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看建军大业的观后感800字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的建军大业的观后感请点击下方↓↓↓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一)
《建军大业》是一部讲述人民解放军从诞生都成长的影片。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讲述了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红色经典故事。这些革命先驱们当时都非常年轻,在他们风华正茂时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奋战,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岁月中无悔地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
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存亡考验的生死关头,毛主席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指明了共产党必须依靠武装革命的道路,要武装无产阶级部队,要通过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最终的胜利。
本片有两个高潮片段。其一,周恩来等人率军进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时叶挺主动请战,率炮兵部队轰炸制高点,剧情被推向高潮。其二,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坝,以3000人抵抗钱大钧部队的10000人,在最后一天,钱大钧的部队发起总攻的时候,朱德留下的部队严防死守,最终与钱大钧的部队同归于尽,为先行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最后朱德率残余部队追上先行部队,并整合部队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合。
该影片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曲折而又顽强的不平凡之路,为了取得胜利,多少的将士心怀坚定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今天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人民解放军走过的是一条披荆斩棘、一路壮大的道路。我们也更加感受到,党的领导、祖国的强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都是因为有着人民军队这支钢铁队伍做后盾,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在十 八大后提出,要实现中国梦,这个梦离不开强军梦。
在今天,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在企图挑衅中国,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强大的军事做后盾,我们无畏无惧。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二)
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 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为这片土地感到骄傲!我为这份幸福感到美好!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三)
作为“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建军大业》延续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特点,整个影片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潮迭起却又感人至深,影片结束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
导演刘伟强大胆选用了很多青年演员:刘烨扮演毛泽东,朱亚扮演周恩来,马天宇扮演林彪、刘昊然扮演粟裕,等等。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甚至略显稚嫩的面孔才更能拉近我们与伟人们的距离,褪去近乎神秘与崇敬的光辉,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当年领袖们对革命的激情澎湃与艰难探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中国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完完全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内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各种反动、帝国主义势力在苦难的中华大地上竞相角逐。
国际上,列强环伺,鲸吞蚕食着中华大地。这一时期正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如奥匈帝国、德国同老牌儿的资本主义强国如英法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并最终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当时的中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列强争相瓜分的目标。
国内,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复辟失败最后身败名裂而死,北洋集团分裂,军阀林立,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各个军阀争相投靠帝国主义做其在中国殖民统治的代理人。这一时期军阀混战、互相攻伐,国内土匪横行,商人投机倒把,民不聊生,劳苦大众已经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年轻的共产党人也曾天真,轻易的相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真心诚意的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建黄埔,想再造共和、救民于水火。可是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蒋介石独裁的野心也就日益膨胀,逐渐排挤共产党员并最终演变成4.12反革命政变。影片刚开始描绘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当反动派举起屠刀时,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已经被收缴了武器的工人纠察队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在经历了惨痛的屠杀之后,共产党人痛定思痛才有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清醒认识,才下定决心要组建属于自己的革命队伍。影片着重重现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为我们逼真的还原了人民军队建立初期的“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而这句话也是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时和毛泽东说的八个字。
影片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两个镜头。第一个镜头是当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第一次问战士们革命苦不苦,大家都不敢说话,当第二遍问的时候,大家都说苦。本影片不再是像某些千篇一律的主旋律电影一样,而是逼真的展现了大部分战士面对失败时的真实想法,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没有天生的强者,面对死亡和挫折会动摇会喊苦永远都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第二个镜头是三河坝战役后期,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朱德下令要留下两百人殿后,并说父子或兄弟都在队伍里的,父亲和兄长留下。面对死亡,慷慨激昂的主动请缨确实让人心生敬佩,但是兄弟之间争相赴死而把活着的希望留给对方却更加的催人泪下。面对死亡,想活着这是人的本能想法,能慷慨赴死把活着的机会留给亲人甚至是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其他人,这种精神着实震撼人心。
当井冈山会师的欢呼响彻云霄的时候,毛泽东、朱德这两位伟人四手相握,面对朱德“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八字感慨,毛泽东同样也用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胆而又坚定的对未来的中国革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最终经过二十一年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的斗争,共产党人最终领导人民军队,荡涤宇内,扫平四海,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改天换地,建立了新中国。
看完本影片我感触良多,当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处于生活安逸的新时代的我们,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有理由轻言放弃!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四)
今天我看了电影《建国大业》,《建国大业》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呕心沥血,与国民党反动派不懈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过程。
影片从抗战胜利首次国共首次和谈开始,当时国民党在底盘和装备上优于共产党,于是在中国民主同盟领袖张澜的调和下,在重庆进行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当时一心想消灭我党,当然不会真的进行和谈,他们在和谈的掩盖下不断的攻击我党的地盘,试图消灭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武装。所幸我们的领袖毛主席眼光犀利,看清楚了敌人的真面目,没有让反动派的阴谋得逞。
在之后的国共内战中,我们党的军队以退为进,农村包围城市,并团结广大的农民群众,取得了连连的胜利。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不断的欺凌各个民主党派人士,将民盟等有地位的党派实力压榨的无法生存,不得不投奔我党的怀抱。连李济深这样的老国民党,也因为受蒋介石的排挤,而和我党走到了一起。 随着众多有影响力的势力和国民党分道扬镳,蒋介石老反动派终于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不得不辞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职位,而代总统李宗仁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和我党进行和谈。这时我党在军事上占有,在国内大势力全部支持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和国民党和谈,但由于要显得有风范并重视和平,就像国民党提出了非常苛刻的8个条件,逼得国民党不得不和我们继续打仗。并借机一直把蒋介石等人赶到了台湾去。
在抗战后期,我党不仅仅是团结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我们还要团结商人和企业家,这一点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好像是在买烟买不到之后领悟到的。而且,我们还要团结各个党派的实力,包括有虽然失败但是仍有影响力的国民党,我们的主席不惜牺牲一定的利益,换取他们的支持,比如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我们为了她支持我们国家的建国,送给了她一套非常好的房子做福利院。为了赢得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支持,我党不计前嫌,给了他们的领袖李济深一个国家副主席,虽然他在广州发动的“四一五”政变杀害了我们很多共产党的同志。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五)
“升国旗,奏国歌。敬礼!”这是学校每天回荡着的声音;这是当国旗升起时听到的声音;这是严肃而又神圣的声音……每当听到这声音时,我会向国旗敬礼。因为国旗代表的是中国,它的红色代表的是先烈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
在《建军大业》这个电影中,描绘的就是英雄们奋不顾身去保卫祖国的形象。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乱和独裁专制的深渊。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血的教育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发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片中的几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勇士不要当烈士!”、“为了党的胜利,让我们视死如归,冲啊!”、“以前我是军队的指挥长,但是现在,我都和你们一样,是党的新兵!”、“就算死,也要死的有价值!”……从这几句话中,我感受到了那时军人顽强的意志力,从心底佩服他们的这种精神。在贺龙的指挥下,部队的成员们凭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从舞厅门口一直杀到对面的马路。朱德在军队近况危机的时候,命令一部分成员断后,一部分成员回营地。断后的人,活下来的几率会很小,但是要拼死守住回营部队的安全,没想到的是,全体成员都选择了断后。那时敌军已经攻破了我军的防线,打到营地里来了。部队里的一个普通的士兵看见这样的情况,跑到引爆器旁,虽然中了好几次枪,他还是忍着剧痛,坚持跑到引爆器旁,用尽全身的力气拉动了柄手,最后壮烈的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