究。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问题探究
就上节课的作业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每个学生既要说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探究分析,又要给大家留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探究分析发生原则性、方向性的偏离,教师要适当点拨,及时纠偏。
二、拓展阅读
《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见“教师用书”)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把握要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即可,不必作什么分析。要让文章自己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