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生物学习 >

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点笔记

2020-10-21 11:33:42
|小黄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点笔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点笔记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中心法则:

1.提出时间:1957年

2.科学家:克里克

3.主要内容: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4.发展:

5.图解:

拓展:中心法则及其扩展:

(1)含有DNA和RNA的生物(即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

真核细胞细胞核与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完成该过程。

(2)只含有DNA的生物(DNA病毒),如噬菌体,

遗传信息的传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方向是:

(3)只含有RNA的生物(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有两种情况:

无逆转录酶(含RNA复制酶)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RNA肿瘤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也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方向是:

有逆转录酶的病毒:如HIV、致癌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病毒的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到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再通过复制进行扩增,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表达。

(4)最新发现,朊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蛋白质。

二、基因控制性状表达的方式: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这一相对性状的形成、人的白化症状的产生原因。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的产生、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结构。

三、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有些性状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

2.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3.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4.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

行为是由意识决定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首先要从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开始。

1.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宣传生命科学的重要性。要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从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等各个方面去说明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可以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介绍一些生命科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利用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采用迂回宣传的战术引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重视。如果光是生物教师讲生物的重要性,学生不一定会全信,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看法:哪个教师都是说自己的学科最重要。但是如果由第三者来讲生物学的重要性,会更有说服力,例如由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利用广播电视(中央台的《科技博览》、《科学世界》等栏目)、报刊杂志。

3.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可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切身体会,让学生明白学好生物的重要性。课堂上尽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用当地的例子、名称和当地一些不恰当的生活饮食习惯。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是与生物知识分不开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营造好一个学习生物的氛围。生物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言语、活生生的例子、多种的教学方式去营造好课堂氛围,还要利用教室的黑板报、生物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告别不良饮食习惯”等活动营造好学习生物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生物的兴趣。

二、树立教师的威信,争取学生的配合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争取学生配合尤为重要。而学生肯不肯配合老师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信不信任教师,因此要想较好地调动学生,教师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较高的威信。首先教师自己要有这个意识,然后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自我包装和推销,将自己隆重介绍给学生;2.上好第一节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3.任何时候跟学生说话,无论眼神、表情、语气和身体动作都要充满自信,要给学生肯定唯一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犹豫不决;4.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当老师通过努力获得了学生的信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自然就会被老师调动起来。

三、语言艺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讲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把细胞膜的结构比喻成

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再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它类比成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当他从上游到下游时(高→低),不需花费力气(不要ATP)(协助扩散);当他从下游到上游时,需奋力划船(消耗ATP)(主动运输)。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而且记忆深刻。

四、巧妙设问,启发思维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还要问得巧妙。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学生眼里会觉得高深莫测,经常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鸟儿为什么能飞,人戴上翅膀也不能”、“人做的梦有没有预见性”等有趣的问题。至于设问的内容,我觉得应做到两点:一是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二是问题的答案不能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中直接获取,而是存在于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的联系之中,通过学生的一番思索,才能找到答案。五、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差,但是往往好动,求知欲、好奇心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应适时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创造条件开设实验,正如“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例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内容中关于“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一直是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染色体模型再模拟分裂过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62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