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丰碑学生观后感范文
《丰碑》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丰碑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更多丰碑相关内容推荐↓↓↓
丰碑观后感1
今天我阅读了《丰碑》这篇短文,读着读着眼睛湿润了。
这是一座特殊的“丰碑”: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像战士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锡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呢?
他就是军需处长,身管全师“军需”的处长,为了保证部队“军需”的充足,宁可自己穿单薄、破旧的衣服,冻死在飞雪征途。他的神情是那样镇定、自然又欣慰!
为了抗日、为了保家卫国,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筑成一条成功路,他们不惜用自己的性命来换战友、同志们的生命,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他们将永垂不朽!
这位红军老战士倚靠树干的塑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深知祖国今天能屹立在世界之林是那么多像这位老战士的牺牲换来的,我们今天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是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今天生活在这安定、团结、和谐又欣欣向荣的社会里,没有理由来浪费我们的青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盛!
丰碑观后感2
在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它记录着无数革命先烈的伟大功绩,每当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那些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在那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这天,我读了长征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丰碑》。这个故事讲的是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部队,要透过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了。多可惜呀,这么好的一位老战士牺牲了。为了革命事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受感动的情节是课文中对军需处长牺牲时样貌的描述:“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他的真实身份。
能够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风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淡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从这段话中,我看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他本是负责战士们的后勤工的,是管发棉衣的,有方便的条件得到棉衣,他却把大家的冷暖放在了心头,关心每个战士,唯独没思考自己。
他对革命无比的忠诚。有着极强的职责心,就连将军都没有想到死的会是他。他也很乐观,他死的时候,没害怕这无边的风雪,冻死时也没缩成一团,也没有忧愁的神色,他的死激励战士,克服困难,走出云中山,大家的脚步更加坚定了。军需处长的精神在此刻的社会依然存在,依然需要。在前不久四川发生的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营救被困的群众,他们和军需处长一样伟大,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把群众放在心中,让军需处长的精神永远铭刻在自己心中!
丰碑观后感3
为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素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于10月12日下午12点30,在三教成功组织学生观看《丰碑》纪录片。
纪录片伊始讲述的是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率先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矗。终于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中,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
随后影片再现了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英勇战斗、不畏牺牲、奉献一切的壮举。影片让同学们走进历史,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东北抗日联军在生与死中的情感、在血与火中的豪迈。
影片最后关于铁人精神-王进喜,王进喜本来是玉门石油矿的普通工人,可他心系国家。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好,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住房,他就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钻井机到了,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他一声呐喊,带着工人用绳子拉,肩膀顶,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第一座井架起来了!没有水灌井,他就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来,争分夺秒地开了钻。发生井喷事故时,没有搅拌机,他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快打出石油,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精神的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通过观看专题教育片,让大家再一次接受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英烈和先进人物们宁死不屈、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所有人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并通过努力学习和实际行动来为祖国添砖加瓦,增强担当作为意识,一步一个脚印,以发展的实际成果为国家发展铺路筑基。
丰碑观后感4
日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党总支根据学院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组织全体教师在六号行政办公楼六层党员之家,观看了专题教育片《丰碑》。
专题教育片深深吸引了每一位教师,大家凝神观看,心潮澎湃。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捍卫国土的精神感染了大家,老一辈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和人民、牢记使命担当的牺牲精神,新时期优秀党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守初心、令人感动、催人奋进。近两个小时的专题教育片深深感动和教育了每一位同志,老一辈共产党员永远是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他们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始终初心不改、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守住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担起使命,带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最深厚的感情,引领身边的人听党话、跟党走,共同续写建功立业新篇章
《丰碑》再现了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开垦北大荒、开发大庆石油的过程中不怕牺牲,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伟大精神。观看之后,大家畅谈观影体会。影片让大家的心灵受到深刻的震撼和党性的洗礼,深切感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老一辈共产党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生壮丽的篇章,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回顾过去的艰苦创业,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是为了坚定今天的理想信念,观影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共产党员为学习的榜样,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传承黑龙江“四大精神”,将初心与使命铭刻于心,要在教育一线上,充分发挥作用,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丰碑观后感5
在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它记录着无数革命先烈的伟大功绩,每当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那些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在那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今天,我读了长征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丰碑》。这个故事讲的是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部队,要通过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了。多可惜呀,这么好的一位老战士牺牲了。为了革命事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受感动的情节是课文中对军需处长牺牲时样子的描写:“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他的真实身份。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风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淡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从这段话中,我看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他本是负责战士们的后勤工的,是管发棉衣的,有方便的条件得到棉衣,他却把大家的冷暖放在了心头,关心每个战士,唯独没考虑自己。他对革命无比的忠诚。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就连将军都没有想到死的会是他。他也很乐观,他死的时候,没害怕这无边的风雪,冻死时也没缩成一团,也没有忧愁的神色,他的死激励战士,克服困难,走出云中山,大家的脚步更加坚定了。
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现在的社会依然存在,依然需要。在前不久四川发生的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营救被困的群众,他们和军需处长一样伟大,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把集体放在心中,让军需处长的精神永远铭刻在自己心中!