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铁》读后感7篇400字
《太阳与铁》本书收录了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五十余篇散文随笔作品,包括自我画像、作家日记、作品自解、人生自白等不同内容和形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太阳与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太阳与铁》读后感1
今天喷了杀虫水,感觉都快中毒了,恶心得吐个不停,站在洗漱盆前吐的时候,腿脚都有些乏力。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看完了三岛的这本书,一边看一边笑,接着跑去吐。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点点接近死亡的关系,莫名的对三岛对于肉体美的执着有一瞬间的认同,一丝一缕飘起的对生的莫名认真。
三岛对于死很讲究形式美的,他切腹自杀的时候,感受到死亡的美了吗,我觉着那时痛的要死的他,没有一点一滴的美感。
三岛经常吐槽太宰治,负笈上京的乡巴佬,讨厌他揭露出一些隐秘的情绪(所以你受他感动了吧,你还是喜欢他的吧),时代病的矫情的文学作家。人家自杀了很多次,最后你也跑去跟风自杀——不,这样讲,三岛会气的从坟墓中跳出来,他也许会辩驳旧式贵族怎么会与乡巴佬相通呢,我想唤起的是大日本帝国的精神,我所要继承的是武士道的美学,怎么会是太宰那种小资情调的自我哀怜的伤感的死亡呢?就宛如古希腊雕塑的崇高美、法国软绵绵的世纪病不可同日并论。
不过三岛发表太宰治殉情的看法,倒是给出了肯定答案:年轻人双双殉情很美,这不是很好吗?
哈哈,三岛和太宰治说到底还是精神相通呢,只是别扭的不愿意承认。王尔德那种究极的唯美学,到底给他施加了某种软性美的影响。
《太阳与铁》读后感2
此书开始于对于康德哲学的一点讨论,三岛受到康德本体论的影响,在书的最开始讨论了肉体、精神与世界现实间的联系(也就是同一性问题)。
而后三岛提出两个概念,首先是“太阳”。三岛由纪夫经历过二战,因此太阳——这一概念往往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在三岛由纪夫这里却象征着死亡,书里的描述令人觉得眩晕和窒息,也像三岛自身的气质和文风。
——“同一个太阳与已经流逝的时日、流逝的岁月,与全然的腐败和破坏相关联。当然,太阳无疑是像鼓舞人心似的照耀着行将出击的飞机,的机翼、如林的刺刀、军帽的军徽、军旗上的绣花,然而,更多的是从肉体上不断流淌出来的热血、伤口上落满大头蝇的躯体,太阳掌管着腐烂、主宰着热带的大海和漫山遍野众多年轻人的死,最后甚至统治着扩展到那地平线的赤绣色的广袤的废墟。”
同时三岛也谈论了语言,认为语言蕴含了人的“生本能”(来自弗洛伊德的概念),三岛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的“生本能”,通过消解生的虚无、减轻恐怖来对抗死,但因其毫不接触生的、类似麻醉剂般给人力量的特征,中断了生的连续感。而他追求的男子气概,则否定“生本能”,来自于克己的教养,而非毫无掩饰的本能冲动。
而“死”这一概念正是本书的核心概念,作者通过论述语言和肉体,来铺陈自己对于“死”这一概念的观点——三岛认为生与死是相混合的,同时也否定了生,认为生是“文”,是“培育不朽的花,而所谓不朽的花,也就是假花”。三岛将他作品中一贯保有的对肉体,尤其是对男性肉体的崇拜,体现在这本书中。三岛谈到了军队中的生活和训练,他认为军人拥有崇高地位的原因在于军服后是站着死的结局,而死是对肉体破坏的最后追求。而死亡——是更高的原理,来策划汇总和调整相冲突的领域。
——“精神和知性如果率领肉体到那早已往来的令人窒息的熟悉的高空,也许在那里于遇见的就是死亡。假使只有精神和知性升腾,死亡不会清楚的露脸。因此,精神总是感到不满足,很不情愿地重新返回地上的肉体的住所里。如果只有它独自升天,统一原理直到最后也不露脸。只有两人一起来,否则它就不接受。”
《太阳与铁》读后感3
高中开始接触三岛的书,三岛有有一种天赋,能够把知性与感性明确的分开并且剖析,仿佛所有的事物对他而言都不是自然而然,他在尝试,尝试所有对他来说是新事物的东西,并且能够转换成自己的理解,不假他人之观念。所以活着对他而言是艰辛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体。
三岛的短篇中,最喜欢《中世》和《仲夏之死》。写《中世》的时候,他才二十一岁,被征召到神风特工队的飞机场做工,那无疑是他离“文学幻想”最近的时候。在空袭中,在毁灭的危机之下,躲在小小的艺术世界里写着古典谣曲般的奢华故事。这对文人来说,是何等奢侈何等甘美的恩赐啊。在日本即将走向末日的当口将每一部小说都当成遗作来写,才能写出那样充斥着危险之美的作品吧。在制造死亡的工厂里写着歌颂死亡的小说,我认为,这是三岛最接近文学的时刻。
《太阳与铁》读后感4
