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

文轩0分享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课件准备工作,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范文。欢迎分享!

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

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精选篇1)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类型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地区 问题 危害 解决措施

世界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大,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贫困,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实行政策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实行政策

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惯性加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各因素主要通过案例来分析理解

2.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四、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生活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之呈正相关的.关系,而生活消费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的关系。

2.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3.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五、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商业区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CBD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工业区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关系。①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②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③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

六、城市化的内涵及主要标志

1.概念: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主要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七、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八、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环境要素 来源 危害

气候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①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②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水文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生物 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土壤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秩序混乱等

九、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1.两大问题: ① 交通线路拥堵; ② 交通环境污染

2.措施: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①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精选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减少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时期 原因 变化趋势

地质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2.世界森林覆盖率__________,中国森林覆盖率_____________

3.原始森林:

①_________: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洲

4、我国森林的分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的生态价值: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的经济价值: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______________。首要价值:______

6.森林破坏的后果:

7.雨林破坏的原因:

二、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

A.政府

20__年 森林法的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B.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问题探究】

1.思考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三北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

城市绿地的作用-----

红树林----------

2. 98年洪灾灾情与往年相比加剧的'原因?

【归纳总结】

1. 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_____________社会以来。

2.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自然:

人为:

3.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

读下图回答。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2.若图中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 ( )

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能资源丰富 D.冬季结冰期长

3.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

①河水含水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精选篇3)

〈教学重点〉

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导入:世界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而这两个高度值又是怎么测出来的呢?

(计算机演示)动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提问:图上甲的高度是多少?

学生看图回答:

(1)以海平面为标准,高度为1500米,这是海拔高度

(2)以乙点为标准,高度为1000米,这是相对高度

图上乙处的高度是什么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结:地面高度有两种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但起点不同。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板书)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承转)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称,地球表面还有高低起伏的各种地形,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它们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讲授新课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计算机演示)动画: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

1、这是什么?(一个山体)

2、围绕山体的线是等高线,在山体上同在一条等高线的点有什么特点?(海拔相同)。

3、山体各层等高线被压入同一平面,等高线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和原来的立体图有什么对应关系?(山顶比四周高,所对应的等高线数值,中心高,周围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学生活动)完成"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动画: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生活动)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业。

〈板书设计〉

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精选篇4)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知道主要石化燃料的分布概况。

3。结合实例,了解化石燃料开发和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4。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利用石化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能源多元化的意义,和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课前预习】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化石燃料的`定义:

2。能源分类:

产生的方式:

按形成和来源:

按利用时间长短:

按性质:

㈠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北半球_____于南半球

2。煤带:世界—————————欧亚大陆煤带: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英国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_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区的储量最多,

南方除_______外,均严重缺煤。

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主要油田分布区

世界 东半球 __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西半球

中国 东部

西部

㈡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__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______________),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_____。

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1。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由______时代逐渐过渡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时代。

2。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今后世界能源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消费结构:是指消费的各类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 为主,占___%左右,而世界能源消费以_____、_____为主,占____左右,煤炭只占____%左右。

【问题探究】

1。思考: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

过程 影响

开采

运输与存放

利用

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归纳总结】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课堂反馈】

1。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答l~3题。

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

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

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

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

(1)上表数据表明( )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理高考易错点课件(精选篇5)

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课前预习】

1.图2.2河道中不同层面水的净化作用

位置 净化物质 净化过程

上层

中层

底层

【问题探究1】

导入新课:看漫画思考:(1)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2)这种现象和问题哪里最突出?我们生活在农村,这种问题农村有吗?

1.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

2.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

3.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归纳总结】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图2.1天然水的净化作用的机理

① ② ③

2、水体的自净能力与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有关,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问题探究2】

1.日本水俣病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发生过程是什么?产生的危害?

2.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条件?其污染物和污染源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危害?进一步思考如何治理太湖蓝藻事件?

3. 海洋石油污染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怎样清除石油污染?

4.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5.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

【归纳总结】

二、水体污染现象

1.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条件:

2. 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措施:

3. 清除石油污染措施:

4.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课堂反馈】

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揖 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狭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 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 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苏州河附近的工厂向河中排入废水,污染了河水。请列举苏州河河水中所含有害人体健康的3种重金属元素。

(2)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请简述其主要原因。

(3)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69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