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1000字优秀作文10篇
读完《活着》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日子过得再苦再累再难,我们都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活着》有感1000字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读《活着》有感范文一
初读《活着》对于余华朴实无华的语言并不是很感兴趣,可看着看着却被那富贵那跌宕曲折的人生所吸引。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地主家的少爷富贵的悲惨人生。富贵嗜赌成性,败尽家产。父亲被他活活的气死,而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自己则被抓去参军。即使到后来一家团聚,可生活的压迫促使母亲去世,儿子友庆因输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因产后流血过多而死,妻子家珍因病离世,女婿因工作意外死去,而外孙苦根也因吃豆豆噎死,唯一剩下的只有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读完《活着》不禁令我深思。“人为什么要活着?”余华给出了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在我看来,活着就是活着,可也要活得有意义。不论你是穷人、富人,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福的,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去改变命运,才能感受世界的美好。活着,就要用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展示生命的意义。
坚持
富贵在参军时经历了九死一生,可他为了活着,旅途艰苦还是坚持回到家乡。面对亲人的相继离去,他也没有轻易地放弃生命,而是坚强的活着。因为他看透了生死,他懂得生命的可贵,不论怎样生命不止,生活仍然要继续。生活有痛苦,有幸福。痛苦的你需要有坚持的信念,坚持也恶运斗争,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而幸福的你则要有坚持的精神,不断进步,坚持不懈的追求完美,才能迎来更美好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只因活着才变的更美好。
奉献
富贵的儿子友庆,是个乖巧,善良的孩子。学校带着同学们去医院给县长的妻子输血,友庆也高高兴兴的去了,等待输血是因怕不能输血而着急。他的善良救活了县长的妻子,可他却与世长辞。他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一对妻儿,他的无私值得我们的赞颂和学习。友庆虽然死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精神永远的活着。
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不假,一直到最后,富贵只有一头老牛陪着,也许正是有了老牛的陪伴,富贵才有活着的勇气。在生活中,天空有鸟儿相伴,花儿有绿叶相依,大海有鱼儿相随。而我们有亲人朋友的陪伴,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们才不会显得那么的孤独;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们的生活才更精彩;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因为活着,我们有了选择美好的权利。也许生活会曲折坎坷,可我们要有坚持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平坦道路。在生活中无私奉献和自私自利并不是本性,我们需要做出选择,自私的你会被世人指责,我想没人愿意如此活着。我们应该懂得奉献,无私的帮助他人,回馈社会。我们的生命中少不了的是陪伴,生活因拥有他人的陪伴而美好,而我们也要学会陪伴他人,给予他人安慰,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没有遗憾。也许我们的生活中不只这些,但我们所做的事都是为了活得有意义。
活着是为了活着,可要活得有意义。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能活得有意义。
读《活着》有感范文二
读了余华的《活着》,我感到了生命的伟大,读懂了活着的不易。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能活着是一种幸福。书中讲诉了福贵经历了三反五反,大跃进,等社会变革,饱经风霜,经历了各种生离死别,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留下一份对生命的沉重敬仰。
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阔少爷,可是年轻不懂事,贪玩,爱赌爱嫖,被龙二设局骗光家产。败光家产后,妻子仍旧不离不弃,他也决定奋发图强。谁知给生病的母亲抓药而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最后被共产党活俘,最后得钱回家。可是母亲没钱治病死了,唯一的儿子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而被活活抽光了血死亡。当知道了县长是他的战友春生,想报仇都没有办法。他的女儿也因为生产而死在了同一个医院。女婿也因为工伤而死。本来想和孙子苦根相依为命,可是孙子却因为吃豆子被活活撑死 。
当我读完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岁月的无声叹息,一种历史的印证。中国过去六十年代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发生在福贵身上,也许我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缺衣少食,为了活命,为了挣一口饭吃而所付出的辛苦劳动,但我懂得了活着的不易。