前几日,无意中看到一张带着明朗笑容的三岛照片。他在面容中展现“明朗”的可能性与在文字中一样低。所以,读《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个颇为奇异的过程。
这里面没有他早期文字里繁复颓靡的末世感,也没有后期所营造出的悲壮癫狂。他小说中的角色总改不了用自己的意识流为行动做冗长又饶舌的辩护,这种看似严密的推演中时常藏匿难解的象征。所以,那些故事显得像唯理论的迷宫,规整与混乱并生——情节时常缺少现实感,独白则必须自圆其说地消解这种不真实。这本薄薄的追忆散文牺牲了三岛笔下人物特有的矛盾与怪异,反倒成就出轻松明朗的调性。我从未见他将文章写得如此意义明确,无需揣度。简直是用一种清澈温柔的情怀在记述少年时光。
不论《假面自白》还是《金阁寺》都在对一件事情发问,那就是一个感受力异常旺盛的诗人如何能在日常中生存。而《我所经历的时代》是在将这种被三岛视为罪孽的感受力的源头和效用做真诚的解剖。
身边也有做着文学梦的朋友,时常感叹“纯文学”的没落与凋敝,可这其实正是我们所要的啊。能够在四周的寻常和琐碎里怀着悲切的心情缅怀文学之死正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如若文学果真显出繁荣之态,那恐怕我们都将手足无措地失去存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文人所固有的虚伪的悲切。
终战以后,三岛那种没有杂质的纤弱无力的美学也终于要崩溃了。在战后突然袭来的文学的盛景中,他也只有在遥望废墟时才能获得安慰吧。那是三岛的感受力最为霸道的日子。身体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他的人生。在这之后的十年,他不断地磨砺语言的刀刃,固执地实践着思维所能抵达的边界。这个时期的最后一篇小说恐怕就是《仲夏之死》了。
他的追忆也只写到二十七岁。那之后,结束美军占领期的日本所展现的庸俗和乏味成了三岛身体的养料,这对他来说是灾难和动因,他必须雕琢身体来当自己死亡的容器。那是他在《太阳与铁》中讲述的故事,是他与铁的相遇。
比起《我所经历的时代》,那真是个沉重的故事,也充满了无法解读的密码。
《太阳与铁》读后感5
这是我今年读的第二本三岛,第一本《午后曳航》(小说)看的很刺激,结尾的反转至今还历历在目。而这本《太阳与铁》偏散文风格,包括《太阳与铁》和《我经历的时代》两篇风格各异的文章。
《太阳与铁》在1968年发表,主要写了关于自我肉体的发现。三岛把这篇文章作为自己向世界所作的证词,自负地认为写出了在小说中难以包容的信念和思想。关于标题的意思,他在开首部分做了这样的说明:由于太阳和剑这种铁的缘故,要像学习第二种语言那样来学习心灵的语言和有别于此的肉体的语言。总结来就是:1、健身很重要;2、不在身体上进行努力的人没资格谈虚无。
《我所经历的时代》可以算作是三岛对自己写作生涯的总结与回顾,这里面没有他早期文字里繁复颓靡的末世感,也没有后期所营造出的悲壮癫狂。他小说中的角色总改不了用自己的意识流为行动做冗长又饶舌的辩护,这种看似严密的推演中时常藏匿难解的象征。所以,那些故事显得像唯理论的迷宫,规整与混乱并生——情节时常缺少现实感,独白则必须自圆其说地消解这种不真实。这本薄薄的追忆散文牺牲了三岛笔下人物特有的矛盾与怪异,反倒成就出轻松明朗的调性。我从未见他将文章写得如此意义明确,无需揣度。简直是用一种清澈温柔的情怀在记述少年时光。
最后说一下“三岛怒怼太宰治”,其实嘴上说不喜欢太宰治,归根结底是因为从太宰治的作品里发现了自己最不愿承认的内心中软弱的那一部分。无论如何,三岛是个免于沉沦的人,我想这和三岛没有太宰治帅有关,人帅了容易吸引女性,也就容易被女性的阴柔所感染。总之,男人还是需要刚健,至少是心灵上的刚健。
《太阳与铁》读后感6
三岛作为日本传统美学的支持者,依然坚持用对句写作,音律优美节奏严谨。在他的少年时代,尚未察觉存在的真相,肉体恰恰是被语言所遮蔽的。三岛参过军,部队的生活要求他坚持锻炼,在肉体的锤炼中他惊觉自己“的确存在”。这之后,他的世界多了一种向死而生的美(“向死而生”“遮蔽”“去蔽”,是三岛在文章中反复用到的几个词)。在《太阳与铁》中,三岛很文学地解释了自己的死亡观:世界依然是悲剧的世界,它孕育着一切悲剧的引子而内涵着破灭,但“我”通过肉体的教养取得那里的通行证。“我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符合道理的。”
与胡塞尔的悬置以及海德格尔的分裂态度不同,如果主体、客体与语言是现象学的三个向度;对三岛来说,“我”就是“我的肉体”,而肉体就是三岛确定存在的唯一方式。三岛从高空坠落的时候,他所感受的只是由肉体传达的欣喜,天地山川的围绕下,“我”就像一枚缓缓飘落的樱花。三岛强调肉体的美,而非精神的自由,因此和萨特也不同。所谓自由,只是一种对不朽想象的陶醉,相伴而来的是语言的隐退。反而是肉体的衰老让三岛察觉,面临精神的“终了”才是一种由浪漫主义进入现实主义的标志。
