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文凭条件
公务员备考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刚开始要准备报考事宜,之后有需要进行题型复习,掌握好各个考试题型。那考试的题型考生到底该如何掌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报考公务员文凭条件,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对您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报考公务员文凭条件
公务员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如,招录职位表中要求限本科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均可以报考。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其中,2021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应于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
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
公告指出,这次中央机关遴选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遴选和选调处级干部采用一张试卷(A),考试题型主要有两类,一是案例分析,二是对策性论文。而主任科员及以下人员用一张试卷(B),考试题型只有案例分析。通过对处级干部遴选和选调考试近年7份真题分析可见,每张试卷都有1题策论文写作。案例分析题共有22个问,其中,应用文写作2题,占9%;其余均为事务处理和材料分析分析题,占91%。事务处理类题有10个小题,依次是综合分析、对策分析、归纳概括题。主任科员及以下考试7份真题统计共有46个小题,案例分析和应用文写作各占50%。案例分析试题中,对策分析占34.8%、事务处理占30.4%、归纳概括占26%、综合分析占8.7%。公文写作试题中,通知7题占30.4%,函1题占4.3%,方案6题占26%,工作总结 3题占13%,讲话稿、工作思路各2题分别占8.7%,调查报告、工作简报各1题分别占4.3%。
二、了解考试内容
从历年真题分析可以看出,试卷给出几个案例,每个案例情况又不同。案例一是包括事务处理、材料分析、应用文处理。一是事务处理题。包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2015年真题】综合组组长X工作热情高,深得你信任,因而很多事经常安排X去做,Y、Z对此颇有微辞。你怎么办?(150字以内)就是考察作为领导如何处理好和下级之间的关系。二是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给出文件筐,要求考生按照机关办事的程序予以处理。三是包括应变类题。公务员每天上班要应对很多未知的事务,要求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本质,按照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对策。二是材料分析题。给出几段材料,一般有2000字左右,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概括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三是应用文处理。这里有两种题型:公文改错和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又分为公文和事务性文书写作。
三、抓住复习重点
公告表明:考试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由此可知见,遴选和选调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表述上把政策理论水平考察放在首位,那么在复习时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复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都要认真阅读。其次,要复习法律法规、领导科学、行政管理等知识。第三要对15种公文以及机关常用的事务性文书认真学习研究,了解其基本要求,探究其内在的规律。
四、掌握考试方法
任何考试都讲究考试方法。拿到试卷后,首先要阅读试卷的总体要求,比如考试时间要求,使用什么笔等。一般都要求使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书写,不能使用铅笔。同时,还要注意其他要求,如,答题完毕后要将试卷、答题纸、草稿纸等都要放在桌子上。作答时要看清题型,然后确定答题思路,最好能简要的在草稿纸上打个草稿,因为标准试卷的格子数是固定的,同时大多数题目都有具体的字数要求,搞不好不是格子不够用,就是卷面不整洁。
乡镇公务员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报考的资格条件
(一)具有下列资格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思想政治素质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4、工作作风扎实,实绩突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
5、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处理复杂问题和综合协调能力强;
6、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7、45周岁以下(1969年9月1日以后出生);
8、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受党纪政纪处分处分期未满的;
3、任职期间本村发生重大责任事件的(“重大责任事件”指乡镇党委、政府以上机关形成书面文字处理决定的责任事件);
4、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的;
5、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