福贵为生病的母亲抓药却被无故抓去当壮丁,母亲无药病死,年幼的儿子又被活活抽光了血而死,女儿生产而死,女婿也因工伤而死,老婆家珍也过度操劳,没钱治病而死,孙子吃豆子被活活撑死,一切又一切的打击接踵而来,给我心灵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叙述者血淋淋的轻描淡写,可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那个时代又有多少个家庭像福贵一般,又有多少条生命因此而逝去。活着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吧。
当好运来临的时候,我们微笑着坦然面对。当厄运来临时,我们也许会黯然神伤,但或许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悲剧总是出其不意,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但这就是活着的真谛吧。
有时我也会感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福贵被龙二设局骗光家产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扛换好的铜钱还债,让他明白钱来得不易。“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他的老母亲这么说。亲情陪伴在他身边,就像是他身后的大山一般,支撑着他。只是命运待他如此不公,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没药治病死了。活着,一半是亲情支撑着他,福贵也因此下定决心开始改变。
福贵的爱情令人羡慕,家珍不论贫穷富贵始终陪伴着他。人们常能够说:“患难见真情。”我想这样的爱情也给福贵带来莫大的精神鼓励吧。家珍当初大着肚子求福贵回家,不要再赌博,可是福贵对她拳打脚踢,没有丝毫怜惜之情。家珍一个人捂着肚子里他的儿子有庆,走在泥泞的小路上,随着狗吠声,呜呜的哭着回家。在福贵输光了家产的时候,家珍只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这是一种多大的鼓励。当家珍被他父亲接走又回来时,福贵心里才开始学会心疼孩子和家珍。家珍脱下漂亮的衣服换上粗布衣服,和他一起干农活,没有丝毫抱怨。在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家珍得了软骨病,但是仍然坚持去田里干活就算走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她也坚持为孩子和福贵缝补衣服,丝毫不会闲着。
福贵与战友春生出生入死,一起经历了枪林弹雨,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生死之交。富贵的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孙子苦根陪他经历了很多苦难的生活,可最后一个又一个相继离去。
亲情,友情,爱情,也许就是人活着的意义。人生就是让你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挫折,直面一次又一次死亡,但是仍旧不愿放弃活着的希望。就像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因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全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活着是不向命运低头,不向死亡认输。
活着,就是对死亡的一种抗争,一种沉默而最有力的打击,一种不服输的信念。
小说的结尾让我难忘,孤零零的老人福贵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贵,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消失,留下叙述者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想女人召唤者她们的儿女,同样召唤者读者。”
读《活着》有感范文三
一方丰收的棉花田,一棵茂盛的树,一个慵懒的午后,一个垂暮的老人,一头疲倦的老牛,和一个苦难的诉说……
合上《活着》的最后一页,还来不及抚揉我酸涩的眼睛,突然很冲动地想要说些什么,然而面对这样一本书,我却如同面对巨浪滔天的大海,满心的别样情怀要诉说,但无法发出足够大的声音来与涛声和应。我把脸贴在粗糙的封皮上,仿佛与福贵粗糙磨难的一生血肉相连,听他的迷醉,品他的苦泪。惋惜地注视他种下恶因,同情地看着他收获恶果。
狂躁纵欲的生活,福贵享受着感官的高歌和精神的热狂,万贯家财一夜化为乌有,预支了一生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余生将是贫穷和苦难,来耕耘他的人生。他那被财富蒙住的眼睛,今天由贫穷将其重新打开;被欲望挫钝的良心,今天由苦难为其重新打磨。福贵因为财富失去了亲人,因为贫穷找回了亲人,最终因为苦难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以往他随意丢弃的东西,今天在他将其视为至宝的时候不声不响地离去。艰难地等来的幸福,却不久以后以心碎的方式由死亡拉下帷幕,生活就在不停地与福贵周旋,把当初福贵所享受的,全都以苦难再次加倍地奉还。享受让他的年轻岁月更加璀璨,因此得来的苦难让他的暮年愈发苦涩。
书名是《活着》,故事里的人却在一个个地死去。主人公叫“福贵”,却怎么也说不上“大福大贵”。命运的手不停地把不幸和苦难加在福贵的肩膀上,不停地拨弄他的喜怒哀乐,仿佛在悠悠地弹奏一曲跌宕起伏的乐章。死去的人考验着活着的人,苦难和福贵成为密不可分的朋友,相互仇恨,相互依赖,一起呼吸,一起满目疮痍。福贵依旧坚强地活着,坚毅的活着。
《活着》带有一种凄红质朴的美感,如同第一缕光线诞生于最黑暗处,希望总是在最绝望的时候升腾。福贵苦难不幸的一生,总有活下去的理由。每次一个个旧的理由坍塌,新的理由建立,便昭示着嚣嚣红尘,不是活着的借口,只有“活着”才是活着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生命就成了惟一的守护,是啊,活着为什么要询问理由呢,如余华所说,“只为活着而活着”。因为这个理由,福贵选择活着,苦难的大地用泥土为福贵重塑因执迷半生而脆弱的身体,苦难的天空用多情的泪雨为福贵洗去铅华骄奢。
