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父母课堂 > 儿童养育 > 儿童心理 >

引导孩子逐渐变得开朗外向的方法

2019-12-26 17:38:03
|锦枫2

  一种开朗外向的性格是很受人欢迎的,对孩子本身来说也是一种好处,能够与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投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引导孩子变开朗的方法,欢迎阅读!

  引导孩子逐渐变得开朗外向的方法

  1制造与别人互动的情境与机会

  要改善孩子的害羞内向,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尤其原来个性就内向的孩子,更不容易改变。家长能做的事,就是制造各种机会与情境,让孩子必须和其他人互动,例如:客人来访时送饼干给孩子,可以请孩子先向客人道谢,并当面拆开包装,再学习分饼干给大家吃,自然与客人互动。

  2周围的人要给予正向的鼓励与回馈

  家长对于孩子曾经表现害羞与内向行为的事例,最好不要时常挂在嘴上,也不要在家人或友人们面前数落或嘲笑孩子,因为这种态度不但对改善孩子个性没有帮助,反而会助长孩子的害羞与内向。家长最好能在孩子表现较不害羞时,马上给予鼓励赞美,例如:友人来访送礼,当孩子会道谢,会分饼干给大家吃时,就应该即时赞美孩子,肯定他的行为,这样下次他一定会更愿意在友人面前分享食物,甚至开口说话。

  3运用故事教导正确的合群观念

  家长可以运用故事、将合群、有礼貌,或和别人和睦相处的故事,用图画书、DVD、CD等不同的方式,朗诵或放映给孩子欣赏,当孩子聆听故事或观赏故事画面时,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影响,知道和别人相处的礼节;如果故事能打动孩子,一定可以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以不要只用口头说教的方式,那是比较不具效果的方式。

  4教导正确合宜的社会技巧并练习运用

  许多孩子害羞内向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并不是天生就害羞内向;所以如果能先教孩子社会技巧,并在幼儿园或家中演练,那么孩子会比较有自信,也就会改善内向的行为。所谓“社会技巧”就是如何与别人相处的技巧,例如:何时打招呼、何时说谢谢、对不起等。

  5慎选幼儿教育机构并与老师保持联络

  孩子上学前要慎选幼教机构,一般立案的幼儿园或托儿所,通常会聘用有专业素养的幼教老师,他们会用更专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当家长比较忙碌,或者感受到孩子并不很听话,也可以拜托幼儿园或托儿所的老师帮忙,他们可以更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并给予正确的教导。家长再多方配合,相信孩子在团体生活中,会慢慢改变害羞与内向的行为。

  总之,孩子的社会行为需要后天的教养来引导,害羞与内向会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希望家长能以平常心,制造良好社会人际互动的机会,并教导孩子社会技巧与实地演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鼓励赞美孩子良好的表现,相信孩子良好的表现,相信在家长正确的引导下,孩子一定可以慢慢的增加自信,不再过分害羞或内向了。

  "内向"与"自闭"不是一回事

  三岁的琪琪进入幼儿园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她只愿意和老师在一块儿不和小朋友同玩,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更不愿意走上讲台表演节目,还常常一个人摆弄玩具发呆,老师和家长帮助改正或是责问都无济于事。妈妈担心琪琪得了“自闭症”,四处打听求医问药。

  儿童心理专家分析,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并不少见,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还没有找到安全感,还没有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过依恋某几个老师来帮助自己建立安全感,并通过这一两个人来进入这个团体。这种策略并不坏,孩子正在努力适应环境,但是也会有反复的时候,如果太强硬,可能就会引发孩子小小的过激行为,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引申。这可不是自闭症,只是一种短期不适应表现,教师与家长应该给孩子赞扬、鼓励和信任。“自闭”这顶大帽子,可别轻易给内向的孩子扣上。

  要把内向的孩子变得活跃,把保守的孩子变得前卫,朝着不能改变的方向努力,这只是许多师长的一厢情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内向的孩子也有“春天”,不要以别人的“活泼”来比自家孩子的“羞涩”,这样家长和孩子都太痛苦了,而且孩子的人格和心理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都是内外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内向性格的人也一样。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性格的内外倾性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有关。性格内向的人大脑皮层兴奋快、抑制过程慢,因此容易发现细节,做事更专一、持久;而外向性格的人大脑皮层兴奋慢、抑制快,因此更粗心,注意和情绪的稳定性差。环境和教育因素。这其中,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而复杂的。一方面,父母提供给孩子待人处事的示范,孩子通过模仿发展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父母通过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和与孩子互动,促进孩子自我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的影响与孩子的先天倾向一致,则孩子会加强其性格倾向;如果不一致,则会引起孩子的心理冲突。孩子或者调整自己,在行为上去适应外界的要求,或者固守自己的性格倾向。这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既可能发现一些孩子与父母的性格相近,也可能发现与父母的性格相差很远。孩子自身因素。孩子的性格虽然有先天的倾向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孩子身上都存在着向内发展和向外发展的两种可能性和需要。学前期和青春期是性格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学前期是孩子积极探索外部环境、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总体上更倾向外部。而青春期,青少年一方面积极向外发展,表现为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对内进行自我调整,重新认识自己,因而表现出一种矛盾性。一些原本具有内向倾向的孩子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所吸引,渴望加入其中,与同龄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发展出更多的社交主动性和技能。由于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样的,过程是复杂的,因此每个孩子最终形成的性格也是多样的。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都很少,大部分人处于性格倾向的中间,或倾于外向多一些,或倾于内向多一些。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