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语文学习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

2020-09-16 11:08:33
|小黄

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从实际出发,这里的实际指的是教材实际,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老师实际。舍此,奢谈教学方法,则毫无意义。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背诵课文,关键句段能够默写;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会准确翻译课文。

3、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寓情于景的写法。

4、抓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优美,反复朗读背诵课文,读中体会语言美、景物美,体会作者的意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解难。

3、辅以多媒体手段,增强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疏通文字:掌握关键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2、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3、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教学难点: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及教具:多媒体、合作探究、交流、点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大家都仿效他。

背景: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苦闷。他曾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也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文体知识介绍:《与朱元思书》从应用范围和标题形式看,属于书信;从文章内容看,属于游记;从语言特点看,属于骈文。骈文主要特点:句式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则注重藻饰和用典。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读文并疏通文字:(略)[关键词会解释,重点句会翻译]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结构内容的安排。

(一)问题导学:

1、文中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语句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从哪些方面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由此可知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二)互动探究

各小组选一人朗读课文,组员边听边思考答案,讨论形成共识。

(三)交流展示

指定发言人展示小组意见,别组点评。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讨

读第二段,体会富春江的奇丽多姿,体会多层次写景方法。

(一)问题导学:

1、异水“异”在哪些方面?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谈谈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吗?

2、奇山“奇”在哪些方面?写奇山用了什么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种谈谈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吗?

3、作者在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仕途不如意,寄情山水排解苦闷,以致产生厌世隐居的想法”,你怎么看待这种处事方式?

4、由上可知,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二)互动探究

各小组在组长指导下探究,先各自默读独自思考,然后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在组内讨论,讨论形成共识。

(三)交流展示

分组按序展示探究结果,找5个组在黑板上展示,其余在座位上完成,别组点评。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听一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探讨下边问题。

(一)问题导学:

1、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2、赏析下面两句。

(1)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互动探究:

各小组听朗读探究结果,讨论形成共识。(提示:注意对两句进行比较来分析。)

(三)交流展示:

分组展示探究结果,别组点评。

五、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理解了文章结构内容,学会了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等写景方法,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六、达标检测(60分

1、填空(10分:

(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之美。

(2)富春江的水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春江的山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20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富春江水什么特点?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情形看,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

二、分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都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桨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类似此诗的描写在唐诗中不乏其例。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还应教会学生从课文中自觉接受这种教育。还应教会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本质之中,从不同的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三、教学方法不能定于一尊

某地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两年。有老师说她上课不讲规矩,跟一般的老师上法不一样,学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有同感。最近,安排其上教研课,上的是《胡同文化》,她讲的时间较多,但也有提问,也有学生讨论。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几乎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教法单一、传统。再从她的教学效果看,挺不错的。两年来上了两个年级,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两个班成绩在其所教年级的十多个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这又让有的老师困惑。但是老师们对那位老师教法的否定,又让那位老师没有信心,书该怎么教?

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这“规矩”绝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只要是遵循它的教学方法就应当是可行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得多么“先进”。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王荣生《〈世间最美的坟墓〉课例评议》,《语文学习》2007年3月号)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被指为不讲规矩,跟一般老师上法不一样,其实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一点而已。她的这种上法可能不对有的领导和老师的口味。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没有为了追求好看追求热闹,然而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朴素、本真,教学目的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她的课堂气氛并不冷清,相反,倒是“热烈”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因而那位老师的教学效果不错。

传统的教法有什么不好?难道凡是传统的都应该抛弃吗?不是的。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到处能看到传统教法的影子,要求学生注重背诵,注重积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很好的传统教法。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那位老师就是这样,尽管自己的教学效果不错,但是教学方法不合流,自己也快动摇起来。她应该坚持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干吗非要被同化?我以前所在的一所学校,一位政治老师上课语速极快,就像打机关枪。开始,学生几乎听不懂,一旦适应了,都觉得这位老师教得好,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这位老师被调到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 5068儿童网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 - 5068儿童网

《与朱元思书》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 5068儿童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蝉》教案最新 - 5068儿童网

《短文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 5068儿童网

《背影》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 5068儿童网

《蝉》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 5068儿童网

吴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译文及鉴赏 - 5068儿童网

《美丽的颜色》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23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