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高三范文
《呼兰河传》这一部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时代下的人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呼兰河传》有感,供大家参考。
读《呼兰河传》有感1
寒假里,儿子的班级要求孩子们阅读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我也借此机会拜读了这部被誉为萧红代表作的小说。《呼兰河传》给我总的感觉不像小说,更像是散文。《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象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到了早季,大泥坑子表面干燥结实,等人或车马一走上去,使都陷进去了,需要费很多事,才能把翻进去的车马抬出来。大泥坑子还经常淹死猪、狗、鸡、鸭。大泥坑带结人们的苦头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建议填平它。由于人们生活的古板单调,他们常常喜欢寻找一些无聊的乐趣,这大泥坑子能给他们以满足。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论、添枝加叶地渲染大泥坑子的威严,好象大泥坑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似的”。他们把令人烦恼的事情当作开心的事情谈,可见,他们的麻木。在议论大泥坑子的时候,他们还把它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据说农业学校校长不倍龙王爷,因此龙王爷报复他,他的儿子才掉进了大泥坑。大泥坑还能把"瘟猪"变成"淹猪",使呼兰人既可以吃上便宜猪肉,又可以去掉疑心,这也算大泥坑带给人们的好处。围绕大泥坑子,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她借大泥坑子这一能够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丁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对呼兰小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做了总的展示。
萧红在文章中写到呼兰人除了过着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并非为人而做的。跳大神是为鬼的,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鬼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祭鬼的。第二章几乎用全部篇幅描述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的盛举,而对唯一为活人的唱秧歌这一举动,小说只轻描谈写的一笔带过。可见,作者描写呼兰人的精神盛举的目的在于揭示他们的愚昧、迷信的精神状态。
整篇小说,语言不事粉饰,简洁浅白,如儿童般率真、天然,沉淀了萧红的思想才情、风格气质以及审美理想,让人回味。
读《呼兰河传》有感2
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最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越来越觉得它的精彩。
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随着小主人的视角——一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里性格鲜明的小姑娘萧红,我慢慢体会到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祖父,“我”和后院。在后院里,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好羡慕他们的后院,好想跟萧红一起,也让她的爷爷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阳帽,总放在同一个地方逗着我们玩……
读着读着,我不仅会想起自己童年的乐事,一个人呆呆的笑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在每个人的童年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羡慕别人的童年,别人也羡慕着我的童年。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了时,我的心很纠结,跟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老胡家做媳妇。旧时的童养媳,在这里我初见端倪。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
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此夭折了。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我隐隐觉得,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一个对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劲的生活,对别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们对生活的麻木,使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极!是愚昧!怎么连改变的念头都不会有?我震惊,呼兰河的人们怎么了,80多年前的呼兰河人为什么与我知道的生活这么不同?