三岛在《太阳与铁》开篇用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据康德: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误把宇宙理念当做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用来说明自己在人生之初遭遇的语言与肉体的矛盾。后来他认为自己错在不该把肉体放在语言前提下来谈,若是如此,肉体的本质,与肉体的描述就永远不能达成统一。文章末尾三岛解释了“蛇环”,并视之为与宇宙规律。相反的东西——如蛇头与蛇尾、语言与肉体——它们在极致方面是相似的。肉体衰老时,精神重返;语言空白时,真在留存。三岛只对肉体与精神的边境(“终了”)感兴趣。
三岛在表达自己的现实主义转向时,除了浪漫主义语言的隐退,还提到了“共苦”的概念,类似于今天文艺鉴赏上的“分享艰难”现象。夜晚有深度,而肉体有高度。“共苦”也是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文艺中的标识,人只有体会共苦,才能达到个人所不能达到的肉体的高水位,三岛承认自己对自杀和集体死亡之路的向往。
加缪在他的《西西弗的神话》中写:“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评判生命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他援引尼采的话说:“哲学家想要使自己的哲学受到尊重,就必须以身作则。”不过加缪立刻注意到,“一个生存的理由同时也是死亡的充分理由”。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献出生命都可能会是我们的选择。问题在于——生命必须具有存在的意义吗?出于对荒谬的考虑,他断定并非如此:“如果生命没有意义,我们反而会生活得更好。”
《太阳与铁》中三岛写到他与太阳的两次邂逅,一次是在他小时候,透过铁丝网看到的太阳。阳光就像一把把钢刀插进大地,仿佛有一种毁天灭地的力量。第二次是他在青年时,终于意识到深渊的肤浅与太阳的可贵。在太阳的照耀下做上升的思考,健身,举起铁块时肌肉传达的实感让他恍若新生。三岛称肉体是他第二个太阳。
《太阳与铁》读后感7
尼采也写过太阳。若把尼采看做一位另类的存在主义者,他便是一个太阳般的存在。但是尼采从不考虑生活的荒谬性——意识到生活的荒谬会让一个人痛苦,而荒谬的意义,只有在人反感荒谬的时候才被赋予。尼采却反对这种痛苦,这种反对与现象学的人道主义本质格格不入;当尼采自诩为太阳时,反而给价值本身带来了危机。存在主义告诉我们,意义是可以自己创造的,这就是英雄主义:自我创造、自我赋予意义,将自己创造成完美,这样做就是意义,不这样做就是无意义。我们唯有向内逃逸,创造出意义来。三岛的创造,是把意义(美)赋予肉体,就这一点来说,三岛的美学就并不是倒错的,就连他的自杀也是一种人道主义实践!
一个苹果!!对,一个苹果,一个被切开的苹果!!如果被遮蔽是存在的常态,那么在到达肉体的内核前,我们先要把肉体剖开——这种死亡观出奇地合乎逻辑。存在主义态度本来就是哲学上的自杀。三岛的存在主义是从感受性的缺失开始的,他试图为之寻找到意义终点的其他方法,对应他肉体毁灭的移情。
从“自然态度”上来讲,自杀需要两个因素:一,认识到生命无意义的荒谬;二,克服自己对生命的依恋(身体对毁灭的畏缩)。自杀通常有一个足够“致命的”理由去压倒自我保存——疾病、耻辱和绝望。三岛是个天然的自杀者,身处大战废墟与媚俗文化浪潮下的三岛由纪夫从肉体中找到了拯救日本与自己的新的途径,却由于形单影只,只能在流行文学与自我文学气质的矛盾中郁郁寡欢,最终不过是顺从了自己的内心,走向自杀。
这样看来,三岛的死是顺理成章的、自然的且存在主义的。比起太宰的“死得其所”,三岛由纪夫的死才是值得惦念的(对我来说)。 “自杀的反面是死囚”,衰老的自己与衰老的时代对三岛来说就像一座必须要逃离的牢狱。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中,工程师基里洛夫提倡“合逻辑的自杀”。——我想要自杀因为这是我的想法——这是一位高傲的自杀者的宣言。他的逻辑是:“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我就是上帝,成为上帝需要杀死我自己。”结束我们受不朽的奴役,意味着用“我的想法”代替它。出于对人的爱,他必须杀死自己,以向人展示“高贵之路”。
上海译文版后半部分有《我经历的时代》,三岛追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文路还有心路,许多关于三岛,川端,太宰之间关系的噱头都来自其中。三岛觉得自己或许属于“战后派”,由于不追求时髦,对于文坛里的许多事他都态度温和。
《太阳与铁》读后感7篇400字相关文章:
★ 小学生四年级读后感400字范文大全【7篇】 - 5068儿童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00字范文7篇 - 5068儿童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00字10篇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