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五篇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
人无权改变命运,命运却在改变着人;
把该记住的都记住,把该忘却的都忘却;
人只有怀着希望往前走,哪怕那希望是渺茫的,假如没有希望在前面诱惑着人,人也许就没有前进的勇气了。
爱情是一种信仰,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当两颗心经历了长途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他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像对方说:我永远也离不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的来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他们分开了。
——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小说中的第一代人是梁亦清,经营着一家玉器行,琢玉技艺高超。第二代人是梁亦清的女儿梁君璧、梁冰玉和被梁家收养当学徒,相当于梁家半子的韩子奇,韩子奇对玉非常痴迷。第三代人是梁君碧和韩子奇的儿子韩天星,梁冰玉和韩子奇的女儿韩新月还有新月的大学老师楚雁潮。第三代中还有辅助人物,韩天星喜欢的女孩小荣子和他后来的妻子淑彦。小说以玉和月为线索将故事串了起来。第二代人的故事以玉(韩子奇)为主线,第三代人的故事以月(韩新月)为主线,月的故事是玉的故事的延续,两者用平行的方式叙述了两个交叉的故事。
这部长篇小说感情细腻真挚,故事曲折感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文笔流畅。小说展示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在政治和宗教氛围中演绎着人生的困惑和书中人物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细腻的笔触,精致的描写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回族,北京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自幼喜爱文学艺术.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 1976年之后从事专业文艺创作,迄今已发表、出版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300万字。作品沉雄深厚、凝练典雅, 兼备阳刚阴柔之差,独具亦史文之风。
贯穿整部小说的内在主线是情和矛盾。小说中的情有爱情、友情、亲情、民族情。小说中的矛盾有爱情和亲情,爱情和民族情,亲情和民族情之间的矛盾。而这些感情和矛盾又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使得这些感情更加错综复杂。书中主要人物除楚雁潮外都是穆斯林。所以,虽然他和新月之间的爱情真挚、感人,但在如梁君碧这些传统的穆斯林看来他们的爱情是错误而不可饶恕的,会触犯神灵。但梁君碧的丈夫,也就是小说第二代人物的主角韩子奇在临死的时候说出了一个秘密,他说自己不是穆斯林。简直是一个讽刺!虔诚的穆斯林梁君碧竟然是嫁给了一个汉人。这个秘密对她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她应对这个打击的办法就是说服自己丈夫是糊涂了,这个想法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这让我们看到人为设置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是没有必要的,而是会给人们带来创伤。不同的文化是可以共存的。这是爱情和民族情之间的矛盾。还有亲情和爱情之间的矛盾。梁君碧非常爱自己的妹妹梁冰玉,但又无法忍受妹妹对自己的背叛。梁冰玉和韩子奇在英国避难的日子里,患难与共,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女儿韩新月。梁君碧无法原谅丈夫和妹妹对自己的背叛。最后她逼妹妹离家出走,在韩子奇的祈求下冰玉把女儿新月留给韩子奇和姐姐梁君碧来抚养。无疑,梁君碧是爱妹妹的。即使在她得知了丈夫和妹妹的事后,她见到妹妹的时候仍然是抱着妹妹哭了。
这部小说除了带给我感动,还带给我思考。
什么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新月和楚雁潮之间的那种爱情,纯洁、真挚。可是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短暂。新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假如她活着,他们两个能冲破家人的阻挠走到一起吗?这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位社会学家说,爱情是最容易被颠覆的。以前人们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现在又有一种说法:爱情是婚姻的坟墓。80后很多人都信奉的是:相爱的人不能结婚,只能用来想念,用来想念的人,不能见面。但是小说的结尾处,楚雁潮在新月墓前的守候又让我感动不已,好像一个玩世不恭的人重新见到信仰的光芒。我又在想,那种渗透到灵魂深处,至死不渝的爱情应该还是存在的吧,只不过太稀缺了,或者不会轻易遇到。或许是现在的人们太没有安全感,不愿去付出真爱,因此也得不到真爱。亦或许如张爱玲所说,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爱情只是一种错觉。思考了那么多,我觉得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爱情是一种信仰。所以:如果爱,请深爱!
