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作文话题 > 话题作文 >

以品为话题的作文

2019-04-15 14:50:23
|嘉欣

  人生短暂而漫长,圆满而曲折。品读人生走的路,他们就像字母一样,随你一路品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品的话题作文。

  品

  当文字融入生活,文学便从历史的长河诞生了。文学,在经过岁月的淘洗后,越发像酒一样醇香,每次品味,总能感觉到一种被月华笼罩一般的境界。那么,我们要如何品味文学?

  有时候,我们会手不释卷地拿着一本好的作品,静静地品味,我们好像进入了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开始完全沉浸在其中。我们时而忧伤不语,时而慷慨悲愤,时而欢快雀跃。与文字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实就是品味的一个过程。正如一位作家读《唐吉柯德》那样,那是在一个阴霾的日子,还是少年的他坐在长长的石板凳上,不断为心中的“英雄”叹息不已!

  因此,品味不一定要刻意表现在动作行为上,譬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的私塾先生,就有些引人发笑--只见他随手拿起一本书,开始慢慢念起来,脑袋从前面摆到后面,声音也有节奏地拉长。这不过是迂腐的人的品味方式,实际上应称作玩味,就好像闲得无聊的人逗鸟一样。

  另外,品味是需要酝酿的,许多作品如果要彻底领悟当中的内涵,就要经过时间的酝酿,直到有一天它们逐渐变得清晰透明,在回味当中我们会领悟很多我们以前不可能理解的东西。回味,是品味的延续与加深,也是另一个品味的起点。

  品味论语,孔老夫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品味到时间匆匆不可挽留;品味史书典籍,我们仿佛站在广阔的时间坐标上,看历史沉浮,繁华与衰败交替;品味小说,社会文化与风貌开始在我们眼前一页页展开。

  品味文学作品,不仅是品味它的内容,也要品味到它的意义与局限性。面对众多的文学作品,评论也是一种品味,那么怎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呢?杜甫认为,“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因此唐代文人也曾提出“文以载道”。可知,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否则只能成为文字垃圾。

  如今的社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批“80后”的作家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然而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既需要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好的作家,也需要一些理性品味文学的读者。

  文学,需要在品味中才能延续其生命与光彩!

  品

  李白是一个很伟大的诗人,这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可谁又能真正从心里感知他的存在呢?他努力、他郁闷、他思乡,他却能把这些平凡的形容词“扩写成诗”。诗中如同壮观瀑布般的情意,与人们的现代思想纠缠着,专家们能从中抽多少就抽多少。

  李白有着大男人主义的豪爽性格,将已经过去的事情统统视为渺小的过眼烟云,他自由自在地去游历那些壮美的山山水水,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李白的诗让我越读越有味,他的诗中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感叹,似乎还有很多很多更深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它。他的诗很开放,能让大多数人接受他。他写的东西即使我咬烂笔头也想不出来。点到为止,却又点得精确,点得透澈,让人忍不住被这个“李氏黑洞”给吸进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相思,摧心肝。”这些令人深感谢无奈的诗句就是这样融入我们的社会的。

  我只是去听去看去想,李白的诗却成了我脑海里抹不去的光亮。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将进洒》这首诗,最让我为之动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钱在这位诗仙眼中早已成了毫不起眼的蚂蚁,在酒后也只剩无几了。回来想想,真是天妒英才,要不然李白早就当上“高级白领”了。那么好的文笔,那么气派的思想,那么坚定的雄心壮志,要是李白来到现代,那他肯定没那时间享清闲,而是为了工作和生活埋头苦干。

  李白的诗像一条灵动、充满豪情的龙,在茫茫的诗云中穿梭,他傲然、不屈,眼睛里有着无数智慧的宝藏。昂首,腾空。

  金色的影子在云端一闪而过.

  品竹

  潇潇春雨,朦朦胧胧。“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意淫荡着,迎过徐徐的清风,峭壁上的一片片竹林临风摇曳触目一片鲜嫩的绿叶,那犹带露滴的竹竿,犹如刚出浴的少女迎风而立,显得格外丽质.隽秀.坚韧有力。巍峨挺拔,沾染一身灵气。

  寒霜冷露.暴雨狂风中挣扎着自己的一生,终于占有一片天地。竹,不象其它生命一样,只贪恋着黝黑的沃土,正因为如此,竹才有了驾驭艰苦环境的能力。

  竹,懂的发现自己,锤炼自己,彰显自己,它成就了自己,它升华了自己。

  在南方长大的我,见到的竹的确不少,但是对竹子的种类却知道的也不多,在我的脑海中回忆起来的有:浑身毛茸茸的毛竹,有竿如胳膊般粗壮的大南竹,有浑身斑点的花斑竹,有绿如草茵的青竹,有叶聚一起如凤凰羽毛的凤尾竹,也叫冲天竹……但我只爱那绿如草茵的青竹。遥望着峭壁上的青竹,迎着徐徐清风,我才知道它把根深深的地扎在岩石层中,才知道它能经历风吹雨打。艰难,成就了它的雄伟苍劲险阻,铸就了它的不挠意志。

  炎炎夏日,浓绿浓绿的竹叶,随风飘逸,经过几番风雨的洗礼,甚是英气逼人。

  正是因为狂风暴雨的洗礼,才磨砺了它的高风亮洁的品格。它能容纳世间的安闲与宁静,克制世间的疾苦与灾难,它不象我们人类那样充满了欲望,不择手段地为之奋斗,操劳一生;它不象人类那样充满了争夺名利的心计与烦恼,而没有空间去储存和谐与幸福。

  正是因为它的心灵是纯洁空虚的,它看到尘世间的人的贪婪之性的污浊,从而展现淡薄名利,追求安闲和宁静的自由,对天然潇洒生活的向往。然而人们还未发现它的昭示。

  秋风飒飒,落叶飘飘。而那竹林青翠依旧,无论高高低低,抑或零落种族,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铮铮然有侠骨之气。

  冷经风霜数十载,虽然不为人所重视,但偶尔在农村里看到竹子做的竹床也不错。虽然在经济上未能极大造福百姓,但于它足以给人精神上的慰藉。千百年以来,古人一直在品论它的坚韧不屈.

  高风亮洁的品质。在我的印象之中,就有这么一个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郑板桥不但能写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而且还能够作出旷古奇今的墨竹图画,令人叹为观止。我偶尔也拿起毛笔,画上一幅墨竹,但与郑板桥的墨竹相比,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因为我画出的墨竹缺乏灵气从而无法表现出其生命的价值。与其说我在画着竹的一生,还不如说竹在画着我的一生。

  冬霜重重,竹叶虽少许泛黄,但枝干仍挺拔劲健,土壤中新笋已蓄势待发,春天一到,便会睁开惺忪的睡眼,探出可爱的小脑袋,又要重新开始竹的生涯,十余载寒窗昼夜苦读,已悄然来到人生大道尽头的我,凝视着这片青青的竹林,豁然开朗,晃如南柯一梦,只怨自己虚游太久,此刻才知道人生的真谛,因为青竹在同生命告诉我,即使面队死亡,也不屈服。因为我一直都在峭崖之颠,从来都没有倒在别人的脚下。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5
c
id
878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