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今年三伏天时间表

跃瀚1373分享

今日入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三伏天时间表,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2023今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天气特点

全年之中最热是“三伏天”,为何三伏天会这么热?主要是因为入伏后,夏季风逐渐抵达最北端,地表湿度变大,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三伏天期间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且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比热容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还影响人体汗液排出,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三伏天中的“伏”,可称长夏。按阳历计算,三伏天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伏”,乃藏阴气于炽热,其本身隐含对人们的提醒和警示。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故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农谚。数伏天气,人们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中暑怎么办

1、中暑头晕喝淡盐水

长时间在高温情况下,如果出现手脚乏力、头痛头晕的情况属于中暑症状,这时候应该立即转移到阴凉的通风处,可饮用淡盐水,建议少量都次饮用,能帮助补充钾、钠等无机盐分和水分的补充,从而缓解电解质丢失引起的无力症状。

2、中暑呕吐喝淡盐糖水

如果中暑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下,建议给患者饮用一些淡糖盐水,帮助体内补充所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还能补充能量。

庚日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即用 10 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 12 个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 60 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是天干中的第七个字,每 10 天重复一次。

    8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