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作文话题 > 话题作文 >

关于家乡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

2019-08-17 15:14:30
|莹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并热爱自己的家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家乡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变化

  周末,我偶然从家里的大柜子里翻出几张发了黄的旧照片。很好奇地看着,爸爸告诉我,这些照片记载了他小时候的生活。

  爸爸说:“他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胥坝,那里还没有架电网,晚上只好点煤油灯。爸爸和小姑每天就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当时家里唯一的一样电器,就是小品《昨天今天 明天》里说的手电筒,那可是个宝贝。”

  我翻到一张有小船的照片。照片上,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连到渡口,渡口上还有一条小木船。爸爸笑了笑,接着讲:“你可能不知道,走泥巴路在农村里是家常便饭,最难过的是渡船过江了。遇上刮大风、下大雨,小木船在大江里就像一片树叶,随风飘摇,谁也不敢在雨天坐船出门!”

  “淇淇,你看这张。这是爸爸小时候的学校。”顺着爸爸的手,我看到一排很破旧的砖瓦房,歪歪斜斜。我嘴上没讲,心里却很是瞧不起,这也算学校?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语气里有些严厉了。“别看它破,那时候它可是村里最好的房子。我们就是在这里学到很多文化知识的。”我不敢小瞧它了,仔细地看着。砖瓦房的窗户是木制的,中间插了几根细钢筋,没有玻璃。课桌好像是用四根棍子插在土里,上面用木板钉成的。教室里的板凳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爸爸告诉我,他们的板凳都是从自家带的,课桌是自家钉的。那时候,上下课也没有电铃,就用农村办丧事的铜锣敲,偶而校长喊几声,就算是上下课了。爸爸说着说着,眼眶有些红了。

  听完爸爸的讲述,想想如今的胥坝,到处都是小楼房,有的小洋楼盖得就像城里的高档小别墅。我们不管到哪个亲戚家,彩电、冰箱、洗衣机……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泥巴路也已成了历史,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原来过渡靠小木船,现在变成汽渡了,汽车都能通过。我还听说渡口那里马上就要建桥了。不久的将来,一桥架两岸,那四面环水的老家肯定不会再孤独了。

  爸爸还在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我心里似乎看到了一个灿烂的明天。相隔仅仅几十年,我的家乡——胥坝,从破旧到繁华,从贫穷到富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我想起爷爷经常说的话,想都不敢想,会过上现在这样幸福的日子。等我过上将来的日子,会不会也说这句话呢?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重庆的一个小城-----开州,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开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湖边小城。汉丰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守护着我们的开州城。天晴的时候,阳光普照,湖面像撒了碎金子一般。当微风拂过,湖面荡起一阵阵涟漪,波光粼粼。而下雨时,湖面像披了一件白纱,宛若仙境。湖中的游船笼罩在这烟雨之中,时隐时现,显得十分奇妙,正如苏东坡所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城中有一个公园——月潭公园,公园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它像开州城的肺,给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有很多老人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年轻人在里面溜狗,而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公园里喂鱼。公园的湖里有许多欢快活泼的锦鲤,红的、黄的、黑白相间的……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嬉戏,小朋友们把鱼食一撒下去,鱼儿便一窝蜂的游了过来,争先恐后的抢食吃,有的还跃出了水面,溅起一朵朵水花,小朋友们在一旁欢呼雀跃。

  我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开州被誉为橘子之乡。一千多年前,开州的橘子就被选为贡品。每到金秋时节,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把橘树妈妈压弯了腰,农民伯伯的眼睛也笑弯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我们开州的柑橘不但鲜甜可口,而且品种丰富,有锦橙、脐橙、血橙,还有鹅蛋柑、碰柑……那红彤彤的老红桔还可以做成小桔灯呢!它的桔皮可以制成中药——陈皮,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人们在煲汤的时候,也喜欢放进几块桔皮,别提有多香了。我的家乡还有传统的手工特产,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门红糖,远近闻名,它是由青皮甘蔗汁熬制而成。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用它包汤圆,过年一定要吃红糖汤圆,因为它象征着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团团圆圆。除此之外,冰薄月饼、水竹凉席、临江绸扇……都有口皆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人杰地灵,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开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凤凰山修建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这里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汉丰湖滋养了我们健壮的体魄,香甜的橘子和红糖甜蜜了我们的生活,元帅的精神坚韧了我们品格。我为身为开州人而自豪,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变化

