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历史学习 >

中考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必考考点总结

2020-08-18 10:24:27
|小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考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必考考点总结,感想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考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必考考点总结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另一方面农奴制的严重阻碍还表现在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还有沉重的封建剥削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直接原因: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前提:不损害地主的利益。

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解放”农奴;收取份地赎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

(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中国的戊戌变法)

背景: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1853年西方势力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主力军:中下级武士。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成功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倒幕派掌握政权后,全面有效的改革。列强忙于镇压亚洲其他国家革命,无暇干预。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改革社会中某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以奋进的精神实施改革开放,吸取先进文化、科技,才能使一个民族实现自强。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才能充满活力。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

相同点: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统治者的改革。方式: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

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性质局限性: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结果: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

(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

从国际环境上看: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改革阻力上看: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经被推翻,而中国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力量强大;

从领导力量上看: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政治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从群众基础上看:日本重视利用群众力量,社会基础好,而中国的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力量,社会基础弱。

政治是要靠军事来支持的,明治天皇靠人民从幕府手中夺回了军权,所以维新胜利了;而光绪不发动群众,手上又没实权,所以维新失败了。

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①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②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

③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等等。

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发展,反对战争。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4)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易思善疑、观察联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而疑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因此,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只要真正的有所思、有所疑,就会不断生成新问题,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一目时,我们可以思考下列问题来活跃自己的历史思维:新航路指的是什么?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开辟出来的?哪些条件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便会对新航路的开辟史实有一个概要的了解。然后同学们可以接着提出下列质疑:当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新航路能开辟出来吗?新航路的开辟缩短了世界之间的距离,密切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有没有消极的影响?哥伦布和麦哲伦是伟大的航海家还是殖民者?我国早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半个多世纪,就有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认识?既然郑和下西洋较之哥伦布等的航海冒险活动有着“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这样三个特点,那么为什么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开辟的地位显要呢?这样的质疑可以增强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处理好思和疑的关系,疑而不思,势必疑而不解。只有三思而后疑,才能豁然开朗。

历史教材中历史信息的承载方式主要有文字、图表等。文字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而图表这种形象化的文字却能让我们“视通万里”。图表是文字的补充和拓展,它和文字一样都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图表虽是无言之文,但我们观察其细微之处和整体面貌,就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连文字都无法表述得到的知识信息。如我们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一目时,书中有这样一幅图片《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同学们可在下列方面进行观察──时间、地点、人物、服饰打扮、主题等,这样可从中获得如下历史信息:此幅图画再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教育的重视和改革的情境——建立了新式学校,有统一的学制,老师服饰打扮西化,体现当时政府提倡学习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这些信息充分说明当时的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关系。因此,寻找历史事物之间的纵横联系,把两个或多个相近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条件下加以联系比较,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从二者的不同结局中你会悟出哪些道理?”;“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欧美各国,为什么德国和美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为什么前者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为战争的策源地,后者却以改革寻求出路?”“美国立国至今不过200多年,为什么发展飞速,短期内跃进到今天的霸主地位?这样的联系比较可以使我们从时空角度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中考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必考考点总结相关文章:

中考历史的高频考点和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90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