他变得粗糙而坚硬,坚忍而沉默。过去因为忍耐而痛苦,今天因为痛苦而忍耐。福贵最终凄然一身,只有一头与他一样名字的牛和他一起犁着古板、饱受浩劫的大地,但以一种充满力量的姿态,叫“活着”。这是一种简单却能沉默静对一切的姿态,一种独立于绝望和希望的姿态,也是一种高贵骄傲的姿态。
读《活着》有感范文四
我得为余华的《活着》写一篇读后感。有哪本书比《活着》更有意义,能更好地有感而发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还是《冷山》?《活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虽然不会像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看《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这书看过很久了,但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还是令我难忘: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点儿大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缩也不是解决方法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
小时候,我曾想过自杀。自杀,现在一想,咳!一个惊心动魄的词语!
那是小学时,我的数学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数学老师罚留堂。我写的作文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永远都是次等货。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惊胆战的,每天都期待着可爱的老师们不要当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学的面对我一个人实行鞭策,但老师们还是这样做了。我没了面子,没了自信心,没了立足之地,没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没了一切。世界没有了任何色彩。但我还有一条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结束她,结束了她我就可以逃开一切。但当我站在家里阳台向下望时,当我一步一步爬上长城时,我突然发觉,我并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阳台上的栏杆一跃而下,在长城上可以将扶紧栏杆的两手松开,往后一躺……那是多么触目惊心哪!我不想死了。
后来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情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读《活着》有感范文五
近日得友人赠书一本 ,看着那醒目的题目,我忍不住开始猜测其。活着?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难道只是简单的表示一种存在一种生活吗?带着疑惑我怀着虔诚的心阅读下去,才发现书的没有我想的那么肤浅,从书中我感受到的是:活着不易,生活不易,尽管不易,但依然要活下去。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活着就是胜利。
这是一本从旧时代中国地主时期跨越到改革开放的艰难时期,主人公的命运伴随着这一大段艰难的历史时期曲折变化,中间跨越了很多异常艰难的历史时期。主人公徐福贵是个嗜赌如命的地主家少爷,被人下套把家产赌光了,不敢回家,想在外边吊死。但一想在外边死还不如回家被老爹打死呢,就回去了。我觉得这一情节还是体现了活着的重要性,再大的打击还是要坚定的面对,就算前方的路有财狼虎豹,会生吞活剥了你也要顽强走下去。
书的开端是一个叫福贵的老人对着他的老牛说话引起了“我”的好奇。书中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很令我感到温暖。福贵赌光了家产,以为他老爹徐老爷会打断他的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躲在房子里,他的女儿凤霞拉着他说:“爹,你快躲起来,爷爷要来揍你了。”女儿很小就知道护着他爹,这是父女之情。“
福贵啊,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我把一百多亩地还有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送铜钱来,我老了,你自己挑去还债吧。”这是徐老爷在福贵赌输了家产后对福贵说的话。大多数父母是很爱子女的,虽然有时候他们很凶很严厉。这是父子之情。输光家产后老丈人敲锣打鼓的来接妻子回去。福贵心里很难受,福贵母亲说:“家珍是你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谁也抢不走。”这句话完美的概括了夫妻之情,果然,不久,家珍就抱着儿子回来了。这是夫妻之情。儿子有庆一天天长大,家里也有了两头羊,有庆很喜欢那两头羊,天天都跑去割草了之后才去上学,后来有了人民公社,羊充了公,有庆依然风雨无阻的喂草。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这些感情是书的精髓,全书都在围绕一个“情”字,一个“情”字表现了活着的意义,活着就是为了一个“情”字,有了“情”活着才更有意义。为了“情”才会努力的活下去。这是相辅相成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活着》想要表达的意义。
