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成长心情的记录与体会(三)-读书(2)
(2)你也需要为自己开创新品类
先来说说公司。
如果你自己创业开公司,或者在考虑选择加入创业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多一个心眼,多留意一下这家公司的品类切入。
如果这家公司一开始就准备开创一个新品类,而且这个品类确实是可培育的,那么原则上它可持续发展或者胜算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为什么呢?
很多企业选择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形象、更多的营销预算来突出自己的品牌,然而,最佳的选择却是开创一个新品类。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尤其如此。
这是因为人类存在“刻板印象”,而且越早形成的“模板”就越稳定,对日后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所以,消费者通常对首先接触的品牌影响深刻。
当一个品类中只有一个品牌时,消费者很自然把它当做新品类代表。品类创新者起步就是领导品牌,这将给品牌的后续发展带来强大的力量和资源。
那么如何开创新品类?
书上介绍了五种方法,包括技术创新、新趋势、挖掘“市场中有、心智中无”、聚焦和对立。
想特别说一下新趋势开创新品类。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也因此不断诞生新的概念。每个新的概念都为创新品类奠定了基础,比如低碳、低糖、知识付费等。
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新趋势、新概念,从而成为类似罗胖有期节目所说的“狼牙棒上的某个凸点”,就是占据了一个新的品类,为后续的品牌壮大奠定基础。
除了公司,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我们个人。
现在很多培训都说要打造“个人品牌”,但其实在打造“个人品牌”之前,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开创一个新品类。
只有作为新品类甚至更通俗点说,也就是某个新分类的首创者,依托在这个上面的你的个人品牌才会在受众心目中占据首要之地。
有的小伙伴说,我就没想过要在网络上建立个人品牌,所以我不用关注这个概念。
但其实,为自己开创一个新品类,不仅仅适用于网络世界,即使在现实世界,在你的公司,在现在注意力普遍稀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你如果能够作为某个品类或者分类的首席,就能够为你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同样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的崛起。
这里就不说什么罗胖是因为首先推广了知识付费这个品类从而成为这个品类的首席或者重要品牌,秋叶老师是因为首先开发了线上PPT培训这个品类从而成为这个品类的首席或重要品牌什么的,举个姐周边的例子。
姐一小女朋友,在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同时PPT、演讲能力都特别强,又属于那种比较open、比较热于帮助别人的。
她的同事都戏称她是她们单位“做市场里最会做PPT的,做PPT里最会讲课的”,她也觉得蛮有意思,就作为了内部通信信息中的备注。
没想到声名越来越远扬,连老板都听说了有她这么一号人物。有几次临时的汇报制作、小范围授课任务都交办给了她,她都完成得不错。因此才工作短短几年,就被提拔为了公司中层。
这还不算,声名还传到了集团,年底就要被借调去集团了,前途无量。
她自己觉得,除了自己努力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同事们给她的这个标识能够让别人在最短时间内注意到她,在需要调配人手时时立马就可以将她对号入座。
那么,如何为个人开创新品类呢?
姐觉得类似这个小女朋友的“寻找交集法”特别简单实用。
你可以把自己的优势一项项列出来,找到最鲜明、排序最前的几项,然后加上限定范围,你的新品类就出炉了。
比如,姐的另一个朋友就号称自己“也许是金融圈里最懂保险的,保险圈里最懂旅游的,旅游圈里最懂金融的”。虽然有点绕,还是很棒的定位的。
当然,如果你也并不确定,不如就像姐的这个朋友一样,加上“也许”两个字,那就完美了,哈哈。
还是很棒的一本书,作为定位理论的延伸和实战,值得推荐。
2、解读《怒目少年》和《关山夺路》(王鼎钧)
这周一下子把王老师的两本回忆录给看了。
奇怪的是,同一个作者,同一种风格,同样是描述成长之痛、国家之难、江湖之飘零,姐就更偏好描述内战时期逐渐成长开始工作的《关山夺路》,而对《怒目少年》所描绘的少年初长成、各种不满各种愤怒几乎无感。
估计是以现在的心态很难回想自己年少时的躁动和不安,而又不愿意直视,才会选择性略过吧。
两本回忆录看下来,感受最深的有几点。
比如,待到自己做决定时,才是成熟的表现。
小的时候,所有的决定都有父母帮着下,就算不喜欢,但也有一种“心安理得”的心态,既然是你们帮我下达的,如果做得不好,我的责任自然就小了。
然而,时局混乱之时,到底是听从父亲所嘱、继续学习,还是中断学习、贴补家庭?家里音讯全无,哪里有人替你做主?作者苦苦挣扎了好一段时日,终于决定先行工作、存钱贴补家用。
>>>下一页更多精彩“二姐成长心情的记录与体会(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