  新年来了,旧的一年过去了,让我们抛开陈旧的过去,迎接崭新的未来。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过去了70年,时代在变化,家乡也在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先来说吃的变化。我老家在东阳,哪里风景如画,但是1998年哪里是我们现在说的一个成语——穷乡僻壤。老爸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苦,家里主食不是玉米糊就是自制的冻米糖,猪肉只有过年的时候吃或者有贵客来的时候吃,饭也是如此,不像现在顿顿有肉吃、吃的很好。现在冻米糖都是网上买的了。以前菜少都吃不饱,现在春节动不动就是大鱼大肉的,没肉都吃不下饭。满桌都是美味佳肴,一两次吃还好天天吃身体也吃不消,菜多的连整张桌子都放不下,往往都是菜叠菜。吃饺子是个春节重要的饮食习惯,大家都爱吃,以前很少吃,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诱惑,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就没有以前过年那浓厚的过年喜庆味。转而让电子春节和它融合,碰撞出奇特的火花。

  再说微信红包,大家都很熟悉,可你知道红包的变迁史吗?汉代: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民国: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磕响头才拿得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但“压岁钱”真的是钱了,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20世纪80年: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20世纪90年代:压岁钱不稀罕了,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21世纪初:大家都用了微信的红包,红包的金额也逐渐变大了。以前大家看春晚都在村子里围着一台仅有的彩电看春晚,之后大家去部分有钱的人家看,现在家家的有电视,一起围在桌边看春晚真是其乐融融,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可以用手机与家人通话、看春节联欢晚会。服务了人类,但是也隔离了人类,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聊天的次数,一言不合就看手机,有句背人们改编的诗句叫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虽然改变了古诗,但是也说明了现在人顾手机而放弃了亲情。接下来我们来讲出行。

  春节出行分三种,第一种是大部分人的计划——回家,就如这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般。第二种是在春节去外地旅游。第三种是在老家给亲戚朋友拜年、串门。我专讲第三种,以前老爸他们去拜年基本都是走去的,有时推个独轮车。之后老爸就骑自行车去,在后面他骑摩托车,现在我们有了2辆汽车,拜年就方便了许多。可见时代发展的有多迅速,中国发展的有多迅速。

  在说住以前东阳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小平房,很多都是木制的,有些房子上还隐隐约约有“毛XX万岁!”的字样,可见历史的悠久。现在东阳的房子都变大了,还有一些都有3层的楼,十分现代化。

  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变化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家乡的小镇

  溱湖边上有个叫溱潼的小镇。镇子上住的人很多,一户挨一户,似乎两家的人都想合一家的门了。人多了,胡同自然宽不起来。北大街里也有巷子,但那是专门给旅游团的人走的,所以很宽敞。不过,只要这天没有游人,就立马变得空空荡荡。但这儿的巷子不同,这是真正给人提供便利的,一出门就是路,通过巷子能进家,所以很难见到没人的时候。不甚宽。一个人走刚好,可手插衣兜独自漫游;若两人一齐,挤挤也成,只是手臂直着,也不免些小小的擦碰,还得时刻注意着,不要踩到对方的脚;可如若非要三人并排,想着唯一的方式,怕只有螃蟹样横着穿行了。巷子小,长,绕不到头的感觉,却不让人发晕,因为在这儿迷路也是种享受。蜿蜓向远方,时窄,时而更窄,拐许多的弯,总之找不到出口似的,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这点,酷似溱湖。

  处处都有种“老味儿”。麻石路上坑坑洼洼,不平整,是走不快的,无意间会发出些“叮铃”脆响。墙壁由青砖垒起,做旧是做不来。常年雨水侵蚀,墙缝里长出了薄薄的,苍绿的青苔,墙角处也有。这墙有特点,一户人家说话,隔壁的人也能听见点儿,是可“隔墙谈天”,相邻的几户,都像住进了一家大庭院。