小说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很饱满。你觉得他或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书中的人物不是非善即恶。你没有办法说清楚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让你又爱又恨。像梁君碧,她爱憎分明,但世俗狭隘。其实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一个漂亮,世俗,要强又骄傲的女人。她在韩子奇一无所有的所有的时候说:“奇哥哥,你娶了我吧。”很直白,很感人。但她又总是计较自己当初嫁的时候没有办一个像样的婚礼,所以她总是希望在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大办一场来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她的复杂性格还表现在她对丈夫和妹妹的女儿新月的态度上。她对新月的感情也是又爱又恨。新月是个很善良,很懂事的孩子,而且她看着新月长大,应该说她对新月是有感情的,从新月死后,她爬在新月身上哭,说新月是个苦命的孩子就可以看出来。但毕竟新月是妹妹和丈夫背叛自己的见证,她无法百分之百地去爱新月,甚至于对新月表现得有点冷漠。
另外,小说的政治色彩也很浓厚。像楚雁潮,因为父亲失踪,身份不明,因此无法确定他属于那个阶级,使他一直生活在这个阴影中,一直无法入党,也无法晋升。而政治色彩的运用在小说中又颇具讽刺意味。像新月班的班长,只是一个孩子,受父母是当官的的影响,思想极为先进向上,说话行事带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在课下,她的地位甚至比老师都高,因为她是党员,而老师不是。政治在小说中是一种空洞、虚伪但影响、扭曲了很多人生活的一种东西。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那个特殊时代,政治被扭曲利用、人的思想被扭曲的嘲讽。
葬礼,表面上是在说新月的葬礼,实际上,书名中的这个葬礼包含了很多东西。几乎书中每个人物都丢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韩子奇丢掉了和冰玉的爱情、丢掉了心爱的女儿新月,丢掉了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玉。梁君碧,试图控制一切却失去了一切。她操纵儿子的婚姻,毁了儿子天星,天星喜欢的女孩小荣子还有天星后来妻子淑彦三个人幸福;不了解丈夫为什么视玉如命,伤害了自己和丈夫的感情;逼走了妹妹,伤害了妹妹的感情;冷落了养女新月,并干涉她和楚雁潮的爱,伤害了新月。而冰玉,丢掉了对爱情的信仰,也丢掉了心爱的女儿。天星,丢了自己最爱的姑娘还有自己的妹妹。很多、很多……。所有的人都在失去。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很有内涵的小说,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作者霍达出生在珠玉世家而且是回人,这部小说是作者对生活体察的结果,凝聚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读一下这部小说,跟随作者体察一下生活、思考一下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生活,更加了解人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看时因为有了大体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较快。作者给全书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伊斯兰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所以这也成为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个个描写细致的宗教场面,了解了有关穆斯林的许多风俗。作者本人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但在书中她并没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种清新流畅的笔触缓缓的记叙描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十分纯净的感觉。同时书中的另一个背景是故事发生在一个和玉器有关的家族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例如有“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全文中隐隐流露出一种雅致宁静,与世无争的气息,但是玉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君子爱其品质,当然也会有人因为其价值而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别用“月”“玉”为线索,分别描写了民国初期到解放前和-前到-结束社会复苏的两个时期跨越六十年的历史。在这段复杂纷乱的历史中,不管是对两类人物冲突的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鲜明的爱憎之感,同时这种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动荡的社会中容易产生悲剧,六十年中家族兴衰变迁,三代人命运沉浮,最终是一个个令人痛惜的爱情悲剧。读后会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触及读者的心灵,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畅,同时使人产生对历史对社会深沉的思索。仅仅是这单薄的一遍已经令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得到宁静了。在这大量文字的背后,更让我看到了知识的可贵,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皆因为所受的教育不同,对于爱情,对人生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一代妇女的代表,碧儿的迂腐和落后,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
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她文笔的倾诉,让我这个一直对伊斯兰教淡漠的人,对它肃然起敬……我了解了许多回民在生活中的传统礼节和常用的阿拉伯语,因为文中的回族人对至高无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书种种,不知该怎样评价书中所展现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因为,霍达以她深刻的内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我为成熟、漂亮、处处透漏出现代女孩儿特点的韩新月和才华横溢、赋有责任感的楚燕潮的爱情悲剧而深深的惋惜,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啬的毁掉两对人命运的行为而遗憾。但一方面,也觉得她很可怜,毕竟韩子奇曾给予过她伤害,她有权利为所欲为。梁冰玉呢?我觉得他因该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为那个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儿,最终却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
在现实生活中,能无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圣人穆罕默德传下的古兰经里的条约少之甚少。曾经看过一点儿古兰经,觉得很吃惊。那些传统思想的条约太严格了。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那我们的罪过可大了。不做礼拜,不分斋,连这最基本的都没做到,怎能踏上前往圣地麦加的征途呢?说到这里,也不禁为做一个回民而自豪。因为,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圣人穆罕默德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为领先人物。因为是他最初创建了伊斯兰教,是他编写了古兰经,至今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紧密结合。因此,这个排行是名副其实的。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来感受的。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如何让自己更具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是一个仔细考虑的问题了。就当下来看,当然理应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现在的每一步,从而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你打败!除非,你选择了自我放弃或是自我毁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
掩卷长叹,仍萦绕在心头的悲伤,挥之不去。
我听到一声深深的叹息,来自九天之上。来自九泉之下,来自天地之间,其实只来自于书中,几乎一口气读完《穆斯林的敬礼》的我,在掩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心中的复杂情感,说不清,道不明,只隐约感到一丝悲凉。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在这本书中,我似乎明白了那么一点。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远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提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整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整本书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荡气回肠。
读完这本书,我只能用“震撼”两个字形容自己的感触,也就难怪冰心称“这是一本奇书”,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难释手,书中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以及他们的下一辈韩新月,楚雁潮的爱情悲剧、牵扯着我的情思、不忍、同情,到最后却只能悲叹。我钦佩韩新月与楚雁潮的敢爱敢恨,追求自由,我喜欢他们的坦荡与执著,欣赏他们的才华,感叹他们的不幸。这样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梁君璧?还是梁冰玉?还是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许谁也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幸与不幸,毕竟时代是无法改变的。
记得刘白羽先生这样评价梁君璧:“也许因为我是北京人,我生长在曾经富极一时而终又凄凉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懂得梁君璧,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也许时代不同,也许是我们看问题的深度不同,也许是他有一般这样的经历,而我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所以我是探不到梁君璧的那一腔悲痛的,我觉得她对梁冰玉的爱极恨极,很是不应该地用在了无辜的韩新月身上,拆散了她与朾雁潮这对苦命的情人,也断送了她本就不长的生命。我无法理解梁君璧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韩新月感到着凉。
从书中,再折射到现在,又会有多少这样以悲剧收场的爱情呢?还有多少人这追求灵魂自由的呢?
