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后常见的多发疾病

徐球0分享

洪灾后常见的多发疾病有哪些?暴雨洪灾后的注意疾病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洪灾后常见的多发疾病有哪些?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洪灾后常见的多发疾病

洪灾后常见的多发疾病有哪些?

01

消化道类疾病。如腹泻、痢疾等,以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便次频等为主要特征。

02

霍乱。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主要特征。

03

因为转移、临时安置过程中加大增加人畜、人与宠物接触的机会,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容易传播,如布鲁菌病、戊型肝炎等。

04

蚊虫传播类疾病,如登革热、乙型脑炎等。乙型脑炎:一般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出现昏迷、抽搐,颈项发硬,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05

因人群聚集而带来的呼吸道疾病。在一些人员密集、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中,流行感冒、新冠感染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同时,甲型肝炎也容易在人员密集的环境中传播。

06

洪水中,老鼠和一些野生动物等生存空间可能会被改变,从而转移到和人类生活空间比较接近的地方,会带来一些疾病的传播。此类疾病包括:

疟疾:俗名“打摆子”“冷热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发冷停止后继发高热、头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又恢复正常。如此症状可间隔一到两天反复周期性发作。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较急,发热是本病的首发和必有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程多数为3~7天,有的可长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的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持续约1~3天后,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症状。

在南方地区,因为洪水泛滥还可能导致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增加。血吸虫病特点是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和肝脾轻度肿大。反复感染血吸虫,大多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

暴雨洪灾后的注意疾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呈暴发式流行。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暴雨洪灾后注意安全和健康

在洪水退去后,首要任务是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安全,避免接触被洪水污染的水源或受污染的食物。同时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和传播疾病,如穿着长袖长裤、使用防蚊液等。

暴雨洪灾后的水源和饮水安全

洪水过后,饮用水源可能受到污染,所以要确保饮水安全。可以购买瓶装水或使用灭菌药剂来消毒自来水。如果自来水还未恢复供水,可以通过煮沸水来消毒,煮沸水5分钟杀死细菌。

暴雨洪灾后防止疾病传播

洪水后,疾病传播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水源污染引起的疾病。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源。若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6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