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就注定了平凡人的平凡日子终究会变得不再平凡。这就出现了福贵的生活有着这样的现象:看似即将会幸福起来的生活会一波三折,等待幸福的心变得支离破碎。一个个看似即将步入幸福殿堂实际背后藏着人生悲剧的剧幕,苍老了福贵那颗颤抖的心。尽管悲剧但也有欢喜。本以为妻子家珍得了软骨,即将要离自己和女儿而去,因为妻子说话已经不太能被听到了,要靠她很近才听得到,昏睡的时间越来越久。棺材都已经打好了,但家珍又重新坐起来了,活到能抱外孙才因为女儿难产伤心过度而离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体现了活着的意义,生命如此脆弱,但一颗想要活着的顽强的心是多么的强大,强大到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点又一点的时间。
先是老爹的离去,然后是母亲的离去,然后是儿子的离去,然后是女儿的离去,然后是妻子的离去,只剩女婿外孙子和他,但是悲剧还没有停止,女婿在工地上离去,外孙子因为吃多了豆撑死了……身边的人都死了,正如福贵自己说的:“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这句话是多么的悲凉和孤独,他的心该是有多么的冰冷和寂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这句平静的自我安慰的话下隐藏着多少血泪和悲痛。
福贵平静地说完了他的故事,领着他的老牛走了,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
那个年代活着不易,但那个年代的人们依然顽强的活着,更何况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和的年代呢?还是要好好活着。
读《活着》有感范文六
复杂的世界里简单就好
活着,是一个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希望的词语,但是其中也包含了诸多的无奈与辛酸。正如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老人福贵波折、坎坷的一生,为了生存的斗争。而当时中国动荡的历史背景也给这个故事平添了一抹哀怨与凄苦。
一个底层人民在风口浪尖是希望的,仅仅是活着,简单甚至贫穷卑微的活着。
这本书以悲伤为主基调,斗争的烙印,恐惧的图景,生活的骚乱从头至尾贯穿整部作品,展示了老人福贵的一生坎坷,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带给底层人民的动荡与混乱。
读《活着》是一个十分残忍的过程,读到老人身边的人一个一个 的离去时,仿佛能感觉到他由最初的伤心痛苦,再到彷徨无奈直至最后麻木的转变,这位看似坚强的老人的心其实早已被伤得千疮百孔。
终于,只剩他一个人在这世上苟延残喘,所有亲人都已离去,独留他一个人在这世态炎凉的世界苦苦挣扎,只有老牛陪伴着他,在岁月的荒流里,时光的隧道中,默默前行。
为什么老牛会被福贵选中?而福贵又为什么会买下这头老到甚至马上要死去的牛?或许是因为同情,或许是想救老牛一命,但是我更倾向于老人福贵在看到老牛的时候在老牛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与老牛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共鸣。
对于福贵来说,他大概是最痛苦的人,亲眼看着所有亲人一一离去,亲人与这世界诀别,自己却无能为力,最绝望的不是自己离开,而是看着别人离开却只能表示无奈。但是,他又是最幸运的,亲人都已离世,皆由自己亲手埋葬,自己孤身一人,在世上无牵无挂,没有牵绊,就算哪天就去世了,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在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活着》以环境描写作结,给人深刻的思考,歌颂了活着的力量。这是一部悲剧,它的结局同样也是沉痛的。
读这本《活着》,让许多人潸然泪下,书的风格让我们与福贵同甘共苦。好运垂顾他时,我们欣然微笑,当他被厄运打击,被生活压力压得抬不起来头时,我们黯然垂泪。
福贵其实早已看穿这世界、这命运,所以,在一个明媚的下午,他选择云淡风轻的说出这段坎坷而并不算幸福的经历。
活着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并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只要活着就好,不必要求太多,有人认为活着,就要活得精彩,平庸的活着不如痛快的死去,有人认为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前进的动力,我的答案是什么,我自己也不得而知。
作家只为自己而写作,只为内心而写作,读这本书,能够在书中与另一个自己相遇,遇见那个未曾谋面的自己,遇见那个最本真的自己。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品味自己的人生,思考着自己的“活着”。
悲剧总在不经意间到来,接踵而至,猝不及防让人无法喘息,但只要充满希望,不放弃,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明月,当你看见面前的阴影时,你要明白,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复杂的世界里简单就好,《活着》的世界,活着就好。不必争抢太多,简简单单,活着。
读《活着》有感范文七
以前酷爱室外活动,打乒乓球,羽毛球,唱歌呀,可是因怀孕的缘故,现在只能选择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了。于是看小说便成了我的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其实是老公很早就推荐我看的,他对我说这本书靠情节制胜,能给人心灵巨大的震撼。起初我一直不大相信,直到上周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那时我刚看完杨绛的‘洗澡’和‘十面埋伏’(作者的名字忘了)。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我都会觉得心情很压抑,坏事情为什么总是一件接着一件地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不幸则是越来越多,小说不长,但是我却不愿一口气把它看完,因为我做不到像主人公那样承受那么多接踵而至的不幸,也不愿意!!
