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500字

2020-10-21 14:24:39
|榜潇

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品味乡愁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500字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阖家欢庆之日,爸爸却捻着酒杯,举头望月,喃喃自语道。天上有两颗星,我们看来不过是几十米远的距离,实际上却可能有几百万光年,爸爸的眼角也有两颗星,星里倒映的是故乡。

父亲长得有点黑,但他故乡的人少有白皮肤的,在他们中间,我父亲也算是较白的了。他的眼睛深邃而又明亮,我总是能从中挖出他的思想,感受他的心情。

他本是青海人,和江苏有大半个中国的距离,但他来了,还在这儿扎下了根。

他在南京上的大学,当初他一个人抱着被子,提着小凳,在火车上摇摇晃晃了三天半才到达大学,用他的话来说“简直坐的都不知道方向在哪儿了”。但在大学中,他认识了我母亲,后来在江苏——母亲的家乡安了家。

逢年过节,即使青海和江苏的时间差异大,他也坚持要和奶奶他们问好聊天。在这中间,手机充了又拔,拔了又充,滚烫的手机外壳如同父亲那颗思乡的心。外婆悄悄对我说:“你爸爸简直疯了,还不睡觉?”我在心底暗自叹息:你们都不懂他,我懂!那不过是一个游子,对于故乡家人的愧疚罢了。

后来,青海的西宁也开放建设起来,但速度很慢,收效甚微,爸爸在江苏看着着急,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惋惜:“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他们都不解于父亲的焦急源于哪里,我知道,那不过是一个游子对于故乡发达的期盼和渴望罢了。

在去年除夕夜里,爸爸和他的亲朋们在手机上用视频喝酒聊天。他好高兴啊,整张脸涨得通红,眼里是藏不住的笑意。但其实手机的摄像头摇晃的连手都没拍到。妈妈把这发到朋友圈取乐,但我却知道,这其中深藏的,更是一个游子对于故乡的深情的怀念。

曾经有人说过“回不去的才叫故乡”,父亲对此深有体会,想回去看看,又顾及许多,只得了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谨以此句,献给我的父亲。这里,将会是你的第二个故乡,我们,是你永远的故乡人。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2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所作《乡愁》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乡愁是什么,就是当你读懂它时,便再回不去了。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也一样。大清早,天微微亮,雾霭散布,鸡懒惰地打了几声鸣后,一切又恢复宁静。院里却活跃起来。爷爷将提前摘好的艾草收拾了扎成一捆捆的,放在门前、窗台上。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奶奶起床梳洗完毕后,搬了把椅子放在门口,拿起针线筐里几片自己缝好的布,准备给我们做香包。

香气依旧在散,我在长长的小道上来回奔跑,一点也不觉得累,奶奶看着我,一边“慢点跑、慢点跑”的喊着,一边制作香包。跑累了便停下来,走到奶奶身边,静静的看着。

奶奶拿了一片布,将其撮成一个五棱形,用指甲认真的将边角扣尖、扣直,做得极其精细。奶奶将事先准备好的香草粉末轻轻倒进香包外皮,轻轻压实,再继续倒,留下的缝隙只够针线穿行其间。将口缝好后,挂上塑料珠与流苏,提在手里,好看极了!我抢过来,对奶奶说:“好漂亮,我还要!”奶奶慈祥地看着我说:“这不都有一个了吗,怎么还要?”虽这么说,可奶奶又开始缝香包了。正午的阳光虽不是很炽热,但却暖了房前的青石巷,暖了婆孙的心!手中的香包也有了温度,放在鼻子前,闻一下,觉得身心都变的舒畅,这种味道是那样的柔、那样美。阳光照在奶奶脸上,点亮了银丝,投在了那柔展静谧的脸上,更是折射出了那看着孙女的眼中的星辰大海。

一切终敌不过时光,一切都已过去。又是一年端午,走在都市的街上,看见到处都是售卖香包的小车。我赶忙跑过去买下一个,迫不及待的闻了闻,却没有了那儿时的味道。放下香包,我突然懂了乡愁,陷入回忆。乡,回不去了;愁,时时都在!