那个扎花店的工人年复一年给祭祀的纸人穿上亮丽的衣裳,怎么就不会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难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纸人一样整洁亮丽吗?也许,那里的人们,已经觉着,生不如死,死后,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园、大马、仆人、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盛开的鲜花……正是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扼杀了小团圆媳妇。
读这本书时,愉悦陪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偷窥到旧社会的腐败一角,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留给萧红的,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读《呼兰河传》有感3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段美丽而忧伤的记忆。
这部小说是萧红在香港创作的,这个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远在异乡的萧红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生活上极度困难,心灵上屡遭挫折和变故,这种情形下,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童年和家乡,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她以自己的童年和家乡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小说。
信手翻来《呼兰河传》,就仿佛是在欣赏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全书共分为七章,通过第一人称来表现萧红记忆中的那座小城,小城里的人和事;小胡同里的人来人往;呼兰河的特产—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祖父的后园;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苦生活。小城的一切无不透露着寂寞、荒凉和悲伤。这是小城的悲伤,也是萧红的悲伤。
文章的开篇,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呼兰河,一个破败的村庄,到处都是暗淡的,暗淡的村落、肮脏的街道、麻木的人们。整个村子就仿佛如同乌云,没有一点色彩,甚至连当时的社会都是这般暗淡、无色的。就在这一片暗淡中,小主人公出现了—幼年的作者,一个生长在呼兰河小镇里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在她的童年中,她是快乐的,因为她有一个慈祥的祖父,还有如同美丽的花园一般绚烂的后院,在后院里,小姑娘和祖父一起干活、一起玩耍、一起度过每一天。萧红的文笔非常优美,骆宾基曾这样说过:《呼兰河传》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抑扬犹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
虽然这部作品是小说,是一部回忆性、自传体小说,但在写作上却采用了散文守法,没有大段大段的叙事,犹如风景画一般的记忆在流淌。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是,觉得他非常可怜,她比作者大几岁,还是个孩子,才12岁。这本该是一个尽情成长、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八岁就被老胡家用八两银子买来做媳妇,12岁接近胡家,也开始了了悲惨而屈辱的短暂一生,她本是一个脸膛黑黑,爱说爱笑的孩子。在胡家一段时间,变得脸黄黄的。天天从他们家里传来凄惨的哭声。这下婆婆找到一个撒气同了,自己把碗打碎了。抓过小团圆媳妇就一顿毒打:自己卡摔了,把小媳妇也要打一顿。是不是把媳妇掉在房梁上打,没有啥过错,用她的话就是,给她一个下马威。以后好听话,孩子的练越来越瘦,不吃不喝,闹起来病。在东北都流行跳神,跳过无数次的神,吃过很多的偏方,都不见效。最后最惨的是,把孩子当众扒的一丝不挂,放在开水里洗澡。孩子痛苦的昏了过去,醒了之后,在继续按在装满开水的大岗里洗澡。这哪里是洗澡,分明就和地狱的下油锅差不多。孩子在那个夜晚死了,找张铺盖卷雇几个人挖个坑就埋了。女性的凄苦在作者的笔下描绘的令人心碎。
读这本书,有快乐也有沉痛,在别人的生活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赠长了见识,别有一番滋味!
读《呼兰河传》有感4
这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我不止是为了看书,还想了解作者本人。
第一章,呼兰河城旧貌。繁华的十字街口,南北方向东、西二道街,有寺庙、学校、商铺,也有大户人家、下人与房客。东二道街中央有一个大泥坑,严重阻碍交通却没人去把它填平,因交通事故多成了大家休闲看热闹的地方。人们事不关己,得过且过。
第二章,当地风俗。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庙会……大都与鬼神有关。人们愚昧迷信。
第三章,作者的家庭关系。严苛的父亲,冷漠的母亲,管事的有洁癖的祖母,有学问又开明的祖父。祖父与作者关系最亲密,是她诗歌的启蒙人。有祖父陪伴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在作者别的书中可以看到,祖父死后她便再无眷恋,离家出走。
第四章,家里房子多、院子大、人少,所以房子都租出去了。于是家里住有养猪的、赶车的,摇摇欲坠的破草房被卖粉条的强租去成了作坊,工人们吃住劳作在一起。为了生计,穷人的命没有其他东西值钱。
第五章,赶车的一家兴衰。先有愚昧虐待,后因封建迷信硬是把12岁的小儿媳给活活折腾死。有觉悟的大儿媳妇跟人跑了。结局是疯的疯,残的残,蛮有生机的一大家子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第六章,长工有二伯。三十多年的长工资历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在老东家面前怯懦卑微,对其他人却又显出莫名的优越感。他临老依旧贫穷,破衣烂衫,开始偷主家东西变卖。大家都知道他偷的事,下人们甚至还当面取笑他。祖父也就是老东家对此却装聋作哑,他对下人的同情对世事的无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年的作者。