我当时就在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真的让我的心灵感到了强大震颤感。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吗?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价值又是什么?恐怕人们一直在不断追寻,探究活着的本质,说实在的,我现在也没有真正的想清楚这个问题。不过我知道我现在正在孕育着一个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母亲孕育生命的不易,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顽强……
读《活着》有感范文八
余华作品《活着》1998年出版,书中作者去民间搜集故事,无聊的下午碰到了老人福贵和他的牛,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这本书是以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大炼钢铁时期、自然灾害时期为社会背景,讲述着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异常凄惨,从一个纨绔无知的地主少爷转变到一个历尽沧桑与牛为伴的孤独老人。作者余华的写作方式虽然平淡叙述,没有过多煽情,不像《平凡的世界》感情细腻,但是内容紧凑,情节通畅,发人深省。就像之前评述的一样,余华习惯在冰冷中叙述残酷,他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福贵生于一个地主家,年少时的福贵和他爹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阔少爷,家中爹娘犹在,又有贤妻幼女。但福贵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沉迷嫖娼,嗜赌如命,显然一个无可救药的败家子,终于在一次赌博中,被龙二算计,一夜之间输掉全部家产,变成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福贵的人生悲剧也就从此开始了。不久,福贵爹从粪缸上摔下来死了,对于福贵爹,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徐家祖宗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羊养大后变成了牛。”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一个是福贵,一个是福贵爹,都把顺序反过来了。人之初性本善,福贵虽有恶习,但其实本性并不坏,家当败光后,才懂得日子的艰难。福贵在去城里给娘买药的时候,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战场上,遇到了春生和老全,九死一生,活了下来,后来被共产党俘获,被放回了家。回到家后,娘已经去世,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凤霞在一次高烧后变成了聋子哑巴,无形中觉得很是可惜,凤霞那么懂事可爱。家里的生活仍是艰难,但能活着回到家总归是看到了希望。小说读到这时,平平淡淡,感情没有太大波动,可前面的生活细节已经潜移默化的留在记忆中了,当福贵为了让有庆上学要把凤霞送人的时候,开始跟着福贵一起害怕揪心,不可以,再苦再难也不能既能干又懂事的凤霞送人,凤霞已经够可怜了,外人再好也比不上家里人,何况有庆一天到晚念叨姐姐。想起父母常提起的那个吃人啃树皮的年代,把小孩送人是多么普通的一件事,生活在现在这个电子科技迅速发展的小康社会,感觉自己尤其幸福。最终福贵还是不忍心,把凤霞背回去决心不再送人,本以为希望在后面,好生活在后面,可命运总喜欢捉弄人,在你喘息一段时间后,给你当头一击。有庆死的太过突然,县长夫人难产大出血却把献血的有庆活活抽死了,这样的结局,让人感情爆发,愤愤不平,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生存的力量那么微弱,有谁起来反抗,又要反抗谁,贫穷折磨的你了无希望,除了背着沉重的包袱,驮着背低着头向前走,你做不了什么,也想不了什么,知识的匮乏,思想的封闭,渺茫的希望。无可奈何之下,不禁感慨生命何其脆弱,何其卑贱,轻的像蚂蚁一样。当拎着鞋子在雪地上跑,把羊当亲人一样疼惜的有庆,还栩栩如生的在大脑里存在时,睁眼却看到他瘦弱冰冷的身体躺在了一个连棺材都没有的土坑里,那种反差几乎没有给大脑足够的反应时间,便已催人泪下了。在那个年代,躺在尘土里,比站在空气中要幸福的多,痛苦的人总是活着的。下一个是凤霞,同一家医院,同一张床,福贵的一双儿女,一个是为产妇输血而死,一个是难产失血过多而死。得了软骨病,躺在病榻上的家珍,一直拖着病怏怏的身体熬了许多年,终究还是走了。
活着,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既看不到黑暗,也看不到希望,像漂泊在汪洋中的一条船,生存下去是那么难,作者把生命的意义诠释的是那么露骨彻底,生活就是那么简单,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颗不安分的心,看到这样的生活,顿觉得活着是多么幸福,生活无忧的现在,却也需担心飞来横祸,命丧黄泉,活着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该走下去,至少我们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有未来。
家珍走后,留下福贵、二喜和苦根,魂不守舍的二喜被水泥板夹死了,生病的苦根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留下福贵孤零零一人。福贵与老牛福贵相依为伴,摇摇晃晃走向余生。
不管你追求什么,财富也好,名誉也罢,地位也无妨,但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始终需要清除地明白一件事,不管你的一生多么凄惨多么辉煌,结局都是一样:死亡!在这个世上走一遭,你可以树立理想目标,争分夺秒,不枉此生,但凡事切忌斤斤计较,勿要钻牛角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着,有什么可看不开想不透的呢。短暂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看你怎么为自己的活着下个定义!
