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题
目前大多数旅游景点、场馆并没有对教师资格证持有者给出优惠措施。但是,个别场馆规定在教师节或一些特殊的节日凭教师证可以享受优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题,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题
1.一位教师在教授《鱼我所欲也》时,引导学生回忆儒家的“四书”,下列不是“四书”之一的一项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答案】D。解析:“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不包括《诗经》,《春秋》是“四经”之一。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答案】D。解析:课标指出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故本题选D。
3.刘老师讲完引号的知识点后,打算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正确的是( )。
A.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懂得珍惜时间,现在我才真正体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含义。
B.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C.班主任走进教室,严肃地说:“班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
D.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中引号的运用。A项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删去;B项考查的是两个引号的连用,应该把文曲星处的双引号换成单引号;D项句号应该放在右引号的外面。
4.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总结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策勋十二卷
C.同行十二年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答案】D。解析:A“食”,吃;B“策”,等级;C“行”,生活;D“烈士”,在古代是指有雄心壮志的人,现代是指为正义事业付出生命的人。
5.以下是某老师在进行《台阶》这堂课的教学实录,请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师:本篇课文较长,老师昨天已请同学们预习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抓关键词句,理读故事。理读故事的要求是:围绕小说的标题“台阶”,理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内容。
生1:1-8小节,是小说的开端部分,台阶给我们家带来的满足及父亲认为台阶低。9-16小节,是小说的发展部分,父亲为造新台阶做准备。17-23小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父亲建造新台阶的过程。24-31小节,小说的结局部分,父亲对新建成的台阶感到不习惯。
生2:1-9小节,是小说的开端部分,父亲认为台阶低,想建新台阶。9-18小节,是小说的发展部分,父亲造新台阶的准备过程。17-24小节,小说的高潮部分,描述父亲建造新台阶的过程。24-31小节,小说的结局部分,写台阶建好了,父亲对新建成的台阶却感到不习惯。
师:两位同学对故事的理读出现了分歧,他们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呢?到底谁的答案更合理些?你们能否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从回答的情况看,学生比较糊涂。)
师:(引导学生读第九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抓住其中的一个词“准备”,然后引导学生再找“准备”一词所出现的地方,学生发现第10小节的第一句话中出现了,通过读,大家一致认为9、10小节不能断开。教师继续追问,“准备”一词还出现在什么地方。学生找到第16小节的第一句话“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这一句话起总结的作用,据此,学生一致认为小说的发展应是9-16小节。教师再引导学生抓24小节的第一句话“新台阶砌好了”和25小节的第一句中的“于是”一词,可见,小说的高潮部分应是17-23小节。)
师:当我们在理读小说的故事情节,产生困惑时,我们可以抓一些关键词句,注意这些句子的前后联系。想造台阶,准备造台阶、建造台阶,台阶完工,故事的情节紧扣台阶展开,台阶就是全文的线索,通过这一条线索,全文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因而,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尽量言之有线,从而才能言之有序。
对以上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B.当学生理解出现分歧时,教师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请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体现了新课标中的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
C.教师在最后归纳总结阅读方法的方式是不对的。
D.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给文章分层,在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5.【答案】C。解析:教师并没有强制的将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分层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这样的方法不但注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他借助迷箱实验得出了一系列的理论,首先,他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他认为应答性行为是先出现刺激后出现行为,是低级、被动的,操作性行为是先出现行为后出现强化,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狗进食实验就是应答性行为,而斯金纳的迷箱实验中老鼠的行为则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重点和核心考点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根据实验结果,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呈现愉快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受到表扬,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增加。负强化使撤销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老师撤销了对她迟到的惩罚,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发生频率增加。斯金纳将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比如,迟到罚站在门外。负惩罚是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上课看小说,下课不能出去玩,这就是负惩罚。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还有一个概念:消退,指不给予任何强化,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学生上课做鬼脸,学生和老师都不予理睬,最终做鬼脸的行为减少。这些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复习备课时只要借助例子进行理解就能更好的应对考试,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注意增加或减少的行为主体是谁,即在判断是强化或者惩罚时,先看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是强化,减少的是惩罚和消退。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其他考点还有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的动作强化低频的动作,比如,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看电视是高频动作,写作业是低频动作,写完作业后给予一个高频动作强化,相当于正强化。
教师资格考试作文素材世界篇:发展
1、创新
什么人:《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什么事:无论是博闻强识的选手,还是知性优雅的主持人,亦或是妙语连珠的评委,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词大会》的走红,是传统与创新完美碰撞的结果。它成功唤起了人们心底的诗意,是对诗词文化崭新的诠释。
什么点:诗词自古被视为阳春白雪,让普通读者生畏。现代化传媒技术为弘扬诗词文化提供了更多可能,融入了创新意识,借诗词大会拉近了观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核心主题词:创新
适用主题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改革
什么人:秦孝公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
什么事:秦国位置偏僻,贫穷落后,孝公继位以后广施恩德,论 功行赏,并在国内颁布了的求贤令。随后他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秦国的国力日益强大。
什么点:因为触动了世家贵族的利益,秦孝公的改革一度受阻,但他励精图治,信念坚定、知人善任,为秦一统中国奠定了基石。
核心主题词:改革
适用主题词:突破、创新、超越
3、教育
什么人:康瑜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什么事:到了山区学校,康瑜发现,孩子们的强烈的缺乏自我认同和渴求被关注的心理才是最棘手的问题。两年的支教在困难与快乐中匆匆过去,康瑜原本应出国深造,但是再三考虑后,她选择放弃出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公益机构“是光”。
什么点:她希望用诗歌教育为大山里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关爱。而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康瑜以及和她一样的公益人,就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束温暖的光。
核心主题词:教育
适用主题词:关爱、人文关怀、情怀、理想、育人
4、人才
什么人:东汉时的管宁与华歆曾是好友,他们两个都是有名的才子。
什么事:某日二人同坐一席读书,有显贵从门前经过,管宁不管不问,华歆却跑出去看。管宁愤而割席,与华歆绝交。后来,华歆做了高 官,向皇帝举荐管宁。不料管宁不屑一顾,还出言讥讽。因此世人皆认为管宁品格高尚,胜于华歆。
什么点:管宁傲骨世皆知,华歆贤能无人识。人人都道管宁才高,但他终生隐居,从未为国效力。华歆则廉洁奉公,造福于民,广受百姓们的爱戴和称颂,无愧于其才名。
核心主题词:人才
适用主题词:处世、责任、价值观
5、科技
什么人:谷歌机器人“阿尔法狗”在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之后名声大噪,
什么事:在击败多名顶尖棋手后,又与“棋圣”聂卫平对战。一番激战之后,聂卫平告负。这已经是“阿尔法狗”取得的第54场胜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人类无法想象它未来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什么点:人工智能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极大地服务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提供了诸多便利。毫无疑问,未来的世界也会因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更加精彩。
核心主题词:科技
适用主题词:创新、发展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题相关文章:
★ 语文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