这便是乡愁,是你在遥远的别处望着家乡含泪的凝望……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3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相信,有那么一个地方,一直在等着我们回去,那个地方,名叫家乡。

——题记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小的农村。

记得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家人在城市里居住着。爷爷奶奶从小就跟我说,我们家在哪个乡哪个村但听到最多的便是: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就想家了。”

“哎吆!想看看我那个老房子了。”

我那个时候还小,不明白爷爷奶奶在感叹着什么,更不明白“乡愁”这个字眼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对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从我记事时开始,就一直在县城住着。那时爷爷奶奶随着我们一起离开生活四十多年的老房子,来到城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虽然我对家乡的记忆并不深刻,但它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个美妙的存在:干干净净的院子,一棵已经好多年的老槐树,以及晚上总能望见的美丽的星星。

一方小院,却似一方小小的世外桃源,花花草草,小猫小狗的存在使小院不再落寂。

前几年爷爷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使它焕然一新,后来便和奶奶一起住进了房子里。

我总能听见视频那边传来了高兴的声音:“今天我又跟着别人跳了一阵儿舞,可高兴了。昨天帮着剪叶子,还挣了点小钱。”奶奶说着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每逢周末,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帮他们做做饭,陪他们说说话。

不止是爷爷奶奶两个人。我的爸爸。也牵挂着故乡。

村里定期有庙会,爸爸总是在村里过庙会的时候,拉着我去吃一碗凉粉,那是他的最爱。

每次望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凉粉,我都在想,这大概就是爸爸的童年吧,简简单单,却又非常隆重,一碗小小的食物却勾起了我无数的情思,在心胸中激荡开来,不能平复。

虽然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我未曾真正的了解过它,但是,我却在长辈对家乡的一字一句中,意识到,他们很爱很爱家乡。而我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了解它,牵挂它,铭记它。

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父辈们的童年紧密相连,也与我的童年紧密相连,我们或许有些生疏。但在我心中却生出那份浓浓的、厚重的、朴实的故乡情。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4

冬天的齐齐哈尔和秦皇岛不同。尽管两者同样冰冷,但冬季的齐齐哈尔更胜一筹,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刚降过一场大雪,北风一刮,马路上的雪早已变成了厚厚的沙冰,人走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吱”声。

小时候一到了过年时,妈妈总会带我回东北,回到那个比秦皇岛寒冷无数倍的齐齐哈尔。那个时候小,还不懂事,对于东北的记忆就是厚厚的雪、蓝蓝的天空和冰冰的空气。还有就是那春节夜晚,绽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那时候身上总是要套上许多层厚厚的衣服才敢出门,不然准保会冻坏,可为了看烟花,也就不觉得了。

几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不少。“今年过年又不能回去了,唉,你下次和姥姥视频一定让姥姥多穿点衣服。听说那里现在就开始下雪了呢,这才刚十月的天儿……”妈妈一边叹着气一边跟我念叨着。其实我虽然失落,但也有一些欢喜的,因为不用去到那么寒冷的地方了。可从侧面看妈妈,她的眼睛,在灯光的照映下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姥姥一天天老了,我们也不能陪在她身边,真是不放心,想回去看看啊……”妈妈又轻轻的说。这就是乡愁吧,我想,让身处遥远地方的妈妈挂念着姥姥,挂念着齐齐哈尔。

又是一年冬季来,我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好久没有回去,其实我也想念那儿了。踩在齐齐哈尔的土地上,呼吸着齐齐哈尔的空气,我的身体里,似乎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家乡的魅力。我想着,却看到窗外竟出现了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针叶上凝着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树树洁白的秋菊;那落叶乔木的枝条上裹着雪,宛如一株株白玉琢的树;垂柳银丝飘洒,灌木丛都变成了洁白的珊瑚丛,千姿百态,令人扑朔迷离,恍惚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又离开家乡好长一段时间了,想,想念故乡的蓝天、空气,最想念的是那特别的冷,却能温暖我的心。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5

上了初中,住到新家,偶尔学习到深夜,便会想起之前住的安置区。

思绪飞过,鼻子仿佛能嗅到巷子里的味道。春色满巷,长了脚似的淡绿色的花草香、棕黄的泥土香、墨绿的苔味在清亮绵密的雨中轻轻地溜到各家各户的窗前,溜到屋内。夏天树荫浓密,树影婆娑,聒噪的蝉鸣里飘着浓郁的樟脑味儿,青苔微妙的味道随着青苔在石板间缝隙间疯长而愈发明显,带着类似草色的清新、竹林的幽静。秋天是桂花的季节,樟香飘荡,桂香在空气里愈酿愈浓,清甜淡雅。桂花落尽,几天后空气有时干燥,令人怀想起沙子在黄风中聚散;有时清爽,一如秋天湛蓝的天空。冬日寒风吹拂,自然巷子里香气冷淡,要是难得地下一场雪,便可呼吸到被雪洗净的清鲜冷冽的空气,感受低温特有的清冽之味、纯净之香。更多的味道在屋内:旧书新书的纸香、油墨香,写春联时满屋的松墨味,围炉烤火的温暖香气,年夜饭鱼、笋、肉的浓香,外公的烟味,各种烟火味在屋里氤氲。