读《活着》有感范文九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我又要长吁一口气,这是我第一次用两个晚上看完一本书,合上手边的这本余华的《活着》,感觉很沉闷,闷的喘不过期来,感动在这个个环境中,这片土地上生存的这些生命,而我所感动的是家珍。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读过一些这样的女性角色,但是我还是忍不住为之感动,这是在中国这片厚实的土地上生活的女人,他承受着比一个女人所应承的更多的东西,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来至于喊叫,不来至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相互感激,同时有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没有抛弃对方,同时也美誉哦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一起走过尘土飞扬的道路。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贵,这个风光一时的高富帅,因为年轻时候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家人一生的幸福,但他最后终于还是在贫困中觉悟,也是那并不算迟,可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的夺走了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落败后相继挂掉,伤痛还未平复,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白富美妻子家珍,最后连他唯一的子孙也逃不出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的活着。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起伏一样。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在合上书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有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而所有的情绪就是这种娓娓叙道的过程中悄悄的侵入读者的CPU,《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他就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的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缓慢的方式,将读者的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有意思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的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个静止的状态,
余华的《活着》告诉我们,生命中其实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读《活着》有感范文十
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快乐吗?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吗?但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一遍遍地追问自己,一遍遍地获得答案,可转眼间又一遍遍地否定,然后,又开始了追问、寻找答案、否定的循环。我就如同无头的苍蝇般,在思维的怪圈里找不出合理的出口。最近读余华的小说《活着》,蓦然间如沐浴了神奇的佛光般,混沌的心顿时开窍了。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点儿大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缩也不是解决方法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
《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然后,教给我们:如何让这根发丝不断裂。
其实,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快乐,也不是为了实现价值。活着,就是因为活着,仅此而已。就如小说《活着》中的福贵,曾经富贵一时,又将家底败尽,经历过战争的慌乱,也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如此跌宕与惨痛的人生,福贵既没有表现出过分夸张的悲痛,也没有过分的乐观。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的本身。福贵叙述自己故事,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余华用平实的语言叙述着福贵的叙述。偶尔也来几分幽默,冷冷的,让人想笑却也只是嘴角微微扬起而已。小说的结尾,老人福贵牵着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走在乡村泥泞的小路上,生活依然继续。
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我们,也许会面临很多诱惑,很多迷茫,很多选择。我们活着,可以庸庸碌碌,我们活着,也可以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们活着。
不要再问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因为活着。抛开曾经的烦恼,不再纠缠自己的心灵,好好地活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