第七章,邻居家磨官冯歪嘴子。书中除了祖父之外唯一有温度的男人,他对待老婆孩子甚至外人都很客气,但命运却不比他人好一点儿。与他私下相好的同院租客家姑娘为他生下第一个男娃的时候,周围人都嘲笑咒骂他们,在大家的思维里穷人不应该好命。果然,女人为他生下第二个娃以后就死了。究其原因,死于贫穷。
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至1942年1月22日,据此推断,这本书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事情。看那时,特别是穷苦人们,都在忙着生,忙着死;不念过去,不虑将来,得过且过。绝大多数人仿佛都在沉睡中。
虽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劳动人民,但必须也只可能由少数人来唤醒并引领这股力量。看来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成立的。
最底层的人们半斤对八两的生活,也不能相互体恤。人家有喜事了诅咒嫉妒,人家有不幸了幸灾乐祸,不幸的事情常常有,于是就有看不完的好戏热闹。
最底层的人里竟还有底层,那就是女人。男人不如意,他就打老婆,所谓娶来的女人买来的衣,任你打来任你欺;婆婆不顺心就打儿媳,所谓千年熬成婆;可悲的是连被打的女人自己也觉得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大多都忍着,忍不了的寻死的多,逃跑的少。
对此,作者这样描述,“年轻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其实是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你问一个男子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轻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读《呼兰河传》有感5
这是一本可读性比较强的书,语言很简朴。最初的时候以为它是讲故乡的一条河,其实是作家萧红讲述了记忆里童年小城的故事。“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它的篇幅不算长,破败的城镇,肮脏泥泞的街道,愚昧自私的人们,这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都是很真实的生活写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读着小说仿佛跟着小镇上的人一起经历了一番。
开端大篇幅的讲述了关于故乡的风俗大致的样子,小城里所有的人,过的都是平板的生活,既不向前,也不回头,每天每日,无怨无忧。只是一天一天的活着,没有主动选择生活的念头,没有奔头的活着。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你不主动选择生活,明天你就只能被动接受上天安排给你的日子。比起那些描写怪异荒诞人性的故事,我更害怕像《呼兰河传》这种隐藏在看似平淡生活中这不动声色的、死水般的愚昧与麻木,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像是为人们按上了自动发条,无需思考也满足于当下,处处都透出强烈的悲哀与绝望。
在那个复杂的年代,尤其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书中对这一现象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叙述事件,将重男轻女的现象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重男轻女果真是深入到骨髓了,就连进庙祈福也是先拜老爷庙,而娘娘庙只是走个过场,读完这一节不禁想要发笑。
在过去,女性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盒子里,她们被制定了一系列条例法规,每个出嫁的女性都要遵守,稍有不顺,就会被殴打,书中老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爱笑爱闹,婆家视她为怪物,总是无端打她,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一直医不好,读后感.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话,说她身上有鬼,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当她在开水里痛苦挣扎的时候,围观看热闹的麻木的人们没有一个人伸出授助之手,读到这揪心的一幕我感到愤愤不平,多么可悲,多么可恨,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就这样不幸去世了。“人世本无神鬼事,封建迷信愚弄人”,你永远想不到闭塞的小镇对封建迷信的痴迷程度,没有知识真可怕这句话是真的。也让我们看到了那里人们的愚昧和冷漠。
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风气下,冷酷的父亲,缺失的母爱,仅有祖父给了她一些关于亲情温暖的触觉,在祖父的花园里,在祖父的爱中,萧红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最纯净的时光,也是整本书中她童年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每个人都一样,童年生活的地方一定是记忆最深刻的,走的再远也忘不了故乡的人与景。
书中最具反抗思想的人物大概就是冯歪嘴子了,他是一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挣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用力生活的样子还是让人对生活存留希望的,总体基调并不让人感到绝望。
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让人笑中生苦,苦中又有所思考,而我在她的回忆里当了一次接近剧情的旁观者。
读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一生,这大概就是阅读的最大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