我默然出神,巷里的声音悠然而至。清晨,沉睡的小巷被各种声音唤醒。隔壁邻居操着外地口音大声叫孩子起床,四面八方响起清脆的涑口声,楼梯间焦急的高跟鞋“嗒嗒”得快速下楼,沉闷而清晰的关门声不停地在小巷里响起。各家各户的高压锅蒸汽声似火车鸣笛般呜呜作响,摩托车熄火的呻吟、小孩呼朋引伴的叫唤、大人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在楼道和房屋间回旋,渐荡渐远……

我十分怀念我的旧居、我的巷子。它的味道,它的色彩,它的声音,那石板路的触感,那青苔的湿滑……我仍常抽时间回去看看,但都找不回了。春联没时间写,墨香消逝了;巷子翻新了,石板路换成水泥路,随石板而去的还有一地的青苔;我窗前的紫苏干秃,如同行将就木的老人。我曾经的巷子,我到何处去追寻你呢?原先我一心向外,爱去新地方,喜新厌旧;当你在我六年级放学回家的那个晴朗的下午面目全非、神形俱散后我才惘然珍惜。巷子啊,当我在屋里屋外学着普鲁斯特追寻时光中的你,你可否回来片刻?

我知道你回不来。也许我会在某一个下午或早晨感受到你,仿佛我回去了,又仿佛你回来了,但那只是貌合神离。

这是城市翻新与同质化所带来的貌合神离。城市、街巷的形态相似,而它们不同的灵魂则分离消逝,连同它们所承载的记忆。简·雅谷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痛与生》中痛陈城市的更新是对城市生活几近毁变性的打击。在美国如此,中国亦然。荣筱春在《何处寻故乡》一文中,讲到他坐列车,路过自己的河北家乡,几乎认不出来这是他曾生活过19年的地方。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哀,世界上与他经历相似的人不在少数。

也曾有人乐观地说,故乡给每个人都打上了烙印。也许,荣筱青这一代人,终将带着无处安放的乡愁离去。也许我的旧居与巷子带给我的记忆不会褪色,而是如同血脉般在我身上静水深流。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6

一叶乡愁,伴着深秋的叶飘落,洒在未央的夜里。

在黑夜中,这一片叶,乘着中原的风,顶着秦岭的雨,穿过崇山峻岭,落到了川西的土地上。很快,我就感受到了小镇的喧闹,熟悉的镜头里有湿湿的黑布伞、沾满了泥土的绿胶鞋和那载满了欢乐的背篓,这一幕多么深刻。我知道背篓里一定有我最喜欢的甜饼,爷爷背着它回家,是我最大的期待。

于是,这一片叶带着我走上了蜿蜒的小路,这路上有我折过的黄荆条,有我捉到的笋子虫,有我端着小板凳去上学的身影,还洒满了被两只公鸡追啄后淌下的眼泪。乘风的树叶飘动着,就像我的心在颤动。

长长的山路在雨后变得泥泞不堪,还是20年前的模样,还是那一年的我。穿着红雨鞋的女孩吃着路边的山茶果走进了后院,那只成天跟着我的“黑虎”看见我就摇着尾巴叫起来。推开柴门时,屋檐上的水滴在我的脸上,很惬意。穿过灶房,奶奶坐在大院的门槛上眯着眼睛剥核桃,她细心地为孙女撕去了核桃上的青皮,一瓣一瓣的核桃仁躺在竹扁里,好可爱。我的味蕾感受到了久违的味道,刚从树上摘下的核桃充满了清甜,祖孙俩的身影被时光定格,锁定在最美的时刻。

夕阳下,这一片叶赶上了远行的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是离别的节奏。我蜷在下铺的被窝里,巴山的夜雨淋湿了我的心。窗外是一片暗夜,穿过这个隧道就翻过了秦岭,一路向东……

操场上的灯熄灭了,从窗外透进来的光黯淡了,这一片叶静静地舒展在我打开的书页里。它翻山越岭,带来了后山上飒飒作响的阔叶树,门前潺潺流淌的小河,光阴里那些花开花败,草枯草荣。

我端详起这一片叶,它在不经意间点燃了我的乡愁,淡淡的,绵绵的。


写品味乡愁作文五年级500字相关文章:

关于品味乡愁的作文五年级500字六篇

写品味乡愁的五年级作文500字六篇

品味乡愁优秀作文五年级500字六篇

品味乡愁作文500字五年级六篇

写乡愁作文五年级500字六篇

乡愁优秀作文五年级500字六篇

关于乡愁的作文五年级500字六篇

写乡愁的五年级作文500字六篇

乡愁作文范文500字五年级六篇

以乡愁为话题作文五年级500字六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72
c
id
26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