  房子不高,我爸举手就差不多能够到屋檐。说来屋檐也有讲究,上面盖的多是小瓦。瓦在我们这儿,大可分两种。一种是大瓦,做工粗糙,造价低廉,盖起来也容易。一种是小瓦 ,做工精致,造价贵点,而溱潼自古以烧砖制瓦名扬四方,当地的瓦很是讲究,滴水处虽然磨损的有些厉害,但仍可见“五福临门”的字样和一些寓意吉祥的花纹。小瓦还有个好处,下大雨时,大瓦上的水会溅湿行人,小瓦却不会。可小瓦盖得不好,也要出事。它得一片一片安进去,只要一个装不好,家里就会漏雨,并且不知是何处有缝隙。我想起祖父。他从前是瓦匠,是带头的大师傅,铺小瓦之技堪称一流,村里人大都请他。祖父干活儿细致,盖瓦从不漏雨,只是用我祖母的话说叫“太麻咋”(太慢的意思)。但主人都不会着急的,做了一天工,他们照样在一张桌上,吃饭,喝点小酒。

  父亲幼时,又有小孩子每逢化雪从屋檐上掰下冻冻丁(冰凌),也不怕冷似的,举着作“武器”,一起打闹,玩。更有胆大的,伸长舌头去舔,但很容易一时拿不下来,于是大家一起哄笑。

  这是属于溱潼人的镇子。

  家乡的溱湖

  我的家乡没有山,但有溱湖。

  溱湖,又名喜鹊湖,是苏中难得一见的淡水湖。相传,是老龙为答谢喜鹊仙子,用尾巴甩出的一个碧波万顷的湖泊。了解到溱湖有26平方千米,我对这个并无多大概念,但溱湖的确是大,这点,凡生长在溱湖边的人都深有体会。

  公园里看溱湖最直接,如果赶上晴天,又恰好是风平浪静,那么乘旅游船则是绝妙。在船上的时候,只要不晕船,都会感觉很舒服,有种没棱角的颠簸,像走在新棉花垫上。朝四周望,并非看不到边,这不像太湖,也不似瘦西湖那样太过纤细。它是能看到边的,而岸上种种,却又看不太清。盛春时节,岸上会开许多红、白双色梅,在湖心瞧能发觉星星点点的颜色,风一吹过,感到都被揉在了一起,而梅树的姿态,又像隐去了。随船游,每当你以为前方已是尽头时,划去,却发现它又曲折向了另一个方向,总之它一定能告诉你,它比你看到的大得多。有细流,伸向远方,跟着,也许又会发现一片宽阔的湖面。

  关于溱湖,有件趣事。说是外地人来玩,一进公园就看见兜售捕鱼网(其实就是昆虫网)的小贩。小贩一再推销说溱湖水好,鱼多,有了这个能捕很多鱼,很有趣。终于把外地人说动了,买了一把捕鱼网。兴冲冲的来到溱湖边,却呆了,这湖原来这么大,这么深,根本看不清水底,即使鱼有很多,哪里能捕得到。初听这个笑话并不十分好笑,但确实贴切,它让我想起了溱湖的水,是有些传奇。听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水是非常清的,从桥上向下看,能见着水底的淤泥、水藻和小黑鱼,渴了能直接蹲下,捧起来就喝。不同于海水,溱湖水发碧,好像绿玻璃一样,但从我小时候起湖水就不像爸口中那般清了。特别是在我幼年时,还有些记得,那水浑得如搅过烂泥,再也看不见水中任何的东西。不过,最近几年溱湖的水质又发生了改变,渐渐露出了墨绿的本色,虽然还看不清水底的石子,但已经能依稀瞧见大鱼游过,留下的影子,这是个好迹象,指不定爸所说的湖水还会再现。

  若是说溱湖公园里的湖才是溱湖,那未免太过狭隘了。景区里的湖是精包装后展示给来自各地的游客的,然而溱湖最本真的模样,却是将它与溱潼百姓系连在一起时。溱湖四通八达,随意一个码头,都能见到相似的景象:两岸有芦苇丛,伸向远方,最终与天融为一体,而蜿蜒曲折,如同花瓶样曲线优美的湖中,能望见远方,薄雾中有缓缓驶来的满载货物的水泥船,船头坐着位老者,身上披一件单衣,双手撑膝,看向远方。又或者是下田的农人,头上带顶凉帽,坐在一人来宽的小木船上,哼首《杨柳青》,慢慢悠悠划着桨,小船摇摇晃晃向前游动,水面漾开浅浅的碧波……

  溱湖是溱潼人的母亲。


相关文章:

1.以家乡的海为话题作文800字5篇

2.有关家乡的秋天的作文800字5篇

3.关于规矩的话题作文800字五篇

4.以家乡四季为题的高中作文800字5篇

5.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5
c
id
936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