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审视,我眼中的《穆斯林的敬礼》,是一个家庭不幸的命运,一个时代悲剧的收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从前以为《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通篇向人们灌输“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的小说,乘着这个假期通读了一遍,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书名中的“穆斯林”指的仅仅是主人公的身份。而故事的主线是一段玉器世家的爱恨情仇。
我觉得此书中最让我感到新奇的部分,并不是穆斯林,这一特殊的身份斯林。而是作者对文章章节的安排方式。本书以月字头和玉字头,交错形成章节。以月字为头的章节主要讲述第二代人韩子奇,梁君玉和梁君璧之间的故事。以及第三代人韩新月和楚雁潮之间无结果的爱情故事。以玉字开头主要讲的是玉器的故事。
此书中人物塑造最丰满的,恰恰是梁君玉。梁君玉的性格因故事发展而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天真活泼,到嫁为人妇的温婉,当得知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在一起时的尖酸刻薄以及对待自己妹妹和丈夫所生的女儿的飘忽不定的态度,攘读者时时刻刻感受到任务的温度。初次阅读时,我为她的精明世故和愚昧无知而感到愤怒,因为她的愚蠢最终导致了韩新月的死亡,更是让我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是动乱的社会和她丈夫的所作所为而合理造成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第三代的主角韩冰月塑造的太过于完美,昭示了她的悲剧结局。我觉得她和楚雁潮之间的恋爱情节像极了旧时的琼瑶小说中的故事。我不太喜欢这种把恋情和爱人看做自己生活中的全部的态度。
虽然最后的部分有一种不尽人意的感觉,但故事还是十分精彩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一部葬礼,一曲悲歌,如泣如诉!
读《穆斯林的葬礼》,感觉这是一场人间悲剧,一场跨越三代的悲剧
梁亦清一辈子兢兢业业,苦苦守着奇珍斋的名号。有着两个天生丽质的闺女,梁君壁、梁冰玉,人名如玉。虔心向着麦加方向朝拜,最后却未得到真主安拉的庇护,面对功亏一篑的宝船,口吐鲜血,含恨而去!
昔日的易卜拉欣,今天的韩子奇,不辱师命,保住了摇摇欲坠的奇珍斋,并发展到梁亦清生前所想不到的盛况。一场览玉盛会,赢得玉王称号,并抱得美人归。谁知一代玉王,以后命运如此坎坷。为保住那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玉,忍受与妻儿十年分离之痛;在伦敦与梁冰玉的结合,又欠下一生无法偿还的情债;婚姻不幸之恨,老年丧女之痛,对两个女人心存内疚之苦。最终落了个玉损人亡的结果。成也玉,败也玉!
韩新月,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虽无衣食之忧,却有着外人无法理解的痛楚:她感受不到母亲的爱,她疑惑照片上的母亲是那么温柔可亲,现实中的母亲却如此冷淡无情。虽如愿走进北大校园,徜徉于未名湖畔,还未好好享受汲取知识的快乐,却被病魔缠身。在病中与老师楚雁潮的相恋,给了她继续存活下去的勇气,却无法战胜残酷的命运。临死之际,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迷:自己的母亲、照片中的母亲竟是梁冰玉,是自己一直认为漂流海外的小姨!十七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也算是一种安慰。可遗憾的是等到生身母亲来找她时,她已在坟墓中安息了数十年。
梁君壁、梁冰玉、韩天星,他们的人生又怎么不是一出悲剧呢?如此多的痛楚不幸集中于这一家,却让人感受不到刻意做作之假,给人的只是一声声叹息。一出穆斯林的葬礼,一出悲剧!相信这一不幸的穆斯林之家,定能在天园相会,那里再没有痛苦,毕竟前生受过太多的苦,那里再没有不幸,毕竟前生遭遇了太多不幸。天下非主,唯有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